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学浅析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shi12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学科的情感教学应是语文教学的根本。初中阶段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以及提高对语言的理解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初中语文教师的要求更加多元化,通过初中语文教师在课堂中的积极引导,大大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热情和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水平。
  关键词:新课改;农村初中语文;情感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04-0035
  农村初中语文教学中,情感的培养十分重要。作为一名农村初中语文教师,应当努力挖掘教材中所蕴含的情感因素,对学生进行情感教学。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农村初中教育教学活动需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倡导学生积极自主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然而,就目前的教育现状而言,部分教师未认识到新课改的重要作用,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高效学习语文知识,对学生的学习能力产生极为严重的影响。
  语文这门学科在初中阶段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情感就如同一片沃土,知识的种子就播撒在这块土地上。”在农村初中语文课堂上,教师一方面要注重知识的传授,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也要关心学生的情感,采取一切有效手段,创设情境,激发情感;倾注爱心,播种情感,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重视知识的传授和传承,更要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重视学生情感的优化,这样才能够开启学生情感的大门,才会让学生对语文产生浓厚的兴趣,在学习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学好语文的信心。
  一、农村初中语文课堂情感教学的困境
  1. 缺少真正的情感教学对话
  农村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语言存在教学对话缺失的困境,要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的教学对话相对困难。随着许多遵循新课改理念的教学模式的探索,语文课堂出现了照搬新课程教学模式的情况,然而取得的教学效果不是很好。
  2. 情感语言教学提问低效
  提问是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实现教学目标非常重要的方式,教师恰当合适的提问,可以激发学生探索他们想要达到目标的办法和途径,帮助学生日渐养成勤于思考的能力与习惯。但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提问出现了缺乏层次性、梯度性、渐进性等问题,过多简单的提问会导致学生丧失完成提问的动力,太难的提问又无法形成教师和学生的积极互动。导致情感教学语言低效主要有以下原因:
  (1)师生间的信息流动是单向的。由于师生之间在认知特点、思维方式、经验储备和社会阅历方面的不同,对同一个问题有不同的看法,教学语言的设计也完全依据个人判断,忽略了学生的认知规律,让学生在与教师的语言互动中显得非常被动。
  (2)课堂提问低效。有的语文教师为了追求课堂氛围的活跃,提问追求新颖度和趣味性,忽略了提问同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之间的联系,虽然某些提问能营造出活跃的课堂氛围,但是在教学效果上是很低效的。另外,在学生同教师之间的语言互动中,许多教师对学生的语言评价不能做到合理评价,有的教师对学生的提问或回答进行消极反馈,直接抑制了学生课堂状态的发挥。
  二、教师要给学生倾注爱心,播撒教师爱的情感
  语文教学看起来容易,其实是一门难教又难学的课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学好的,需要学生从一开始就不掉队,跟上教师的节奏,潜移默化地形成语文素养。很多学生开始对语文不是很重视,觉得认识几个字,到考试的时候胡乱答一通,也能得高分。正是由于这样的偏见,让很多学生最后吃尽苦头,语文成绩一落千丈,不仅跟不上节奏,还会越离越远,最后彻底失去了学习的信心,一提到语文就头疼。基于这种现象,需要教师用自己的热心去揭开学生眼前的困惑和障碍,用一腔热忱、一份爱心去重新燃起学生心中的希望之火,让学生对教师产生好感,并由此对语文学习产生兴趣,觉得学习语文是一种享受。
  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是学生模仿的对象,也是学生议论的焦点。有很多教师虽然打扮入时、紧跟潮流,却未必能得到学生的青睐。爱能让生活充满阳光,让每一个人都感觉到温暖。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想让学生接纳你、亲近你,就不能吝惜自己的情感,要去爱学生,就要用自己的真情实感去打动学生。但是这种爱不是放纵,不是纵容,而是一种公正,一种关心,一种态度。例如,有的学生不遵守纪律,上课调皮,喜欢捉弄同学,同学们都对他敬而远之。这个时候如果教师也因此放弃他,对他产生厌恶心理,虽然能赢得暂时的安静,却输了教育,让学生成为了被遗忘的人。因此,教师不能这样放任自流,而应用爱心去感化学生,鼓舞学生,激励学生。
  有位教育家说过:“没有情感的教育是不成功的教育。”因此,我们不仅要教给学生技能和知识,更重要的是将一种精神传递给他们,这就是情感。只有这样,才能让课堂教学质量全面提高,从而为国家培养出全面发展的新型人才。
  三、初中语文内容和情感教学有密不可分的关联
  初中语文与情感教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情感教育的引入,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整个农村初中语文教学的前进和发展。在农村初中语文教学活动中,语文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最基本的字词知识,还要在这个基础上拓展学生与相关语文的情感思维能力。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积极发挥情感教育的内在优势,全面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从根本上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在提高学习能力的同时,实现学习效率的提升。如,在学习朱自清《春》这一课时,对“春天”认识可以是多角度、多方面的,不能仅仅局限于课本上的描述。在上课之前,初中语文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将教室按照学生心中“春天”的样子进行布置,可在空白的墙面上贴柳树、鲜花以及小草等,经过这样的布置,正式课堂中学习时,就会有一种沐浴在春天的感觉,从而营造出良好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寻找到春天的感觉。教学中抓住了文章的情感,就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挖掘语文教材中的关键语句进行情感教学
  1. 在教学中,教师要借助作品和高超的教学艺术来触动学生的心灵。一方面,要深入研究教材,用作品本身的内涵去感化學生;另一方面,也要借助联想和比较,唤醒学生的积极情感。有位教育家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
其他文献
物理概念是对物理研究对象及其特有属性的抽象概括,是物理学习的基础,是构成物理规律、形成物理理论的基本单元,也是物理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从逻辑角度看,在中学物理概念的教学过程包括物理概念的建立过程、物理概念的发展,以及物理概念教学的逻辑程序和物理概念教学的逻辑要求 .而在物理概念的发展阶段中,变式的训练对形成具体概念具有重要作用.  变式是指在引导学生认识事物属性的过程中,不断变更所提供材料或事例
2月15日晴  如风一般的少年  奋力奔跑着  一路山高水长  满身尘嚣  哪怕筋疲力竭  脚步未曾停歇  那是自由的方向  那是如风的少年  如火一般的少年  縱情燃烧着  任凭烈火灼烧  炽火焚炼  即便磨难噬心  热血未曾冷却  那是璀璨的光芒  那是如火的少年  如歌一般的少年’  轻声吟唱着  阅尽世间风浪  人心冷暖   纵使时间更迭  初心未曾改变  那是灵魂的低吟  那是如歌的少年
期刊
摘要:在数学教学中,解题是基本的和主要的形式,无论是形成概念、掌握命题,还是训练技能,都必须通过解题活动来实现。在解题过程中需要用到的技能和思维方式,以及在解题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探索意识、一丝不苟、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能够迁移到其他的场合进行解决问题,使人终身受益。因此,初中教学过程中必须注重对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初中数学;解题能力;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孩子为什么会网络成瘾呢? 在孩子告别网瘾的路上,父母应该做些什么呢?rn孩子迷恋网络,很多时候源于父母的影响作用. 一些父母本身就是网络控, 在孩子还小的时候,妈妈不停地刷
期刊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进行,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要求也变得越来越高,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创建多种多样的情境给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学习环境,在潜移默化中慢慢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的创新能力成为生活的技能,让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自主发掘自身的潜能。本文结合当下的初中数学教学,对提升学生创新能力的策略进行一定的分析和解读,并对其中产生的问题提出一些相应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初中数学;数学教
【摘 要】 近年来,多媒体在英语教学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旨在探究多媒体在英语教学中优势、作用及如何使多媒体发挥出它最大的价值。  【关键词】 兴趣 形象 有趣 效率 吸引力  近年来,多媒体技术在英语教学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它新颖传神,鲜活生动,是一种颇具模拟性与启发性的教学手段。只要我们能适时恰当地应用多媒体技术,它会在教学中发挥出不可估量的作用和无可比拟的优势。  1. 多媒体辅助
小熊要爬很陡峭的雪山跟上妈妈, 虽然一次次失败滑下山坡,却仍一次次奋力尝试,最终成功登顶——这段视频被竞相转发,人们纷纷为小熊的顽强和不放弃点赞.相信很多家长会拿小熊
期刊
高中物理作为一门基础课程,在学生的学习中占据重要地位,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和兴趣,提高学生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才能真正达到物理教学的目的.因此,教师要不断创新教学模式,构建高效、高质量课堂.  纵观目前的高中物理教学情况,很多同学对物理存在恐惧心理,物理成绩差,对物理不感兴趣等问题十分严重.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把握不够,忽视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实施题海战
摘要:在生态环境每况愈下的今天,人类已经清晰地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社会各界人士都开始践行环保行动,保护环境也成为人们共同的心声。本文主要是从三方面分析在科学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和培养学生环保意识的方法。  关键词:初中科学教学;环保意识;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04-0034  “保护地球”这个口号已经响彻全球,人类的环保意识也逐
10月31日是万圣节的前夕,当晚,在青岛地铁2号线上,两名过万圣节的年轻人打扮怪异, 一中年男子因看不惯,大骂对方“人不人鬼不鬼的,是中国人的耻辱.”视频一出,便引起网友热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