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医学教育培养模式下医学基础课程的数字化网络教学研究

来源 :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nf07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5+3”医学教育培养模式下,建立适合的培养方案和教学体系是搞好医学教育的重要保障。医学基础课程的教学作为五年制临床医学本科教育的一部分,也必然是现代医生培养的必要环节。鉴于当前计算机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及现代医生培养的需要,提出一种基于数字化资源的网络教学体系。通过分析当前医学基础课程的教学现状,介绍了数字化教学的发展和优势,论述了以数字化为先导的网络教学体系在医学基础课程教学中的意义,并对构建医学基础课网络教学平台的条件、技术、优势及具体实践进行了阐述。
其他文献
由于忽视临床病理基本知识的培训,医学研究生普遍缺乏基本临床病理学素养,严重影响了其医疗技术的提高。具体分析临床医学研究生临床病理教学的现状及加强临床病理学通识教育的
随着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深入和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培养具备较强社区服务能力的毕业生是当前医学教育的重要任务。通过组建卫生服务小组,深入社区进行居民健康调查、义诊、疾病
目的:探讨分析临床路径式教学在呼吸内科学中的教学效果。方法以2007至2009年呼吸内科实习的70名临床医学专业本科学生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据表法分为对照组(35人)和试验组(35人
医学院校鲜有生理学联系“健康基石”传授健康生活方式的教学。在导致疾病的因素中,个人生活方式的因素占60%。生理学蕴含了健康知识所需的基础理论。因此,在生理学教学中,结合
为提高五年制口腔医学生的牙周科临床实习效果,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牙周教研室积极开展实习前规范化培训,根据自身特点设计培训内容,引导学生向医生角色转变;将集中教学与分
立体化引导式实习带教是以完整的微生物标本标准化操作流程为教学轴线,制定实习教学计划。通过实验、问题引导、讨论、讲座、考核和科研等多种方式的立体化应用,引导实习生完成
参加国际会议有助于获取学科领域最新进展,是重要的交流渠道和合作平台。笔者以自己参加在新加坡举行的第七届亚太神经生化会议为例,就国际会议的分类、获取会议信息的途径、参
在药剂学实验教学中实施浸出制剂自主设计实验。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首先查阅文献、选取处方、设计方案;其方案通过可行性论证后,各小组选购原料药材,完成提取分离、制剂成型和实验
高校是培养高科技创新人才和实现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在管理机制方面,重庆医科大学成立隶属于学校的二级教学单位---实验教学管理中心,有效整合教学资源。结合实验教学大纲,开
采用文献资料法,对大学生抑郁症现状、发病机理及相关干预措施进行分析,重点探讨体育锻炼干预大学生抑郁症的相关原理、益处及运动强度等注意事项,旨在提出适合高校学生自身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