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教学的若干创新性模式探究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fengyu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高中生物教学应当积极推进创新性模式,本文阐述了高中创新性教学的必要性,进而探讨了如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这一问题。
  关键词: 高中生物教学 创新性模式 创新思维
  
  一、引言
  学习是一个探索的过程,是一个创新的过程。我们在学习前人知识的基础上,发现新的问题,从另一种角度加以思考并解决这一问题,这就是创新思维。高中生在学习生物的过程中,应该培养创新思维[1]。如何培养高中生学习生物的创新思维,的确是个问题。
  生物课程是高考要考的科目,在高中教学中非常重要。在当今的前沿科技发展中,生物科学发展飞速,成果显著,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比如对干细胞研究、体细胞克隆哺乳动物技术的研究、DNA分子结构和功能的发展、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实施、生物工程产业的兴起、脑科学的深入发展等都有了相当大的突破,人们的生活获得了很大的改变。特别是生物科学技术和信息科学技术正被市场化,并迸发了巨大的经济力量和潜力,已成为科学发展和技术革命的世纪标志。生物科学和技术不仅影响人类的生活、社会文明和经济活动,还深刻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从这种情况看,高中生物教学就要跟上时代的发展,适应时代的需要。因此,高中生在学习生物的时候,不应该仅仅局限于课本上的知识,而应该在课本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性探究。
  二、高中生物教学需要创新
  大自然是奇妙的,充满神秘色彩。在孩提时代,我们总是会问关于这个世界的各种各样的问题,其中很大一部分和生物有关系。在所有的高中课程中,生物课程就像是一把打开自然之门的钥匙,科学系统地解答了很多我们无法解答的疑问。比如,这个世界是从哪来的,我们自己是从哪来的,这个世界究竟会发展成什么样子,等等。
  自小学以来,我们就一直学习生物课程,学习的内容由简单到复杂,能解释的事情由表及里。高中生物课程在小学和初中物理课程的基础上给了我们一些新的思想。小学生物课程告诉我们什么是生物,初中生物教会我们生物为什么是这样,高中生物提问我们生物还有哪些。高中生物教学的使命是用学到的知识引导我们在已知的领域探索,在此基础上向未知的领域迈进。
  传统的思维被传承下来,肯定是因为其自身具有存在的合理性,是先辈的观点和经验,然而,传统思维自身存在很多缺陷。现代社会发展日新月异,新的事物层出不穷,我们要适应这个社会的变化,就必须转变思维方式,生物教学也不例外。
  江苏省作为一个经济大省,社会经济环境和自然环境在全国范围内都位于前列。在高中生物教学方面,江苏省十分重视创新教育。2008年,江苏省根据苏教研[2008]53号文件精神,组织力量对各市选送的生物试验教学论文认真评审,评出一等奖8篇,二等奖29篇,三等奖74篇。这次评选活动得到了广大教师的积极响应,江苏省各市教研部门认真组织了初评工作,选送的论文总体质量较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前江苏省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改革的成果。获得一等奖的论文有东海高级中学的《“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实验教学构思》,南京市六中的《“实验”与“探究”——探讨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如何发展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常州市北郊中学的《探寻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的创新点》,江苏省镇江一中的《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实验的教学案例》,等等。获得二等奖的论文有东台市新曹农场中学的《有关渗透作用的实验教学探究》、武进区横山桥高级中学的《寻科学之本质,还实验之本色》,常州市第一中学的《立足实验教学,提升科学素养》,淮安中学的《“细胞呼吸”一节中的实验设计》,等等。这次评选是江苏省重视高中生物创新的一个事例。
  三、如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不是胡思乱想,也不是随意就能获得的,而是需要经过探索才能得到的。新理论或是新想法一般具有一定的超前性,或许得不到当时世界的认可,但是能在以后的发展中显示其独特的魅力。那么如何培养在生物教学过程中的创新思维的确是个需要探讨的问题,我们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转变高中生物的教学观念。生物新课程与旧课程的显著差别之一就是学生的参与度增加,而不是一味地教师指导。教育不仅仅是训练和灌输的工具,而应该是发展认知的手段。江苏省在生物教学的创新探索过程中,积极鼓励学生做试验,让学生自己动手,加深学生对课本知识的了解,达到更高的教学目标[2]。
  其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创新实践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探索的过程,不仅仅是教师传授知识的过程。师生共同探讨,双向交流,共同探讨认识问题的观点和看法。
  最后,教师应对学生进行良好的引导。高中生物教学创造不但要有广度,还要有深度。老师有必要对學生进行必要的指导和暗示,毕竟老师的学识更广。老师的正确指导是学生学习知识,获得灵感的一个必要条件。
  四、结语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通过对江苏省生物创新教育的分析,我们了解到政府对创新性教学的重视度会极大地鼓舞各个学校的创新性教学,生物课程也不例外。生物学将会成为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
  
  参考文献:
  [1]程俊英.创新教学理念提升高中生物教学成效[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1,(28):73.
  [2]苏芳.如何运用创新教学理念提高高中生物教学效率[J].大观周刊,2011,(30):39.
其他文献
实验1 反相色谱分离和分光光度分析rn用色谱法将物质分离后再进行分光光度分析是一种化学实验室中广泛使用的分析技术.例如,复杂的有机混合物经常用反相液相色谱结合分光光度
猪链球菌(Streptococcus suis,SS)为革兰氏阳性菌,根据菌体荚膜抗原特性的不同,可以分成35个血清型,其中以SS2流行最广、致病性最强。SS2不仅可引起猪脑膜炎、关节炎、败血症
近年来由于矿物资源枯渴,对未利用的低品位矿床或者矿物组织致密的难处理的资源急待将其变成有用资源。确定微细矿物颗粒的选别技术是重要的课题。目前的现状是,作为微细粒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它是在大量的实验和生活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并且与现代科学技术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传统的化学实验教学往往只局限于教师演示,学生看;教师示范,学生模仿;重复实验等被动式的实验模式,忽略了在实验中对学生观察、探究能力的培养。因此,改革化学传统实验教学模式是提高学生的观察、探究能力在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具体体现。  一、实验观察探究能力的基本内容  所谓观察、探究能力,就是对事
摘 要: 本文从诗歌与化学、词语与化学、文学作品与化学、名言与化学这四个方面阐述了文学与化学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关键词: 化学与文学 课堂教学 运用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讲究严谨扎实和一丝不苟;文学作品是反映社会、生活的,思想自由、浪漫,二者似乎是永远走不到一起的平行线。其实不然,仔细分析一下,化学和文学两个迥然不同的领域有着不少相通之处。文学作品和化学公
“雁难飞”——淮河航运乱收费采访日记梁闻刚背景:从国务院减轻企业负担办公室得到一条新闻线索:淮河航运存在严重的乱收费现象,船队航行100公里就有二三十种收费项目,航运公司一年
钠与水反应制取氢气的实验是高一化学中的一个重要实验,它既可作为教师演示实验,又可作为学生分组实验。现行教材中的实验是直接把钠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让学生看现象。虽然装置比较安全可靠,操作简单,但有些实验现象不是很明显。如生成了气体,气体是氢气等难以说明。下面设计一种实验方案,是将钠跟水反应的喷泉实验、钠跟水反应产物的检验实验和氢气与空气混合点燃发生爆鸣声的实验巧妙地组合在一起,使其具有新的功能。经过
摘 要: 化学习题的训练是初中学生必经之路,在解题过程中会发现学生的不同情况,教师应从深入了解学生做题思路出发,以常见题错法分析,提高学生解题的正解率为研究方法,运用一题多问,合理解题步骤,完善的评价来树立学生信心。本文分析了习题训练中学生容易出错的情形,提出了学生习题的设置要求。  关键词: 习题训练 审题 情境    一、问题的提出  化学习题是教师了解和评价学生的学习质量和
本研究旨在建立快速,简便地检测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的胶体金免疫层析方法。利用辛酸-饱和硫酸铵法和亲和层析柱联合法纯化兔抗TGEV N蛋白的多克隆抗体及抗TGEV N蛋白的单克隆
香港数码电视(StariTV)香港星光国际网络、香港数码电视总裁吴志成根据新华社最近发表的资料显示,中国现在有超过62万Internet用户,并预计本世纪前会增加2~3倍,达到200万用户,而Internet使用率最高的两个中国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