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林场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提升途径研究

来源 :大科技·D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ankfei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习主席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表明林业部门的重要地位,而植树造林是林业的基础工作,植树造林做得好,才能为人们提供适宜的居住环境。然而,一直以来,造林成活率低、造林质量相对较差等因素都是制约造林绿化成果的难点问题,林场经营过程中,要想巩固造林成果,就必须采取措施提高林场的造林成活率及保存率。基于此,分析了现阶段林场造林成活率、保存率低的主要原因,并提出几点提高林场造林成活率及保存率的关键技术措施。
  关键词:林场造林;成活率;保存率
  中图分类号:S7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344(2018)24-0234-02
  前 言
  在林业生态建设过程中,需要对林业质量进行不断的提升,保证造林具有较高的成活率和保存率,这对于林业资源的良好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随着科学技术手段的不断更新和进步,能够用于林生态建设的技术手段也在不断的丰富当中。采用积极有效的技术措施,加强造林工作的成活率和保存率,能够有效提升造林工作的总体效率和水平。
  1 成活率与保存率的概念
  在一定造林面积下,成活株数占原来总株数的百分比为造林的成活率。造林后苗木由于环境侵袭、人为伤害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死亡一部分,这个保存数与总株数之比称为保存率。一般情况下成活率大于保存率。如果苗木造林后,经营管理等方面条件较好,成活率可以等于保存率
  2 现阶段林场造林成活率与保存率偏低的原因
  从技术角度看,植树造林是融合了环境、土壤、气候、植物学和生态学等多个学科的综合性专业,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尤其是在气候条件不确定因素越来越多的情况下,以下原因会导致成活率、保存率偏低。
  2.1 造林规划不合理
  造林是一项重要的生态保护机制,其体现出长效性、长期性、可持续性的特点。因此,要做好造林规划,在长期规划目标的指导下深入实地进行考察、论证,基于宏观、微观的角度进行研究。但一些地区由于缺少科学的、长期的造林规划,过于侧于短期效益,导致造林成活率、保存率大大下降;同时,在实际工作中,很多林业部门未充分认识到造林规划的重要性,目光短浅,发现问题或有新规划出台就毁掉原来的造力,不仅导致人力、物力、财力被浪费,造林成活率也无法保证。
  2.2 栽培技术有待完善
  造林过程中在种苗培育及购买环节就存在问题,未经过精心的挑选与处理,尤其是栽培前的土壤处理及植物根系的处理等,均会直接影响成活率;林场经营中“重造林、轻管理”的现象屡见不鲜,很多林场只造不管,造林之后未采取科学、有效的管理与维护措施,无法保证保存率。此外,种苗在栽培过程中的其他因素均会对其产生影响,如果未严格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则进行栽培、管理,未遵循种苗的种植规律,则会直接影响种苗的成活率及保存率。
  2.3 树种的保护与引进工作不到位
  很多地区为了丰富区域植物多样性,引进了大量的外来树种,但在引进之后,未按照科学的方式进行栽培,且雨水、光照、土壤等条件无法满足外来树种的生长需求;有些地区在引进树种时存在盲目性,一味追求新奇,树种选择不合适宜;还有些地区针对本土的树种保护措施不到位,天然植被被人工造林取代的现象时有发生,这些均是导致造林成活率、保存率低的重要因素。
  3 提高造林成活率及存活率的关键技术
  针对上述林场造林存在的各种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提高造林成活率。
  3.1 做好造林的准备工作
  整地是造林的第一道工序,因此造林前要对林地土壤进行翻垦、整理,科学、细致地整地可以起到保持水土、改善立地条件、改善土壤理化性质的作用,而土壤是林木赖以生存的基础条件之一,因此整地是提高树木成活率及保存率的重要措施。针对不同的林要采取不同的整地方法:原林地可以采用补植的方法,根据树木的苗龄确定树穴的大小;针对采伐迹地,可以在入冬前进行除根深翻,起好垄待次年春季再随挖随造林;针对耕地,可在入冬前或春季造林前直接打垄,再于造林前采用穴状整地的方法;针对沟渠造林地,尽量于造林在入冬前做好地垄,沟渠两侧注意深翻、整平后于次年应用。
  3.2 因地选树,严把质量关
  按照“适地适树”的原则,就地就近选择树种,避免外出调苗,尽量选择乡土树种。苗木是造林的物质基础,苗木的好坏直接影响造林的成活率和保存率。根据《造林技术规程》,苗木的选择应达到国家标准的Ⅰ、Ⅱ级苗木。对苗木的选择总的要求是粗壮通直,充分木质化,相同树龄和高度条件下,干径越粗质量越好。苗木根系发达,顶芽饱满,对针叶树更为重要,顶芽越大,质量越好。苗木无病虫害,不失水,高度合乎要求。经济、用材树种及针叶树种应采用2年生健壮苗木,城市绿化应采用大苗。常绿乔木色泽正常、顶芽充实饱满,有中央领导干;针叶树种全部采用50cm以上带30cm土球苗木或容器苗,花灌木除要求分枝外,也要带30cm的土球,提高造林成活率。总之,优质苗木是提高造林的成活率和保存率的重要保障。
  3.3 做好苗木起运工作
  人工造林的工序非常复杂,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对苗木的生长产生影响,降低造林成活率与保存率。苗木起运是苗木栽植前期的重要环节,在进行起苗时应该避免对根部造成損伤,并且在起苗时还应该带有一定的土坨,防止在运输的过程中损伤根系,降低根系的吸水能力,导致苗木在运输过程中出现死亡的现象。在进行选苗时应该尽可能的选择距离最近的苗圃,这样能够防止出现运输距离过长导致苗木失水过多死亡的现象。在运输过程中,应该覆盖帆布或者用塑料袋进行包裹,并做好洒水保护,始终保持根部的湿润,这样能够防止出现缺水导致苗木死亡的现象。此外,当苗木运输到栽植现场之后,不能立刻进行栽植,而是应该先进行假植,这样能够保证苗木的质量,提高苗木的成活率与保存率。
  3.4 科学安排,适时栽植   比较适宜的植树季节一般在春、秋季,春季易早不易迟,秋季以落叶即栽为好,一定要做到随起、随运、随栽、浇透水,切记定根水对提高苗木成活率特别重要,一定要浇透,浇水后待栽植穴地表出现白色时及时覆土,以减少蒸腾失水。山桃、沙棘裸根苗要蘸泥浆或带水栽植,防止苗木脱水,当天来不及栽植的苗木要及时假植,小苗应用水浸泡1夜再栽植,以提高成活率;水平沟栽植数量以1110~2100株/hm2为宜,外延在6月底至7月中旬雨季抢墒点播柠条,1穴/m。对条件较差的石质山地,无法造林的可以采取封山恢复。
  3.5 加强技术指导
  为了保证工程招标造林质量,林业局及早组织编写的《造林作业设计》《造林绿化技术要点》《造林整地方式》等技术资料,严格技术标准,严把整地、苗木、栽植、抚育、管护五关,林场全部技术人员深入造林一线,安排多辆造林綠化浇水车和发电抽水机巡回开展人工浇水作业,并全面推行领导包片,技术人员包点责任制度,全程指导、跟踪服务,做到按规程设计、按标准要求栽植,有效提高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
  3.6 推广抗旱造林新技术
  抗旱造林的新技术也可有效提高林木的成活率。现阶段,应用比较成熟的新技术包括以下几种:①采用容器苗造林。针叶树采用容器苗造林,可大大提高造林成活率,在选择容器时,根据苗木的类型选择大小适宜的容器,装入营养土地育苗,带原土坨上山可最大程度上保持根系的完整,栽植后可显著提高苗木的生长期,进入旺季迅速。②抗旱造林新工艺在提高造林成活率方面的作用也十分突出,应用ABT生根粉、根部保湿剂、保水剂等新技术,可有效缓解造林地干旱缺水的现象,为林木生长提供充足的水分。
  3.7 加强抚育管理
  为了保护幼林,要严格封山育林,严禁人畜破坏,要按时对新造幼林扩穴、培土、扶正、踏实,对死亡苗木要及时补栽,对穴内的杂草要及时用割草机割除,当年秋季封冻前补浇水1次,第2年春季再浇水1次,加强防虫防病工作,提高苗木的成活率和保存率。工程验收后由林场具体负责按照上述要求抚育管理,确保造一片,成一片,管护一片。
  4 结 语
  综上所述,影响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的环节很多,无论从作业设计、整地、栽植前苗木准备,还是苗木栽植,任何环节上的任何疏忽都会影响造林成活率及造林质量。因此,只有在适地适树搞好规划的基础上抓好每个环节,才能提高造林质量,保证生态建设的顺利实施。
  参考文献
  [1]袁冬明,林 磊,严春风,吴 颖,曹立光,刘青华,周志春.3种造林树种轻基质网袋容器苗造林效果分析[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12,40(03):19~23.
  [2]邵立新,张维征.提高塞罕坝地区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的技术探讨[J].河北林业科技,2013(05):91~93.
  [3]周晓果,李隽宜,朱宏光,温远光,梁宏温,尤业明,严 理.不同石漠化治理模式的造林保存率及幼林生长分析[J].广西科学,2017,24(02):175~181.
  [4]薛凤英,高春明.影响库布齐沙漠合作杨、沙柳造林成活率的因素分析[J].干旱区地理,2008(02):264~270.
  收稿日期:2018-7-10
  作者简介:熊海林(1986-),男,汉族,广西桂林全州人,助理工程师,本科,主要从事林场营林、造林、抚育等工作。
其他文献
本文以一个县作为布局调整研究的对象,该县是一个人口和教育大县,该县的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历经十多年。本着教育公平的理念,运用文献研究、调查问卷、知情者访谈等方法,在农村中
当前,教育部对于普通高职高专学院人才的培养目标定位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而在这些应用型人才中,社会需要的是具有较高的人文素质和健全人格的大学生。可
探讨加强临床护理学生英语课程教学内容的设计与教学效果。方法对临床护理专业学生英语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优化、创新设计和管理。结果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积极主动性增
浙江省新高考政策出台之后,高职考试中的英语科目受到极大冲击,如何更好落实课程改革,并使之与新高考接轨,就需要进一步强化英语分层教学。作者详述了近十年来分层教学法在本
本文结合高职院校的现状,以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为例,从师资培训,课程设置,教学模式创新和教师教学评价体系四个方面阐述了高职双语教学模式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实践和理
在当前的形势下,新课标的出现对教育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不再适用于当前的教育现状。翻转课堂这一教学理念的出现得到了国际范围内学者的一致认可,这一先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随着我国经济与世界的接轨,商务英语的发展出现了新的机遇与挑战。本文通过对商务英语教学相关概念与现状的分析,探索出了商务英语教学中出现问题的解决措施,旨在对商务英语的进一步发展能够有所帮助。  【关键词】商务英语 教学 发展趋势  一、引言  1.商务英语教学相关概念。英语是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语言,很多国家把它作为第二语言,甚至是官方语言。在学术领域,英语对很多人来说是一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我国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中发挥着主力军的作用,医改以来朝阳市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不断完善自身体系建设,服务广大基层群众,解决基层群众基本医疗、承担基
【摘要】聊天工具渗透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信息交流为教学变革带来了机会,教师可以利用聊天工具为学生的学习开设另一个不受课堂制约的英语交流平台,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乐趣,改善学习氛围,提升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  【关键词】聊天工具 英语教学 应用  一、问题的提出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卡鲁尔提出的认知法认为:在英语教学中,学生的因素是决定的因素。  以皮亚杰为代表的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的知识是在一定的情境
随着职业教育的发展,对高职英语学科教育工作,有了更高的要求,高职院校开展英语学科教学工作的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和输出高素质的专业技人才。与此同时,高素质人才的培养,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