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及实施策略

来源 :学习周报·教与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fo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当中,情感教学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目前很多小学语文教师并不注重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因此导致学生内心情感极度匮乏,并且在写作的时候不能表达丰富的情感,使得文章不具感染力。而情感教育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也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并且对于小学生而言有着重要的意义。基于此,本文提出了小学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实施策略,以提高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语文;情感教育;实施策略
  引言
  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如果不能渗透情感教育,就如同大海中没有水,因此,情感教育和语文教育是不可分割的。一篇优秀的文章中,不仅会有许多优美的文字,还会体现着很多丰富的情感表达。因此,在进行语文的阅读教学时,不仅会对文字的描写手法进行学习,还会对文字表达的情感产生共鸣,这才能真正的让学生去深刻的理解文章,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在小学一年级的语文教学过程当中,因为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能力较弱,因此,教师应该采用正确的方式来让渗透情感教育。
  一、认真分析字词,渗透情感教育
  语文学科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并且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当中,应该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并且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感受文字的魅力,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态度。比如在小学的识字过程当中,会涉及到团结合作的字眼,但在学习这些字词的过程当中,教师应该让学生真正的感受到团结合作的重要性,进而让学生明白团结合作中的情感[1]。教师可以开设相应的实践活动,比如让学生通过合作学习认识很多的生字和生词,让学生团结合作来完成学习任务,进而每个小组都在通过自己的方式来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通过合作,学生不仅掌握了更多的生字生词,还可以提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进而使得学生不仅积累更多的语文的字词,同时对文字的拼音以及文字的解释都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让学生真正体会到了团结合作的重要性,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团结合作意识,并且增加了学生之间的友情。
  二、创设教学情境,渗透情感教育
  一年级的学生年龄很小,他们没有丰富的生活经验和生活阅历,因此对于很多文章的内容并没有深刻的理解,不能和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情感产生共鸣。并且还有一些语文文章,距今时间很长,文中所写的生活环境和现在的生活环境相差很大,因此学生凭借阅读文章不能很好的理解文章所要表达的情感。面对这样的文章,教师应该为学生积极地创设教学情境,增强文章的情感感染力,使得学生能够更好的掌握文章。比如在学习人教版一年级下册《吃水不忘挖井人》这篇文章时,因为这篇文章创作的背景是革命时期,和学生现在的生活环境相差很大,小学生不能很好的理解文章中所表达的一些情感,他们不能体会到在战火纷飞的年代,毛主席和革命战士以及乡亲们建立的深厚友谊。所以教师讲解这篇文章的时候,可以充分的借助多媒体教学设备,为学生播放当时的时代背景,并且在播放时代背景的图片和视频时,还为学生播放《吃水不忘挖井人》这首儿童歌曲,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让学生通过观察图片和视频,能够明确了解当时年代的具体情况,通过刺激学生的听觉、视觉等方式来让学生更加深入的理解文章中所表达的情感,进而使与文章中的情感产生共鸣。
  三、通过朗读来渗透情感教育
  在语文的教学当中,作者是通过文字来传达自己的情感,而教师可以通过语言来传达作者的情感,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在朗读的过程中,要学会利用朗读的语气、语调以及语速等各种方面的问题,进而真实的还原文章中想要表达的情感或者场景。因为小学生自制力较差,在课堂上很难长时间的集中注意力,如果教师在课堂中使用的语言表达方式不能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很容易导致语文课堂的教学水平降低,还会让小学生注意力不集中,长此以往,使得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降低。同时教师还应该充分的利用语言的优势来增加和学生之间的互动,用充满感情的语言和抑扬顿挫的语调使得课堂的教学氛圍更加的活跃,进而有效地发挥语言的优势,通过语言的表达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让学生积极地投入到课堂学习当中去,深刻的感受文章的情感表达。但是因为小学生的思维能力还处于形象思维阶段,因此如果课堂的内容较为复杂,他们很难理解,如果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还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为学生朗读语文文章,很难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不能让学生真正的体会到文章中想要表达的情感。比如在学习人教版一年级中的《动物王国开大会》这篇文章时,在文章的开头说到狗熊在喊:“大家注意,动物王国要开大会,请你们都参加!”并且文章还说到连续喊了十遍,因此教师可以通过连续喊十遍来展示文章想要表达的情感,让学生更加容易理解文章。只有朗读时的语气更符合文章中描述的情节,才能有效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且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自己朗读课文,感受文章中的情感表达。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有效的朗读可以发挥出语言的魅力和优势,进而使得学生能够更加体会到文章中的情感表达[2]。
  结束语
  在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渗透情感教育,可以借助多种教学资源,用朗读的方式或者开展相应的实践活动来有效渗透情感教学,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文章,丰富学生自身的情感,促进小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刘春玲.浅析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及实施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1(08):153-154.
  [2]费日升.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理念及实施价值[J].新课程,2021(30):38.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要求的不断推进,综合素质全方位培养已经成为现阶段我国小学教育事业的核心导向。数学课程作为培养小学生逻辑思维活跃度的重要途径之一,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同时还应当加强对学生数学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让学生从多个角度对数学知识进行深度理解,进而提升小学生数学学习质效。本文主要以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为研究背景,重点对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
期刊
摘 要:小学生学习能力正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各方面学习经验较少。想要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为基础,探索新的教学方式,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而情境教学具备直观性、形象性、具体性,能够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所以本文将基于情境教学法在小学低段语文课堂的应用研究,通过四个方面情境教学研究,希望能够整体提高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质量,夯实
期刊
摘 要:中考是学生知识学习的一个转折点,其决定着学生最终能够读取哪种类型的高中,间接决定着学生的未来人生走向。做好中考备考教学工作,是每一名教学老师的职责。本文主要针对九年级英语中考备考分层教学展开论述,以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九年级;英语;中考备考;分层教学;教学策略  随着新课程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传统的初中英语知识教学模式已不再满足当今时代教学发展的需要,注重提高学生们的英语知识学习效果才
期刊
摘 要:语文是小学阶段一门重要学科,在小学语文深度学习中,教师应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问式教学法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其能有效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能使学生主动的思考相关问题。为了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在深度学习中应对提问式教学进行优化,本文首先分析了小学语文深度学习中优化提问式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深度学习;提问式教学;策略  在小學语文教学中,要想实现学生的深度学习,应
期刊
摘 要:语言是一门艺术,教学语言更是如此。在课堂上,教师需要依靠语言来组织课堂、传授知识、启发学生。因此,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我们应该结合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及数学学科教学需求,对教学语言进行反复思考与深入探究,力求充分发挥语言艺术的魅力,构建高效率、创新型、个性化的数学课堂,促进学生的学习与发展。基于此,笔者在对个人学习成果及实践经验加以总结的基础上,针对美化教学语言的途径和优化数学教学的策略展开论述
期刊
摘 要:新课改背景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实现对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就必须重视对学生的情感教育。只有激发了学生的情感意识、情感共鸣,才可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体会、探究。就语文高年级阅读教学而言,要实现学生的深入、深度阅读,具有情感意识,能够产生情感共鸣是基础,否则学生永远无法真正读懂一篇文章。基于此,本文就小学语文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情感训练进行详细分析。  关键词:阅读教学;语文;情感训练;方法  
期刊
摘 要:函数图象与性质是初中数学教学中的重难点板块,同时也是中考中的核心考点。为了深化学生对这一知识板块的理解及认知,教师注意需要注重方式方法,关注这一知识板块与其他知识点之间的逻辑联系,全面创新初中函授教学策略及手段,在综合分析以及总结的基础上为学生的数学学习保驾护航。  关键词:初中数学;函数图象;性质教学  引言  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和教育理念导致教师将工作重心放在理论知识的说教上,忽略了学
期刊
摘 要:创新就是创造力,一个民族的发展离不开创新,没有创新就没有所谓的发展。在我国现阶段的初中教育体系中,创新一词最多是出现在政治课本里,抑或是语文课堂上,最不可能出现的似乎就是数学课本里或数学课堂上。因为大多数人认为数学就是学习数学家们研究出来的各种理论、定理,老师只需按部就班地讲,学生只需按部就班地学就行。殊不知,这种想法早已不适合现阶段的数学教育。现阶段的数学不仅要培养学生们的逻辑思维,更要
期刊
摘 要:小学作文教学在教育的发展中不断改进,传统的教学方式不能适应新的要求,需要更多运用生活化的教学方法。在作文教学课堂中设计时增加生活化的程度,可以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技巧,增加学生对语文的认知。教师在进行习作教学时不能只是理论教学,要重视作文与实际知识的联系。教师可以用生活作为习作课堂教学的丰富资源,学生通过习作加深对于生活知识的吸收,关注身边生活中的现象,用来进行学生作文习作的创造,让学生认识
期刊
课程改革已经进行了19年,当下,师生关系、生生关系、教学行为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让孩子站在课堂中央”已经不是一句空话。正因为有了这样的基础,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与一线教师,开始从课堂教学微观层面切入进行研究。  教师还是唱着独角戏,孩子沦为观众,把教学沦为一种摆设,这不是孩子学习开始的地方。再比如,课堂上,同伴之间的交流已然成为惯例,但是他们真的卷入进去参与探究了吗。听的孩子,在意同伴在说什么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