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要走的太快,会把灵魂落在身后

来源 :中国民族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icihaici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一个家族的和睦兴旺,需要厚重有据的文化支撑,精深恢宏,绵延传承,才可形成一个家庭独特的家教门风。洞察世间皆学问,人情世故皆故事。今天,当我们翻阅众多大家的家风家训之时,会感同身受其中的很多内容,会被一些独特的内涵所打动。家庭是社会国家最小的集团单位,从这个意义上来看,家风家训关乎社会风气,是一个时代、一个国家培养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纵观前任的研究,关于这方面的研究不在少数,本文所要重点分析的是这些内容中关于道德底线的相关论述。当今社会对于高精尖的东西过于推崇,对于底线的意识却在飞速的发展变迁中日渐淡化。引用当今流行的一句话,莫要走的太快,会把灵魂落在身后。那就让我们关注灵魂的底线,分析其中的道德教育。
  【关键词】家风;家训;德育;底线
  【中图分类号】G78 【文献标识码】A
  2014年的大年初一,中央电视台在新闻联播的新春走基层栏目中,推出了一个和百姓互动的特别节目“家风是什么?”面对记者的采访,受访者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由此,我们在文章的开篇之处,不妨先来明确一下家风的定义和包含的内容:家风,通常又称为门风,指的是一个家庭的传统风尚和传统作风。家风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现代传承,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文化所孕育出的优良传统,也是家庭成员做人立身的行为准则,家风是社会和谐的基础。正所谓,家风是一个词,也可以是一句话,记载着一个家庭的故事,保留着一段对于家庭往事的记忆,是家庭独特气质文化的载体,同时也是一个家庭的主旋律,是为家庭成员树立的价值准则。从上述论述,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家风的内容实际上体现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例如,一个家庭在饭桌上,讲究长辈居上座,用餐时先动筷;在教授孩子坐立行走仪态时,要求站有站相,坐有坐相,不叉腿,不晃腿;再如平日里待人接物,当递尖锐物品给他人时,尖头冲自己,柄冲对方等等,诸如此类,不胜枚举,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体现良好的家教修养。不同的家庭有着不同的家风,书香门第讲究“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督促家人好学上进,从书中获取人生至善道理;墨巨鲁班之家,则主张:“征实则效存,徇名则功浅”,鼓励家人务实肯干,潜心研究技艺。概括的说,家风的主要内容实为“五常八德”:五常就是人们所熟识的“仁义礼智信”,“八德”则是忠孝仁爱信义和平。在明确了家风的定义和简单的含义之后,接下来,本文将对于家风的具体内涵和每层内涵所定义的道德底线结合部分案例进行分析论述。
  翻阅了众多家风内容之后,笔者认为,家风的内容大体分为几个方面:其一,对于国法家法的注重,相关的表述例如“笃忠敬言,急公守法”“执法如山,守身如玉,爱民如子,去蠹如仇。严以驭役,宽以恤民”“爱国济世,团结精诚。遵纪守法,激浊扬清。刚直不阿,清正廉明。”纵然表述不同,但是核心的意思一致,时刻不忘法纪纲常,处处正己修身。以不违犯国法为处事的底线。古人常云:“法者,天下之程式,万世之仪表。”堂堂正正的人,定先是守法之人,不触碰法律红线,不论身在庙堂还是布衣平民,都自觉遵从礼法,则家风正,从而民风正,国风正;其二,修身齐家。古人对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看的很重,其中,修身齐家又作为治国平天下的根基。修身,是指修养身心,修身的具体行为表现在日常生活中就是择善而从,博学于文,并约之以礼。修身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需要日积月累地学习,改正自身不好的方面,时时检束自己的行为。古语云:故君子力事日强,愿欲日逾,设壮日盛。君子之道也:贫则见廉,富则见义,生则见爱,死则见哀;四行者不可虚假,反之身者也。藏于心者,无以竭爱;动于身者,无以竭恭;出于口者,无以竭驯。畅之四支,接之肌肤,华发隳颠,而犹弗舍者,其唯圣人乎!意思是说:君子本身的力量一天比一天加强,志向一天比一天远大,庄敬的品行一天比一天完善。君子之道应包括以下方面:贫穷时表现出廉洁,富足时表现出恩义,对生者表示出慈爱,对死者表示出哀痛。这四种品行不是可以装出来的,而是必须自身具备的。凡是存在于内心的,是无穷的慈爱;举止于身体的,是无比的谦恭;谈说于嘴上的,是无比的雅驯。让上述四种品行畅达于四肢和肌肤,直到白发秃顶之时仍不肯舍弃,大概只有圣人吧!由此可见,对于修身的重视和对于成为君子的渴望。这样的希冀在家风中也有明确的内容表述,例如:“端人品。存心仁义,注重礼节,名顾其实,做儿孙好榜样”、“轻听发言,安知非人之谮诉,当忍耐三思;因事相争。焉知非我之不是,需平心暗思。”《朱子家训》。自我的良好修养,除了自身的努力,同样离不开良好家风的引导,修身是一个人不断前行的动力,反之,纵欲任性胡为,终有一天会酿成大祸;其三,孝顺父母,敬长辈,兄友弟恭。在古代汉语的解释中,孝多指子女孝顺父母,悌则为尊敬兄长。这两项,展示了家风思想中对于家庭关系的德育解释。子女当有尊敬父母的态度和关爱父母的情感,这样的人,在国家中才可成为忠义之人。我们常说,家国天下事。设想,一个连家庭关系都处理不好的人,如何能皇皇然立于朝堂,为国尽忠,为民尽心。孝悌是中国家庭文化的核心,也可以说,是中华文明的根本。《论语·学而》:“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这也,其为仁之本与!”意思是:为人孝敬爹娘,敬爱兄长,却喜欢触犯上级,这样的人是很少的;不喜欢触犯上级,却喜欢造反,这样的人从来没有。君子专心致志的工作,基础树立了,道义自然就产生了。类似这样的内容,在很多家风的阐述中清晰可见。例如:“孝敬父母,百善先行。父母在堂,朝夕温恭。远离双亲,心信相通。关心二老,衣食住行。敬则生爱,最重笃诚。推诿虐待,天理难容。教育子女,尊祖敬宗。家国天下,祖训彪炳。父慈子孝,世代恩情”、“敦孝悌。为人子弟者,当尽孝悌之道,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姐妹”、“孝当竭力,非徒养生。鸦有反哺之孝,羊知跪乳之恩”,几乎在每家的传世家训中,都可以找到类似的内容,孝文化在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上有着不可代替的地位,时至今日,这些认识同样彰显于法律之中:201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修改时增加了新的规定:即除增设了老年监护制度外,新法在家庭赡养与扶养方面还做了较全面的增添,同时进一步明确了赡养老人和对患病和失能老年人给予医疗和照料的义务;此外,还充实了精神慰藉的规定,把“常回家看看写入法律”,不常看望老人将属违法。在中华儿女的心目中,子欲养而亲不在被视为最大的遗憾,父母在不远游曾是古代孝子的信念。如果家中高堂俱在,却拒绝履行赡养义务,甚至虐待老人,必招致人神共愤;其四,和睦邻里。在一则家风家训中,笔者看到一段话很是感慨:“邻里亲故,倘有婚姻丧祭应助者,即量力助之”意思是,如果邻居有婚丧嫁娶等需要帮助的事情,可以根据自己能力进行帮助。反观今天的社会,邻里冷漠,一个楼里居住数年不知隔壁何人,更有甚者为了孩子吵闹等小事大打出手,实在有失和睦。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不同的家庭作为邻居,差别是必然存在的,多怀理解之心。与邻居相处的底线是包容,尽可能的去包容他人,才可邻里和睦。   在分析了家风中的主要内容和底线之后,结合当下社会的一些现象,我们讨论家风德育中的底线教育。在父母重视孩子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孩子的物质需求满足度的今天,我们应当回头去思考一些问题。在日常的家庭教育中,很多家长注重的是孩子高精尖素养的培养,比如钢琴、奥数、书法、绘画等等。觉得应该让孩子多方面地发展,掌握更多顶尖的知识和技能,却在培养的过程中忽视了最基本的礼貌、道德和常识的教授。我们损失了向孩子讲述门风、常识和底线的时间,将这些时间转移用来让孩子学习所谓的高大上的东西,到头来的结果,是我们的孩子被社会修理得狼狈不堪,因为社会不会轻易原谅和包容没有底线的孩子。现在很多家长忽略了一个事实,那就是不管你们给孩子创建多么完美和温暖的成长环境,终究有一天,他要走向社会,成为一名社会公民,受到社会规律和价值的约束,需要自己去解决问题。没有常识是可怕的,高智商低情商的人在和同事相处的过程中会崩溃的。比这更可怕的是没有底线的人,无知无惧。作为家长,你真的有十足的把握可以保证你孩子这份无知无惧的天性能使他们一生幸福无忧吗?如果觉得可行的家长,那么你们这样的想法只怕唯有天方夜谭可以与之媲美了。前几日看到一则新闻,一名中国留学生为了和女友约会制造惊喜,未经女友同意私自闯入了女友所在的寄宿家庭。被房东举报,这个留学生被当地警方以“私闯民宅”的罪名逮捕。这个热恋中的大男孩只怕做梦都没想到,一场约会竟会约来荷枪实弹的警察。中国的家风教育中,不乏对于他人住宅进入前的规矩,先轻叩一下,无应答再叩击两下。进他人住所要敲门,这种最起码的礼貌都被抛之脑后。堂而皇之地进入别人家,如入无人之地,难怪会招来警察。不论中国还是西方,不说而拿都可称为盗,不请自入都可谓之匪。目前中国家庭教育多娇宠,更有甚者,望文生义地学习西方的自由教育,让孩子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西方的德育模式中有价值澄清模式,是在谨慎的考量之后才采取行动,并非随心所欲。可有的家长就将西方德育理解为放任,让孩子不知道社会的残酷,法律的权威。当下流行的词语“官二代”“富二代”,因为财富来得过于容易,习惯于索取而不知付出,习惯于享受而不知道奋斗,最终使他们坠入骄奢淫欲的深渊。在2010年,“我爸是李刚”这句话震惊全国,一度成为当年最火的网络流行语,这句话出自一个醉驾肇事的官二代之口,震惊之余,这句话刺痛了很多人的神经。中国是礼仪之邦,一直以来,仁爱礼义是中华儿女的立身之本,是炎黄子孙恪守的人生信条。但时至当下,物质和权势的膨胀,消磨了一些人心中的良知和善意。肇事者在下车之后首先关心的不是伤者的伤情,而是自己轿车上的划痕。没有任何可谓人道的做法,这样的表现让人心寒。不敬畏法律的人,最终受到法律的严惩;挑战公平正义的人,最终锒铛入狱。这件事,应当引起我们的思考。不可否认,爱是教育的催化剂,父母爱子是本性,但是这种爱,一定是将道德底线放在首位,舐犊情深放在次位,父母爱子要为之计深远。这样才可教育出知荣辱、懂进退的孩子。有的家长习惯用一句话为孩子开脱:“他还小,没事,大了自然就懂事了。”直到有一天,孩子大到可以判刑了,他们面对的不是你错了,而是你被捕了的时候,家长才悔之晚矣。在当今社会,在有“得”的情况下,我们更多地应该去思考如何让孩子“有德”,享受充裕甚至优越的物质条件,我们更应当去思考,如何让孩子有底线的意识,不论对法律、对家庭、对邻里还是对自己。“德”的缺失,终究有一天会让这些孩子摊上大事,教育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家庭对于孩子的影响不可小觑。家风教育的内涵是广博的,是需要爱、信念和影响力的支撑的,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非一朝一夕便可完成。
  泱泱华夏,悠悠家风,穿过历史的沧桑,我们依旧能感受到那一份厚重的德操,古老的中华,被世界人民称之为礼仪之邦,心怀万里阳光,何惧飞短流长。大德不官,大道不器,大信不约,大时不齐,一代代的中华儿女,有着自己独特的精神境界,既能左手执笔安天下,亦能右手挥剑定乾坤。家风正,社会风正,社会风正则国风正。家庭是国家最基本的细胞。当今中国,我们提倡核心价值观,倡导明礼诚信。但我们须明确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家风教育中的底线教育需要日积月累,家风也需要积累,不懈地努力奋斗。积累是一种毅力,是由微小到伟大的必经之路,是成功的前提,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家风延续记忆,承载故事,也传承文明,和谐家庭才可造就和谐中国。
其他文献
毛泽东晚年,心情沉重,难得有欢悦轻松的时候。或许是为了调节心情,纾解寂寞,多次集中阅读各类笑话书籍和字帖墨迹。  据毛泽东晚年的图书管理员徐中远记录,毛泽东曾三次比较集中地索要笑话类书籍。  1974年上半年,毛泽东为何如此集中阅读笑话书,不得而知。从他当时的身体情况看,恰恰是1974年6月中旬,健康状况出现明显问题。中共中央当即决定为毛泽东成立医疗组,成员包括心血管内科、神经内科、麻醉科、耳鼻喉
【摘要】本文以黑龙江省北部北安市红星村为例,探讨多民族地区朝鲜族居住文化的特点与演变,重点解读传统民居居住文化的当代渗透与地域延续。红星村朝鲜族民居在建筑形态、平面及建构方式上与他们的传统民居存在着较大差异,在居住文化的形成与演变过程中更多体现了他民族居住文化的借鉴与地域环境的适应性等问题。  【关键词】红星村;多民族;朝鲜族;民居;演变  【中图分类号】TU-092 【文献标识码】A  一、绪论
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播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学生的一种教学艺术。”创设具体、生动的课堂教学情境,正是激励、唤醒和鼓舞学生的一种教学艺术。一堂高效的数学课因素很多,但精彩的导入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我们可以采用哪些引人入胜、“一石激起千层浪”的导入呢?我在这几年的教学实践中,对新课的导入做了一些实践与研究。  一、复习式导入  复习式导入是利用数学知识之
【摘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大力倡导开发与利用教学资源,错题正是学生学习数学教学过程中动态生成的、带有童气的、十分宝贵的一种“利教研学”资源。善抓“错题点”,收集“错题点”,制作错题反思卡,可以归类追因,找出对策;可以研错纠错,反败为胜;也可正误对比,探悟真知。制作错题反思卡不仅可以关注学生出错过程的体验,还可以反思课堂教学激发活力,点石成金,巧让错题“误用变妙用”,让人惊喜连连。    错题是教师在
【摘 要】通过游戏、实验等营造一种直接、快速的通道,让学生找到理解进位制之于信息技术中高速公路的入口。  【关键词】高速入口信息技术教学主动学习自主学习  “墙上的洞”是印度新德里一条穷人街上的孩子因家穷,没钱读书,整天就在街上游荡。研究者为了探索孩子的学习欲望与学习能力,在墙上挖了一个洞并放上电脑,洞的高度与孩子差不多高,孩子只要触摸电脑屏,便可用英文上网。孩子们没见过这些东西来了兴趣,大家一起
【摘要】本文从精神分析学角度探究唐崖土司“蒙古裔说”的深层次精神根源,通过弗洛伊德释梦理论与荣格原型理论分析其历史创伤性体验下的集体无意识与先民的梦想;以正统皇室的心理与唐崖覃氏的族群心理对比,探其历史与现实撕扯的压抑感;以俄狄浦斯情结寻求其在自我毁灭本能的促使下置换为帝王血脉的缘由;用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分析其建构“帝谱”所达到的“综合性治疗”效果。  【关键词】唐崖土司;源流;精神分析  【中图
在《微型计算机》6月上刊,我们对华硕的顶级无线路由器RT—N56U作了初步预览,如此性能强悍而又简单易用的产品,它真的能完美地将两种不同的极致融合到一起吗?在本期,我们将从各种应用角度深入体验这款产品,实际效果是否如宣传中的那么美妙,一试便知。 本文为全文原
【摘要】从东汉明帝时代起,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便在这片土地上扎根生长。到了宋代由于统治者相对宽松的政策,再加上国家在经济上的大力支持,不论是绘画还是在手工艺都有极大的进步,其中当然也包括宋代禅宗绘画艺术的发展。佛教发展到公元960年时,禅宗文化逐渐被“士人”所接受并为他们所提倡。本课题是从中国艺术史与文化史的禅宗角度去研究宋代“士人”的审美追求,广征博引,尽可能多角度地论述禅宗书画在宋代的艺术表现
从自发组织到党的领导  20世纪20年代,上海逐渐成为远东最大的国际贸易中心。1926年,上海出口总值增至9.58亿海关两。江海关职员超过千人,其中华籍职员占3/4,但是华员职位很低,大多充当杂役,薪资不到同等岗位洋员的6成,还经常受到洋员欺压。长期以来,华员忍气吞声,又无能为力。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红色的种子遍撒上海,以无穷的生命力冲破江海关厚厚的石墙,在洋人的势力范围内落地生根发芽。  1926
中国真像莫塞斯·奈姆在《纽约时报》撰文指出的那样,是一个“流氓捐助者”吗?我并不这么认为。中国在非洲的崛起是有些人担心的理由,但这没有必要引起那些将中国的援助和参与谴责为不稳定因素,认为它们对治理有害,不会帮助非洲摆脱贫困的人的惊慌与恐惧。许多对中国援助与参与的惊慌和恐惧都是建立在错误信息基础上的,并且所发出的警告与事实是不相符的。  中国的援助额并不巨大,传统捐助者向非洲提供的援助要多得多。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