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开发型实训基地是模拟真实生产环境的工程施工实训基地,因此技能训练过程中学生的安全问题显得十分重要。实训指导老师在技能训练过程中,担负着抓好实训安全的重要责任。必需制度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来保证学生的实训技能训练顺利进行,完成实训学习的课程。
关键词:实训基地;安全工作
一、实训基地安全管理建设
为有力推动本学部实训基地安全工作的开展,建设教学、实训的安全保障体系,打造绿色平安校园,根据教育、预防、整改方针,针对新形势下实训基地安全工作的现状和要求,提出了“育人为本、安全为先、预防为主、全员提高、重在落实”的安全建设理念和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倡导安全发展理念,构建和谐校园文化,提升师生员工的安全文化素养和安全防范技能的建设思路,开展实训基地安全系统化建设,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认真积极做好实训基地安全工作,为学校教学,科研和学生实训学习工作保驾护航。
(1)规范基础设施建设.杜绝实训基地安全隐患
高度重视实训基地安全问题,从源头抓起,把安全建设标准纳入实训基地基础设施规划与建设中,加大实训基地安全设施投入力度,在实基地新建、扩建过程中,以保证安全为前提,按专业实训室的特点,充分考虑实训室的设计、建设、仪器设备的购置和安放及实验室水、电、气等管线设施的规范、完善问题。同时,学校还要投入经费对旧实训室进行改造,进行实验室通风系统及水、电、气线路的扩容和改造,保证实训室布局合理、安全通道顺畅,实训室安全防护设施和报警装置完善,安全事故抢救设施齐全、性能良好,减少了实训室安全隐患,增强实训室事故的预防和处置能力。
(2)建章立制。完善安全管理网络
制度完善健全、科学合理、切实可行,实训室的安全建设才能有法可依,有章可循。针对实训室安全发展的新形势,根据实际情况修订相关的实训室安全制度。制订了操作性强的实施细则和配套制度,建立了环境设施规范使用、安全检查防护维修制度;从环保和安全的角度考虑,建立易燃、易爆、剧毒物品等物的使用和存放制度;针对不同的实训室,制定废气、废水和有害固体等产物的处理检测制度。由此同时还实施了实训室安全工作责任追究制,签定安全责任状,职责分明,责任到人。
(3)转变安全管理模式。加强安全教育
在新形势下,实训室安全工作迫切需要我们积极转变安全管理模式,倡导安全服务,把工作重点放在预防上,加大实训室安全管理的广度和深度,利用信息化、科学技术和文化手段,变事后型为预防型的管理,要从传统的行政手段、常规的监督检查,发展到现代的法治手段、科学手段和文化手段,要从基本的标准化、规范化管理,发展到以人为本,利用科学技巧与方法的管理。
二、实训教师和班主任安全职责
实训技能训练是职业学校教学过程中的重要部分。实训指导教师和班主任在技能训练过程中,担负着抓好实训安全的重要责任。为了使实训技能训练在实训教学中能顺利进行,需要制订安全职责:
1、班主任在实训课前培养学生要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的安全生产的方针,严格执行各项安全管理制度。
2、班主任和实训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安全生产实训的教育。拟订适当实训课程进度、安排学生实训岗位、教导学生安全注意事项并贯彻实施。要对学生进行安全生产纪律和安全操作规程的教育,并把这一教育贯穿于整个教学环节和教学过程之中,以培养学生预防事故和职业性危害身体健康的能力,提高学生安全生产实训的自觉性。
3、随时注意学生工作方法、器具使用、工作姿势、身体位置是否适当。要制订各项安全生产的措施。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分别规定不同的实训时间,注意学生劳逸结合;要配备必要的安全防护设施和用品,加强监督检查,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要消除一切不安全因素,给学生创造安全生产的有利条件。
4、要培养学生善于运用注意力的集中、分配和转移。在生产实训时,要提醒学生高度集中注意,思想不能放松。注意并维护学生实习安全,发现异状时,随时纠正或制止。还要善于把注意力分配到几个事物现象上去,在长时间连续学习過程中,应给予学生适当休息,勿使过分疲劳。督导并检查实习学生遵守安全规则情形,纠正不安全习惯。
5、对繁杂或具危险性之工作,应特别严格监督,并适时指导。要掌握事故规律。一般说生产实训初期和生产实训末期容易发生事故。在生产实训初期,学生由于好奇心强,什么都要看,什么都想动,就容易违反操作规程,发生事故。生产实训末期,思想放松,麻痹大意,也容易发生事故。
6、协助布置实习工场、安全维护及机具保养之工作。
对实训时的设施、设备、工量具要经常检查维护,使其处在正常的合格运转状态。指导学生保养机具设备,并保持工场环境之整洁。对在实训中,发现设施、设备、工量具有故障,应及时停止使用,以防安全事故发生。
7、班主任和实训教师要保持良好精神状态,以应付偶发事件。在实训中,一旦出现安全事故,立即停止实训,向上级报告,并写出事故经过,总结经验教训。
三、学生安全实训
对学生实习实训安全管理贯彻预防为主、教育先行、明确责任、实事求是、方便操作的方针,努力把事故消除在萌芽状态,并妥善处理好实习实训活动过程中发生的安全事故。
1、学生实训前应接受系统的安全教育
2、学生实训必须在实训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学生在操作前一定要明确操作步骤和操作时应注意的安全问题。
3、参加实训的学生,必须听从实训指导老师的指导,自觉遵守纪律,做好实训的安全保护工作。
4、在实训全过程中,应当严格执行安全管理规定和安全操作规程,服从管理,正确着装和使用劳动保护用品。在进入车间前,必须穿好工作服、工作鞋,不得穿短裤、背心、拖鞋、裙子、高跟鞋、戴围巾,长发应戴帽子。
5、学生操作前,应检查所用设备、用具、仪器等是否完好无损,如有损坏立即报告指导老师,操作中,如设备有故障,应立即停止操作。
6、学生应爱护实训设备、仪器,节约用水用电,节约材料,如损坏设备仪器应及时报告并按章赔偿。
7、学生实训时,严格遵守操作纪律和操作规程,严禁乱窜岗位,打闹嬉戏。未经指导教师许可,不得离开操作岗位。
8、学生实训时不能用湿手或湿物接触电插销或带电物体。操作完毕,—定要切断电源。机器设备、仪器装备应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操作,严禁擅自开动机器设备及仪器设备,力避意外、不测事故发生。确保人身、设备安全。
9、实训结束,及时切断水、电、气源,清点用具,做好设备及仪器的清洁工作。
10、实训中,不服从指导老师和工作人员管理及违反安全管理规定、操作规程者,情节较轻的给予批评教育,情节较重或造成后果的要按学生违纪处分条例进行处理。
四、小结
在实训基地学生的安全工作是重中之重,安全实训是学生完成课程的有力保障。我们应当总结经验,大胆改革,根据自身的条件去完善实训基地的安全工作。
参考文献:
[1]张福江. 机械加工专业实训基地的安全管理浅析[J]职业技术教学与研究,2013(71)
[2]李斌. 浅议机电实训基地的安全建设[J]改革探索,2010(11)
[3]裴春芳. 校内实训基地安全隐患分析及对策研究[J]教育管理,2010(04)
关键词:实训基地;安全工作
一、实训基地安全管理建设
为有力推动本学部实训基地安全工作的开展,建设教学、实训的安全保障体系,打造绿色平安校园,根据教育、预防、整改方针,针对新形势下实训基地安全工作的现状和要求,提出了“育人为本、安全为先、预防为主、全员提高、重在落实”的安全建设理念和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倡导安全发展理念,构建和谐校园文化,提升师生员工的安全文化素养和安全防范技能的建设思路,开展实训基地安全系统化建设,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认真积极做好实训基地安全工作,为学校教学,科研和学生实训学习工作保驾护航。
(1)规范基础设施建设.杜绝实训基地安全隐患
高度重视实训基地安全问题,从源头抓起,把安全建设标准纳入实训基地基础设施规划与建设中,加大实训基地安全设施投入力度,在实基地新建、扩建过程中,以保证安全为前提,按专业实训室的特点,充分考虑实训室的设计、建设、仪器设备的购置和安放及实验室水、电、气等管线设施的规范、完善问题。同时,学校还要投入经费对旧实训室进行改造,进行实验室通风系统及水、电、气线路的扩容和改造,保证实训室布局合理、安全通道顺畅,实训室安全防护设施和报警装置完善,安全事故抢救设施齐全、性能良好,减少了实训室安全隐患,增强实训室事故的预防和处置能力。
(2)建章立制。完善安全管理网络
制度完善健全、科学合理、切实可行,实训室的安全建设才能有法可依,有章可循。针对实训室安全发展的新形势,根据实际情况修订相关的实训室安全制度。制订了操作性强的实施细则和配套制度,建立了环境设施规范使用、安全检查防护维修制度;从环保和安全的角度考虑,建立易燃、易爆、剧毒物品等物的使用和存放制度;针对不同的实训室,制定废气、废水和有害固体等产物的处理检测制度。由此同时还实施了实训室安全工作责任追究制,签定安全责任状,职责分明,责任到人。
(3)转变安全管理模式。加强安全教育
在新形势下,实训室安全工作迫切需要我们积极转变安全管理模式,倡导安全服务,把工作重点放在预防上,加大实训室安全管理的广度和深度,利用信息化、科学技术和文化手段,变事后型为预防型的管理,要从传统的行政手段、常规的监督检查,发展到现代的法治手段、科学手段和文化手段,要从基本的标准化、规范化管理,发展到以人为本,利用科学技巧与方法的管理。
二、实训教师和班主任安全职责
实训技能训练是职业学校教学过程中的重要部分。实训指导教师和班主任在技能训练过程中,担负着抓好实训安全的重要责任。为了使实训技能训练在实训教学中能顺利进行,需要制订安全职责:
1、班主任在实训课前培养学生要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的安全生产的方针,严格执行各项安全管理制度。
2、班主任和实训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安全生产实训的教育。拟订适当实训课程进度、安排学生实训岗位、教导学生安全注意事项并贯彻实施。要对学生进行安全生产纪律和安全操作规程的教育,并把这一教育贯穿于整个教学环节和教学过程之中,以培养学生预防事故和职业性危害身体健康的能力,提高学生安全生产实训的自觉性。
3、随时注意学生工作方法、器具使用、工作姿势、身体位置是否适当。要制订各项安全生产的措施。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分别规定不同的实训时间,注意学生劳逸结合;要配备必要的安全防护设施和用品,加强监督检查,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要消除一切不安全因素,给学生创造安全生产的有利条件。
4、要培养学生善于运用注意力的集中、分配和转移。在生产实训时,要提醒学生高度集中注意,思想不能放松。注意并维护学生实习安全,发现异状时,随时纠正或制止。还要善于把注意力分配到几个事物现象上去,在长时间连续学习過程中,应给予学生适当休息,勿使过分疲劳。督导并检查实习学生遵守安全规则情形,纠正不安全习惯。
5、对繁杂或具危险性之工作,应特别严格监督,并适时指导。要掌握事故规律。一般说生产实训初期和生产实训末期容易发生事故。在生产实训初期,学生由于好奇心强,什么都要看,什么都想动,就容易违反操作规程,发生事故。生产实训末期,思想放松,麻痹大意,也容易发生事故。
6、协助布置实习工场、安全维护及机具保养之工作。
对实训时的设施、设备、工量具要经常检查维护,使其处在正常的合格运转状态。指导学生保养机具设备,并保持工场环境之整洁。对在实训中,发现设施、设备、工量具有故障,应及时停止使用,以防安全事故发生。
7、班主任和实训教师要保持良好精神状态,以应付偶发事件。在实训中,一旦出现安全事故,立即停止实训,向上级报告,并写出事故经过,总结经验教训。
三、学生安全实训
对学生实习实训安全管理贯彻预防为主、教育先行、明确责任、实事求是、方便操作的方针,努力把事故消除在萌芽状态,并妥善处理好实习实训活动过程中发生的安全事故。
1、学生实训前应接受系统的安全教育
2、学生实训必须在实训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学生在操作前一定要明确操作步骤和操作时应注意的安全问题。
3、参加实训的学生,必须听从实训指导老师的指导,自觉遵守纪律,做好实训的安全保护工作。
4、在实训全过程中,应当严格执行安全管理规定和安全操作规程,服从管理,正确着装和使用劳动保护用品。在进入车间前,必须穿好工作服、工作鞋,不得穿短裤、背心、拖鞋、裙子、高跟鞋、戴围巾,长发应戴帽子。
5、学生操作前,应检查所用设备、用具、仪器等是否完好无损,如有损坏立即报告指导老师,操作中,如设备有故障,应立即停止操作。
6、学生应爱护实训设备、仪器,节约用水用电,节约材料,如损坏设备仪器应及时报告并按章赔偿。
7、学生实训时,严格遵守操作纪律和操作规程,严禁乱窜岗位,打闹嬉戏。未经指导教师许可,不得离开操作岗位。
8、学生实训时不能用湿手或湿物接触电插销或带电物体。操作完毕,—定要切断电源。机器设备、仪器装备应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操作,严禁擅自开动机器设备及仪器设备,力避意外、不测事故发生。确保人身、设备安全。
9、实训结束,及时切断水、电、气源,清点用具,做好设备及仪器的清洁工作。
10、实训中,不服从指导老师和工作人员管理及违反安全管理规定、操作规程者,情节较轻的给予批评教育,情节较重或造成后果的要按学生违纪处分条例进行处理。
四、小结
在实训基地学生的安全工作是重中之重,安全实训是学生完成课程的有力保障。我们应当总结经验,大胆改革,根据自身的条件去完善实训基地的安全工作。
参考文献:
[1]张福江. 机械加工专业实训基地的安全管理浅析[J]职业技术教学与研究,2013(71)
[2]李斌. 浅议机电实训基地的安全建设[J]改革探索,2010(11)
[3]裴春芳. 校内实训基地安全隐患分析及对策研究[J]教育管理,20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