小学数学课堂教师有效性提问的实践分析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tt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师为考察同学或者调动学生积极性,使用的最普遍的一种教学方法,就是提问。与此同时,提问也是小学数学教学中最重要的一种方式,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激起小学生内心对于问题答案的渴望,以此提高他们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并最终通过自我提问与自我解决掌握数学知识。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的提问方式存在问题,作者试图就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提问,探究总结出一套有效提问的方法帮助教师更好地利用提问这种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关键词: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有效性提问 教学内容 接受能力 提问方式
  思维源于提问,创新源于提问,人类所有的发明成就最初都源于提问,课堂上的提问是教师帮助学生开启思维、促进创新的最好方式之一。通过课堂提问,教师和学生可以产生互动效应,有效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达到高效学习的目的。但传统小学数学教学中提问方式还存在很多不足,下面笔者从理论高度对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有效提问进行深度的探讨和研究。
  一、深度分析教学内容科学合理提问
  1.对混淆相似点提问
  小学数学内容众多,其中有许多内容从概念、法则等方面非常相似,极易混淆,学生在学习这些内容后很容易产生概念混乱的现象,从而使得他们对相关的知识点不能很好地掌握。针对这种现象,教师应该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深度分析归纳出教材中容易被学生混淆的相似知识点,编制成一些问题,然后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提问,使学生对这些知识点能产生清晰明了的印象。在具体提问过程中,教师可以故意设计“陷阱”让学生回答,当学生混淆了某些概念的时候,根据他们的错误进行对比总结,使他们对这些知识点产生深刻的印象。比如,很多学生对米、厘米、分米没有清楚具体的概念,教师就可以通过一个具体的物体的长度,对比教给学生其他的长度单位是多少。
  2.对盲点进行提問
  课本中还有一些知识点平时学习中学生很容易忽视,但在考试及实际应用中又非常重要,这些知识点被称为教学盲点。在对这些内容教学进行备课时,教师应该就这些盲点设计一些问题,在实际上课时对学生进行提问,让学生以特别的方式对这些知识点加以记忆。比如在质数合数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在学习了具体概念后教师可以故意问学生:“什么是质数?”“什么是合数?”等学生回答完之后,可以继续提问学生:“那数字1属于什么数?”学生肯定会十分疑惑还有“1”这个特殊的数字,它到底是质数还是合数呢?此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问他们数字“1”有几个因数,然后学生会说:“1”只有一个因数。这时教师就可以告诉他们,因为“1”只有一个因数,所以它既不是质数又不是合数。从而使学生对于“1”这个盲点留下深刻的印象。
  3.对一连串问题进行引导提问
  这种方法在实际数学中应用十分广泛,它要求教师在实际教课时对于一环接一环的问题,不要将相应的答案直接说出来,而是一步一步地以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回答,最终完全理解这一系列问题。通过自己思考发散并回答的过程使他们对整个系列知识有深刻的记忆。教师应该谨记这种方法,在以后的教学中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的方式将知识点贯穿起来,这样不仅深化了知识点的记忆,还使得他们对于每个知识点的来历都有清晰的认识。
  二、根据小学生的接受能力合理地进行提问
  1.分步骤依次提问
  小学学习阶段小学生的心智水平还未发展完全,对于知识的接受能力也还有限。因此,教师在教学的时候,不能提出一个跨度很大、对多方面知识都要求很高的问题,而应该根据学生的能力从简单到困难地提出一系列问题,让他们慢慢有一个接受的过程。比如老师在某个应用题的讲解时,事先把应用题分解成若干个容易理解的问题,每一步骤设置一个问题,让学生一边理解一边回答,教师等学生将各个步骤完成后进行综合总结,使他们对于整个问题有更清晰的认识。这种分步骤的教学提问使小学生接受起知识来更容易,印象更深刻。
  2.分对象进行针对性提问
  同一个班级内不同学生对知识点的接受能力也不同,教师在教学时应该针对不同接受能力的学生进行不同难度的提问。对于能力较弱的学生提一些简单的问题,对那些平时思维较活跃、成绩较优异的学生可以问一些有难度的问题,这种有针对性的提问可以使不同能力的学生都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三、利用不同方式提问
  1.利用问题将新旧知识点综合联系
  数学所学内容存在着诸多联系,教师可以根据各个阶段所学的内容利用其中的联系进行巧妙提问。通过知识点提问的方法将新旧内容相互联系,使学生在回忆知识的同时对各种知识有系统综合的认识。比如在学习了三角的面积计算后,利用平移拼接的方法让学生自己得出相关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这样在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同时,也发散了学生的数学思维。
  2.分解内容提问并解决
  对于教材中一些难度偏大的问题,教师可以将其分解成若干个较简单的小问题,然后针对小问题设置问题让学生探讨回答,等学生有了正确的答案之后,再将各个问题综合起来,让学生对于整个大问题有清晰全面的了解,并且无形之中培养了学生综合看问题的意识,从而达到了较好的学习效果。
  3.对学生进行积极正确的评价
  在各个环节的提问之后,教师应当在学生做出肯定的回答之后进行及时评价。但评论时要注意,对于那些回答正确的学生,教师在赞扬的同时鼓励学生以后继续保持敢于回答问题的优点。对于那些回答错误的学生,教师也不能对学生进行训斥,小学生的自尊心一般都比较强,而训斥会打击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教师应该首先肯定学生的敢于回答勇气和积极思考的优点,然后细心分析其错误的原因,并鼓励他以后积极回答争取下次答对。
  结语
  每个人的内心都有想要发现和研究解决问题的渴望,这点在小学生这个年龄段体现得更明显。教师只有进行积极有效的课堂提问方式,从课前课时两方面入手,针对不同教学内容和不同接受能力的学生,正确有效地提问,才能充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强烈欲望,使他们在兴趣下的驱使下取得好成绩。
  参考文献:
  [1]柳青.如何进行有效的课堂提问[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06(12).
  [2]沈宣旺.谈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有效提问[J].吉林教育,2008(03).
其他文献
基本不等式在高考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主要是作为一种工具求最值问题,且常与函数、数列、解析几何等知识结合在一起进行考查.解决此类问题通常要求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较强的技巧性,属于难度系数较大的一类题目.下面就在教学中遇到的几类典型问题进行介绍,希望能对同学们解题能力的提高有所帮助.  一、与解析几何结合  二、与线性规划结合  三、与概率问题相结合  例3:一个篮球运动员投篮一次得3分的概率为a,得2
期刊
摘 要: 数学思想是数学知识的核心,是现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育价值不亚于知识本身。在数学教学中通过“精心预设”、“呈现过程”、“解决问题”、“反思总结”四个途径渗透数学思想,优化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關键词: 数学思想 挖掘 体验 运用 内化  数学思想是数学的灵魂,是数学知识的核心,是现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育价值不亚于知识本身。日本著名数学教育家米山国藏指出:“学生所学到
目的 脑缺血是神经系统的一种常见病理状态。目前人们对急性缺血损害对大脑的影响已经有较多了解,但对慢性脑缺血所致脑损害的特点、机制和防治的了解还不够清楚。凋亡是
摘 要: 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也是一门思维学科,有效的数学教学应该让学生学到数学知识与思维方式、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与观念,而这些应该在每堂课中潜移默化地渗透。  关键词: 数学课堂 参与 交流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课堂教学可谓是如鱼得水,但不可否认,在一些教师的教学中,仍然是以老教材的思路教育学生,学生仍然不是课堂的主人。《新课标》提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而数学活动应是学生自己建构
摘要:糖尿病性白内障是糖尿病临床中十分常见的一种并发症,约为其并发症的63%左右,对患者的正常生活具有较大影响。临床中主要采用手术方式治疗,加强患者治疗期间的护理干预对于提高患者的视力水平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选取2015年4月-2016年4月期间在该院接受治疗的150例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为入组对象,探析其有效的护理措施和效果。  关键词:护理干预;老年糖尿病;白内障患者;围术期;效果  代谢性白内
【目的】通过传统的途径给予抗肿瘤药物,不仅化疗指数低,病人顺从性差,而且为了达到最佳治疗效果,往往给药剂量偏大,使得药物毒副作用增大,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正常细胞也受到不同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播的本领,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这种“激励、唤醒、鼓舞”主要体现在课堂教学中,这就要求数学教师要进一步优化课堂结构,努力打造高效课堂。  数学的生命在于思维,数学教学中发展思维能力是培养能力的核心。这不正是“诱思探究教学”的精髓“以思维为主攻”吗?因此,教学的根本目的是把“学会”转化为“会学”。  我经过一年的教学尝试,“立足中差,着眼中上,把握目标”设
期刊
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现代医学模式由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护理工作也必须从单纯的疾病护理向系统的身心护理转变.神经内科患者发病后往往存在
摘要:目的:本课题旨在探讨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应用健康教育与心理护理干预的临床预期效果。方法:先根据随机数字法对112例本院2015年2月~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进行分组,再对实验组56例患者采用健康教育与心理护理干预,对照组56例采用常规护理,对比两组疾病认知程度与护理依从性。结果:实验组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疾病认知优良率高于对照组,护理依从性也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
目的 分析护理干预在产妇第二产程静脉留置针防堵管的方法,探讨在产妇第二产程使用静脉留置针的优越性.方法 将分娩时进入第二产程的产妇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