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教学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ngyougui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心理健康教育在当前的教育中是不容忽视的一门课程,在生物教学中要利用学科特点,做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真正培养身心健康发展的社会有用人才。
  关键词: 生物教学 心理健康教育 教学内容
  
  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中小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中小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社会阅历的扩展及思维方式的变化,特别是面对社会竞争和升学的压力,他们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升学就业和自我意识等方面,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惑或问题。因此,在中小学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学科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中心环节,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之一。在学科中与心理健康教育联系最密切的莫过于生物学。因此,生物教师要借助学科优势,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在生物教学活动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为学生整体素质发展打下坚实基础。近几年来,根据《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中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具体目标的规定:“使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我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现总结如下。
  1.结合“生命活动调节”的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自信,从字面上理解就是相信自己。相信自己的什么呢?相信自己的能力和价值。换句话说,就是对自我能力和价值的肯定。美国作家爱默生说:“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人们常常把自信比做发挥主观能动性的闸门,启动聪明才智的马达。我结合“生命活动调节”的教学内容,让学生认识到学习是大脑的功能。人类的大脑重量约为1400克,大脑皮层的表面积约为2200平方厘米,其中含有140亿个神经细胞,对于这些特点,人人几乎都是相同的。即使是爱因斯坦的大脑,无论是体积、重量,还是构造上都与其他同龄人没有多大区别。著名教育家布鲁姆根据实验和调查研究认为,除了天才儿童和低能儿童各占2%—3%外,其余95%左右的学生在学习能力方面是相差无几的,学习成绩的优劣,非智力因素起着决定性作用。学生通过对大脑的了解,明确了大脑的先天发育情况基本相同,之所以成绩不同,和后天心理素质的影响有很大关系,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自信心,而且激励其发奋读书。
  2.结合“生殖与发育”的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性心理教育。
  性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养成科学的、文明的、健康的生活方式;明白性既是自然的,又是社会的,性不是为一时之乐,而是为永久幸福;在认识世界之前,首先要认识自己,对自己的身心变化有所了解,为进一步学习和成长打好基础。没有一个健康的身心基础,任何教育都是无本之木。青少年是成长变化的个体,随着青春期的到来,性意识发展,性生理逐渐成熟,对青少年产生了巨大的心理冲击。从我国实际情况看,社会正经历着从“传统”向“现代”转型,各种思想观念交织在一起,在社会文化中黄毒泛滥,严重地影响着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在以往的教育中,性教育一直未受到足够重视,青少年从正规途径获得的性知识相对较少,导致许多青少年的性困惑、性犯罪,以及婚前性行为、性歧视、同性恋等不健康的社会问题。“生殖与发育”的教学,是对学生进行性心理教育的絕好时机。我结合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介绍性器官的解剖生理结构与功能,以及有关生理变化和身体发育卫生常识,使他们对自己的生理现象有一个比较深入的了解,不至于产生顾虑,陷入迷惑、恐惧、焦躁不安的不良情绪中,从而避免了对身心健康的不良影响。通过老师的讲解,学生更加珍惜自己的生命,也珍惜别人的生命,珍惜父母之爱。对别人友爱,对世界关注,这本身就是道德品质发展的一种标志。
  3.结合“生物与环境”的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适应性教育。
  达尔文在“进化论”中指出,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人类必须适应社会、适应生活。在教学活动中,必须让学生清醒地认识到,他们只是整个社会中的一员,是组成社会的一个细胞,对社会既要有索取,又要有奉献。“生物与环境”这部分内容,有许多相互依存的自然现象可作为教育的材料。如在“种内互助”中的蜜蜂这个种群,各种工蜂分工明显,觅食、保卫、清洁、育幼分得清清楚楚,工作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如果青少年学生不能正确认识到这一点,只图索取与享受,在社会、家庭不能满足的情况下,就可能形成冷漠、狭隘、自私的心理,甚至会仇视社会,危害社会。因此,我们应教育学生树立积极、健康的生活信念,认清自己在社会上的价值和社会的依存关系,主动调整自己服务社会、适应社会。
  4.结合“生物科学史”教学内容,培养学生承受挫折的能力。
  在步入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无论是在校学生,还是在企业工厂辛勤工作的员工,无论是知名学者教授,还是在经济浪潮中呼风唤雨的弄潮儿,都会经历挫折的考验,有些还是频繁又长久的痛苦考验。古人云:“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设法培养学生承受挫折的能力,使他们在遇到挫折时不致对人生和社会失去信心。在生物教学过程中,可结合“生物科学史”教学内容,培养学生承受挫折的能力。例如,在“遗传规律”的教学中,我向学生介绍遗传学的奠基人——孟德尔揭示两个遗传基本规律的艰难曲折历程:经过整整8年的不懈努力,他发现并揭示出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然而,孟德尔的研究成果在当时并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直到35年后,孟德尔的发现又被三位植物学家在各自的实验中予以证实,受到重视和公认,遗传学的研究从此很快发展起来。通过科学史的学习,学生明确受挫、失败和成功的内在联系,学会合理认识挫折,正确对待挫折,认识到“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树立坚定的信心和克服困难、勇于战胜困难的毅力,懂得一个人具备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是多么重要。此外,在教学活动中,可有意识地创设逆境,进行耐挫力训练和坚韧性格的培养。
  5.在生物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是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人际关系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未来教育“四大支柱”里就有“学会共同生活”。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善于与人合作,是新世纪人才必须具备的素质。传统的班级授课制是以教师为中心的,从课桌排列看,一律面向老师;从课堂活动看,强调的是教师活动。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中学生缺少交流、合作的机会,不利于人际互动,不利于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如果将研究性学习有机渗透到生物教学过程中,就能很好地弥补传统班级授课制的缺陷。例如,在学习了“生物与环境”一章之后,我开展了“牛场河污染情况的调查”的研究性学习活动。在活动实施时,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由6—8名能力、性别、成绩不同的学生构成,并选出组长。然后,以小组为单位,经过查阅资料、访问、实地调查取样、实验分析等环节,写出调查报告。最后,举办成果交流活动。通过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开展,学生从中学到了正确认识事物、解决问题的方法,人的各种高级心理机能得到了不断内化,团结协作能力得到了提高,社会责任感也得到了增强。
  
  参考文献:
  [1]陈丽梅.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2]蒋光清.青少年心理保健指导.
其他文献
摘 要: 化学习题的训练是初中学生必经之路,在解题过程中会发现学生的不同情况,教师应从深入了解学生做题思路出发,以常见题错法分析,提高学生解题的正解率为研究方法,运用一题多问,合理解题步骤,完善的评价来树立学生信心。本文分析了习题训练中学生容易出错的情形,提出了学生习题的设置要求。  关键词: 习题训练 审题 情境    一、问题的提出  化学习题是教师了解和评价学生的学习质量和
本研究旨在建立快速,简便地检测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的胶体金免疫层析方法。利用辛酸-饱和硫酸铵法和亲和层析柱联合法纯化兔抗TGEV N蛋白的多克隆抗体及抗TGEV N蛋白的单克隆
香港数码电视(StariTV)香港星光国际网络、香港数码电视总裁吴志成根据新华社最近发表的资料显示,中国现在有超过62万Internet用户,并预计本世纪前会增加2~3倍,达到200万用户,而Internet使用率最高的两个中国城
摘 要: 高中生物教学应当积极推进创新性模式,本文阐述了高中创新性教学的必要性,进而探讨了如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这一问题。  关键词: 高中生物教学 创新性模式 创新思维    一、引言  学习是一个探索的过程,是一个创新的过程。我们在学习前人知识的基础上,发现新的问题,从另一种角度加以思考并解决这一问题,这就是创新思维。高中生在学习生物的过程中,应该培养创新思维
摘 要: 新的高中生物课程方案要求课时少、负担轻、效率高。在教学内容增加,教学质量要求大大提高的情况下,如果按照过去的教学方法授课,连完成教学任务都很困难,更谈不上高标准、高质量。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科学素质,努力提高课堂效率为方向寻找突破口,引入先进的、新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 高中生物教学 思维能力 培养方法    过去高中生物教学内容相
让老照片重现光彩陈虎林王少华老照片,是历史瞬间的定格,但它毕竟不是反映现实的新闻照片,通常是不在要闻版上刊登的。那么,能不能让老照片在要闻版重放光彩呢?我们在“纪念青沧(青
摘 要: 本文从提高化学教师自身素质、结合化学生活实例、增加兴趣实验、利用现代化教育手段、结合化学学科等五个方面阐述了培养学生学习化学兴趣的方法。  关键词: 《中学化学》课程 学习兴趣 教学方法    《中学化学》是一门基础课,不但是学习化学的基础,而且是学习化学专业的基础课,学生往往对这门学科的学习感到极为困难。如何使学生对化学产生兴趣,并使他们学好这门功课,一直是从事化学教
印楝油(neem oil)是印度传统药用植物一印楝树(Azadirachta indica A. Juss)的种子提取物,具有抗寄生虫、抗微生物、解热镇痛、抗炎、免疫调节、抗溃疡和促进伤口愈合等药理活性。前期研究从印楝油中分离得到一具有较好杀螨和抗菌活性的单体物质,并鉴定为十八-碳酸-四氢呋喃-3,4-二酯(Octadecanoic acid-tetrahydrofuran-3,4-diyl es
改革会议和领导同志活动报道的初步尝试浙江日报总编辑张曦改革会议和领导人活动的报道,是新闻单位多年来探索但成效甚少的一个课题。去年新春,浙江省委书记李泽民、副书记刘枫
21世纪,社会已跨入一个崭新的经济时代,科学技术发展速度加快,新领域不断增多,各学科既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周期大大缩短,计算机的普及和网络的崛起大大改变了人们的工作方式、学习方式、思维方式乃至生活方式。现代教育技术是以现代教育理论、学习理论为指导,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领域中的应用,是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制高点和突破口。有人曾说:“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全面应用,必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