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落实爱国主义教育的策略

来源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lla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落实爱国主义教育要运用教材内容,深度挖掘教材内的爱国主义知识点;要推行问题教学,推广爱国主义教育;要秉承知行合一的教育原则,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本文结合具体的案例,探索了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落实爱国主义教育的策略,希望能够使得课堂教学与爱国主义教育紧密结合起来。
  关键词:初中 道德与法治 爱国主义 教育策略 方法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11.082
  爱国情感是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中华民族是一个极富爱国主义光荣传统的民族,初中阶段要重视对爱国主义情感进行渗透,确保能够通过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落实,来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引导学生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学习之中。本文结合具体的案例,探索了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落实爱国主义教育的策略,希望能够使得课堂教学与爱国主义教育紧密结合起来。
  一、运用教材内容来实现爱国主义教育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落实爱国主义教育要运用教材内容,深度挖掘教材内的爱国主义知识点。首先,要结合教材的主题内容来融入更多的爱国主义材料,组织学生开展思想政治的学习。例如,部编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四单元《和谐与梦想》的教学过程中,关于《维护祖国统一》的内容,教师可以融入多方面的学习资料传递给学生,从古代的祖国统一历史,到现代“一国两制”方案等,都要提供一些材料,给学生独立分析的机会,促使学生积极探索。其次,教师要重视结合时政新闻内容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例如,在教学《维护祖国统一》的内容时候,海峡两岸问题的很多新闻都可以成为爱国主义的教育内容,还有关于香港、澳门回归的相关资料等,教师都可以充实到课堂教学之中。
  二、实施问题教学,推广爱国教育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落实爱国主义教育要推行问题教学,推广爱国主义教育。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材内容也许没有明确的爱国主义的内容,但是通过问题的设置,学生会发现爱国主义的思想,借助课堂形成德育的目标。例如,部编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一单元《富强与创新》的教学过程中,第一课之中有关《走向共同富裕》的相关内容,教师可以设计如下两个层次的问题:1.通过对假期生活的交流,你发现中国经济有哪些新变化?这些变化是喜是忧?我们国家应该如何应对这些变化?2.为什么国家特别重视农民富不富?既然农村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为什么还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战略为农村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哪些助力?这两个层次的问题是从生活感受到政策感受的设置。生活之中学生会感受到共同富裕的发展路途是一直向前的,国家为了全国人民能够过上幸福的生活,正在大踏步前进。第二层的问题则是对具体的问题进行分析,思考国家为了实现共同富裕,做出了怎样的改变。
  三、知行合一中激发爱国情怀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落实爱国主义教育要秉承知行合一的教育原则,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所谓知行合一的教育理念与原则就是让学生能够有机会将爱国主义思想落实到实际的生活之中。例如,在教学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一单元《走进社会生活》中第二课《网络生活新空间》的内容的时候,教师就請同学们回忆网络对生活的改变,并且提供给学生一些网络生活的片段,例如,短视频平台上面关于“火箭升空”“全面抗击疫情”等相关知识的时候,评论区全部是爱国的留言,这个时候请同学们也写下自己想写的评论,践行爱国主义思想,实现爱国主义情怀的引导。教育他们作为一个有责任感的人,不能光把爱国精神说在嘴上,而是要一点一滴地落实在具体行动上。这样才能继承过去光荣,开创美好未来。
  综上所述,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落实爱国主义教育要重视教材内容的挖掘,实现问题教学的引领,并且通过知行合一来确保对爱国主义思想的落实,促进中学生爱国主义情感和行动的逐步统一。
  参考文献:
  [1] 林丽华《如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考试周刊》2018年第16期。
  [2] 王立平《浅析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应如何有效开展法治教学》,《考试周刊》2020年第78期。
其他文献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关注学前教育对人的影响。在学前教育中,音乐教学也开始得到更广泛的关注和重视。奥尔夫教学法强调音乐与学生的情感联系,试图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音乐
摘 要:着我国经济与科技的不断发展,社会对于人才培养的要求也发生了变化,高素质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也是我国经济增长的动力和源泉。为了满足社会的人才需求,教育行业应该做出相应的改革与调整,从整体上提升社会人才的能力水平。人才教育不仅限于传统义务教育阶段以及高校学习阶段,参加工作之后的职工人员也有能力提升的需求,这就促进了教育的多元化发展。多元化教育同时也是传统学校教育向终身发展教育的延伸形式
摘 要:语文学习中有大量优秀传统文化资源,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但是在应试教育之下,为了适应考试需要,教育过程中会不自觉地将这部分内容进行弱化。本文立足于中学语文教学角度,分析了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渗透策略,希望对语文教学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中学语文 传统文化 课堂教学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09.057  优秀传统文化是我国重要文化
摘 要:中等职业教育已经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主力军,其教育理念与模式也持续受到关注。中职的教学模式与普通高中差异较大,主要是锻炼学生的应用技能,在此模式下,学生的专业技能虽然有所提升,但其他方面的能力被忽视,逐渐弱化。语文在中职院校里被给予的关注较少,但其是一门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综合素质能力的重要基础学科,不应该被忽视。  关键词:中职教育 语文教学 多媒体互动 教学创新 DOI:10.12241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11.092  德育管理对学生一生的帮助都是巨大的,由于小学生年龄较小,无法辨别生活中的是非,这会影响学生良好品质的形成,不利于以后的长远发展。因此作为小学教师,應加强德育,促进学生德育素质提升,达到科学发展的目的。本文首先对小学管理工作中的德育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进而提出有效的创新策略,希望对教学管理的提高做出积极贡献。 
期刊
预习活动是语文教学中不必可缺的重要环节,本文以义务教育阶段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三课古诗《迢迢牵牛星》为例,探索网络环境下如何开展语文预习活动。通过借助网络资源与相关平台
摘 要:构建新时代和谐校园是新时代中小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和要求,是推动和服务教师教学、专业和学生健康成长全面转型和内涵发展的基本动力,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保障。建设新时代的和谐校园,“和”文化是思想基础,现代学校治理体系建设是核心,师生整体素质的提升是基础,教师合作文化是关键,营造家校合作的友好氛围是重要条件。  关键词:和文化 和谐校园 教师合作文化 家校合作 DOI:10.12241
新课程改革之后,普通高中美术教学发生了极为突出的变化。为了更好地开展美术教学活动,提升教师的教学成效,本文重点阐述以“插画”为例,如何有效推动普通高中美术模块课堂研究活
摘 要:语文教学工作的开展,以及教学改革的推进,都离不开教师的付出与努力。因此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就要注重教师的专业发展,组建一支优秀的师资队伍,保障农村语文教育工作的高效开展。  关键词:农村 语文教师 专业发展 因素 对策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11.086  现阶段,培训机会、薪资福利、教育观念等,都是影响农村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因素,需要通过详
在小学里开展乒乓球运动训练的社团活动,使小学生得到充分的锻炼是义不容辞的。要想让孩子能坚持长时间的学习乒乓球,而不至于半途而废,激发孩子对乒乓球的兴趣非常重要。增加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