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概念教学促进科学思维的培养

来源 :中小学班主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a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学思维是生物学科核心素养之一,在2017年版的《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学科核心素养水平划分中的“科学思维”明确指出:“能够以特定的生物学事实为基础形成简单的生物学概念,并用文字或图示的方式正确表达,进而用其解释相应的生命现象。”
  课本第91页以“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的实验,引出细胞的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两种类型,而学生对“有氧呼吸”“ 无氧呼吸”“ 细胞呼吸”的概念理解比较抽象,而通过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过程去理解概念,让学生学会自我总结,进而对生物学事实进行归纳与概括,培养学生具备科学思维。
  一、从不同角度理解“有氧呼吸”概念
  1.通过物质变化分析“有氧呼吸”概念
  有氧呼吸总反应式:
  有氧呼吸总程式中底物(反应物)包括C6H12O6(葡萄糖)、H2O、O2,从以上三种反应物分析,每种反应物再具体到每个反应阶段去分析,分别是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第三阶段。
  方程式的产物包括:CO2(第二阶段),H2O(第三阶段)。通过方程式中所包含的文字,让学生学会归纳,并掌握有氧呼吸三个阶段之间的联系。
  第一阶段:C6H12O6               2C3H4O3(丙酮酸)+4[H]+少量能量
  第二阶段:2C3H4O3               +20[H]+6CO2少量能量
  第三阶段:24[H]+6O2               12H2O+大量能量
  方程式的产物包括:CO2(第二阶段),H2O(第三阶段)。通过方程式中所包含的文字,让学生学会归纳,并掌握有氧呼吸三个阶段之间的联系。
  2.通过能量转换分析“有氧呼吸”概念
  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都用能量转化,而能量包括释放的能量与生成大量ATP。而课本第94页小楷字做出了回答:
  在细胞内,1 mol的葡萄糖彻底氧化分解以后,可使1161 kJ左右的能量储存在ATP中,其余的能量则以热能的形式散失掉了。请你计算一下,有氧呼吸的能量转换效率大约是多少,这些能量大约能使多少个ADP转化为ATP?
  在细胞内,l mol葡萄糖彻底氧化分解后,释放出2870 kJ的能量,而1161 kJ左右的能量储存在ATP中,转化的效率为 。则以热能形式释放的能量为1–40.45%=59.55%。
  而A—P~P~P中的1个(~)高能磷酸键中的能量多达30.54 kJ/mol,故有≈38mol ATP生成(大量能量)。依据ADP与ATP的转化的方程式可知,因为1 mol物质含有6.02×1023个分子,所以有38×6.02×1023≈2.3×1025个ADP转化为ATP。
  依据以上的分析,结合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都需要酶的参与,学生就对课本第94页“有氧呼吸”的概念就比较好理解了。
  有氧呼吸是指细胞在氧的参与下,通过多种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释放能量,生成大量ATP的过程。
  二、用归纳法学习“无氧呼吸”概念
  核心素养科学思维“水平三”明确提出:能够从不同的生命现象中,基于事实和证据,运用归纳的方法概括出生物学规律。课本第95页要求学生“参照有氧呼吸的概念,用准确而简练的语言概括无氧呼吸的定义”。而无氧呼吸的概念,关键在于突破关键词“少量能量”与“不彻底的氧化分解”, 这需要通过无氧呼吸反应式中物质变化去分析。
  第一阶段:C6H12O62C3H4O3(丙酮酸)+4[H]+少量能量
  第二阶段:2C3H4O3 +4[H]2C2H5OH(酒精)+2CO2
  2C3H4O3 +4[H]              2C3H6O3(乳酸)
  无氧呼吸中“少量能量”包括热能与少量的ATP,如何理解“少量能量”?
  在課本第94页左下角相关信息:“1 mol葡萄糖在分解成乳酸以后只释放出196.65 kJ的能量,其中只有61.08 kJ的能量储存在ATP中,近69%的能量都以热能的形式散失了。”
  同理可知,有=2 mol ATP(少量ATP),葡萄糖分子中的大部分能量则存留在酒精或乳酸中。因此理解无氧呼吸的“不彻底”氧化分解就容易了。
  结合课本“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实验的设计与分析,以及“有氧呼吸”的概念后,对“无氧呼吸”概念进行归纳与总结——
  无氧呼吸:细胞在无氧条件下,通过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不彻底氧化分解为二氧化碳与酒精或乳酸,同时释放少量能量和生成少量ATP的过程。
  三、用“共性”的思维理解“细胞呼吸”概念
  有了“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概念理解后,学生自己去发现并总结“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概念中所隐含共性的问题,就比较容易掌握“细胞呼吸”的概念。二者共性的问题有“细胞”“葡萄糖”(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最常利用的物质是葡萄糖);“氧化分解”“二氧化碳”“能量”“ATP”等。
  因此,细胞呼吸的概念如下——
  细胞呼吸:指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或其他产物,释放出能量并生成ATP的过程。
   本文是基金项目:广东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提高高中生生物实验技能策略研究”( NO: 2017YQJK195)部分成果。
其他文献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陈村镇登州村是国学经典《三字经》的发源地,也是作者区适子的故里。《三字经》经典文化一直深深地滋润着这块土地上人们的心灵。近年来,潭村小学以《三字经》为切入点挖掘经典文化资源,融入现代教育理念,以“创办适合每一个孩子快乐成长的学校”为宗旨,创建了“适子教育”学校特色。笔者是“适子教育”学校的语文教师,在研究中也不禁思索:《三字经》,作为一部国学经典,如果仅仅只发挥其思想教育的价值,
期刊
编者按  南京师范大学黄伟教授一直致力于“促进语文教学教得对、教得好、教得轻松”的研究,他创立的“指向学生语文能力发展的教学解读三层级”理论,直面教师对语文教学内容选择的难题,促进语文教学“教得对、教得好、教得轻松”。教学解读有别于普通的阅读和专家阅读,它的主要任务是为阅读教学服务。“三层级”分别指解读的三个层级:释义层、解码层和评鉴层。三个层级分别对应着阅读教学的多个能力点。一批骨干教师利用黄伟
期刊
自读课是统编初中语文教材“教读—自读—课外阅读”三位一体阅读教学体系中的重要一环,是连通课内外阅读的纽带,是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重要阵地。不同的自读课文有着各自的文本特质与课程价值,因而教学的价值追求与活动设计也应具备“这一篇”的特征。  笔者曾应江苏省正高级教师杨友红先生之邀,在苏新两省暨杨友红名师工作室统编教材自读课研讨会上执教八年级上第五单元自读课文《蝉》。通过数次磨课,并一一解决活动设计
期刊
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借助精心设计的、系列化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思考的兴趣,引导学生探究问题的答案所在,并通過有效的言语沟通来达到思想层次的提升,已经成为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主要目标。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通过“捂”“焐”和“悟”三种手段来优化课堂留白的效果,引领学生进行实质性的思考(冯卫东,2014年)。从英语学科的特色考虑,教师还应该借助“晤”来进行大量的输出,巩固教学的效果。  《论友谊》(Of
期刊
游记《小石潭记》选自部编语文教材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本文基于释义、解码、评鉴的角度进行文本解读,并对本课课堂教学设计及其影响因素进行探讨。  一、文本释义  (一)课文结构  这篇游记一共五段。第一段,在移动变换中引导我们去领略各种不同的景致。第二段,作者描写的是潭水和游鱼。第三段,探究小石潭的水源及潭上景物。第四段,写出了作者对小石潭总的印象和感受。最后一段,记下与作者同游小石潭的人。  (二)
期刊
近年来,广东省潮州市湘桥区阳光实验学校,在我所倡导的阳光教育理念的引领下,积极探索以阳光育人——触摸心灵教育为理念的特色办学,把立德树人植根于阳光教师队伍的建设沃土,把塑造现代教师的阳光心态和阳光育人的素养作为班主任及教师队伍建设的一个突破口,带领教师找回教育激情燃烧的阳光元素,建设一支朝气活力的阳光智慧型班主任队伍,以阳光之心育阳光之人。  一、用执着初心,点亮阳光育人之心灯  2018年全国教
期刊
党的十八大指出,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习近平总书记也强调要把立德树人的重大意义置于时代背景下审视,在更高层次、更广范围找坐标、找定位。学生时代,是逐步形成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关键时期。基于这样的背景,如何完成对“学优生”的品格塑造呢?所谓学优生,是指学校里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但是,学优生目前的优秀能否可持续发展,优秀能否用在益处,也有令人担心之处,因为学优生往往具有娇气浮躁
期刊
一、完美教室价值系统建设的意义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集体是教育的工具。”马卡连柯也说过:“集体是一个人的老师。”实践证明:一个有良好风气,具备较强凝聚力的班集体,正如一棵根深蒂固,枝繁叶茂的大树,生机勃勃而协调一致。所以,完美教室价值系统的建设,是我们接手一个班级后开展工作的第一步。俗话说:“好的开头,就等于成功了一半”,所以,班级价值体系的建设,在班主任工作中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完
期刊
不久前,参加了《小学道德与法治》的优课评比活动,从区赛、市赛到省赛,一次次改动教学设计,一次次试教看实际效果,最终,课堂呈现越来越精彩。回想着修改教学设计的过程,尤为真切地感受到:课堂的精彩,主要来自于教学设计过程中的三点转变。  第一个转变:由“盲目追求课堂亮点”,到“仔细研读教材”的转变  备德法参赛课,我们为了超越对手,总是穷其智慧,去挖掘别人所难以发现的教学点,以出奇制胜。刚开始备课时,我
期刊
身为教育人,如何突破现实的眼界,使自己看得更宽、更远,进而更清醒地看待教育及眼前的一切,做最好的教师?王晓春老师的《跳出教育看教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2月第一版)一书无疑给我们广大教育人以答案:跳出教育,回看教育。书中,王老师以教育“侍者”的角度,从别样的“跳出”——双脚仍然站在自己的岗位上坚守教育者的基本立场和责任,深度挖掘《冬吴相对论》节目中的教育智慧,引发了我们广大教育人对教育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