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车驶入灿烂区间(组诗)

来源 :中国铁路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435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信仰之光
  这是一台老蒸汽机车
  小小的驾驶室里
  当年的党徽仍在闪烁光芒
  车头虽被修饰一新
  仍掩不去曾经的血与火、爱与憎
  以及风雨注册的岁月沧桑
  一位老火车司机告诉我
  这是火车头的火车头、榜样的榜样
  当年,他们就是在烈焰熊熊的炉膛
  点燃生命,冶炼金子般的信仰
  蒸腾的热血喷发出一往无前的力量
  火车一声呼啸,又一声呼啸
  唤醒沿途山河,峰谷间传来阵阵回响
  拉风的节奏,牵动世道和人心
  辎重的轮轴,承载磨难和希望
  火车驶过至暗时分
  总有一腔炉火燃烧到天亮
  一双双高举着锤头和镰刀的手
  就像列车的车钩紧握在一起
  车轮下的道砟、铁轨、枕木、道钉
  毅然挺起中华民族不屈的脊梁
  路旁的信号灯、扳道器、水鹤
  也被赋予了人民意志、崇高理想
  铁流滚滚,奏响铿锵又铿锵的旋律
  始终如一,朝着火炬与旗帜指引的方向
  为了民族解放、为了新中国多拉快跑
  从黑暗到光明,从贫穷至富强
  这是一台机车与一群共产党人的故事
  这是光荣传统与献身精神的群体雕像
  至今,钢铁的身躯仍残留着隐隐伤痛
  时时刻刻让人感受震撼与悲壮
  如今,人们还在传说
  火车的炉膛是金子铸成的
  将一生忠贞投放进去
  将一颗初心投放进去
  燃烧,一定是生命绽放的芬芳
  执着,必然是信念坚守的高尚
  天空神圣,信仰就在高處
  心中的志愿总是向上生长
  多少次,多少次了独自遐想
  一列火车从历史的深处轰然开来
  一列火车从信仰的故乡鸣笛启程
  车头上一定有我挥汗铲煤的先辈
  目光如炬,汽笛嘹亮
  黑脸白牙,激情飞扬
  无论世界的背景如何变幻
  总有一种光芒让世人感到信仰永恒
  那是信仰的太阳
  由内心冉冉升起的创世纪辉煌
  高铁之高
  清晨出发,笛声悠扬
  我分明看见新时代的“复兴号”
  身披多彩的霞光
  坐上高铁,我能感觉到灵魂之高
  在高空之高,那些天生会飞的鸟儿
  在高原之高,那些动若疾风的羚羊
  或许比我更加敏锐
  却未必感悟到快意之快、爽心之爽
  这是大地上的飞龙
  难怪人们说起高铁就一个字:快
  快啊!真快,如闪电飞翔
  好像一伸手,擒住空中变形的闪电
  用力捋直,使之变成一道飞驰的射线
  这一刻,广袤的大地犹如无际天宇
  炊烟、雾霭和风尘成为地上的云彩
  山脉、河流和灯火变幻出奇异天象
  坐在高铁之上疑似太空遨游
  幻觉如梦,摄我魂魄迤逦而来
  梦幻如电,携我肉体绝尘而去
  这是紧贴大地的飞行
  难免人们坐上高铁就想起一个字:爽
  爽啊!真爽,像隐翼飞翔
  在风笛鸣响之前,长虹频频落地
  以往“哐当哐当”的嘈杂被焊接抚平
  行进的声响变成了一条直线
  大音希声处,人在云端仿佛飘飘欲仙
  长轨如弦,铺展开一道天乐坦途
  让连接地心的声音抵达梦境的乐园
  当灵魂经历洞穿与拔节之痛
  时间和空间一时混淆了入口与出口
  我在时空的隧道中与梦想邂逅
  大海的蓝天上飞过星光的鱼群
  枕边爱人的眼神犹如黎明的曙光
  婴儿熟睡中的微笑融化了千年冰山……
  真好,世界好像变得美好起来
  孵化出一个温暖的词汇叫家园
  那不是海市蜃楼,一定是心灵胜境
  用和平与发展铺垫儿女的爱巢
  以劳动与创造诠释世纪的箴言
  渴望和祈愿似乎可望可及
  盘旋于时空最近的天使
  就在人物位移的一瞬间
  骤然打开幸福的模式
  这一刻,我们几乎忘了身处的星球
  神州版图的大幕徐徐拉开
  那些跳跃着数字的光芒
  全身披挂日月星辰的铠甲
  以人的志向领略神的领地
  宛如智能附体
  无数传递能量或旨意的齿轮
  与把握速度的手柄
  使头脑风暴一次次席卷生命的宇宙
  在鹰翅无法企及的苍穹飞向新的标高
  昨日道口
  看啊,高铁、高铁
  与儿时等在路旁看火车截然不同
  高铁的突然而至令人猝不及防
  犹如一次超级快闪
  以往的从容无处落脚
  急促的目光被阵风卷起
  曾经的道口也随风飘逝
  昨天的情境仿佛还在头脑中浮现
  周围的一切却变得熟悉又陌生
  画面叠加,再叠加
  惯用的蒙太奇手法清晰又朦胧
  落日圆了,离家近了
  升腾的炊烟正试图亲吻飘落的云彩
  就在一刹那,高铁仅仅一刹那   悠然驶过父母守望一生的家园
  当排成一字的雁阵飞过故乡和童年
  我骑着一把扫帚变成了会飞的孩子
  一个俯冲惊飞了场院上觅食的雀群
  儿时的伙伴儿一起奔我而来
  手推的铁环儿如同旋转的车轮
  鼓荡的衣衫犹如大河上的风帆
  来不及反应,高铁嗖地擦肩而过
  一眨眼超越了传说中的阿拉丁神毯
  很难说不曾在意
  是从什么时候开始
  飛驰的高铁学会了行云流水
  很难说不曾留心
  是从什么时候开始
  飞驰的高铁教人触景生情
  我一时间无法抑制自己
  想起生前从未坐过高铁的父母
  高铁束手无策,止不住我奔涌的泪水
  一路上有灯
  我紧闭上双眼问自己
  如果失去了光明
  你会不会惴惴不安或心生恐慌
  如果没有灯火
  纯正的夜色就是绘画高手
  除了黑色幽默,世间再看不到真相
  应该感谢上苍,常怀怜悯之心
  尽量避开阴霾的夜晚
  有意洒落些许的月光或星光
  很高兴一路上有灯
  夜行列车的眼睛显得格外明亮
  即使夜色的篱笆扎得再紧密
  也遮挡不住朗照的灯光
  只见黑夜的纵深处
  延伸的灯光不断拓展长廊
  执意要将黑夜驱赶至道路两旁
  此刻,我飞驰在归家的路上
  懒得辨别,仅凭想象
  就知道路边的每棵大树
  都可以栖息倦鸟的翅膀
  冷峻的黑夜
  让我突然感觉到灯光的温暖
  灯光真像花朵一样
  微笑的花蕾,盛开在春天的故乡
  燃烧之时,是无畏的美丽
  美丽之余,是无悔的馨香
  今夜,我想我要是一盏灯该有多好
  驾着自己的光芒
  在万家灯火阑珊处带电飞翔
  路上风景
  坐上高铁浏览北方风景
  望见高山下一汪春水
  明媚的眸子柔和而深情
  不声不响,杏花儿春心萌发
  轰轰烈烈,桃花儿开得正浓
  不留意间,芳草渐渐泛绿
  惊蛰无声,冬虫儿悄悄苏醒
  萧条了一个寒冬的北方啊
  憋闷了一个寒冬的北方啊
  潜伏了一个寒冬的北方啊
  积蓄了一个寒冬的北方啊
  据说,纷繁的雪花凋谢之后
  季节反弹,北方欲酝酿一场百花暴动
  春天来了,暖讯息不胫而走
  杨柳春风,可是北方最经典的形容
  归来雁鸣,可是北方最温婉的歌声
  都说人勤春早,那是春雷在鞭打耕牛
  都说春寒料峭
  那是春姑娘最走俏的高冷
  蔚蓝苍穹,高远之远是云的行踪
  江河奔腾,厚重之重是雨的留影
  望断天涯无尽头
  诗与远方,诱导了多少憧憬
  高天无私覆,大地无私载
  每一缕情丝,每一条路径
  都延伸在母亲的掌纹中
  钢铁血脉,纵横交织
  连接成网,条条畅通
  我乘坐的高铁应约开往春天
  出居庸关、过八达岭
  燕山的烂漫花期如期而至
  起起伏伏的花海波浪
  时隐时现的雄伟长城
  我们有缘在灿烂的区间相逢
  摄影师不失时机按动了快门
  飞驰的高铁瞬间定格为时代风景
  那我呢,是不是风景中的风景
  作者简介:张风奇,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铁路作协会员,鲁迅文学院第五届高研班学员。作品散见于《人民日报》《人民文学》《中国作家》《十月》《诗刊》《北京文学》《解放军文艺》《延河》等刊物。著有《落地云》《风展阳光》《情觅何处》《百年圆梦路》等多部作品。
其他文献
印刻着格言、徽章和历史图像的货币是一个国家身份的最有形的象征之一.随着其身份的演变,一国硬币和纸币上的设计也会变化——而这个过程可能会令人担忧.rn美国计划在20美元
期刊
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是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建设的骨干力量,是抓好创新创业教育的关键所在。目前,多数行业特色高校创新创业师资队伍仍存在数量不足、专职比例过低、专业化程度
基于教育部新工科研究和实践的指导意见,为适应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新产业、新经济社会发展对当前高等院校培养人才的需要,遵循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质量标准,天津科技大学
在国家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提升研究生教育水平、研究生招生机制改革不断深入、全国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快速增长的大背景下。以省属地方高校本科生源为调查对象,通过现场确
在大思政育人背景下,加强和改进高校学风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内在要求,也是提高育人质量的根本保证,更是营造良好生态的必然要求。理应仔细分析当前高校学风建设在
《沙漠黎明》是全球知名的索马里模特华莉丝·迪里沙漠系列的第二部.重点探讨了《沙漠黎明》中创伤尤其是割礼创伤对迪里的延续性影响,并对创伤的根源进行了剖解,落脚于创伤
一  我六岁那年,也就是1978年的冬天,我那极少回家的父亲,突然回东北老家来探亲。说是探亲,其实是动员母亲带上我,把家搬到山西。转眼便是来年的春天,漫山遍野的迎春花热热闹闹地开着,像是预告着什么。一天,父亲高兴地告诉母亲:“3202就要通车了。”  3202是什么,母亲不知道,父亲说:“3202是一条藏在太行山中的铁路代号,是按照毛主席提出的‘靠山近水扎大营’的指示专门修建的一条战备铁路。”  
期刊
在线学习以学生为中心,基于计算机技术支持,通过设计教学策略使学生获得学习经验。在线学习的教学过程设计中,围绕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阶段,行为主义为在线学习提供了外部激
一  一脸憔悴的魏玉玺,心里焦焦煳煳的,整个肉体,周身毛孔无一处是透气的,老不见汗,只一个劲儿干热——那老是忘不掉的后背上,窒闷又郁燥,像背着热鏊子。他不知道自己还有没有机会活着,于是就老想那个“死”字,想自己会怎样死,想自己死的时候太阳月亮突然熄灭的样子,想自己轻飘飘坠入黑渊里的感觉。四下里暑气蒸腾。他觉得自己,就像小时候屋檐下母亲吊晒的干鱼。望着匆匆闪过的车流和人流,望着这座奋斗了十多年的城市
期刊
黄省来比我大11岁,是宝鸡铁路货场装卸一班一组的组长.rn1972年春节前后,我招工到宝鸡车站货场当装卸工,经过短暂的学习培训后,被分配到一班一组,从此在黄省来的带领下干活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