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创新途径建设问题和策略

来源 :今日中国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nacew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学科的课堂教学,由于学科特点和功能,决定了它对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新课标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语文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面对全体学生,让他们把课堂作为自己活动的平台,展示自己,发挥才能,进行创新。
  一、设置疑问,制造悬念
  设疑实质上就是在学生心理上造成一种强烈的悬念,利用学生的期待、渴望的心理,诱导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了解的渴望,进而使学生在紧张的学习思考中体验到问题终于得以解决的快感。这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又一个重要手段。
  二、明确任务,激发兴趣
  让学生明确学习任务,就是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进行有意学习。实践表明,有意学习与无意学习的效果存在极大差异。如果学生明确了学习任务,积极地参与学习,保持良好的注意和情绪状态,就能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
  激趣的途径、方法很多,包括:教师用富有激情的教态、语言激发学生的情趣;教师鼓励学生尝试成功,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教学方法要经常变化,刻意求新,让学生时常有一种新鲜感,等等。
  三、注重教学方法,指导学法
  教学方法是教师指导学生为了实现教学目的,在教学过程中所采用的一系列办法和措施。它是教师传授知识、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开发学生智力的重要手段。教学在任何时候都是双边的,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相互联系的活动方式,是教师发出信息和学生接受信息的途径,是实现预期教学目标不可或缺的因素,在引导学生有效学习方面,具有独特的意义和作用。语文教学方法的多样化是语文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是语文教育科学化、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单一的教学方法只会抑制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使语文教学很难达到预期目的。
  “乐学教育”的核心是促进学生“学”,教会学生“学”,因而要把教学重心从“教”转到“学”上。重视学法指导,要求教师通过最优途径,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并能选择和运用恰当的方法进行有效学习。学生是否具有这种能力,是衡量他们主体作用能否发挥的又一重要体现。
  教师首先要增强学法指导的意识。其次,可根据不同课文的特点,教给学生不同的学习方法并设计出相应的操作程序,把有关学法转变成学习过程中可供学生实际操作的具体步骤,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一步一步按程序学习。
  四、营造宽松的课堂氛围
  语文课要创设学习情境。学生质疑问难的精神是教师在课堂上培养出来的。培养学生评论家的眼光,学生才会质疑。目前课堂形成封闭式、接受式和分析式等陈旧教法的原因,一是学生长期受传统语文教法的束缚,没有养成课堂积极主动、大胆质疑的习惯;二是有的老师本想引导学生思考质疑,但做起来效果并不理想,对此方法失去信心。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着手培养学生评论家的眼光,学生才会质疑。明白了这一点,既能摆正教材的位置,又能确立自己的位置,范文不过是个例子罢了。我们要充分利用教材这个例子,提高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和语文综合素质。
  五、创新教育方式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教师教育的对象,也是教师的排战者,还是教学艺术美的欣赏者、参与者、创作者、审查者,最有发言权的批判者。为此,语文教学改革必须勇于打破常规,以人为本,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求知,逐步走向自我完善、自我发展之路,我认为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语文教学。
  在主张张扬学生个性,着力培养“创造型”人才的今天,我们语文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求异思维训练。
  六、在对学生的学习要求上进行创新
  教师不仅要对学生“授之以鱼”,而且要“授之以渔”,彻底转变教师“填鸭式”和“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改变学生成为知识的“搬运工具”和“贮存器”的不良倾向,引导学生用创新的金钥匙撬开知识的大门。自主、创新、探究是创新教学所倡导的三大学习方式。自主学习,持之以恒,习惯成自然,终生能受益。创新学习在语文课的学习中尤为重要。我们在实践中意识到,在基础教育阶段的语文教学中,运用演课本剧,组织“动态社会”活动的教学效果较好。在合作中,阅读是一种思维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也是一种被引导的创造。
  七、课堂教学要进行创新
  创新课堂是师生的群言堂,是展示、充满活力和魅力的教学艺术的神圣殿堂,是真、善、美和谐统一的整合场所,是知、情、意多向交流的互动系统。所以,语文教师在课堂上要当好“导演”,学生要当好“演员”,共同演好语文课本剧。随着新课改的要求,语文课堂逐渐扩大,深入社会,深入生活,多种器官并用,发掘自身的创新潜能,讲、议、辩、练相互穿插,各种媒体有机结合,不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发现新问题”的创新能力。这样不仅强化了对语文基础知识的理解,训练了写作能力,更重要的是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领域,锻炼了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及与人合作、与人交际的能力。
  教师的教建立在学生自主构建的基础上,才能发挥作用。教师的自我组织作用主要表现在善于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灵活驾驭课堂的艺术,善于因势利导,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教师要充分重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教学过程变为使学生学习的过程,真正落实素质教育。
  (作者单位:718600陕西省定边县第五中学)
其他文献
当今课堂教学中,为了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为了培养创新人才,电化教学手段已经广泛的运用于各科教学当中。这种现代化教学手段已发展到电脑多媒体参与语文教学,把声、图、像、文、情、境与看、思、读、写等诸多手段结合起来,组成一个立体化、多方位的语文课堂教学形式,电化教学手段的生动、形象、具体、直观的优势,大大提高了课堂有效时间的利用率,增大了教学传播的信息量,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开阔了视野,活跃了课堂气氛,
期刊
效率就是生命。如何提高教学效率是当今教育工作者普遍关注的热点,更是语文教育改革的一个至关重要的课题,是创建高效课堂的捷径之一。中学生对事物的感知往往是凭直觉上的好恶,而不是经过理性的分析。这种认知倾向,在课堂上的表现,就是对感兴趣的内容听得津津有味,甚至出神入化;而对那些自认为兴趣索然的东西,则心不在焉,甚至可以视而不见,充耳不闻;或者是对老师讲的东西,先觉得新奇有趣,而随着课堂课间的推移,这种猎
期刊
课堂气氛指教学中教师与学生所呈现的一种心理状态,是课堂教学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公共情绪状态,是课堂教学能否顺利进行的重要因素。良好的课堂气氛,对于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开发智力,陶冶情操,优化教学效果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而也能为教师顺利进行语文教学创造积极的条件,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使他们积极探究知识,获得知识、能力、情感、思维等不断增强,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也直接关系到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
期刊
【摘要】数学课堂要高效,关键在于设置的问题要有效,笔者以为,有效性问题设置的原则是:重视问题的质量、学生“跳一跳,够得着”、创设提出问题的情境以及关注学生的反馈。做到了这几点,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达成教学目标。  【关键词】预设问题 创设情境 信息反馈  笛卡尔说:“数学是知识的工具,亦是其它知识工具的泉源。”诚如此,高中数学教学终极目标是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品质,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点明了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让学生掌握这一交际工具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标准》不仅将听话能力、说话能力改为口语交际能力,而且,认识上进一步深化,提出了口语交际的新理念:“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这个体现了现代社会对学生语文能力的新要求。人们的社交活动日益频繁,
期刊
如何引导学生写好作文,让他们写出真实的作文太难了,作为语文教师一直为找不到行之有效能快速提高学生写作兴趣的好方法而苦恼,因此从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学生语文教学整体水平的提高。近年来通过教学实践摸索,采用对学生进行抒真情写实感推行有效作文的指导与训练,需要一个真实的作文教学语境,让教学有序而为,才能突破学生怕写作文、写不好作文的难关,收获着习作教学中事半功倍的享受,具体做法为:  一、鼓励学生写出生活的
期刊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说它是重点,是因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之一就是指导学生正确运用祖国的文字;说它是难点,是因为习作要求学生应运用字、词、句、段、篇等语文方面的综合知识,把自己耳闻目睹的人、事或景物等有中心、有条理,形象、生动地写下来,而许多学生往往脑海里能浮现出事物的形象,笔下却形容不出来,一篇文章写下来,要么是选材不典型、,中心不突出、
期刊
创新意识是指对创新的态度,是一个人对于创新活动所具有的比较稳定的积极的心理倾向。而数学创新意识则主要表现为对数学创新的态度和认识,是在后天的环境与数学教育影响下形成并发展的一种稳定的心理倾向。学生数学创新更多的是指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探索精神,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掌握数学思想方法的强烈愿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创造性地解决数学问题或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可以说这在很大程度上主要表现为一种创
期刊
【摘要】数学是一门内容较多的学科,具有知识点连贯、内容相互联系、公式繁多、计算复杂等特点。在农村地区,学生的学习意识较弱,教学条件也相对较差。因此,教师更需要在加强学生注意力这方面下功夫。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的数学教学经验,对教师在课堂上怎样提高学生的注意力进行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农村 数学教学 注意力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一直以来是广大一线教师特别关注的问题,也是素质教育必须解决的问题。课堂教学
期刊
【摘要】小学语文教学,换言之是学生想象力的启蒙教育,小学生的想象力处于萌芽状态,教师要注意引导,让他们的想象力规范发展,是小学语文教学达成目标的关键,也是教师的庄严使命。  【关键词】开启想象 导引想象 拓展想象  小学年龄段是少年儿童孕育想象力的时候,心理学家研究表明,这一时期少年儿童的想象力还处于无绪和现实需求的层面,需要正确引导。而这一阶段的语文教学正是规范他们想象力的重要途径,只要我们语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