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区域游戏活动的开展研究

来源 :教育周报·教育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ssyouang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幼儿园一般为3岁到6岁之间的学龄前儿童进行启蒙的教育机构,幼儿园中儿童们可以解放天性,交到朋友,初步地开始了解世界。一般情况下,幼儿园是一个孩子最快乐地学习阶段,无忧无虑,天真烂漫。“寓教于乐,在玩中学到知识”是我国幼儿园的主要方针与政策,而在幼儿的学习与生活中,区域游戏活动能够培养幼儿的自主探究能力与学习能力,由此可见,区域游戏活动对孩子们是极其重要的。本文将针对笔者自己的见解与分析,浅谈一下从笔者角度出发,对幼儿园区域游戏活动的一些指导策略。
  关键词:幼儿园;区域活动;游戏性教学;方法探究
  区域游戏活动简单来说是划分区域幼儿自主进行游戏。进行区域游戏活动时,幼儿教师需要有目的、有计划性地将场地进行划分,创设出不同区域的活动范围,并投放相对应的活动材料,让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去选择自己喜欢的游戏区域,和其他小朋友共同进行游戏,在和谐融洽的氛围中,使幼儿之间拉近关系,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幼儿们的动手能力,以期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区域游戏活动也是我国现阶段幼儿教育中最重要也是最高效的教育活动手段。
  一、做好纪律和秩序的管理
  对幼儿园区域游戏活动的实践情况研究发现,部分幼儿在玩游戏中存在不配合的情况,或者因为过于兴奋干扰其他幼儿。这对游戏活动的顺利开展带来了一定的干扰,需要教师在活动组织中做好干预,让幼儿保持良好的纪律和行为规范。通常笔者会在游戏活动开始前强调大家要守秩序,有纪律;在游戏活动落实的过程中,笔者也会提醒大家不要打扰其他人的活动,不要影响游戏活动的正常进行。当然,规范秩序可适当灵活化,可以采用现场录制活动视频、设置“小小检查员”等方式引导幼儿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只有让幼儿树立起纪律意识,认真参与游戏互动,才能保证区域活动的顺利进行。
  例如,通过教学实践我们得出结论,如果在教学活动中过早地向幼儿提问,那么幼儿就会失去思考的时间和机会。如果教师向幼儿提出的建议时间较晚,那么幼儿有可能会直接放弃探索。为什么幼儿拿到教学材料后不知道如何开展活动呢?这是因为教师在投放材料时没有考虑到具体的教学目标和实践意义,更是缺乏相应的指导。那么在什么时候对幼儿进行指导最合适呢?笔者认为,当幼儿进行探究活動时,希望得到教师的关注和认可,有必要进行干预。当幼儿需要帮助或遇到困难,出现争吵、停顿或放弃活动时,教师必须及时介入。在装米粒活动中,教师制定了游戏规则,当得到积极响应后,幼儿才发现直接装需要太长时间,容易引发幼儿厌烦。所以,作为教师可以引导幼儿使用辅助材料来装,可以选择使用吸管、漏斗、勺子等,让幼儿体会哪种方法最好,幼儿从中获得了一种成就感,就会产生继续尝试的意愿。
  二、结合提问引发幼儿思考
  以生活化知识的实践为区域游戏的设置原则,并通过增设游戏活动内容,维持幼儿游戏的兴趣,结合提问以及介入指导,帮助幼儿理解游戏内容,同时使幼儿在游戏实践中提高能力,最终可以在区域自主游戏的实践与完成中提高幼儿区域自主游戏的教育价值。
  例如,值得注意的是,一个难以调动幼儿自主游戏热情的游戏设计,会导致幼儿教师的教育介入受到限制,这种问题的出现,导致幼儿教师难以进行更多的游戏指导,为幼儿提供更多地进行游戏实践的方法。因此,区域自主游戏中相关问题的增设,不单是为了引导幼儿自主完成游戏内容,还在于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发幼儿的思考,使幼儿在游戏中得到动手能力的锻炼。以区域自主游戏中的问题引导方式为例,寻求、探索、实践,是幼儿完成区域自主游戏时的重要环节,在此过程中教师运用问题引导,在于引导幼儿选择更多的方法,这样的游戏引导法,可使幼儿在游戏中获得更多的游戏经验,并提高自身的动手能力、思维逻辑能力。
  三、提供游戏扮演各类角色
  区域游戏实施过程中,教师疏导者角色应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是对幼儿游戏活动过程中扎堆现象进行疏导。当教师发现区域游戏中部分游戏项目人员窜区且存在一定争执的情况时,教师应积极有意识地引导幼儿参与到其他游戏项目当中,同时给予主动参与其他项目疏导人流的幼儿一定的奖励。
  例如,通过疏导加奖励的方式,可以很有效地解决单项游戏人员密集的问题;另一方面,对幼儿游戏过程中出现的人员扎堆现象,教师应引导幼儿学会用妥善的方法进行处理,如当发现人员扎堆以后,教师应鼓励幼儿之间通过协商的方式解决问题,如,用其他玩具或其他的游戏,换取该项目游戏幼儿游戏的时间,与小朋友一起轮换玩游戏,这些都是幼儿游戏扎堆常见的引导性策略。总的来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当发现幼儿在区域游戏中出现扎堆等问题时,幼儿教师要本着负责任的原则,做好幼儿区域游戏的组织和协调工作,引导幼儿用妥善的方法、交流的手段解决问题。
  综上所述,区域游戏活动的合理安排在孩子们的成长过程中是至关重要的。学校以及教师们应该对区域游戏活动抱有极高的重视度,以孩子们的健康发展为前提,不断提高孩子们的自主性与团结性,建设出积极有爱、和谐向上的优秀班集体。
  参考文献:
  [1]张倩.在区域活动中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14(09):222.
  [2]王素群.在区域活动中指导幼儿做计划[J].广西教育,2017(33):124-125.
  侯小红 周艳丽 刘晓君 程学玲 辽宁省沈阳市辽中区第二小学幼儿园
其他文献
【摘要】全国职业教育大会明确指出,推动“岗课赛证融通”综合育人机制,全面培养高质量技能人才,笔者从室内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实践角度,在《室内装饰材料与施工工艺》课程教学中贯彻实践“岗课赛证融通”的教育思想,从它开展实施的必要性以及具体实践做法两方面浅谈下自己的想法。  关键字:室内艺术设计 岗课赛证 创新实践  在《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部分,文件明确指出:要
摘要:本文以有关“小学英语任务型教学”的国内外文献为研究对象,对小学英语任务型教学领域研究中对于任务的定义、任务型教学在听、说、读、写方面展开的教学相关研究进行总结与反思,以期为未来研究“小学英语任务型教学”的学者提供帮助与借鉴。  关键词:任务型教学;语言教学方法;小学英语  自2001年教育部颁布的《英语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全面推行任务型教学法的决定开始,任务型教学法在我国近20年的英语教学中
该文为校级科研《校企合作背景下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引进项目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研究论文,项目编号201804  一、艺术设计项目教学评价体系概述  新时期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一切以实践为基础,以成果为导向。实践教学直观的展现了教学的动态效果,成品设计也便于为更好展现项目教学的成果。项目教学的评价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不戴有色眼镜、不定格学生的优良,在评价体系中展现多样化、一人一策、公平公正的评价原则,让
【摘要】深度学习让学生学会独立的思考,做到自己独立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增强自己的思考能力和理解能力,本文作者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一些现象做出分析,并提出了促进小学语文深度学习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 深度学习 策略  深度学习被称之为深度改革的本质,那么何为深度学习呢?所谓深度学习,就是让学生发挥主观的能动性,做知识的创新者和贡献者。这能让学生学会独立的思考,能够做到自
摘要:随着英语新课标的实施,各个学校对于初中英语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阅读教学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被重视。但是在农村初中的英语阅读教学中由于学生阅读基础薄弱,教师教学方法陈旧,加上教学评价目标和评价方法单一,致使农村初中的阅读教学处于尴尬的边缘化。本文通过对农村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提出一些解决方案。  关键词:农村;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英语教学要加重阅读方面,以及
期刊
中国糖尿病杂志和中国医院协会定于2009年3月18—22日在北京共同举办“第八届全国内分泌科主任诊疗技能及管理暨糖尿病专题论坛”,学习期满授予国家Ⅰ类继教学分10分。
期刊
摘要: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教育的不断改革发展,英语教育在我国高校中被广泛的开展和实施,不仅有助于学生掌握多种外国语言,还能促进我国优秀历史文化知识的弘扬和传承,促进学生对于知识文化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学生文化素养。但是,目前我国众多高校在进行英语教育时往往发生中国文化失语现象,这种情况的发生不仅不利于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也不利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因此,本文将重点讲述我国高校英语教育中存在的
摘要: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专业水平给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造成较大的影响,严格落实各项教学措施,促进教学质量水平的提升。本次研究分析了解心理健康教育的特点,总结出提升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业能力水平的重要方式,从而可以推动中小学教育水平全面提升,带动我国经济与社会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业能力  一、专业能力的内涵及构成  1.1专业能力的内涵  教师的专业能力可以理解为教师在
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写的《清平乐·村居》,是一首词风清新,通俗易懂的作品。  原作如下: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我们先来看百度百科的全文译读:草屋的茅檐又低又小,溪边长满了碧绿的小草。含有醉意的吴地方言,听起来温柔又美好,那满头白发的老人是谁家的呀?大儿子在溪东边的豆田锄草,二儿子正忙于编织鸡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