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制设计理论及其在计算机网络协议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 :计算机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eo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计算机网络协议的设计一般假设参与者是完全服从的。对于域间路由、IP多播、P2P文件共享等问题,这个假设并不成立。这些问题中各参与者都是自治的主体,其行为是自利的,以追求自身的利益最大化为目标。这给网络协议的设计带来挑战。机制设计理论用于设计多主体之间的博弈规则,以获得期望的结果。该理论为计算机网络中出现的这类问题的协议设计提供了方向。本文首先介绍了机制设计的基本概念,并以路由为例说明了其在计算机网络中的具体应用。传统的机制设计理论是微观经济学和博弈论的分支,在具体应用到计算机网络中需要处理很多新的问题,例
其他文献
首先定义了变迁耦合网及相关概念,其次揭示了变迁耦合网N中各个分支网的T-不变量同N的T-不变量之间的关系,根据是否与耦合变迁有关,将N的极小T-不变量分为两类MTS1和MTS2,然后给
路由算法对交换网络性能具有很大的影响。本文针对一种新型的大容量路由器交换网络拓扑-XD(Cross-Direct)网络的特点,提出了一类和应用于传统直连网络中的基于简单维序路由算法
提出一种支持站点结构优化的页面聚类改进算法,通过引入图论中的拓扑平均距离,量化评估与挖掘站点结构中访问效率较低的内容文档集合为结构优化的兴趣页组,挖掘的页组具有更
Ad Hoc网络在军事和民用领域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由于Ad Hoc网络复杂的动态特性,国内外尚未出现一种有效的网络性能测量方法。在对Ad Hoc网络动态特性、传统的网络测量和网
局部ART算法虽然克服了测试样本点与样本生成区域已测试顶点有可能距离很近的问题,但它对生成区域周围的已测试样本点对样本选择的影响考虑不足。本文针对局部ART算法的缺陷,提
现国际上通常将高血压的急危重症合称为高血压危象(hypertensive crises)。有关高血压危象的定义不完全一致,有学者将高血压危象定义为急性血压升高,其中舒张压大于120mmHg。现报
目的:调查包头市中心医院临床输血ABO与Rh血型系统抗原分布,为保障临床合理计划用血提供信息。方法:对包头市中心医院2007年1月至2008年10月6655份输血样本进行血型鉴定,同时采用
目的:探讨血尿酸、高密度脂蛋白(HDL—C)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中的作用及对TIA短期预后的影响。方法:123例TIA住院患者,根据出院时是否进展为脑卒中分为脑梗死组、非梗死组。另选
在大规模的分布环境下,尤其是当部分网络处于偶联的状态下,数据的分布和访问引发了相当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本文从全国人口信息系统的范例出发,提出并定义了数据的典型树状结构的
本文以移动agent在信息检索系统中为应用背景,设计了基于多移动agent的分布式信息检索优化模型。在模型的求解过程中,提出了求解的启发式策略,以寻找使总的检索时间最小的路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