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读写结合的策略探究

来源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ngworsebe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课标》指出:“习作教学要与阅读教学密切配合,与生活相结合,与活动相结合。”“在习作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把从阅读中学到的基本功,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去。”阅读与写作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只要我们找到两者的结合点,就能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关键词:读写结合 读写互促 读写一体 习作训练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0.32.035
  小学低年级语文读写教学的任务主要是培养学生初步的阅读能力,练习说话、写话,提高表达能力。在多年的低年级教学中,我们发现一个共同的现象,才入学的孩子,不爱说话,不愿意交流,往往问他们问题时,他们不是沉默,就是摇头点头。究其原因,除了环境的改变导致孩子不敢交流以外,更多的原因是孩子无话可说,不知怎么说。那么教师开展读写结合教学是改变这种现状最有效的方法。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乎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的联系。”可见阅读与写作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只要我们找到两者的结合点,就能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那么,如何在教学中做到有效的读写结合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阅读教学中融入习作训练
  教材中选编的文章都是主编们精心挑选的名篇,无论是从内容上还是在写法上,都是值得学生学习和借鉴的素材,教材是启迪学生阅读和作文智慧的一把金钥匙。尤其是更新后的语文教科书,文章取材新颖、布局合理、语句优美,大多数都是学生写作的范文,其中蕴含着无穷的思想力量、情感力量和写作智慧。所以精读教材,学习写作方法能很好地提高学生的表达和习作水平。作为教师,我们就要在设计教学时不仅仅注重学习内容的讲解,也要抓住教材中训练学生的习作的契机。
  例如在教学二年级上册《我是什么》时,教师在讲授完“平常我在池子里睡觉,在小溪里散步,在江河里奔跑,在海洋里跳舞,唱歌,开大会”时,可以提问:“请充分发挥想象,文中的‘我’还去了哪些地方?做了什么?用‘……在……在……在……’的形式写一写。”学生写完以后,教师再利用多媒体出示一幅周末公园里人们活动的场景图,让孩子们看图想象哪些人在公园的什么地方做什么,用“……在……在……在……”写一段话。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也训练了学生用“……在……在……在……”写话的能力。
  二、巧用教材中精读课文的重点语句,读写互促
  第一,比较运用。二年级上册《小蝌蚪找妈妈》一文,教师在讲解“他们看见鲤鱼妈妈在教小鲤鱼捕食,就迎上去”和“他们看见一只乌龟摆动着四条腿在水里游,连忙追上去”这两个句子的时候,先出示两幅插图,让学生通过看图,小组讨论为什么一个是“迎”,一个是“追”,然后让两名学生上台表演“迎”和“追”,引导学生明白在不同的情景下动词不同的用法,要恰当运用动词,在朗读时要突出动词,理解含义。最后让学生做一个填动词训练,区分“迎、追、赶”等动词在不同情境下的运用,从而学生内化了动词运用这一知识结构。
  第二,仿写训练。教材中的课文是很好的写作范例。低年级学生模仿力强,但自身积累的词汇比较少,所以教师在进行精读课文的教学时,可以多设计一些仿写的环节,提供写作的模板,能很好解决学生无话可写、不知怎么写的问题。例如教师在教学二年级上册《树之歌》时,先引领学生读课文,找出诗歌中有几种树,分别有什么特点后,启发学生思考自己知道的还有哪些树,它们有什么特点,然后仿照课文写一写。因为教师对课文讲解时在写作方法上进行了指导,所以学生在仿写环节也比较轻松,不仅提高了写作能力,还促进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三、运用有悬念的结尾深化主题,读写互促
  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最后一篇课文《小狗学叫》讲述了一只不会叫的小狗向小公鸡和杜鹃学习叫,结果都是误入歧途的故事。教师要引导学生懂得成长过程中难免会遇到挫折及不幸,要学会和善待人,互相尊重,在对小狗的遭遇产生同情心的同时,也要正确认识自己。课文的结尾设计了三种结局方式:结局一,小狗遇到了一头母牛;结局二,小狗遇到了一位农夫;结局三,小狗遇到了另外一条狗。这一开放性的结尾可以让本来喜欢童话故事的学生能有更大的积极性去参与续写故事,他们乐于充分发挥想象,预测故事后面的内容。这样的续写不仅能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习作能力,也能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还为本单元习作目标中设计的看图续写进行了预热。
  4.借助“快乐读书吧”板块,助力读写一体化。
  部编版教材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围绕“春天”这一主题安排了四篇课文、一个“口语交际”板块和一个“快乐读书吧”板块。本单元的语文要素之一就是“引领学生多读书,会读书,会交流”。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利用教材中提供的四篇课文,同时结合“快乐读书吧”推荐学生读儿童故事。教师在教学这一环节时,可以分成三个步骤:第一步开展“我读书,我快乐”活动,让学生自己读书,享受读书的乐趣。第二步开展班级“读书分享会”,让学生讲书中的故事。第三步开展“小小创作家”活动,让学生仿写儿童故事。通过这几步训练,学生在课内外大量阅读、建立感性认识的基础上,通过讨论、交流,创作,既提升了阅读理解的能力,又锻炼了口语表达和写作的能力。
  总之,语文作为一项基础学科,素有“百科之母”的称号,它承载着为学习其他科目打基础的任务,而阅读和写作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阅读好像蜜蜂采花,习作好像蜜蜂酿蜜,没有花就无法酿出香甜的蜜。阅读和写作是相辅相成的,教师应重视二者之间的有机聯系,在教学时,教师要注重进行读写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读写能力,以读促写,以写悟读,真正做到读写一体化。这不仅符合语文的学科特点和教育教学规律,也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 黄瑜《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分析》,《好作文》2020年第8期。
  [2] 陈雅润《试析小学中高年级语文读写一体的有效策略》,《课程教育研究》2018年第28期。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主要从快乐教育理念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探析出发,结合当下小学语文教学当中快乐教学理念的融入进行阐述说明。  关键词:小学语文 快乐理念 教学融入 渗透分析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0.32.032  教师在快乐教学理念下开展教学,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  一、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学模式守旧 
摘 要: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是引领学生分析文章本质的重要环节,对学生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为此,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根据问题进行思考,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逐步实现翻转课堂的教学方法,进而发挥自身的创新思维,带领学生深度掌握语文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实现高效的课堂教学,不断推动学生的语文思维。  关键词:翻转课堂 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DOI:10.12241/j.issn
摘 要:“大语文观”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初中古诗词阅读教学中要立足于古诗词学习的规律,通过融入大语文教学观,创新古诗词教学观,树立起以体验式、生活化为核心的古诗词学习观念,通过体验来促进学生全方位认识古诗词,以信息化技术来创新教学手段,建立立体学习场景来落实体验学习,并通过教学评价的创新来保障教学质量,树立“以生为本”的古诗词学习原则,以期实现学生在沉浸式体验中学习,在感悟理解中获得全面发展
  2011年欧洲应用指南中,关于胰腺造影用于:①检测胰腺局灶性实性或液性病变;②超声发现的胰腺病变的定性诊断;③提高胰腺病变诊断的准确性造影方法。本文分析了胰腺造影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