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生视角下的地理高频考点及教学策略探究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y85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新高考的背景下,为了提高学生的地理分析能力,笔者对学生在学习地理高频考点时面临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和归纳,具体表现为:审题能力不强,推理、分析能力薄弱;学科思维能力差,未能有效结合实际;文字表达能力低,难以厘清逻辑关系;问题探究意识弱,缺少创新思维能力。针对这些问题,笔者提出了以下解决策略:集中加强学生审题能力训练;启发学生运用地理思维方法分析、解决问题;增强学生规范答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地理问题探究意识。
  关键词:学生学;地理高频考点;教学策略
  《地理考试说明》(以下简称《说明》)指出的高考地理考核目标: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描述和阐述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文章将从这四个方面出发,分析学生在学习地理高频考点时面临的问题以及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
  一、 学生在学习地理高频考点时面临的问题
  (一)审题能力不强,推理、分析能力薄弱
  《说明》指出地理学科的考核目标之一是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而学生在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这一个环节上,表现得最为突出的是审题能力不强,推理、分析能力薄弱。在教学实践中,具体的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有意或无意忽略题干中文字信息;第二,地理图表的相关信息未注意到,比如:没看见指向标,将方向判断错误,或者区域地图中的经纬度没注意等;第三,对于获取的信息,不能进行正确的推理、分析、归纳和总结。
  (二)学科思维能力差,未能有效结合实际
  地理学科思维能力就是学生从地理学科的视角,分析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形成、发展演化过程的能力。在高中学习中,学生在这一方的能力也是非常薄弱的,主要表现为不能有效地将生活中的现象和教材中学习的内容有机结合起来。学生在回答问题的时候,不清楚怎么联系教材的知识来分析问题,也不知道教材中的哪些知识与此问题相关。
  (三)文字表达能力低,难以厘清逻辑关系
  高考主要采用笔试的方式来评价、检測学生是否了解、掌握、理解相关知识,是否能应用相关知识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所以,必须要求学生能够在地理试卷中清楚地描述和阐释地理原理、规律,但在实际的教学中,学生在回答地理问题的时候,往往表现出文字表达能力低、逻辑关系不清楚、思路混乱、用语不专业等现象。
  (四)问题探究意识弱,缺少创新思维能力
  笔者认为,对地理问题的探索主要表现为对地理考试试题进行探究和思考。学生在这方面的表现是缺乏问题探究的意识,缺少创新思维的能力。比如,以前考热力环流先确定近地面冷热状况,再是竖直方向上大气的运动,然后确定高空和近地面的气压,最后是大气的水平运动。而某些题会先给出高空的气压状况,然后推测近地面的气温、气流运动状况以及天气状况。学生碰到这样的题,感觉无从下手,因为和以前的题目是不一样的,是热力环流的逆向考查,学生找不到问题的突破点,导致选择错误。
  二、 解决学生学习问题的教学策略
  (一)集中加强学生审题能力训练
  学生在做题的过程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审题不清楚导致大量失分,所以,集中加强学生审题能力的训练显得至关重要。要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从以下两方面着手。
  第一,勾画关键字词。对于“关键词”这几个字,有些同学都说不清楚的。地理关键字词,主要涉及地理现象、地理事物以及相关的地理原理、地理规律等。具体地讲,例如,地理现象有昼夜交替现象,天气现象等;地理事物就有地上河、凌汛、洪积扇、山地、高原等;地理原理、规律有地球运动的规律,大气受热过程原理,热力环流原理、海水运动的规律等;地理位置题干有涉及的有我国华北地区、北美洲某地、某河谷地区等;还有相关的时间词语也很重要,天气系统的移动、太阳直射点的移动等就与时间是密切相关的。在明确关键词后,还要将其落实到实际行动中。可以在考完试后将学生试卷收起来检查有没有勾画的痕迹,也可以在课堂上直接让学生现场勾画关键词。无论采用哪种方法,其目的是要监督学生落实下去。
  第二,关注问题设置。首先,将试卷中的问题读两遍,甚至更多,直到真正的理解题意。因为学生在做文科综合的时候,总是感觉时间不够,所以对于试题中的问题,只是快速地浏览了下,根本连题目中说的意思都没懂就开始答题。所以,需要认真的揣摩题意,避免跑题。其次,关注题目中对问题的描述。问题描述中包括行为动词、区域限定词、对象限定词、中心问题词等是很重要的。比如,行为动词若使用“分析”“推测”等词语,肯定需要清楚地表达因果关系,若是“评价”,没有特别说明的话,有利的、不利的都要进行说明。区域限定词,问题限定了某一区域,就只能按照题目的要求来,而不是随心所欲。因此,只有对题目中的问题进行深度解剖,才能够真正地理解题意,才能有针对性地回答问题。
  (二)启发学生运用地理思维方法分析、解决问题
  地理学科思维、学科素养的培养是地理学科重要的目标。在高考试卷中的体现是用地理思维方法分析、解决问题。为了培养学生运用地理思维分析和解决问题,在平常的教学中可以按照以下的步骤来开展。
  第一,说出某种现象,探究反应的是什么地理原理。比如,气候、天气和我们生活密切相关,叫学生利用天气系统的相关知识分析为什么有阴雨天气、晴朗天气?雾是怎么形成的,沙尘暴产生的条件有哪些?再比如,利用大气受热过程原理分析为什么新疆有“早穿皮袄午穿沙,围着火炉吃西瓜”的现象?
  第二,给出某种地理理论,找出反应该理论的实际问题。比如,给出地理整体性原理,举例说明各个地理要素之间是如何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再比如,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有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请同学举例说明哪些地形地貌是受外力作用影响,哪些是受内力作用影响。
  (三)增强学生规范答题的能力
  要增强学生规范答题的能力,必须要注意以下几个要点。   首先,正确使用专业术语。要正确使用专业术语,学生的头脑中必须先积累一定量的地理术语,在平时教学的时候就要采用理解记忆的方法帮助题目记住,因为这是正确回答题目的前提和基础。积累了一定量的地理术语后,就要注意在合适的地方使用合适的术语,即是哪些题目用哪些术语要清楚,不能是所使用的地理术语与题目不相干,或者随便使用。
  其次,逻辑关系清晰。答题语言要清楚地展现逻辑关系,必须要把事情得来龙去脉说清楚,这一点不仅体现在自然地理中,还有人文地理以及区域地理的回答中。比如,要分析河流的水文特征,流量是大还是小,要讲清楚这个地区降水的多少及其原因;有无结冰期,与此地的冬季气温密切相关。同样,人文地理回答中,分析农业区位因素,地形平坦,是因为此区域处于平原;交通便利,是因为有铁路、公路或者河流经过。这些答案的描述和阐释都必须是一环紧扣一环,层层递进。
  最后,书写规范,卷面整洁。首先要让学生意识到书写规范、卷面整洁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平常的教学中,我是这样告诉学生的:你们书写差,不整洁,有可能你写对了阅卷老师都没有看到,造成不必要的失分。其次,正面教育和反面教育相结合。展示一些书写漂亮的答题卷,也展示一些糟糕的试卷,在比较的过程中,让他们自己去体会、感悟,自己教会自己怎么做。
  (四)激发学生地理问题探究意识
  就高三而言,激发学生对地理问题的探究的意识主要从试题和教材这两个方面出发。
  就试题而言,主要是学生改编试题、命制试题和批阅试题。在平常的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改编试题,改编试题的条件、设问、选项。如果难度增大怎么改,如果难度减小怎么改。如果可以,为学生准备相关的情景材料,结合教材、考试大纲和课程标准,自己命制试题。让学生站在出题者的角度来思考问题也不失为对地理问题的探究。除了让学生当命题者,也可以尝试阅卷者的角色。学生可以自己批阅试卷,因为在批阅试卷的过程中,他们会思考哪些地方得分,哪些地方不应该得分,并分析为什么会这样,这样的结果使得学生对地理问题研究得更加深刻。
  就教材而言,主要是对教材中內容本身的理解、转化以及将教材中的内容试题化。教材中阐述的信息可以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多个层次来解读。因为高考中很多的试题都是对教材中的材料从新的角度去解释。如果平常学生就有这样的意识,至少在高考的时候遇到一些新的东西就不会那么害怕。对教材内容进行转化,比如将文字信息转化为图片信息,将图片信息转化为文字信息,如果能对地理信息进行图图转化、文文转化、图文转化、文图转化,必定会增加学生对地理探究的热情。最后,要将教材中的内容试题化。如果学生在看教材的时候能够以试题的形式呈现出自己所看的内容,本质也是对地理问题的探究。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标准(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作者简介:
  肖娟,重庆市,重庆市茄子溪中学。
其他文献
思想政治学科是初中阶段的重要课程之一,对于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和谐发展,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根据新课标的要求,任课教师必须
摘 要:道德与法治教学是引导学生价值观养成和行为发展的重要基础,在立德树人中所发挥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并且也承担着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任务。正因为如此,文章将以道德与法治课堂的设计为宏观视角,立足于初中阶段的学生发展,以核心素养的培育为出发点,分析道德与法治教学发展的现状,阐述这一课堂建设的意义,论述智慧课堂之于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重要作用,并列举出道德与法治智慧课堂的构建方法,希望能够对广
摘 要:思维是人们利用大脑对客观事物的特性和规律进行概括、总结的反应过程。教师在进行思维训练时挖掘学生的思考能力,提高学生的学科逻辑思维能力,这是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的主要任务,也是培养适应时代发展要求人才的需要。作为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师,我们一定要在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文章就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现状和培养学生逻辑思维的策略展开论述。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教育现状;
摘要:文章首先对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常见问题进行了总结,随后探究了小学语文作文表达中的细节描写策略,以此来供相关人士交流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表达;细节描写;策略  一、 引言  教學体制的变革使得关注小学教育的人越来越多,锻炼学生的语文能力也成为教师开展教学活动时的关注重点,尤其是与写作教学相关的内容,需要学生掌握良好的语言组织能力和写作技巧来进行作文创作。为此,教师需要对学生的心理需
“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与最初的原型“人教版”相比,主要对古诗词选编进行了大幅度改革,同时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古典诗词整体比重也有所加大.因此,教师一定要对教学方法进
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是新形势下国家对基础教育阶段人才培养的要求.在教育部制定的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中,地理实践能力是地理四大核心素养之一,学生地理实践能力是地理核
美术课程在学生的小学阶段对培养学生的美术细胞有着重要的作用,是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学科之一.近年来社会大众对实施中小学素质教育越来越重视,美术教育的重要性被广
摘 要:在初中地理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为课堂教学提供诸多的便利条件,如应用图片、视频等,同时可以结合情境教学法,创设生活化、趣味化的情境,令学生能够充分地学习地理课程,对地理课程产生更多的学习兴趣,从而能够有效地开展地理教学工作。  关键词:情境教学法;初中地理教学  一、 引言  在鼓励教学创新的前提下,地理教师必须对教学方式进行改进,可以采用情境教学法,一方面由于该方法能
中学地理课程教学中,教师通过对学生核心素养进行培养,通过教学创新的方式应用,这对激发学生地理知识学习积极性有着保障.地理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过程中,通过转变教学的观念
摘 要:乡土音乐资源是指在学校所在地区附近形成、流传下来的具有当地地方特色的音乐文化资源,包括声乐、舞蹈、器乐、戏曲等艺术形式,它们是我们身边宝贵的文化财富、无形的精神瑰宝。对本地区而言,乡土音乐资源主要指新金民歌、新金大鼓和辽南皮影戏等。因为其通俗易懂、贴近生活、易于被学生接受的特点,极适用于课堂教学中。所以本学年,笔者将乡土音乐资源运用到了初中音乐的教学中,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也有了一些粗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