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之魔童降世》影片分析

来源 :牡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tural_jac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哪吒之魔童降世》是一部改编自中国神话故事的国产动画电影。2019年10月10日,该影片以49.7亿元的票房成绩在总票房排行榜上位列第二,仅次于《战狼2》。这部影片之所以有如此高的票房成就,关键在于主题、剧情、人物塑造、台词等方面的创新,符合当今时代大众的审美心理。影片牢牢把握当今时代的审美情趣,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引发观众的共鸣,是传统动画创新的成功范本。
  一、电影主题
  电影的主题是电影的核心内涵。《哪吒之魔童降世》不仅向观众展现了我国动画制作人员认真的一面,而且呈现了一个敢于挑战世俗观念的人物形象。“我命由我不由天”揭示了電影的主题。
  中国传统故事中,哪吒这个角色带有十分浓厚的神话色彩,从最开始的冲动、任性妄为,逐渐转变为驱妖除魔、伸张正义,人物性格有所变动,但以旁观的角度来看,这些变化比较单一,缺少挣扎、历变、矛盾。在《哪吒之魔童降世》中,导演保留了各个人物的神话色彩,又在内容上赋予这个故事新的色彩和走向。《哪吒之魔童降世》实践了主题“我命由我不由天”,并通过哪吒之口说了出来。
  在《哪吒之魔童降世》中,“我命由我不由天”这个主题不仅体现在主人公哪吒的行为上,还体现在申公豹和龙族的身上。申公豹是妖族,拜入了元始天尊门下,虽然在众多同门中,修炼最为勤勉,但师尊将最后一个仙位给了喜好喝酒、容易误事的太乙真人,没有给他。申公豹不得不作出自己的选择,使用自己的方法,尝试翻身。龙族也曾尝试反抗别人强加的命运,试图将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上。
  二、电影的人物塑造
  《哪吒之魔童降世》中的人物造型与传统动画故事中的人物造型相比,不论是外貌、声音,还是性格,差别都很大。
  传统动画故事中的哪吒形象是很乖巧的,看上去活泼可爱、善良勇敢。而在《哪吒之魔童降世》中,虽然保留了传统动画中混天绫、乾坤圈、火尖枪、风火轮等标志性配饰,但哪吒本身却是一个眼圈漆黑、表情狰狞、牙齿不齐、双手插裤兜的形象,且嘴里不停地念叨着“我是小妖怪,逍遥游自在,杀人不眨眼,吃肉不放盐……”这种吊儿郎当、玩世不恭的形象与传统动画中的哪吒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所以,影片中哪吒一出场就吸引了观众的眼球,令人印象深刻。
  太乙真人的形象设计着实焕然一新。传统动画故事中的太乙真人一般身穿太极道服,坐骑为两只仙鹤,可以说是一个道法深厚、仙风道骨的老者形象。但是《哪吒之魔童降世》中的太乙真人又矮又胖、穿着随意、喜欢喝酒,喜欢骑着猪在天空飞行,在游戏人生的同时又肩负着重要的使命,他还因为贪吃、贪喝改变了哪吒和敖丙的命运,在影片中是一个喜剧式的人物,观众对其又爱又恨。太乙真人的造型设计从传统设计中脱颖而出,极大地提高了影片的新鲜感。
  《哪吒之魔童降世》中,李靖夫妇的人物造型融入了更多的传统世俗元素。哪吒父亲由不可触犯的男性权威转变为传统的父亲形象。哪吒母亲的性格则既温暖慈祥又泼辣,人物形象更具新颖性,在影片最后将故事推向另一个高潮,是本影片的一大泪点。
  影片还对敖丙、申公豹、东海龙王等造型作了全新的改变。敖丙从以前嚣张跋扈的龙王三太子,变为一个善良、温柔、帅气的少年。他肩负着复兴整个家族的重任,没有选择的余地,最终走上了邪路,是一个悲剧性的人物。但在最后,他在哪吒的影响下重新找到了自我。
  三、电影的剧情设计
  从剧情来看,《哪吒之魔童降世》主要讲的是哪吒对自己命运不公的抗争。因为魔丸转世的身份,哪吒从小没有朋友、被村民当成妖怪。村民对哪吒的偏见太深,哪吒做好事会被误会,捉弄他人会被村民小题大做。正因为如此,哪吒结识了唯一一个不把他当成妖怪的朋友——敖丙。哪吒邀请敖丙去给他庆生,在哪吒生日当天,敖丙的妖族身份被揭露,所有人都对他嗤之以鼻。在申公豹的煽动下,敖丙想用东海的海水淹没陈塘关。剧情在此处逐渐走向高潮,魔丸与灵珠的抗衡,也是哪吒与敖丙友情的对抗。
  令观众久久无法忘怀的并不是最后一幕陈塘关的百姓集体叩首感谢,而是在深海中,龙族在自己身体上剜下最珍贵的鳞片,为敖丙制作万龙甲。敖丙为了哪吒辜负了父亲对他的期望,他用那最珍贵的万龙甲帮助哪吒抵挡天劫,结果两人同时遭受天劫。敖丙对哪吒的情谊可歌可泣,这也是影片的泪点所在。
  《哪吒之魔童降世》的剧情设计与中国神话故事中的剧情是截然不同的,例如:中国神话故事《哪吒闹海》中,哪吒抽取了龙王三太子的经脉,龙王为了给儿子报仇要淹没陈塘关,哪吒因为此事割肉剔骨而死。《哪吒之魔童降世》没有采用《哪吒闹海》的剧情设计,而是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创新。哪吒与敖丙都是混元珠投胎转世,哪吒降生于陈塘关,父母德高望重,并且给予他最无私的爱,他人生中最大的遗憾是不受认可,无法像一个正常的小孩一样和别人成为朋友。但是他可以轻轻松松做自己,可以高喊“我命由我不由天”。敖丙从小就背负着龙族复兴的使命,压力巨大。他的人生没有选择,只能听从父亲的命令。后来,敖丙与哪吒结识,并在哪吒的影响下,学会敢于做自己、不认命,最后与哪吒联手抵抗命运,成为彼此唯一的朋友。
  四、电影的台词
  台词是电影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好的台词是电影成功的关键。《哪吒之魔童降世》中有很多令人感动的台词,例如,哪吒的台词:“你是我唯一的朋友啊”,“白白搭上一条性命,你傻不傻”;敖丙的台词:“你也是我唯一的朋友”,“不傻谁和你做朋友”。他们是一体双生的灵珠和魔丸,各有各的命运。他们的命运或许早已注定,但他们的这份情谊令人动容。
  这部电影中还有一个催泪的场景,就是李靖打算用自己的命去换哪吒的命,含泪说出“他是我儿”。父爱如山,李靖的形象令不少观众禁不住潸然泪下。
  与此同时,《哪吒之魔童降世》对于方言的运用以及笑点的设置都体现了时代感,例如,太乙真人面对敌不过的混元珠时,用四川话求饶:“不打脸行不?”还有影片将彪形大汉的声音设计成“娘娘腔”。这些都是现代化的搞笑元素,使得影片更加鲜亮、具有活力,同时也增强了影片的趣味性。
  五、结语
  纵观这些年的翻拍电视剧、动画片,剧情基本还是停留在原来的叙事中,不能带给观众耳目一新的体验。而《哪吒之魔童降世》的剧情设计既尊重传统,又在传统中不断创新,符合现代审美的要求,这也是其大受欢迎的原因之一。
  (江西服装学院)
  作者简介:李丽艳(1999-),女,江西上饶人,本科,研究方向:动画。
其他文献
《红楼梦》是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塑造了众多性格各异的女性形象,但大多数女性人物的命运都很悲惨。本文通过分析《红楼梦》中女性人物之悲,探讨男权社会下女性人物的生存困境问题,进一步揭示书写女性人物之悲的意义。  一、女性人物之悲的现实原因  《红楼梦》中的女性悲剧产生于男权社会制度的无情压制与女性渴望个体独立发展的对立冲突当中。  一方面,男权主义形成良久,已经渗透到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春秋
期刊
2020年开播的网络悬疑短剧《隐秘的角落》在短时间内迅速走红,刚上线不久就获得了大众的广泛关注,这反映了受众在当下的审美心理。当然,这部剧不论是演员的实力,还是剧情的环环紧扣,无疑都带给观众独特的审美体验,值得人们一探。笔者从接受美学、心理距离、共情等方面出发,对《隐秘的角落》的受众审美心理进行探析。  一、从接受美学探析《隐秘的角落》与原著《坏小孩》  《隐秘的角落》之所以会大火并非因为原著《坏
期刊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加快文化建设,文化日益繁荣,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局面。大力繁荣发展电影产业,对于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我国影视文化市场日渐繁荣,电影产业的发展状况值得肯定。同时,越来越多融合我国文化色彩的外来电影走进中国,且好评如潮,这对中国电影市场造成了巨大的冲击。我国虽有高票房电影,但如何做到量质兼备,文化建设如何助力中国电影产业良性发展,中国电影如何担负起当下
期刊
20世纪20年代,法国先锋派反对传统的电影形式,追求电影的想象与诗意,由此产生了“诗电影”。诗电影自20世纪30年代传入中国后便拥有了“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等传统美学意蕴,所以,诗电影与“意境”在很多方面是有交叉的。本文将意境与诗电影联系起来,旨在探讨意境在中国诗电影中的体现。  一、诗电影的起源  从内容方面来说,电影可以划分为爱情片、犯罪片、战争片等。此分类从侧面突出了电影长于叙事的特点,这
期刊
素有“中国现代戏剧之父”之称的曹禺,凭借其独特的叙事结构、现实主义风格及灵魂式人物的塑造,不仅为戏剧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对后世戏剧家的创作更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直至今日,曹禺的作品仍被无数人解读、借鉴,人们试图从其作品中窥见那个时代的缩影。  20世纪30年代中期,曹禺凭借《雷雨》《日出》《原野》在中外文坛大放异彩,同时《雷雨》的问世标志着中国现代话剧的成熟。曹禺与话剧相伴,哪怕身处战乱之中,也
期刊
科学技术的进步带动了影视艺术的发展,充分展示了其独特的艺术特点。社会新形势下,全新数字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为影视作品的创作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有效促进了影视业的发展。但是,就目前影视艺术的发展与影视作品的创作现状来看,两者之间还存在着较大的冲突,需要采取一定的手段与方法有效促进两者的融合,实现传统影视艺术与全新数字媒体的发展共赢。基于此,本文对传统影视艺术与全新数字媒体的冲突与交融展开探讨。  一
期刊
闽东诗群是以闽东作家与诗评家为主形成的地域性诗歌团体,创办了中国十大诗歌民刊之一——《丑石》。20世纪80年代,一批立足乡土文化同时又有着独立地域思考的闽东诗人涌现了出来。诗人来自各年龄阶层,形成多元的年龄梯队。山海交汇的独特地域环境为闽东诗人营造了良好的文学氛围、提供了创作源泉。诗人将精神与物质进行有机结合,从而获得精神上的自由与审美上的愉悦。在“弱鸟先飞”“滴水穿石”精神的指引下,闽东诗人以独
期刊
说起虹影,相信在很多人的眼里,她就是叛逆大胆、嚣张狂放的代名词,她是一位诗人,也是一位小说家。虽虹影本人认可自己的诗甚于小说,但是在国内,更多的人是因为虹影的小说而认识她。其代表作《饥饿的女儿》曾获台湾1997年《联合报》读书人最佳书奖,《K——英国情人》被英国独立报评为2002年Books of the Year十大好书之一,众多作品被译为二十多种语言在全球各国出版,但是在获得荣耀的同时,质疑批
期刊
电影《红高粱》中涉及到的模态主要有视觉模态和听觉模态两种:视觉模态包括电影字幕、画面和色彩等;声音模态包括背景音乐和歌曲。想要全面分析和解读影视作品,不能只针对语言学层面的话语进行分析,要结合多模态话语分析。除了语义系统和语言结构本身,多模态话语分析还注重图像、声音、色彩等其他的表达方式。从单一到多元化,多模态话语分析克服了传统话语分析的局限性。  《红高粱》是一部极具艺术价值的经典电影,在国内外
期刊
《红海行动》根据2015年的也门撤侨事件改编而成,讲述了中国海军“蛟龙突击队”8人小组奉命执行撤侨任务,突击队兵分两路进行救援,在粉碎叛军武装首领的惊天阴谋中惨胜的故事。影片中的枪林弹雨声不仅是夺取性命的声音,更是战士保家卫国的声音。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红海行动》可以引起观众的深思,同时也让观众看到中国的强大,为祖国感到骄傲。本文将从真实事件改编、人物形象特征及声音方面分析影片《红海行动》的艺术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