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参传奇

来源 :中医健康养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_da_s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长白山区的人们把人参叫"棒槌",把进深山老林寻找、采挖野山参称为"放山"。放山习俗分布于长白山区,以抚松县最为集中,形成了一种独特的人参文化。人参是百草之王、关东三宝之首。据《太平御览》记载,早在公元3世纪中叶,长白山区已经开始有人采挖人参。长白山区的人们把进深山老林寻找采挖野山参称为"放山"。民国十九年的《抚松县志》记载:"抚松地处边远,原无居人,出产野参极多。嗣后外来之人渐有
其他文献
一九八三年十一月十四日至十七日,在浙江省杭州市召开了一次吴语讨论会,讨论吴语的边界和分区问题,参加者共行鲍士杰、蔡勇飞、方松熹、傅国通、傅佐之、黄雪贞、李荣、许宝
【正】 (一)名称本会为全国汉语方言工作者的学术性团体,定名汉语方言学会。(二)宗旨团结全国汉语方言工作者,推动汉语方言的调查研究,为提高我国的文化水平,加速实现四个现
<正>发,繁体字作&#39;髮&#39;,据罗建平先生考证,其义与&#39;狗&#39;相关,有守护的意思。那么,守护什么呢?当然,大家最先想到的可能是守护头部,这是对的。头是&#39;诸阳之会&
期刊
<正>在我国古代的启蒙读物——《急就篇》中就有五参之说,人参居其首。两千多年前的中药经典专著《神农本草经》中,将人参列为上品,所以,人参在中国可以说是妇孺皆知、人人称
<正>如今,很多家庭只有一个孩子,为了他们能够健康成长,父母们可谓操尽了心。近期的一项研究数据表明,青春期的孩子中,有6成左右提前发育,这不得不引起家长们的注意。如何认
<正>"书画者多长寿",在古代,欧阳询、虞世南、柳公权、文征明等书画家大都是寿星。近代书画家长寿者更多,如孙墨佛和苏局仙都享以百岁以上高龄;赵朴初、董寿平、萧娴、于安澜
<正>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是养生的终极目标,人归根到底要顺其自然。要想"法自然",就要去掉心对身的干涉,去掉人的意识对身体的干涉,让脑子管得少一点
<正>孟于,1922年生,歌唱家。1942年毕业于延安鲁艺音乐系,曾任华北联合大学文工团演员,1945年后演出《白毛女》《血泪仇》等歌剧。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团独唱演
<正>面对墙壁、下蹲上起,一个简单的动作,就能锻炼人体的颈椎、胸椎、腰椎、骶骨、尾骨及相关的肌肉、韧带、关节,增强呼吸功能、血液循环和下肢力量。蹲墙功又叫面壁蹲墙,据
【正】 太平县位于皖南黄山北麓,东连旌德县,东南接歙县,西南接黟县,西邻石台(石埭)县,北界泾县,西北跟青阳县接壤,面积一千四百多平方公里,人口约十三万。太平县方言大致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