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本主义”视域下的高校体育教学管理

来源 :体育时空·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tishi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01-000-01
  摘 要 体育教学管理工作在高校体育工作中占有重要地位,它直接关系到高校体育教学工作秩序的稳定和教学质量的高低。管理工作的关键要素是“人”,能充分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工作积极性才是最好的管理。“人本主义”的提出,将人的价值再次提升到被关注的高度,本文从“人本主义”的视角来审视高校体育教学管理工作的一些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以期给当今高校体育教学管理工作提供一些借鉴。
  关键词 人本主义 高校体育 教学管理
  当前,普通高校教育在不断深化改革,体育教学也在思想、理论、教材和实践体系诸方面进行着改革、创新和完善。新的体育健康与课程标准提出“终身体育”“快乐体育”的课程理念,传统的教学管理方法、手段已不适应时代的发展,随着体育教学改革的深入,“以人为本”、科学化、人文化的管理方式是当今管理工作的主题。在“人本主义”视域下进行高校体育教学管理工作研究意义非凡。
  一、“人本主义”概述
  关于“人本主义”,其英文是humanism,是德文Anthropologismus的意译,又译“人本学”。希腊文词源是antropos和logos,意为“人和学说”。也被人们称之为“人文主义”,最早由德国著名的思想家费尔巴哈提出,并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得以兴起,“人本主义”主要推崇的是以人为本位出发,来作为衡量事物的标准和尺度。其“人本”,就是要求一切要从人的实际发展需要出发,要充分地关注人的个性、人格和潜能的发展,这和“人本主义”注重對人的行为和经验的研究,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重视的是人的个性;注重的是人的潜在能力的发展相吻合。具体到本文的体育教学管理研究中,“人本主义”要求管理者要以体育教学主体为本,也就是要以“教师为本”、“学生为本”,要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中的主观能动性,要尊重并重视其个性发展,进而最大限度地开发其教学潜能、学习潜能[1]。
  二、“人本主义”视域下的体育教学管理工作
  (一)改革体育课程,为“终身体育”、“快乐体育”服务
  体育课是高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应成为指导学生健身的课程,为达到高校体育的总体目标服务。因此,应把体育各项目的基本知识与技能、体质测定与评价、由浅入深逐步地传授给学生,为“终身体育”打基础。体育课还应该依据高校体育目标实际,组织课内外锻炼,增强学生体质,培养科学锻炼的意识与能力。在现代人文教育思想的影响下,现代高校体育必须从单纯的健身与单纯的传技中解放出来,大大地突出其人文性、娱乐性。转变“体育即运动”的观念,并跳出这个误区。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练,提高学生主动参与意识,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学生的积极主动不仅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而且会促使学生在课后主动参与到体育锻炼中去,真正贯彻“快乐体育”课程理念。
  (二)建立高校体育教学管理信息化体系
  面向体育日常教学管理工作,构建集成的联机事务处理数据库系统为数据挖掘提供数据、数据源形成操作性数据,主要是以构建管理信息系统为主,从日常教学工作中获得数据,反映了体育教学管理工作的具体过程,实现日常教学各项数据的数据库存储,为数据维护(增、查、删、改)提供便利。如:排课系统、选课系统、成绩管理系统、教学评价系统、资产管理系统(器材、场馆)、体质测试管理系统、运动队管理系统等。管理者安排专人对这些系统信息进行更新和处理;有专业人员对系统进行常态化的管理和维护[2]。
  (三)有目标、有计划地对青年体育教师进行教学、科研能力的培养。
  高校体育师资队伍的培养要把重点放在青年教师身上,要大力提高其综合素质,要有目标、有计划培养青年学术带头人与骨干教师,构建合理的学术梯队。完善科研奖励机制,使青年教师积极地从事科研工作。学院、教研室要为青年教师安排合理的科研任务,并制定考核标准,并安排高职称的教师对其进行指导,实行青年教师导师制。同时通过经常举办教学研讨活动,开展广泛的学术交流,邀请知名学者与专家讲学,做学术报告,定期安排青年教师参加科研活动和各类学术活动,使青年教师了解学科前沿动态,扩大视野,更新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方法,使他们的知识结构向“新、广、深”的方向发展。
  三、总结。
  体育管理是一个多目标、多功能,十分复杂的体系,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我们不断地理论创新、实践创新,提出“人本主义”,实行科学化、人文化管理。在实施过程中,也让我们看到了高校体育管理工作中的不足,我们需要建立科学的理论体系为指导,在大量的论证和实践过程中,不断完善和改进我们的管理工作,逐渐形成比较成熟的、符合高校进行体育管理的体育教学管理模式[3]。
  参考文献:
  [1] 杨宇飞.“人本主义”视角下高校体育教学管理探析[J].学校体育学.2013(3):56-58.
  [2] 廖述兵,邢丽.基于数据挖掘构建高校体育管理信息化体系[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1:37-40.
  [3] 吴瑶珍.从“阳光体育运动”看当下高校体育管理工作的开展[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13(4):43-45.
其他文献
信息资源创新集成是将信息资源要素进行分析加工,组合成新的信息资源产品,实现信息资源增值的创新过程,是聚合重组型的信息资源集成,是用集成方法进行信息资源深层次开发利用的过
中图分类号:G841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01-000-01  摘 要 本文是从素质教育的角度入手对初中篮球教学改革工作所进行的反思。文章首先从素质教育的视域具体的分析了现阶段我国初中篮球教学改革中现存的几点问题,即:教学的观念没有根本性的转变、教学内容的改革过于杂乱不够合理、忽略了体育任课教师的专业发展与提升,并据此分别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希望能够对初中篮球
本文首先介绍虚拟企业的产生背景,通过企业组织结构的演化过程,来说明虚拟企业的组织结构特点。接着介绍虚拟企业与竞争情报的联系,以此来说明研究虚拟企业环境下的竞争情报研究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01-000-01  摘 要 本文采用抽样、问卷调查法对吉林师范大学附中初中各年级学生对体育和体育课的兴趣、爱好进行调查分析,针对目前学校体育教学中的实际情况,提出学校体育教学要适应新形势发展要求,在“求知创新”,“健康第一”的思想指导下,使教学目的由过去“增强体质”向“增进学生健康”和培养学生终生体育能力转变。并在教学内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01-000-01  摘 要 本文研究的是高校体育教学中体育弱势群体教学方法的应用问题。文章首先简要阐述了高校体育弱势群体的概念及成因,然后就在此基础之上,结合体育弱势群体的特点,探讨了体育弱势群体教学方法的选择策略,希望对高校体育教学活动的科学化开展能够有所助益。  关键词 体育弱势群体 体育教学 教学方法 高校体育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01-000-01  摘 要 体育是高职院校教育学生使其素质得到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高职院校体育教育应通过提高娱乐性吸引学生全身心投入;应注重与学生未来的工作“岗位匹配”;应注重全面育人。  关键词 高职院校 体育教学 特色  原清华大学著名教育家梅贻琦曾经说过:“须知体育之目标,不单是造就几个跑多快,跳多高,臂腿多粗的选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01-000-01  摘 要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我国的体育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从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入手,提出了体育教学的对策。  关键词 体育教学 问题 对策  进入21世纪之后,各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对人才的竞争愈演愈烈,高素质人才离不开强健的体魄。体育教学作为一项以教育学生增强自身体质、培养体育能力及其相
“因材施教”出自《论语先进篇》,是孔子针对于不同的徒弟给出不同处事方式的时候说出的言论,这也是我国教育教学一直倡导和遵循的教育教学基本原则.在因材施教教育教学原则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01-000-01  摘 要 田径是一项基本的体育运动项目,也是锻炼初中生体育综合素质的一个有效手段,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体育运动项目的重视,越来越多的学生都参与到田径运动项目的学习中。但不少的体育教师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过于强调学习的技术性以及竞争性。教学方式也比较单一,不重视学生的之间的差异,“以生为本”的学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01-000-01  摘 要 小学体育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小学生的身体素质,还可以培养小学生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也是丰富小学生情感世界的重要途径。小学体育游戏作为小学体育教学的重要教学形式,趣味性、娱乐性强,能够极大地激发小学生对体育的热情,提高小学体育教学效率,是小学体育教学必不可少的环节。本文从当前小学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