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假字认定需谨慎

来源 :语文天地·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wb1986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鲁人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中,有四个字编者将其认定为通假字,笔者以为不妥。下面略陈鄙陋,以期与编者商榷,也希望得到方家的批评与指正。
  一、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琵琶行》)篦,通“鎞”
  《说文新附》:“篦,导也。今俗谓之篦。”郑珍《新附考》:“今眉篦、插头篦皆作此。《小学篇》,王羲之撰,是汉后字。大徐以为俗名,是也。”又日:“导,所以到鬓发使入巾帻之里也。”“今人用此物以骨为之,有齿似疏(梳)而纵长,妇女日间以理鬓发。”其本义是“古代理鬓发的用具,妇女也用以插在头上作装饰”。“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的“篦”正是此义。
  “篦”还有一义项,《汉语大字典》和《汉语大词典》中同“镜”,指古时医生用以治眼疾的器械。《康熙字典·金部》:“鎞,《增韵》:掠器也。俗作篦。”《涅槃经》:“有盲人为治目,故造诣良医。是时良医即以金鲲刮其眼膜。”可见,“鎞”是将眼中病膜用篦刮,以疗眼疾。
  二字中古音皆帮母齐韵平声。“篦”“鎞”二字通假,“篦”为本字,是在表“医生用以治眼疾的器械和古代理鬓发的用具”这一义项时。二字均有“古代理鬓发的用具,妇女也用以插在头上作装饰”这一义项,在此义上,《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词典》和《辞源》认定不构成通假关系,可见,此处“篦”通“鎞”的注释欠妥。
  二、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离骚》)濯,通“浊”
  濯,《说文·水部》:“濯,、擀也。”本义为“洗涤”。《诗经·大雅·洞酌》:“洞酌彼行潦,挹彼往兹,可以灌罍。”毛传:“濯,滌也。”由此引申为“沐浴过的脏水”。《广雅》:“潲、濯,滌也。”《礼记·丧大记》:“渜濯弃于坎。”孔颖达疏引皇氏云:“濯为不净之汁也。”浊,“濁”之简化字。濁,《说文·水部》:“濁,水,出齐郡厉妫山,东北人钜定。”其本义为河名,即今北洋河。假借为“脏,不干净”。《遇张邯郸庄》:“雨门延风凉,洗我昏濁肌。”
  濯,上古定母药部入声;浊,上古定母屋部人声。二字上古音相近。在《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词典》《辞源》《辞海》和《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中二字无通假现象。“濯”有“沐浴过的脏水”义,句意解释为“屈原主动远离沐浴过的脏水、污泥”,符合语境。如果认定“濯”通“浊”,其义项必为“脏,不干净”,句意为“屈原主动远离不干净污泥”,就会出现句意重复,因为“污”本身就有“不干净”的意思。
  三、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离骚》)指,通“旨”
  指,《说文解字》(下称《说文》):“指,手指也。”可见其本义为“手指”。《仪礼·大射仪》:“右巨指鉤弦。”郑玄注:“右巨指,右手大擘。”引伸为“指向”,《吕氏春秋·知度》:“非其人而欲有功,譬之若夏至之日而欲夜之长也,射鱼指天而欲发之当也。”又引申为“意旨、意向”。《汉书·东方朔传》:“丞相御史知指。”颜师古注:“指,为天子之意也。”旨,《说文》:“旨,美也。”其本义为“味美,美味”,引申为“美好”,表“意旨、意向”义为其假借义。《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词典》《辞海》和《辞源》均认为在“指,通‘旨”’时,其意义为“美好”,即二字通假只在表“美好”这一意义时,表“意旨、意向”义时不构成通假关系。《说文》中还有一字“恉”,此字盖为“美好”一义的后起分化字。《说文解字注·心部》(下称《段注》):“憎,意也。今字或作旨,或作指,皆非本字也。”《段注·手部》:“指,假借为恉。”《段注·旨部》:“旨,美也。叠韵,今字以为意恉字。”
  三字上古皆章母旨部上声。“指”与“恉”、“旨”与“恉”在表“意旨、意向”时通假,而“恉”字现已废,此义并入“旨”,因此教材编者注为“旨”。这样易给人带来一种错觉,即“指”与“旨”在“意旨、意向”义时形成通假关系,古已有之,不符合语言实际。
  四、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归去来兮辞》)衡,同“横”
  衡,《说文·角部》:“衡,牛触,横大木其角。”本义为“古代绑在牛角上防触人的横木”,引申为“架在门窗或屋梁上的横木”。《集韵》:“横以木为门也。”宇,《汉语大词典》:“房屋。”因此,《汉语大词典》对“衡宇”的注释正为“横木为门的房屋。指简陋的房屋。”引用书证正为此句。
  二字中古皆匣母庚韵平声。因为二字均有与“纵”“直”相对的意思,《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词典》在此义不认为是通假,而《辞海》《辞源》和《古汉语常用字字典》认为是通假。但是,如果用这一义项,则“衡宇”的意思就会成为“横着的房屋”,与实际不符。故二字在此句中不存在通假关系。
  通假字的认定有两个条件:语音要相近或相同,语音指通假字使用时的读音;要有典籍证明。笔者以为,编者不认真查阅古籍,不结合具体语言环境,仅以这四个字古今读音相同或相近,意思也有相近之处,便认定为通假,有点失之偏颇。
其他文献
古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语文考试中,古诗词也是不可忽略的重要得分项。诗词创作往往将客观事物作为载体,将诗人的情感融入其中,从而将古诗词的审美规律与艺术特质体现出来,这些客观事物即意象组合。对诗词意象进行准确把握,除了能充分体会作者的真实情感,还能产生心灵共鸣,展开想象与联想。下面笔者结合自身教学经验,谈谈对高中语文古诗词意象教学的体会。  一、深情朗读,体会意象  诗词的字、句中蕴含
“以法治档”,就是按照有关法律,法规来管理档案事务,由于它克服了以往工作中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因而就更具理性色彩,更能推进档案工作在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上不断前进,这既是档案事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授课过程中的节奏与过渡能够影响整个课堂的学习氛围与学生的学习兴趣。
忙碌而充实的2016年就这样匆匆走过,累并快乐着,是对这一年最好的诠释。时至年末,远在大连的刘红梅妈妈一直让我挂心,因为患有严重的高血压造成眼底出血,她又一次做了手术。
<正> 电子文件归档就是通过电子计算机将整理好的电子文件和它生存的环境条件一并转存在磁性存储载体或光盘保存。与单纯的纸质文件归档工作相比,电子文件归档的范围扩大了,
本刊讯(杨振歧)1998年12月22日,经过省档案局目标管理考评组严格考评,唐山市档案馆被评定为省一级档案馆。是日,唐山市档案馆晋升省一级档案馆颁证仪式在唐山宾馆会议厅举行。省档案局局长
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共选了三首李煜词作。李煜词作以亡国之后最臻上乘,从终日宴乐、尽日笙歌的小朝廷走进“次中日夕只以泪洗面”的囚室,人生遭际的变迁、国破家亡的悲凉,使李煜无论在思想感情的表达还是对人生境遇的思考上都有了较明显的改变,而用以抒写内心情感经历的词作也由婉转缠绵转向忧愤悲怆。李煜这一时期的词作无论在思想内容还是艺术技巧上都达到极高的境界,尤其在抒情手法的运用上更是独具特色,能博采众长为己所用
高考语文病句题是有规律可循的,有些病句有特殊的标志,掌握这些标志就能帮助我们快速辨析句子出了什么毛病。  一、顿号,“和”“及”,“以及”“与”  看见句子中并列词语或并列短语时(一般有顿号,“和”“及”“以及”“与”等标志),检查①并列成分是否有交叉部分或种属关系,②并列成分能否与前后相关成分搭配,③并列成分是否有语序的先后顺序。  例1:贫困市民和下岗职工不再把干个体看作是丢脸的事,他们已经坦
新材料作文教学不仅能够透过新的教学理念、教学素材以及教学模式切实改善和提升学生的语言技能,还能够有效展开对学生思维的训练,这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将会有很大帮助。  一、作文命题上注重思维训练  新材料作文教学中首先应当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这也是让学生的习作更丰富的一种方式。鼓励学生讲真话、讲实话应当成为作文教学的一个主旨,学生只有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才会对写作过程更为钟情,才能够在写作中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