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提问,有效提升学生自主反思能力

来源 :学习周报·教与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Ish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程改革已经进行了19年,当下,师生关系、生生关系、教学行为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让孩子站在课堂中央”已经不是一句空话。正因为有了这样的基础,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与一线教师,开始从课堂教学微观层面切入进行研究。
  教师还是唱着独角戏,孩子沦为观众,把教学沦为一种摆设,这不是孩子学习开始的地方。再比如,课堂上,同伴之间的交流已然成为惯例,但是他们真的卷入进去参与探究了吗。听的孩子,在意同伴在说什么吗?真正意义上的表达、倾听、交流、质疑、对话、优化等思维活动,是否已经发生?
  俗话说:无反思,不学习。有效的学习共同体,无疑是孩子思维发展的最好平台,从“团队反思”的角度,从同伴互助的角度谈一谈如何进行互动,促进自我反思,为学生的的思维提升助力。
  一、创建提问平台,让孩子敢说
  1.作业问题标记号
  学生作业中提出的问题,老师可以记录下来。不仅可以相互学习交流,同时引导学习伙伴给出适当的评价。可以是阅读学生提问的时候,也可以是同伴交流问题的时候,让孩子给心目中的好问题标上记号,这是最基本也最容易进行的评价方式。(如图1)
  经历教师评价、学生互相点评的过程,让学生体会提出一个好问题后的满足感,进而会刺激进一步思考和质疑,我们看到,相互评价的过程,也是学习提问方法,引发新思考的好的契机。
  2.创建课堂提问榜
  我们也可以给学生创建“课堂提问榜”,结合这节课的核心知识,将小组内推荐最值得思考的问题,在课前板书出来,同时标注孩子的姓名和小组,这样学生的提问变成学习中大家共同研究的问题。这样的展现和评价方式,极大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引导学生更乐于提出自己真实的问题,关注到数学学习的核心。
  3.班级问题展示墙
  学生的交流学习和评价,不仅可以在班级内部进行,还可以借助一定的区域,开展更大范围的展示、交流。利用板报或者墙面上,开辟出一个专门的区域,将课上学生提出的好问题进一步展示给年级、校内其他的班级和同学,对于孩子来说是特别正向的激励。
  二、搭建提问方法,让孩子会说
  思维活跃的孩子,好的问题能在自己独立的思考中生长出来,但这样的学生毕竟是少数。对于大部分孩子来说,学生还不太善于自我提出问题,面对提问,有些孩子甚至会表现出束手无策、想问又不敢问的窘境。
  从想问走向会问,从会问走向善问,也是需要不断学习的。帮助学生借助一定的提问载体,教会学生一些提问的有效方法,从原生问题,到交流比较,再到发现提问,进而形成有效的提问方法系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学会思考。
  1.拓展提问的载体
  学生往往需要借助问题情境或者相应素材,在特定的学习过程中才能提出问题。所以我们必须为孩子提供有利于学生提问的载体,比如借助课本提问,利用好课前或课上的研究单提问,也可以引导学生在前一天的作业本上提问。
  比如,引导学生在数学课本上提问。我们发现,数学书中已经呈现了学习问题及详细解答过程,对于学生来说,借助数学书,反而提出更多有意思的问题。比如,引导学生观察数学书的标题,阅读数学书中的重要条件,思考和再现问题的过程,学生带着自己的理解和学习的需要,对照自己的元认知,就会生发出许多非常有趣的新问题。
  比如,引导学生在研究单上提问,可以设计以下的研究单。
  2.掌握提问的策略
  首先可以对学生进行经典“六问”法的训练,所谓经典六问也称六何分析法,五W即what(是什么)、why(为什么)、who(谁)、when(何时)、where(何地),H即how(怎么样、怎么做),在新闻学、管理学、文章写作中,早已得到广泛的应用。学生不会提问的时候,进行初始训练阶段,借用这经典六问,让学生尽快掌握基本的提问句式,顺利提出自己的问题。
  第二层次,对学生进行三维“六向”法的训练。绝大部分孩子的提问,都是从模仿开始的,借助前面的经典“六问”,引导学生模仿,有了一定的提问套路之后,要及时推进到三维“六向”提问法,让学生学会从研究“是什么”开始,向不同的方向寻找新问题,从横向角度进行比较和分析,发现学习中相同点和不同点;从纵向角度去探索,探寻“是什么”背后的“为什么”,进而思考“只能这样吗”“还可以怎样”“我的思考与小伙伴的思考有什么不同”,想办法了解“从哪里来”“有什么用”等。
  第三层次,借助思维导图互相提问。随着学生学习能力提升,进入高年级后,还可以让学生尝试进行单元问题的统整。整单元的问题建构,不仅能让学生更整体的了已经学习知识的内容结构,还可以有利于把问题结构化,形成更为整合的知识结构。
  三、留足提问空间,让反思落地
  普通的家长每天都会问孩子:“你今天在学校里学到了什么?”优秀的家长会问:“你今天提出一个优质的问题了吗?”不断追问可以养成不断提出优秀问题的习惯。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提出问题,让一个孩子的智慧點燃一个群体。
  但是,你的课堂中留给孩子“质疑提问”这个环节了吗?一个孩子会了,其他孩子会吗?你能把你的想法说给其他孩子听吗?对面别人不一样的想法,你能提出更好的见解吗?
  课堂中可以设置“质疑提问”这个环节,每节课留几分钟,这也是一种学习的契机,通过把一个个基本问题诠释清楚,具有思维强度的问题都能有效解决,将知识的理解由肤浅走向纵深。
  比如,六年级正在学习百分数“纳税、利息、折扣”的相关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紧密,学生也比较感兴趣。
  设计了这样的学习单,学习单中在每个小组都没有遇到困难,对于之前孩子们提出的“利息该怎样计算呢”“计算两年的利息时,利息表里已经把两年年利率3.75%标出来了,为什么还要再乘2呢”,均在组内得到轻松解决。
  有的孩子提出了自己的想法,有一个孩子提出:亮亮把400元按二年期存两年,如果先存定期一年,取出利息,连同本金再存一年,是不是利息会更多呢?
  这个问题关注了这节课的本质,因此引发孩子们的第二次讨论,再“质疑提问”环节中,教师把这个问题都抛给了全班。
  学生们通过计算发现,还是二年整存整取的方式利息多一些,老师适时表扬:你们能够透过问题找到问题背后隐藏的本质联系,这确实都是同学们容易出错的地方。同学们在完成作业时一定要细细思考再下笔哦!
  关于“质疑提问”这个环节教学中,有几点提醒:
  首先,将学生的零散问题整合,聚焦一节课的知识核心。“质疑提问”环节,当学生提出多个有价值问题时,可以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分类梳理,找到这些问题的本质联系,让学生自己说想要解决什么问题,进而提炼核心问题。选择那些具有代表性的,有延展且张力的综合性问题展开讨论,把一个问题研究透彻理解深入,其他的基本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不必个个解决,面面俱到。研究的过程中,学生也是会有启发的。
  其次,关注知识生长,聚焦思维发展。耶鲁大学校长苏必德在新生开学时有这样一段演讲令人印象深刻:“一切伟大的发现,都基于提出问题!提出关于彼此,关于我们所处世界的问题,这有助于我们去创造或发现全新的事物。”正如我们现在的课堂,我们引导学生结合其他孩子的学习,进行评价的同时提出实际问题,继而在小组内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当一个基本问题被解决时,往往又会引发新的问题,孩子的思维在不断追寻新问题、解决新问题中得以发展。
  学会提问,学会质疑,是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和自我提升的基础,我们有套路,讲方法,孩子的好问题使知识的理解更丰富,更全面,更深刻。而随着学习的深入,孩子们也能提出更多有思维含量的问题。这一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学会了知识融合,学会了互相质疑,同时也是对于自己学习行为的自我反思,实现了思维提升,获得了成长。
  ★ 本文是南京市教研室第十三期教学研究课题《三位一体,提升小学生数学自我反思能力的策略研究》过程性成果之一
其他文献
摘 要: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初中英语教学的难度系数有了明显的提升。对于广大农村地区的英语教学改革来说,英语教师需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关注学生的自主学习,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动性,鼓励学生自主控制、自我修正。进一步构建完善的学科学习框架及研究模式,在全面探索以及研究的过程中,确保教学资源的合理配置及有效利用。  关键词:农村学生;初中英语学习;自发、自控、自纠;学科学习;融入策略  引言  不管是农村初中
期刊
摘 要:随着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要求的不断推进,综合素质全方位培养已经成为现阶段我国小学教育事业的核心导向。数学课程作为培养小学生逻辑思维活跃度的重要途径之一,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同时还应当加强对学生数学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让学生从多个角度对数学知识进行深度理解,进而提升小学生数学学习质效。本文主要以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为研究背景,重点对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
期刊
摘 要:小学生学习能力正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各方面学习经验较少。想要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为基础,探索新的教学方式,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而情境教学具备直观性、形象性、具体性,能够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所以本文将基于情境教学法在小学低段语文课堂的应用研究,通过四个方面情境教学研究,希望能够整体提高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质量,夯实
期刊
摘 要:中考是学生知识学习的一个转折点,其决定着学生最终能够读取哪种类型的高中,间接决定着学生的未来人生走向。做好中考备考教学工作,是每一名教学老师的职责。本文主要针对九年级英语中考备考分层教学展开论述,以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九年级;英语;中考备考;分层教学;教学策略  随着新课程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传统的初中英语知识教学模式已不再满足当今时代教学发展的需要,注重提高学生们的英语知识学习效果才
期刊
摘 要:语文是小学阶段一门重要学科,在小学语文深度学习中,教师应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问式教学法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其能有效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能使学生主动的思考相关问题。为了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在深度学习中应对提问式教学进行优化,本文首先分析了小学语文深度学习中优化提问式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深度学习;提问式教学;策略  在小學语文教学中,要想实现学生的深度学习,应
期刊
摘 要:语言是一门艺术,教学语言更是如此。在课堂上,教师需要依靠语言来组织课堂、传授知识、启发学生。因此,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我们应该结合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及数学学科教学需求,对教学语言进行反复思考与深入探究,力求充分发挥语言艺术的魅力,构建高效率、创新型、个性化的数学课堂,促进学生的学习与发展。基于此,笔者在对个人学习成果及实践经验加以总结的基础上,针对美化教学语言的途径和优化数学教学的策略展开论述
期刊
摘 要:新课改背景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实现对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就必须重视对学生的情感教育。只有激发了学生的情感意识、情感共鸣,才可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体会、探究。就语文高年级阅读教学而言,要实现学生的深入、深度阅读,具有情感意识,能够产生情感共鸣是基础,否则学生永远无法真正读懂一篇文章。基于此,本文就小学语文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情感训练进行详细分析。  关键词:阅读教学;语文;情感训练;方法  
期刊
摘 要:函数图象与性质是初中数学教学中的重难点板块,同时也是中考中的核心考点。为了深化学生对这一知识板块的理解及认知,教师注意需要注重方式方法,关注这一知识板块与其他知识点之间的逻辑联系,全面创新初中函授教学策略及手段,在综合分析以及总结的基础上为学生的数学学习保驾护航。  关键词:初中数学;函数图象;性质教学  引言  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和教育理念导致教师将工作重心放在理论知识的说教上,忽略了学
期刊
摘 要:创新就是创造力,一个民族的发展离不开创新,没有创新就没有所谓的发展。在我国现阶段的初中教育体系中,创新一词最多是出现在政治课本里,抑或是语文课堂上,最不可能出现的似乎就是数学课本里或数学课堂上。因为大多数人认为数学就是学习数学家们研究出来的各种理论、定理,老师只需按部就班地讲,学生只需按部就班地学就行。殊不知,这种想法早已不适合现阶段的数学教育。现阶段的数学不仅要培养学生们的逻辑思维,更要
期刊
摘 要:小学作文教学在教育的发展中不断改进,传统的教学方式不能适应新的要求,需要更多运用生活化的教学方法。在作文教学课堂中设计时增加生活化的程度,可以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技巧,增加学生对语文的认知。教师在进行习作教学时不能只是理论教学,要重视作文与实际知识的联系。教师可以用生活作为习作课堂教学的丰富资源,学生通过习作加深对于生活知识的吸收,关注身边生活中的现象,用来进行学生作文习作的创造,让学生认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