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美术欣赏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gjs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国山水画是最能反映中国人心境与思绪的艺术,在源远流长的山水画传统中,伴随着人与自然“相望相化”这一永恒的主题,山水画的诗性精神是长期伴随着山水画发展的。而作为当代高中学生来说,如何体会这种渊源流长的文化精神呢?现代学生似乎很难在现代文明程度下去理解古人的心绪。我们需要跨越历史的长河,来探寻高古的山水诗性精神.
  【关键词】山水画起源魏晋山水诗“画中有诗”“画上题诗”“自然人格化,人格自然化”
  一 山水画起源:
  中国山水画的历史,源远流长。独立的山水画正式出现在魏晋南北朝之间。中国山水画较之西方风景画,起码早了1000余年。它所呈相的图义,实际上是一部中国思想史。中国画从创作题材来看,出现最早的是人物画,最初描绘的山川风光是作为人物画补景出现的,后来发展成为独立的画科——山水画。从东晋画家顾恺之在《论画》中云:“凡画,人最难,次山水,次狗马,……。”由此看出此时的山水画已经与人物画相提并论,并且已初步从人物画的陪衬中独立出来。
  我们现在能见到最早的山水画是隋代展子虔的《游春图》。 此图描绘了江南二月桃杏争艳时人们春游情景,将山水画和人物画及花鸟画的抒情性提升到几乎相同的台阶。山水画就是从这里开始正式走上了蓬勃发展的道路。
  二 魏晋山水诗
  中国山水画的诞生或者说发明,是受山水诗启发的,而作者都是精通诗文的文人士大夫。而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最动荡的时代,社会矛盾激化,民不聊生,人们生活极不稳定。加之,这一时期佛教、道教盛行,出世思想滋生。那些士子纷纷走进山林,抒情言志希望获得一种生活的宁静,以达到心理情绪的平和。“回归自然”成了人们文化精神的最高境界,自然物便成了人们刻意追求、反复观照的生活对象。人们把这种生活内容用艺术表现出来,就是山水诗、山水画.于是这一时期中国的文学史上产生了山水诗,绘画史上则产生了山水画。山水画开始从人物画的背景中脱离出来,纯粹的山水画开始出现。于是,山水诗、山水画就这样盛行开来,志士高仁们将个人恩怨,爱国热忱,悲愁与无奈寄托于山水之间,于山水中寻求解脱。在那个特殊的时代里生根发芽,绽放出异样的光彩。人和自然互动的关系。把自然看作是无限丰富的知识内涵和意义的发生处,感受自然和在自然互动中捕捉美. 山水画和诗歌的关系是很一致的。山水诗歌的本身的表述方法是很符合人的生命本身的思想法则的。诗性本身的那种“比”、“兴”,对于山水画的体现都是有一种非常深的渊源。诗歌的这种推进和时空对山水画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比如,以某一自然景物有益于自己景象比拟的这种“比”,把自己内心的情感偶然与自然景物出发的这种“兴”,我想这与山水画的表现的情志都是很一致的。
  谢灵运是诗歌史上自觉以山水入诗的第一人。谢灵运长期游历名山胜境,写有大量的山水
  诗。“山水含清晖,清晖能娱人”(谢灵运《石壁精舍还湖中作》)。谢灵运在不少的诗篇中,主动地刻画了自然界的优美景色,给人以清新之感。陶渊明的田园诗为中国古典诗歌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巧妙地将情、景、理三者结合起来描述农村风光和田园生活,诗歌风格清新、自然,描写细腻,具有强烈的艺术魅力。
  高中学生了解山水画的起源,了解魏晋社会,而魏晋的社会状况导致山水诗在山水画的精神表象。从而导致独立的山水画正式起源.顺着这样的脉络来了解山水画的诗性精神,最终学会欣赏山水画的诗性精神.
  三 “画中有诗”与“画上题诗”
  山水画的诗性精神还表现为一种是以王维为典型的“画中有诗”,画面没有题诗,直接用绘画提供诗意化的视觉效果,让观者体味。一种是文人画流行以后普遍采用的“画上题诗”,直接结合文学形式,在画上题写诗歌,供观者品读。
  在古代山水画中,“画中有诗”的山水画盛行于五代两宋。书写性介入绘画,增加了绘画的写意性。“意境”表现的物质基础受到削弱,不得不用直接题诗来补充。同时,文人画家也发现诗画的区别,不是所有的诗歌都可以入画,也不是所有
  的诗意(例如声音美感)都可以用绘画形象来体现。例如李成最有代表性的<<寒林图>>,折射着道家对大自然与人类本身的生命体悟。寒林不是枯树,还有力量顽强地对抗萧杀季节,它比春夏葳蕤的树木更能显现生命力。由此再联系到出世高士的人格,尽管处境苍凉,却很自在,因此深受历代文人的喜爱。术中独树一帜。又例如郭熙《早春图》讴歌自然的美丽景色.
  “画上题诗”往往不是重述画中已有的形象和视觉效果,而是补充说明画外的或无法用绘画形象表达的抽象的精神性很强的东西。它们更贴近文学本身。为此西方学者注意到中国画这种题款的特殊性,认为它们像文学读本。由此构成中国画的最大特色.例如徐渭的题墨葡萄一诗: 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 很有“意境”,把自己怀才不遇一生坎坷的牢骚,患得患失的情绪,都表露了.
  高中学生在欣赏不同绘画作品的同时体会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山水画作品.从而在画面上感悟,这样就可以更加直接,具象地欣赏山水画.使山水画的诗化精神得以直接的体会,不同历史时期,不同人文风气导致的不同风格,都可以让学生一一学习体会.
  四 “既可赋予自然以人格化,亦可赋予人格以自然化”
  山水画自古以来便把自然当做是生命的一个整体,山水画是落实在物化精神,以境界生发的角度来讲是“既可赋予自然以人格化,亦可赋予人格以自然化”。它是相望而相化的,人与自然是通达相望相化互达互生的,因此历代山水画不仅仅是情愫、想象与感觉,乃是以诗境为本,带着含藏悠远的念想.是以学养为文心,一种包容内敛的精神,通过诗画语言物化山水来透视人格的气象。比如那种登泰山而小天下的气概,入庐山得到磊落的情愫,这些情怀都是自然造化刺激主体联想和创作方法在生活景象中的呈现,是作者的身心合一的一种体验。这是由于隐含着不同历史文化内涵景观所引发不同的情感联想,也是为什么历代文人和山水画家,对这些具有着浓厚人文色彩和对名山大川有着经久不衰的热情原因之所在。对于现代高中学生来说,这点是最难理解的,需要不断的通过自身的修养来体会,积累文学知识,不断学习,才会提高自己的欣赏能力。在古代,山水画的作者即使不是隐逸之士,也有着“烟霞痼疾,泉石膏肓”的癖好,无限热爱大自然,面对山水才会像面对情人那样诗兴大发,才有涌泉般的“意境”源源而出。他们不是为画山水而画山水,而是将山水作为精神寄托的工具,功能和写诗无别。
  因此,高中学生在学习诗词的时候融入欣赏山水画,在欣赏山水画的时候以读诗的心情去理解和感怀.以现代人的思想理解古人的审美情趣,文字似乎容易让人的心境跨越时间的距离,帮助学生体会古人高古的情节,体会山水画的精妙之处.
  参考文献
  [1] 顾恺之《论画》
  [2]宗炳 《画山水序》
  [3]王微 《叙画》
其他文献
【摘要】小学语文素质教育的改革,不单单满足于教材本身的改革,更要立足于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活动的改革,才能形成课内与课外,主体与主导,学生与教师的综合素质教育,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  【关键词】素质教育语文教学  一、素质教育的内涵  语文素质的内涵,应该说是十分丰富的,它包含思想品德、语文情趣、语文交际应用能力(听、说、读、写能力)以及语言交际中所涉及的文化知识等多个方面。具体地讲,语文素质内涵至
【摘要】亲情作为人生重要的情感决定了亲情教育是学校教育活动的一个重要内容,而语文教学以其特有的性质和作用将担负起学生亲情教育的重任,文章结合教学实践提出了语文课堂教学中实施亲情教育的途径。  【关键词】语文 教学 亲情教育  语文,因其独特的性质和作用,对学生具有独特的德育和美育功能,而亲情教育则是发挥这一功能的最佳方式。所谓亲情教育就是尊重人,关心人,用真情感化人,它的入手点是真情,精诚所至,金
[案例背景]  词汇量是衡量人们语言水平的重要标准,是人们进行语言交流的保障。大部分中国学生学习了十年英语却无法用英语进行流利表达,其最根本的一个原因就是词汇量的贫乏。词汇教学形式单一,反复记忆反复遗忘以及学不能致用的现状,让学生对单词学习提不起兴趣,甚至对单词记忆望而生畏。因此,英语课堂词汇教学如何提高效率,如何能让学生把单词活用,成为需要探讨的重要课题。我在教学实践中尝试设计了以活动为主线的词
摘要:现代装饰工艺作为民族传统艺术的新形式,只有在继承和学习本民族核心艺术特色下,才能产生真正强大的影响力。本文结合洪滨丝画的研究,认为现代装饰工艺美术在紧随时代、放眼世界的同时,更应持守民族特色。  关键词:装饰工艺 民族性 洪滨丝画  【基金项目】2012年度安徽高校省级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SK2012B470)阶段性成果。  我国的装饰工艺品类丰富,历史源远流长,历来被认为是中华民族的
[摘要]在市场经济机制的不断推动下,降低工程机械设备维修成本已成为公路工程施工企业研究、讨论的热点话题。本文对公路施工机械设备维修保养成本的因素进行了一些探討,并提出了控制维修成本的措施,从而降低工程机械维修保养费用,进一步提高工程效益。  [关键词]公路施工 机械设备 保养 成本管理  当前机械设备的总成本在整个公路施工工程成本中占据很大的比重,尤其是在公路路面施工当中,机械设备的使用成本占据全
【摘要】校园文化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在校师生的价值观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语文教学作为文化传播的载体,对校园文化建设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然而,在我国技校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只注重教学知识的传授,而缺乏对语文教学中的德育问题的关注,不利于语文教学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发挥其积极作用。本文通过对语文教学在技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的探讨,希望引起技校语文教师对于教学中的德育问题的
[摘要]根据多年的小学教学实践和研究,发现数学教学采取小组合作交流的方式更有助于孩子们有效的成长与学习。小组中存在的人员安排、人际关系、小组氛围以及參与意识等对小组目标的实现起到了重要作用。文章还从知识和情感两方面阐述了小组具体实施的时机,并论述了小组合作交流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小学数学 小组教学 异质对比差异  新的课程改革提出改革学生的学习方式,提倡研究性学习、小组合作式学习。小组合作
[摘要]小学语文教育是基础教育事业的根基,小学语文教学是实施语文教育的基本途径和直接载体。也是学生整体素质提高的重要体现,更是我国传统历史文化传播和普及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语文具有一定的教育性、工具性和人文性,他不仅能培养学生的智育,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德育、美育等素质。本文对更快更好地推进小学语文教学改革与发展提出了一定的见解,目的是通过语文教学提升我国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教书育人在不同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内涵,在当今的形势下也有了新的内容。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信息的飞速传播,现在的中学生已经与以往的中学生有了极大的区别,他们看问题的眼光也有了很大的变化。而我们的教育还大多停留在应试教育的框架内,不注重培养学生的各种实践能力和素质,尤其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和社会竞争,培养青少年的创新精神已成为教育工作者当务之急。思想思品课的任务,不仅是教给学生马列主义基本知识,增强其认识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为什么要培养初中生的语文自学能力,以及如何通过“学路导引”范式文本的“制作”和“课堂实施”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关键词]学路导引 课堂实施 语文自学能力  为什么要培养初中生的语文自学能力呢?首先,语文教学的目的,要求学生具备自学能力。教育家叶圣陶认为,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学生“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老师之训练必做到此两点,乃为教学之成功。”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