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课堂教学回归本真

来源 :数理化学习·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cl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新的教育形势下,以人为本,教人求真是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亟需处理好的重要课题,作为一线教师,全面提升学生的素质,使广大学生有一个充分宽松的发展空间,让学生在愉悦中获得知识,得到能力提升是我们必须做到的。那么如何在化学教学中,以学生为教学主体创设一个和谐的课堂,全面提高学生能力成了我们的重要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和谐课堂;能力提升;以人为本
  
  创设和谐课堂,全面提升学生素质,是我们一直在追求的目的,这也是当前人们所说的“本真教育”,仔细分析起来,所谓“本真教育”,指的是充分尊重教育对象,严格遵循教育规律,合理的运用有效的教育手段对学生进行科学有效的心智开导的教育,“本”根本之“本”,要求我们的教学回归教育的本源,皈依教育本质,把解放受教育者的智慧,提升受教育者适应未来、创造未来的能力,推动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从这一点上来说“本真教育”也就是我们现在大力推行的素质教育。
  
  一、理性分析“本真教育”,创设和谐教学课堂
  
  “本真教育”之“本”是学生,而非教师,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摒弃传统的教师中心论,强调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或者强调教师与学生的双主体地位。这也就是说,我们的化学课堂教学必须一切从学生的发展出发,充分考虑学生的各种需求,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以往的课堂教学,在很大程度上是教师的“一言堂”,甚至有一些老师为了体现自己的威严,整天冰冷着脸,不管学生的反映,扎扎实实地“满堂灌”,这样得教学课堂往往死气沉沉,无双边活动可言。实施“本真教育”,我们必须将学生的自主意识唤醒和激发,实行各种各样的化学教学方法,充分活跃课堂,比如我在化学教学中合理的运用了“讲学案”、“分组讨论法”、“学生授课法”等教学方法,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活跃了课堂气氛,真正实现了化学教学中的双边活动。在课堂教学中,我还注意了“举一反三”教学,给学生一道化学题,让学生一题目为母体,演变出各种各样的题目,并让学生在课堂上就自己的衍生题进行分析易错点、命题构想、解析方法等,极大的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二、认识学习之本,从基础抓住学生的学习动向
  
  在实际教学中,很多学生和老师都走人了偏、难、怪的斜路上,实际上我们的高中化学教学应把握一个主题——万变不离其宗,各种各样的试题、知识都是来自教材的,化学教材是我们教学的“本”,我们在教学中要紧抓教材,合理设计教学,让学生在基础知识上全面提升。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很多原来在大学教材上的知识下移到了高中,因此在这些知识上更应该把握住授课的深度、广度,抓住“本”,如在《化学反应原理》的教学中,教材引入一些比较抽象的概念:如活化能、过渡态、自发反应、平衡常数概念、焓变、熵、熵变等物理量。我们在教学中一定要注意尽量从学生熟悉的事实出发,用比较浅显的语言和方式,根据实验总结、概括出经验,分析其物理意义。在这些知识的学习中,出现了很多新题,也因为素材的匮乏,涌人了大量的偏题,我们一定要注意指导学生“教材是一切的根本,学习要从掌握教材入手”。
  
  三、合理开展分层教学,全面提升全部学生的智能
  
  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实践“本真教育”,首先要认识到学生的差异,一个班中的学生由于受到知识基础、家庭环境、学习习惯等因素的影响,决定了他们有着多元的发展走势。实践“本真教育”必须在学生的现有基础、资质、兴趣、潜能及理想的基础上,因势利导,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开展分层教学。就高中化学的学习来讲,一般地说,优秀生学习毅力强,学习兴趣浓,很容易接受基础知识;而后进生往往受外界因素的影响,在自己心理上自认为在智力和毅力等方面都不及好学生,从而害怕学习难懂的知识,进而失去了学习兴趣,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中要实施分层教学,让所有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我在教学中,我对自己所教班级的学生,根据学习的层次构成和化学学习的兴趣进行了归类,把学生按优中差不同等级分成ABE三个组,在给全班同学一些共同任务的基础上,按照级别给不同学生设置不同的学习目标,让不同测日的学生完成不同层次的问题,使所有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来。当然我在实际教学中,在安排座位时采取优中差学生搭配的办法,以便于学生的互相交流提高。有时还要利用教室内前后两个黑板的便利,分别讲述不同的内容。使所有学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四、充分利用实验教学,开拓学生思维,提升学生创新能力
  
  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本真教育”是探索和接近真理的教育。作为以实验为重要教学手段的化学学科来说,化学实验对于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回顾我国的教育历史,回首自己多年的教学经历,在以往的教学中,我们的教学大多采用老师讲、学生听的听实验,或者老师做、学生看的看实验,这样的教学模式在极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开阔性,将学生思维限定在了老师讲的实验里,在新课程标准下,紧紧围绕“本真教育”,我们的教学更应该注重学生动手做实验,并在保证实验安全的前提下,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设计实验、动手实验,当然这一教学过程我们可以对教材上的实验原理、实验室中现有的实验仪器进行浅显的分析,然后让学生进行自主实验创新,这一创新的过程中,对于学生的思维能力、探究能力、创新能力的提高,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在中学化学教学中我们要针对化学实验的特点,结合教学内容,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情况,让化学实验做到有效和有趣,让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在实验中得到充分的发挥。实验过程中指导学生带着实验现象去思考,带着问题去观察,必将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素质教育全面推开的今天,我们可以毫不客气的说,从以往的教育来看,我们的教育被理性主义、科学主义、功利主义等深深遮蔽,学校处于一种脱离生活,忽视生命,应付升学的“背本离真”状态中。要想使教育回归本真,就应当让教育打破原有的传统的弊端,回归生活,创设和谐活跃的教学课堂,通过我们的课堂教学培养人格健全、活力四射、精神向上的一代新人。
  
  参考文献:
  [1]《怎样上好高三化学实验课》,张秀锋,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9,1
  [2]《落实分层教学,提高学生素质》,苏静,山西教育,2006,3
其他文献
实验性探究是科学探究的基本类型之一。根据物理学科特点和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初中物理课程中主要突出了实验性探究。苏科版初中物理教材中,实验探究活动是其中的重要内容并贯穿教材始终。  苏科版初中物理教材全书安排了“探究活动”123个,因此,做好新教材中实验探究的教学工作,是时代对初中物理教师的基本要求。本人近五、六年通过在使用苏科版初中物理教材的教学工作中有几点体会和广大同仁们交流:    一、注重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