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本土教学资源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研究

来源 :首都教育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chao1989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年来,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不高这个问题得到了学术界广泛的关注,开放和利用本土教学资源的角度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重要途径。本文对本土教学资源的主要来源、特征进行了阐述,并结合作者的工作经验对如何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开发和利用本土教学资源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本土教学资源;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
  
  一、本土教学资源的主要来源
  所谓思想政治理论课本土教学资源,是指高校在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践中,在本土区域内可用于课程教学并有利于课程教学目标实现的一切素材和条件。①
  下面我们以笔者工作单位所在地安阳及其周边地区为例来对本土教学资源的主要来源进行分析探讨。
  1、历史古迹
  历史古迹是古代人类文明的遗产,是历史上先人创造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物质遗存。安阳历史悠久,是古代中国的经济文化发达地区,历史文物古迹很多。在安阳最著名的古迹,首当其冲的就是殷墟。殷墟是世界文化遗产,是中国最早的文字甲骨文的诞生地。殷墟是名副其实的地下文物宝库。这里出土了15万片甲骨和数以万计精美的青铜器、陶器、玉器、骨器、宝石制品等珍贵文物。殷墟是展现我国古代文化的繁荣,表明中华民族为人类文明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再如羑里城,这是世界有文字记载的第一座国家级监狱。据《史记》等典籍记载,周文王姬昌曾被商纣王囚禁于此。在长达七年的囚禁过程中,周文王在此演绎出了“六经”之首的《周易》。《周易》不仅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而且蕴含着精深的思辨义理。它提出了“刚柔相对,变在其中”等朴素辩证的深刻哲理,使其成为一部最具启发性和广泛适应性的古代典籍。开发和利用这些资源,可以使学生深刻的了解我国灿烂的殷商文化,这是激发学生民族自信心、自豪感,进行历史唯物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场所。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可提高学生对于思想政治课的兴趣与积极性。
  2.文化艺术
  著名哲学家梁漱冥认为:“文化是一个民族生活的样法,它包括精神生活方面,社会生活方面和物质生活方面。”②一个地方的传统文化艺术反映了该地区长期以来所特有的生活方式。充分挖掘本土的文化艺术,将其纳入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更加能够加强学生对于其生活学习环境的熟悉与适应。同时文化中所蕴含的传统观念以及价值观也在对学生的行为进行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安阳悠久的文化历史也酝酿出了独特而丰富的文化艺术资源。例如安阳作为河南的一个地级市,河南的豫剧也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安阳有著名的豫剧大师崔兰田。戏曲是对生活的一种艺术反映。在豫剧片断中,我们可以领略到各个时期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如《穆桂英挂帅》就体现出了宋朝时期杨家将对国家的忠诚。《朝阳沟》则反映出上山下乡期间,那代年轻人的价值观及自身价值的体现。《包青天》则反映出老百姓对于公正与廉洁的渴望。
  利用这些本土的文化艺术资源更加能够丰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运用这些文化艺术资源中所蕴涵的人生观、价值观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会使得我们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有所加强。
  3.典型的人物与事迹
  典型的人物与事迹,就是指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和事件。具有代表性就能引起人们的关注,对人们会起到示范、激励的作用。对人们的精神与心灵起到震撼的作用。利用本土典型的人物与事迹,充分发挥其辐射与影响教育作用,是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一条重要途径。
  安阳人杰地灵,自古以来就出现过很多著名的历史人物,也发生过很多可歌可泣的事迹。例如,安阳汤阴就是英雄岳飞的故乡,岳飞精忠报国的精神,依旧是现在爱国主义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建国后,70年代安阳林县人们依靠自己的力量,把漳河的水引入太行山,在太行山的半山腰修建了一条长1500公里的水的长城。这就是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红旗渠。在修建红旗渠的过程中,林县人民形成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在今天,弘扬红旗渠精神有利于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有利于教育学生继承艰苦奋斗的精神。这些典型的人物和事迹都是思想政治教育中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源利用本土典型的人物与事迹,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更具有真实感。让学生切身的去了解和接触这些人和事,能够使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达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4.发展与成就
  一个地区城市越来越漂亮,居民生活越来越便捷,各种各样的娱乐休闲设施越来越丰富等等这些都标着社会在不断发展。而这些发展变化正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切身感受的到的。人们在享受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的成果的同时,也会对国家产生一种自豪感与责任感。通过周围环境的变化,人们也能充分了解国家所采取的方针与政策。学生通过日常生活当中所看所感,能够更加深刻的了解国家的大政方针,更加能够体会到我们党和国家正确的指导思想,更能够增加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这些感受远比仅仅从课本中课堂中得来的深刻。
  一个地区的发展与成就是重要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资源,将这些发展与成就和课本上的理论知识联系起来,不但能够丰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教学内容同时也能够充分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能够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
  二、本土教学资源的主要特点
  1.独特性
  我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各地的自然景观、历史文化、风土人情都各有特色。因而不同的高校所处地域不同,能够利用的本土教学资源也具有了独特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开发和利用本土教学资源时也要立足于本土地域文化的特色,也同样会被打上该地区所特有的文化烙印,呈现出该地区文化的特征。例如河南有“中国历史自然博物馆”之称,她的历史是中国历史的缩影。③河南是弘扬民族文化,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传统文化教育,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的重要教育基地。本土教学资源的独特性是从“本土”发展而来的。既是本土的就带有地域性,既具有地域性就会受到地域文化特征的影响,体现出该地域的文化特点。因此,独特性是本土教学资源最重要的一个特点。   2.亲和性
  文化本身具有亲和性,本土文化因为其本土的亲近感,和地域的零距离,使得本土教学资源有着其他教学资源所不可比拟的亲和性。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将学生周围身边的自然环境,人情事物甚至是学生所亲身经历与感受课堂讲授内容相结合;或者组织学生去参观本地的历史遗迹、革命遗址,使学生了解这些历史中的事情曾经就真实的出现或发生在他们所生活和学习的地方,更能激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会激起学生的好奇感和探索、求知欲,加深学生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领会与理解。如安阳的袁林,是袁世凯的陵墓所在,作为“反面教学”让学生对中国近代史的发展了解的更加深刻。这些本土的教学资源使学生感受到更强的亲和性,使原本枯燥的条条框框的理论知识变得鲜活亲近起来,学生对这些知识产生认同感,从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3.经济性
  本土教学资源地域上的零距离,使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就地取材,体现出地势上的优越性,为教学提供了方便,也减少了开发和利用教学资源的成本。思想政治实践教学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所不能缺少的一个必要环节,但一些地方性院校因教学经费紧张,能够提供思想政治实践教学的经费更是有限。充分开发和利用本土教学资源,能够节省空间上的开支,减少实践教学的经费,同时能够保障思想政治实践教学的效果。对于本土教学资源的开发利用也是一种互动行为,本土教学资源来源于本土,也服务于本土。达到一种双赢的效果。
  三、本土教学资源的应用
  充分发挥和利用本土教学资源,将其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
  1.融入课堂教学
  一直以来,我们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都存在着实效性低的问题,我们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采用全国统一编写的教材。由于受客观条件的限制,我们现在所采用的教材在编写的内容方面高度抽象,仅呈现给学生抽象的概念和理论,没有更丰富的案例,更多感性的资料来支撑这些概念。使学生对于教材缺乏认同性,认为教材中都是些套话、空话,和他们实际生活没有联系,影响了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积极性,影响了我们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
  将本土教学资源引进课堂讲授内容当中,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一个重要的方式方法。本土教学资源学生比较熟悉,将其引入教学中,对于课本中抽象的理论进行补充说明,有利于引起学生的关注,增强理论说服力。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将本土教学资源当中的相关人物、事件引入教学之中,使得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更加的生动、形象,使那些原本抽象的条条框框的概念、理论变得鲜活丰满起来,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产生更多的吸引力。学生更容易掌握这些知识,也更容易将理论转化为实践。这样大大提升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
  2.实践教学活动
  在一般高校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一般采用的是大班教学的模式,不利于师生之间的互动、探讨和交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老师仍然采取传统的理论灌输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只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而无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样就大大降低了学生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兴趣,甚至起到了逆反作用。我们可以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来弥补课堂讲授过程中的缺憾。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实践教学也是思想政治理论课重要的组成部分。实践教学过程中对于本土资源的利用主要通过实地参观考察、社会调查、报告会等形式。
  组织学生参观重要的历史古迹、纪念馆、博物馆等。如笔者曾带领学生参观红旗渠,使学生切身感受到红旗渠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当之无愧。清明节带领学生去参观革命纪念馆,去烈士陵园扫墓,了解本土革命情况,有利于学生对中国近代史发展更深入的领会。
  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走进社区、农村、工厂企业,了解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国家方方面面的变化,了解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增强对党和国家的热爱和信心,自觉拥护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如笔者曾带领学生走进安阳大学生创业一条街,去了解大学生创业的情况,学生通过对大学生创业一条街的调研,深刻理解了国家对于大学生创业的支持,以及所出台的优惠政策。也增强了大学生对自己未来发展的自信心。
  邀请本土有影响力的人物做专题报告会,如革命前辈、劳动模范等。通过他们的言传身教来影响学生,在学生中得到共鸣。如,笔者所在的学校曾邀请过修建红旗渠的劳模任阳成做报告会,在他生动的讲述过程中,学生深入的了解到当年修建红旗渠时的艰辛险阻。深刻领悟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
  通过实践教学这种情景式、体验式教学,充分利用本土的教学资源与课本上的抽象理论相结合,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了师生之间的互动,利于学生真正掌握和应用课本上的理论,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
  3.专题研究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将一些本土教学资源作为专题来进行讲授、探讨和研究。首先可以在《形势与政策》课中,我们在大一新生中设立本土文化专题,向学生详细介绍本土 的历史和发展,以及重要的风土人情,使刚刚进入大学校园的学生对他生活和学习的地方进行初步的了解。这样可以促进外地的学生能够更容易的适应,同时也能增加他对学校和学校所在地的认同感、亲切感和自豪感。其次,指导学生对本土教学资源进行专题调查研究。例如,笔者曾在教学的过程中指导学生对“红旗渠精神”、“岳飞民族主义精神”、“安阳文化走出去”等专题进行调查研究。学生积极踊跃参与其中,他们积极收集资料,发放调查问卷,甚至利用课余时间去实地调查访问,最终完成调研报告,并在课堂上对于自己调研的问题进行探讨。通过对于专题的研究性学习,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锻炼了学生思维和科学探究能力。本土教学资源的专题极大地增强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
  
  [注释]
  ①王锋娟.《思想政治理论课本土教学资源开发研究》.湖南大学.2008年
  ②梁漱冥,《东西文化及其哲学》,商务印书馆,1987,第 48 页
  ③杨作龙.《中原文化景观》北京:中国三峡出版社2000年2月,第1页
  
  [参考文献]
  [1]王锋娟.《思想政治理论课本土教学资源开发研究》.湖南大学.2008年
  [2]梁漱冥.《东西文化及其哲学》,商务印书馆,1987,第 48 页
  [3]杨作龙.《中原文化景观》,北京:中国三峡出版社2000年2月,第1页
  [4]李桂红.《本土红色文化资源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的应用》,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6)
  [5]梁玲.《论本土红色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渗透》,教育文化论坛,2011(1)
其他文献
摘 要:能源是人类社会进步的物质基础之一。本文主要研究分析影响我国能源消费总量的因素,并建立线性回归方程给出具体数量关系。本文运用线性回归分析方法中的逐步回归法、向前回归法以及向后回归法,确定最优回归方程,并进行残差分析与共线性诊断的回归诊断,检验回归方程的稳定性。根据回归方程的建立结果以及现实意义,本文给出了相关结论以及对于政府关于节能环保工作的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能源消费总量;线性回归;逐
期刊
摘 要:应用Visual C#.Net、SQL Server、Asp.Net技术对大学生健美操专修综合素质拓展评价系统的结构与功能进行了设计,经实践应用证明,经实践应用证明,该健美操专修综合拓展评价系统功能完善,对教师与学生的的管理与学习方面实用性较强,为高校大学生健美操专修综合素质的评价提供了有力的支持,进一步提高了高校健美操专修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了专项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  关键词:大学生;
期刊
摘 要:国旗是一个国家的象征。形形色色的各国国旗,往往具有鲜明的宗教因素,反映着一个国家的宗教信仰。本文通过对国旗上宗教符号的分析,研究其体现的宗教文化内涵,对了解一个国家的宗教文化以及世界主要宗教有着重要帮助。  关键词:国旗;宗教;文化内涵    国旗是一个主权国家的象征和标志。世界各国的国旗五颜六色、形式各异,体现着各自的地理、历史,政治、经济、文化背景、民族特点等。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有各
期刊
摘 要:随着社会的稳步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但是部分大学生却在寻找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中迷失了自己。本文从大学生生命意识的现状着手,初步了解了他们的生命意识现状以及对生命价值意义的思考,并且对如何提高生命意识水平和生命价值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  关键词:生命存在;生命意识;生命价值    一.研究背景  (一)问题的提出  生命对于每个人来说都只有一次。这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非常具有影
期刊
摘 要:经典著作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译本,勒菲弗尔认为译作主要受专业人员、赞助者、主流诗学这三个因素的操控。本文以爱伦坡小说《丽姬娅》两个中译本为例,从勒菲弗尔的改写理论出发,研究其译本流变的原因。  关键词:改写理论;经典译介;流变    一、引言  在翻译的历史长河中,经典著作在不同时期常常有不同的译本,即:对经典的译介一直处在流变之中。而产生这种流变现象的原因是丰繁多样的。翻译研究的文化学派代
期刊
摘 要:当前社会处于矛盾纠纷多发期,当民间纠纷发生以后,纠纷当事人可以选择多种途径来解决其纠纷。人民调解制度有利于实现“平民正义”,使纠纷当事人真正便利的、恰当的、及时的将矛盾纠纷化解。本文通过对人民调解制度引入医疗纠纷领域,形成横向、纵向有机联系,使人民群众在发生医疗纠纷后更加迅速的找到合适的纠纷解决途径,以及在医院设立医疗纠纷调解机构的现状、优势和发展瓶颈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医院;医疗纠纷
期刊
摘 要:心是人体最重要的内脏器官之一,随着语言的发展,心被赋予了多种含义。心的基本义是人和高等动物身体内推动血液循环的器官,这是心的生理属性;而心通常也被看成是思想的器官、思想等,这是心的心理属性。在道家文献中,有数量不少的用于指称心的词语,这些别称既有指称心脏这一身体器官的,也有大部分是指称人的精神意识和思维活动。  关键词:心;道家称谓;心理属性    汉字作为承载文化信息的工具,是汉民族文化
期刊
摘 要:推进课程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的目的就是要提高教与学的效率,进而从根本上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情景模拟教学方法是实现教学任务的关键切入点之一,本文从情景模拟教学法的涵义入手,探讨了其在高校HRM(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中的应用以及相关注意事项,以期达到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提升HRM课程教学效果之目的。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情景模拟;教学法;应用    当前,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
期刊
摘 要:网络媒体催化了网络语言的产生,并且使其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其中一个主要的变化是:弱化了语言符号的抽象性,增加了语言的可视性、形象性,即网络语言越来越视觉化了。本文侧重从符号学、传播学的角度归纳出了网络语言视觉化的三个表现并分析、探讨了视觉化的成因。  关键词:网络语言;视觉化;表现;成因    语言是作为一种媒介而诞生的,因此它的使命就是传播。网络媒体是一种可视、可听、可交流互动的综合媒体
期刊
摘 要:本文分析、归类了国内外近三十年来针对语言学习策略的研究成果,包括其定义、特点、分类以及影响学习策略选择的变量,并对第二语言学习策略的可教性及培训方式、步骤进行探索和分析,制定出针对不同语言项目的策略培训方案,促进学习者第二语言学习水平的提高,增强学习策略培训的合理性和实效性。  关键词:第二语言;学习策略;策略教学    1、引言  自20世纪70 年代中期以来,二语习得教学和研究的重点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