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课标的中职学生计算机思维的培养

来源 :江苏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pik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提出了以课程标准为依据把握计算思维内涵的观点,论述了新时期计算思维培养的重要性,进而分析了当前中职信息技术教学在计算思维培养方面面临的师资、教材等困难。探索了可视化数据处理、模块化程序设计、学科融合、优化创新等培养学生计算思维的途径。
  关键词:计算思维;课程标准;可视化数据处理;模块化程序设计;学科融合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21)02/03C-0050-04
  2014年,教育部启动研制中等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程标准,经过专家组几年努力,2020版《中等职业学校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正式公布。其中,计算思维被确定为信息技术课程学科素养,是此次研制工作的突出特色。培养学生计算思维能力成为中等职业学校信息技术教学的重要内容。
  一、中职信息技术课程中计算思维的内涵
  目前,关于计算思维的研究很多,但是对计算思维的定义尚未形成统一的共识。其实,想“用一个定义、有限的要素概括其内涵,难免顾此失彼”[1]。面对计算思维定义的多样性,中职信息技术教师应紧紧围绕课程标准给出的定义,合理把握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新要求。2020版《中等职业学校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计算思维是指个体运用信息技术的思想方法,在分析处理信息、解决问题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思维活动。这是一个过程性描述,从结果看,计算思维主要包括界定问题、抽象特征、建立模型、组织数据、形成方案及迁移运用等思维能力。
  二、中职生培养计算思维的意义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原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已经不能适应当前作为“信息技术原住民”的学生实际需求和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创新是国家综合实力不断提升的源泉,计算思维的培养有助于帮助学生在未来更好地适应信息社会的发展变化,也更能体现信息技术课程的学科价值。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编程也将成为信息社会“原住民”的基本技能,真正需要发展的是基于计算思维的创新思维品质。
  三、当前中职信息技术教学中计算思维培养的两个突出问题
  (一)师资力量需要进一步加强
  教师的计算思维水平与课程实施能力直接决定了计算思维的教育质量[2]。信息技术教师的计算思维能力和课程实施能力培养是本轮课程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就中职生计算思维能力培养而言,信息技术教师培训需要关注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加强对计算思维理解方面的培训,让教师知道“目标是什么”;二是加强计算思维培养方法的培训,引导教师知道“途径是什么”。
  (二)基于課程标准的教材开发不足
  教材是课程标准的具体化,是国家落实课程标准的重要载体[3]。课标组制定专家希望各地能在满足课程标准要求的前提下开发各具特色的教材,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目前,有些地区的教材开发工作还未跟上,依然使用根据2009版教学大纲开发的教材。因此,当前基于课程标准的新教材开发工作迫在眉睫。教材开发人员要深入研究课程标准,厘清计算思维培养与程序语言学习的关系,避免将思维培养变成机械的语言学习。同时,新课程标准的最大亮点在于教师也是教学资源的开发者,信息技术教师需要做好充足的准备,能够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并且能结合地区特色开发校本教材,保障课程标准有效落实。
  四、探索培养中职生计算思维的有效途径
  (一)通过可视化数据处理培养学生计算思维
  实践表明,充分利用可视化数据处理工具也能实现学生计算思维培养。不可否认,程序设计课程是实现计算思维培养的重要途径,但是计算思维培养不一定非要通过程序课程来实现[4]。可视化数据处理工具不仅能帮助中职学生形象化地理解算法思维过程,还能为学生实现编程解决问题提供一个思维跳板,从而降低编程的难度。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尝试运用excel等可视化数据处理工具抽象、建模、处理问题。如表1所示,解决鸡兔同笼问题时,可以在excel中建立鸡、兔、腿的关系模型,学生首先列举鸡的所有情形,然后表达出兔的对应数量,在此基础上求出每种情形腿的数量,最后通过if函数自动判断结果。进一步,在处理百钱百鸡问题时,学生面对三重循环,可能会出现理解困难,同样可以在excel中建立鸡翁、鸡母和鸡雏的关系模型。由于三重循环涉及的数据量较大,可以引导学生先科学分析,简化样本量,然后分类设计。通过分析发现鸡翁最多20只,鸡母最多33只。如表2所示。引导学生先考虑0只鸡翁的情形,这样鸡母就是0到33,共34种情形,相应的“100—鸡翁—鸡母”就是鸡雏对应的数量,在此基础上求价格,再判断是否100钱。接着引导学生思考鸡翁共有21种情形(含0),手动替换鸡翁数量,表3所示的是4只鸡翁的情形。这21种鸡翁情形就是程序中的外循环,之前分析的34种鸡母情形就是内循环。
  (二)通过模块化程序设计培养学生计算思维
  计算思维是培养学生像计算机科学家那样去思考问题,而不是让学生程序化地编写代码。中职生思维能力和程序设计基础尚未达到大学生的水平,再加上信息技术学科在整个课程体系中所占学分比重有限(与通用技术共占学分),要求中职生人人都能设计完整功能的程序代码需要更多的课时支持。教师可以引入模块化程序设计思想开展教学,以函数、插件、积件等“黑匣子”形式为学生提供底层的复杂程序功能,让学生通过调用来实现自己个性化的设计。模块化程序设计往往采用自顶向下的方法,将问题划分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相对独立又互相支撑。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适当引入模块化程序设计思想,有助于引导学生“像计算机科学家那样去思考问题”,避免学生因不能编写复杂的程序代码而畏惧编程,同时避免了学生只能编写简单的、不利于深度培养计算思维的基础性代码。目前流行的Scratch编程工具因为封装了很多复杂的程序功能而使学生更容易上手,广义上说也是模块化程序设计思想的应用。
其他文献
“祛魅”与“复魅”是生态主义的重要议题。《贵州民族文学生态论》以贵州少数民族民间文学为视角切入,其文类包括神话、史诗、古歌等,同时涉及祭祀、婚恋、生产生活等各个层
【摘要】中职院校的教学目标是培养技术型人才,所以很多教师在开展数学教学时会将重点放在知识的理解上,这就使课堂教学变得枯燥乏味.虽然数学学科与其他学科有一定的差异性,但也是基于实践的,也是与生活密切相关的,与其一味地讲解,不如利用陶行知理论去开展教学.故本文从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个方面入手,阐述了陶行知理论在中职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关键词】中职教学;陶行知理论;运用思考  陶行知
课堂教学质量和备课、上课关系密切,而备课、上课质量高低又取决于教师的思维品质等。通过研究优秀教师的优质课例,探究深藏其中的思维品质,关注其思维的逻辑性和关联性、准
摘要:借鉴Jones等人构建“儿童统计思维框架”所使用的测试工具,对1~6年级小学生数据分析解释的认知发展趋势以及错误认知进行考察。研究发现:小学生数据分析解释的认知发展分为快速发展时期、较快发展时期、平缓发展时期、停滞发展时期和倒退发展时期,其中1~2年级、4~5年级分别是小学生“数据之间阅读”以及“超越数据阅读”的快速发展时期;无法识别0数值、不能基于数据做出是与否的区分以及基于主观经验预测是
数学与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生活中很多现象背后都藏有数学的原理。结合生活实际开发数学拓展课,是数学拓展课开发的重要方式之一。以鞋子为载体开发的《鞋码中的数学》一课从
项目式研修是以成果为导向的深度、高层次的学习和进修,有利于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以特殊教育学科名师工作室教师培养为例,利用信息技术支持,从项目式研修的准备
【摘要】本文主要探究初中数学教学中几何画板的应用策略.研究过程中,以几何画板概述为切入点,分析其对初中数学教学具有的积极作用.但是,在应用中教师也应注意学生的计算机水平,考虑数学学科特性,把握师生角色关系,从而充分发挥几何画板的辅助效果.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几何画板;应用  前 言  信息技术的发展为课堂教学带来诸多便利,提供了非常多的辅助工具.现代数学教学相较于传统教学,拥有新时代优势
坐容被形容为“坐如尸”,意为“如果坐着,要像受祭之人那样端正”,是最为敬意的一种坐立姿态。文章基于礼仪教育经验,运用文献及比较研究法,从文献典籍所载资料出发,溯本求源
【摘要】数学是一门解决问题的学科,在进行教学时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数学教师必须要做到的.而教师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前,必须先让学生具备发现问题的能力.因此,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在数学教学中尤为重要.为了学生可以更好地学习数学,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还要培养学生提问的方法.本文将对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有关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的意义和策略进行分析,以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数学基础;初中数
【摘要】提升教学有效性是教学实施的一个重要要求,也是当前教学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中学阶段学生自主意识越来越强,在课堂上与教师的互动热情却逐步降低.尤其是信息化时代,外部信息越来越丰富,这对学生的学习专注力、学习热情都会产生诸多影响.在初中数学教学开展的过程中,如何推动学生积极学习,促进学生知识建构,是教师需要探索的重点.本文从备课、导入、提问、拓展等环节入手,探索如何更好地提升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