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人体育可持续发展研究

来源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gk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残疾人体育事业的发展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指出了残疾人体育活动的问题,并提出了残疾人体育可持续发展的伦理基础和社会公共服务支撑。通过残疾人自身的体育活动,使残疾人得到了社会的认同,充分实现了残疾人个体的价值,提高了残疾人群体的社会地位。残疾人的体育活动成为日常生活不可组成部分,残疾人体育事业在社会积极参与支持下获得可持續地发展。
  关键词:残疾人体育 体育伦理学 可持续发展 公共服务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2)12(a)-0198-01
  当前,我国的残疾人体育事业得到了社会的重视和支持,然而,我国各地区的残疾人体育活动发展的很不均衡,存在着差异性。为此,残疾人体育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在各级政府的领导下,确保残疾人个体参加体育活动的权利,营造残疾人参加体育活动的物质保障和良好的社会环境,建立和完善残疾人体育管理机构,真正促进残疾人体育的可持续发展。
  1 残疾人体育可持续发展的伦理基础
  1.1 残疾人体育可持续发展的伦理指向
  残疾人体育可持续发展的伦理指向必须以残疾人的生活为实体[1]。残疾人这类特殊人群以改善生活为导向,残疾人实施体育实践活动是具有重构性的生活实践,深刻改变着残疾人的日常生活状态,残疾人个体的体育活动不但改变了自身,而且也建构了残疾人这类特殊群体的体育事业,这直接反映出残疾人个体参与体育活动的价值和意义。残疾人个体的体育活动丰富了残疾人的日常生活内容,提升了残疾人的精神状态,使自我意识到自身的价值和生活的意义。因此,残疾人体育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将残疾人个体的体育活动融入到其日常活动中,以生活的改善为目的和最终归宿。
  1.2 残疾人体育可持续发展发挥管理组织的作用
  残疾人体育可持续发展组织管理的对象是残疾人,这样就必须建立残疾人体育可持续发展的管理组织机构,赋予这个管理组织特殊的使命,就是发挥其社会功能,服务于残疾人这类特殊的群体。这个管理组织必须具备人文关怀的本性,对残疾人体育事业给予最大的关爱,尊重残疾人的人格,给予和保障残疾人的体育权利,使残疾人体育活动得到公平和公正的待遇[2]。因此,残疾人体育活动就必须以人文精神为实质,充分发展残疾人体育活动的内在权利,使这种体育活动与残疾人的日常生活相互融合和提高。残疾人体育可持续发展的管理组织机构必须要在残疾人参与体育活动的过程中,尊重残疾人个体的权利,不得违背残疾人的意愿,要遵从残疾人体育活动发展的客观规律,积极引导和帮助残疾人更好地参与和完成体育活动。
  1.3 残疾人体育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诉求
  残疾人的体育活动应在完善的体育管理模式下,提高残疾人生活的品质和生活的意义。残疾人体育活动的基础是个体残疾人,这些个体的生活就区别于其他群体的个体。不但要对残疾人进行人性关怀,更重要的是引导残疾人更好地发展自己。因此,残疾人的体育活动必须以残疾人个体为中心,以残疾人的生活为导向,真正提高残疾人的身心健康,更加人性化地管理和灵活地将残疾人的体育活动融入到其日常生活中,逐步改变残疾人的生活状态和人生价值观,使残疾人的生活通过体育活动能够树立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
  2 残疾人体育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公共服务支撑
  当前,为了更好地保障残疾人体育事业的开展,有必要将残疾人体育事业纳入到社会的公共服务范畴。在我国的一些城市,残疾人开展体育活动还受到诸多因素的限制,比如缺少残疾人体育活动的经费、组织管理等。很多残疾人群体体育活动没有得到应用的公共服务,资源投入比较匮乏[4]。因此,我国社会公共服务体系必须加强对残疾人体育活动的服务能力和服务保障。这样才能使得我国的残疾人体育可持续发展得到社会公共服务的支撑。
  2.1 残疾人体育事业发展与公共服务职能的探讨
  残疾人开展体育活动能够对其自身康复健身发挥重要作用,对其社会价值和地位起到推动作用,这是提高残疾人参与社会和实现自身价值的有效方式,能够彰显社会的人文精神和社会文明程度。对此,残疾人的体育事业具有广泛的影响和社会价值,已经纳入到我国的社会公共服务的范畴。残疾人的体育活动在社会公共服务层面来说,其服务的内容应包括:对残疾人个体康复进行帮助,形成以家庭所在社区的康复治疗体系;各地区的公共服务机构应在公共体育场馆建立残疾人的专用设施,在残疾人比较集中的社区场所增加适合残疾人群体的锻炼设施,并免费服务和开放,为残疾人在此参加体育活动创造基础设施的保障。各单位和社区鼓励残疾人参加社会健身体育活动,并给以奖励,使残疾人积极参与体育活动,形成一个良好的社会风气和氛围。发挥高校师资力量的作用,社会公共服务机构应组织大学生志愿者参与到残疾人体育活动中,给残疾人以指导帮助,如实认真地对每位残疾人的体育活动情况做好记录,以为未来残疾人的体育活动建立档案,有针对性地进行体育锻炼建议。
  2.2 更好地发挥公共服务职能促进残疾人体育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我国各级政府都对残疾人的体育事业给予了支持,积极改善残疾人体育活动设施,确保残疾人体育活动的权利。
  首先,要建立和完善残疾人体育事业的公共服务的政策性法律和法规,使残疾人体育活动的公共服务在法律政策层面上得到保障。这样有利于残疾人体育可持续发展所需的公共财政投入、政府的宏观管理,以及规范市场秩序。残疾人的体育事业资金投入,必须与当地的经济发展保持一致,促进残疾人体育公共服务可靠的经济保障作用。其次,残疾人体育公共服务的供给应予以明细和充实。在残疾人体育活动的场馆,要增加锻炼设施、指导教练、设置适合各类残疾人参与的体育项目。对于残疾人的公共服务管理模式,要在各级政府管理监督的情况下,充分发挥市场机制,鼓励非营利社会组织和私人企业的参与,大力发展慈善事业和公益募捐,为体育公共服务资金筹集和服务提供支持。对于我国体育、文化、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状,要在政府的协调下,更好地使残疾人体育的公共服务均衡发展,资源得到合理和高效配置,消除不同地域、不同社会群体的残疾人体育公共服务的差距。确保残疾人可以得到平等的公共服务和待遇。
  3 结论
  通过对残疾人体育可持续发展的研究,残疾人体育事业的发展要建立和健全残疾人体育管理的评估监督机制,增加经济的投入。确保以残疾人为主体的社会参与,更好地推进残疾人体育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马飞.残疾人体育伦理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2(1):48.
  [2] 齐超.近十年我国残疾人体育研究回顾及发展展望[J].中国特殊教育,2012(2):12.
  [3] 李之俊,池泰棱.我国城市残疾人健身体育锻炼的现状与对策[J].上海体育,2003,24(1):13.
  [4] 肖丽琴.我国残疾人体育基本公共服务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2,37(2):10.
其他文献
摘 要:21世纪是一个信息化时代,合作交往技能已成为个体适应社会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素质。合作学习教学方式可以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成绩及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其中,对中、低程度学生的影响更为明显,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技能。本文探索了高等学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课程特点的新型教学模式,该模式充分体现了合作学习的优点。实践结果表明,合作学习策略的运用,不仅改善了课堂内的社会心理气氛,而且增强
摘 要:本文试图通过对建立辅导员工作资料数据库必要性的阐述,来说明信息时代资源数据库对于教育管理的意义。文章首先指出了辅导员工作数据管理具有系统性和连续性和共享性不足的问题。然后对辅导员工作资料数据库建立的重要性进行了说明。文章最后提出了建立辅导员工作资料数据库的相关构想。  关键词:资料数据库 辅导员工作 教育管理 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G4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95(201
双语教学是提高学生外语综合水平,增强外语与专业联系的一种手段,本文根据在《水污染控制工程》双语教学方面的经验,从学生现有的外语水平出发,交流了在教师选择、教师备课、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挖掘美育因素,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首先,必须明确数学学科本身中蕴含的美育因素;其次,要在教学中渗透美育,培养学生鉴赏数学美的能力。
摘 要:本文借助管理学当中的有关理论和方法,对新生本科院校在资源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其产生原因进行了剖析。并在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优化资源配置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物力资源 物力资源管理 资源整合 资源共享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2)11(b)-0222-01在资源日益紧张的今天,对于新升本科院校而言,要想在日益激烈的高校竞争中站稳脚跟,
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是竞技体育发展的基础,是竞技体育乃至整个体育事业可持续发展的首要资源,没有后备人才的培养,竞技体育就会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青少年后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