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通互补相辅相成

来源 :作文周刊(高考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jian195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怎样用好议论文中的记叙
  1.叙议交融,亦叙亦议。议论文中运用例证法,须忌油水分离,防止进入先是大段的“叙”,接着是生硬的“议”的误区,学会叙中有议、亦叙亦议的行文技法,尽量把观点隐于叙述之中,在叙述中融入考生自己的看法和情感倾向。如满分作文《理性地评价他人的生活》运用的例证法涉及陈伟、曹可凡、冯唐等热点人物,但文章并不给人堆砌事例之感,相反,读者会随着考生的叙述走向思想高地。究其原因,“叙议交融,亦叙亦议”这一技法的运用功不可没。例如写冯唐的一段:
  有些人往往未见其人,未闻其事,就根据媒体说法,想当然地对他人的生活进行一面之词的评价;或是人云亦云,不论是非,复制他人的评价作为自己的观点。冯唐的书在发行初期颇受非议,不少人甚至没有看过他的书,就说一个医学博士搞什么文学创作,评价他的文章思维混乱。而当他用冷静、深刻的文字不断触动更多人,展现自己不一样的生活时,他才逐渐得到人们的认可和理解。回想当年那些流言蜚語或不理智的评价,是多么的可笑。是的,盲目的评价一旦成了一种习惯,一种风气,那将会是多么的可怕!
  考生没有将集“作家”“医科博士”“前麦肯锡合伙人”等头衔于一身的冯唐的特殊经历展开来写,而是巧妙地在叙述“医学博士——作家——遭遇非议——终获理解”的过程时,将自己的观点融入进去,语句中包含着考生或赞美、或批评的情感倾向,且都能与考生的观点“理性地评价他人的生活”相连接,做到了事与理相容,叙与议互通,让读者“知事”与“明理”同行,“亦叙亦议”技法的论证魅力在此大放异彩。
  2.删除枝叶,定向叙述。很多考生积累了丰富的材料,到了考场上引用这些事例时却不善取舍,不忍“割爱”,只会全盘照抄,结果当然拖沓冗长,叙议分离,指向模糊。如作文《崇尚民族气节》以梅兰芳为例:
  梅兰芳从小勤学苦练练就的一副好嗓子,使他的京剧表演艺术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他演出的《霸王别姬》等剧倾倒了无数观众。抗战爆发后,沦陷区的日伪军高价请他演戏,梅兰芳愤然拒绝。他从舞台上消失了,但一颗爱国赤心并未消失,从哪儿看出来呢?就是他留起胡须以示抗议。
  压缩这段文字的方法是:对准论点,理出主干,定向落笔,删除枝叶,简化语句,优化句式。运用这些方法修改,上述文字只需一句话即可:“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在抗战爆发后愤然拒绝沦陷区的敌伪军高价要他演戏的命令,并蓄须明志,昭示天下,表现出凛然不屈的民族气节。”修改后的文字只有一句话,却简洁有力。
  3.叙有文采,兼有哲理。这是叙议结合的高级境界。如优秀作文《创新,请迈好第一步》,中心论点是“当代文人之‘创新’须以贴近时代、关注现实为‘第一步’”,其中有一段边叙边议的精彩文字:
  黄土坡,破窑洞,北风吹。路遥把他的第一步扎根在黄土高坡迷眼的风沙里,把自己定位为农民文学的平凡作家。他踏出了这一步,便似踏尽了他的一生,从容不迫地诠释了农村百姓悲欢离合的人世百态。大西北的风沙啊,将漠北的尘泥吹到了黄土高坡,叠成越来越高的土丘。路遥将他的第一步烙印在苍凉的黄色泥土上,便注定了他的方向只能是高坡上那个亮着煤灯、烤着灶火的“平凡的世界”。
  考生“叙”得概括而有方向,且运用比拟、引用、列锦等修辞手法,凸显出文采和地域特色;“议”由“叙”生且含哲思,让读者沉浸于关于“生活与文学”“初心与愿景”等命题的哲理思考之中。
  二、怎样用好记叙文中的议论
  记叙文中的议论可以有多种结构形式,或边叙边议,或先叙后议、先议后叙,或采用“议——叙——议”结构。不论采用何种形式,记叙文中的议论都须精准简明,凸显主旨,富有新意。下面介绍两种常用技法:
  1.叙事“画龙”,议论“点睛”。这里的“点睛”一般在文章收尾处。如面对关于“青春不朽”与“青春未必不朽”这个文题,考生以“永远的三弦琴”为题述说“爷爷”以琴养家和对三弦琴的追求与痴迷的故事,将较为零散的材料“不露声色”地打造成一条待飞之“龙”。“说琴——断琴——修琴——弹琴——取琴——还琴”,行文一路设“包袱”,线索延伸至结尾“议琴”:
  我蓦地明白了爷爷坚持住在乡下的原因,想必只有那儿还留着年轻时的梦,留着三弦的最后一批听众吧!我把爷爷的琴抚了抚,在墙架上摆好,纪念这辈子没有弹完的青春。
  考生用一句“我蓦地明白……”引出议论,由“抚琴摆琴”引出“纪念……青春”这一“点睛”之句,亮出主旨:永远的琴声,永远的青春,永远的梦想!至此,“议”由事生,“龙”因“议”活。这就是叙事“画龙”、议论“点睛”带来的艺术魅力。
  2.多向“发声”,渐次深化。如满分作文《苦瓜的智慧》第一层生动展示苦瓜幼苗的出生与攀爬,一句富有诗意的议论“它的智慧与坚守,使它有了放飞梦想的天空”初点文题,令读者期待“智慧”的深层内涵。作文第二层生动细腻、富有情趣地述说幼苗继续生长的经历后,“我明白了”一句由叙转议,从“认准目标,凝心聚力”这一角度“发声”,揭示苦瓜的生存智慧,文旨进了一层。苦瓜还有哪些生存智慧值得分享呢?作文第三层笔锋一转,让苦瓜藤蔓经历生死考验,引用、拟人、对比等修辞手法的妙用,增强了叙述的生动性,而议论中的叹词“哦”、副词“又”“更”揭示了苦瓜更为可贵的生存智慧与品质,文旨在用语变化中又进了一层。然而考生意犹未尽,又一次调转笔锋“发声”,出人意料地让苦瓜走出生死考验,进入情味盎然的“生活乐园”,由此亮出新的生活智慧:
  不几日,它长得愈发茂盛了,叶片也大了许多。怎么还有许多小生命在叶片上爬动?仔细一看,呀,原来这里还是个“乐园”呢——蚂蚁在这儿急匆匆找食物,蜘蛛在这儿拽着细丝儿荡秋千,小飞虫在这儿起起落落躲猫猫……哦,我再次明白,苦瓜借出几张叶片,为昆虫们营造一个热闹欢乐、自由有趣的家,也为自己的生命增添了色彩。此时,我顿悟:我们这些被重负担、快节奏伤得身心疲惫、郁闷的中学生,面对大自然这样的生活智慧,在叹一声“羡慕”的同时,是否应该进行一番心灵安抚和深刻反思呢?
  此处“发声”的特点是改变议论角度和方式,由物及己,深入内心,揭示大自然“智慧”对人类的启示意义。“顿悟”一词与前文“明白”比较,强度更高,内涵更深;一句设问“是否应该……呢”是考生发自内心的倾吐和真诚的呼喊,而“心灵安抚和深刻反思”则触及当今社会热点,触发读者深层次思索,从而显示出立意的新颖与深刻。此文本是述说一种植物的生长历程,却给读者带来如此丰富的生活智慧,正是由于记叙文中运用了“多向‘发声’,渐次深化”这一技法,使记叙与议论“互通互补,相辅相成”。
其他文献
奥普拉·温弗莉:脱口秀女王  精彩语录:所有不能打败你的,都将使你更强大。但你不必感谢苦难,你要感谢自己。让别人的声音,滚蛋吧!  人物速写:  世界顶级脱口秀主持人兼策划人、世界上最富有的女性、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黑人慈善家……以上所有称呼都只为修饰“脱口秀女王”——奥普拉·温弗莉,而这些仅是对她诸多华丽赞美之词中的一部分而已。  脱口秀节目是一个由许多不同阶层的人出演,并将自己的经验以及想法坦诚
期刊
豚鼠专注于将洞不断加深直至地下数尺,却因只有一个洞口而被天敌守株待兔。狡兔虽有三窟,然而洞口太浅,易被抓住。它们拥有不同的品质——“埋头苦干”与“统筹兼顾”,而它们相同的悲惨命运告诉我们:在现代社会里,既应精益求精,也应学会统筹兼顾,全面塑造自我。  专注自我,埋头苦干,精益求精。  赵明诚与李清照以毕生心血钻研古玩书籍,埋首于典籍,置身于浩渺书海,《金石录》字字珠玑,二人也留名青史。关汉卿穷其一
期刊
午后的阳光肆意地洒在他的脸上。  车突突乱响,丁零当啷。  “像你这么大的时候,我都当爸爸了。”他数落着我,而我坐在车后,看着他的背影,胡思乱想。  是啊,我都这么大了!这么些年,我始终是那个羽翼未满的孩子;而他始终是那个给我一片天空的英雄。抓着手中的行囊,我想起了过往。  那年,初夏的阳光已经有些热烈,有些浓重。  回家的路上,安静得出奇,鸟儿也似乎被热晕了,老老实实地睡去了。脑子里乱乱的,有点
期刊
如果生命是一条奔腾不息的河流,家人便是那与你风雨同舟的摆渡人,即使沿途曲折,道阻且长,也会竭力护你到彼岸。  哀哀父母,生我劬劳。在生命之初,人生河流的源头,父母用爱为我们筑起一道屏障,使我们在纯净美好的环境中成长,从呱呱坠地,到牙牙学语,再到亭亭玉立,家人的呵护像涓涓细流,蜿蜒成淙淙小溪,所到之处,万物复苏,鸟语花香。  虽说岁月无痕,流年无声,但时光总是不着痕迹地在流动,一天一天,一年一年,当
期刊
微凉的清晨,我一边往学校赶一边咬着烧饼。黄澄澄的烧饼散发出暖暖的焦甜味,一口下去,融化了的糖溢了出来,唇齿留香。  烧饼买自学校旁的一家烧饼店,店是一对中年夫妻经营的,生意很火。记得我上小学时,那家店就已经在那儿了。  “老板,来一个甜味儿烧饼!”  我是这里的常客,熟门熟路地把烧饼钱放进桌上的铁盒里。  “马上就好喽!”老板愉快地回应道。他并不抬头,忙着用铁钳拨弄着炉子里的烧饼,仿佛他眼里,只有
期刊
不少考生在写材料作文时,不知道如何引述材料,下面笔者就以2016年全国卷Ⅱ为例,谈谈材料作文开头引述材料的方法,供大家参考。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语文学习关系到一个人的终身发展,社会整体的语文素养关系到国家的软实力和文化自信。对于我们中学生来说,语文素养的提升主要有三条途径:课堂有效教学、课外大量阅读、社会生活实践。  请根据材料,从自己语文学习的体会出发,比
期刊
引——围绕话题引用材料,揭示论点或提出问题。它属于“引论”的部分。考生最好从提出论点的需要出发,抓住材料要旨,用简洁的语言,准确地引述。一般说来,材料不同,引述方式各异:文字多的叙述性材料应概述,精辟的名言警句材料要复述,寓意深刻、内涵丰富的文字材料要阐述,漫画型材料要对漫画作简洁介绍和扼要阐述。要注意,引用不是照抄,而是对原材料进行分析后,或概述,或摘取其精要,并据此提出中心论点。  议——针对
期刊
【解题技巧】  一、修辞手法鉴赏  修辞手法主要有比喻、比拟、夸张、借代、对偶、排比、双关、设问、反问等。鉴赏诗歌时,要注意各种修辞手法的作用。  1.比喻:使深奥的道理浅显化,抽象的道理形象化,增强文章的生动性、趣味性。  2.拟人:把事物人格化,使其更加生动形象,便于抒发感情。  3.对比:把不同的人物、不同的生活现象、不同的思想感情区分或表现得更加鲜明。  4.反复:分析强调突出了什么内容,
期刊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商人带两袋大蒜到阿拉伯某地,当地人没见过大蒜,极为喜爱,于是赠商人两袋金子。另一商人听说,便带两袋大葱去,当地人觉得大葱更美味,金子不足以表达感情,于是把两袋大蒜给了他。  要求选好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其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思路导航  这是一则新材料作文题,审这道作文题,首先要仔细
期刊
散文的结构是作者谋篇布局的具体表现,主要指文章各部分之间的组合形式,具体表现为开头、结尾、段落安排、详略处理、过渡、照应等方面。  结构分析是散文考查中的常规题型,主要是对文章结构、段落结构以及段落与段落之间逻辑关系进行考查。命题导向有直接考查和综合考查两种,直接考查就是直接问某一段(句)在结构上的作用,综合考查就是把结构分析与内容、主旨理解以及表达特点放在一起考查。  要快速准确地把握散文的结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