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关键属性的写景文微课程开发策略

来源 :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gshan10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研究表明,学生学习结果的差异,很多时候并不是智力和学习态度决定的,而是他们抓不住学习内容的关键属性。从关键属性的视角,类推到我们的写景文,写景文教学欲真正发挥作用,教师就要针对性地设计并建构有助于学生辨识关键属性的一个个微课程,以帮助学生掌握学习目标。
  微课程的要素必须非常简单:一个微型的学习目标,一个简化的学习内容,一个简易的学习支架与情境,一个简单的学习评价。下面以《迷人的张家界》(人教版四年级上册)为例作简要阐释。
  一、微型的学习目标
  学习课文一类一类写的写景方法。
  学习的开展,如果只是“整体”,那是模糊的、片面的,要让“整体”变得更清晰,就需要找出“部分”,并且放到适当的位置。因此,我们需要将学习目标的笼统概念再分解,转变为具体明确的学习内容。
  二、简化的学习内容
  ①了解“一类一类地写”。②掌握多感官观察。③学习比喻、排比、对仗、点面结合等表达方法。
  三个学习内容的内在联系正是写景文写作的“构思—组织—表达”:介绍一处风景,先想好介绍哪几方面——“一类一类地写”;各类怎么介绍——通过多感官参与带领读者身临其境;运用比喻、排比、对仗、点面结合等语言表达方法令景物更生动。这就是本次写景文学习的关键属性。
  事情的“关联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将会出现什么样的学习。那么,这几个关键属性与学习系统又有什么关联?
  (一)课文与教材中“一类一类地写”的写景文的关联
  这篇课文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的选学课文。“一类一类地写”的写景文三年级上册中有《美丽的小兴安岭》《富饶的西沙群岛》《香港,璀璨的明珠》,四年级下册有《桂林山水》。《桂林山水》的山与水的描写和这篇课文很契合,再结合这篇文章的难度值,这篇文章适合在四年级下册或五年级上册来学习。
  (二)目标与原有认知的关联
  1. “一类一类地写”,学生通过前面课文的学习,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这里只需再整理,形成写作图式。
  2. 对于展开联想、用自己的感觉让读者身临其境的写法,学生有一定的基础,但对于调动多感官观察的方法,需要提醒。
  3. 在写景中运用比喻、排比等手法,学生有一定基础,但是本文包含的对仗表达方法,除了在一年级下册《识字3》中接触过笠翁对韵外,再没出现,是学习难点。相对教材中前面几篇文章,这篇文章点面结合的表达方法较明显,学生容易忽视。
  三、简易的学习支架与学习情境
  基于以上分析,学习支架就很明确:相似的群文、范文。学习流程也随之形成:在群文阅读中发现并形成相应的写作图式。
  第一步:整理群文篇章范式
  1. 逐一出示《美丽的小兴安岭》等文章,回顾课文从哪几方面来写。提炼“一类一类地写”的方法。
  2. 梳理《迷人的张家界》的行文脉络。课文写了张家界的哪几方面。
  第二步:学习张家界的山,发现展开联想的观察方法及课文语言秘妙
  1. 比喻。合作读,品味带入感觉的观察,语言更生动。
  2. 排比。类比《迷人的张家界》《桂林山水》,发现排比的特点,并激活《桂林山水》的山、水描写的积累。
  3. 对仗。(1)对照《迷人的张家界》《桂林山水》相关句子,发现《迷人的张家界》中的排比还包含对仗。(2)结合一年级下册《识字3》的笠翁对韵,进一步体会对仗的语言特色。(3)用对仗的语言形式转换写“神鹰护金鞭”的句子。如“……有如一支怒举的金鞭,直指云霄”对“……有如一只昂首的雄鹰,凌空展翅”。(4)看图想象,用对仗的形式说说黄狮寨观景台对面的山峰:“……像一个个虎背熊腰的威武将军,在等待着出征的号令。”
  4. 点面结合。与原文对照,课文为什么不像原文这样写?(点面结合也是很重要的写景的方法)
  5. 小结:点也好,面也好,作者都用自己的感觉,把我们带到他所观察的景物面前。高明的作家都有这个本领,调动自己全身的感官,让我们身临其境。
  第三步:学习“金鞭溪”,发现多感官观察的方法
  1. 群文阅读。
  春风又绿江南岸(王安石)——视觉
  红杏枝头春意闹(宋祁)——听觉
  踏花归来马蹄香(杜甫)——嗅觉
  吹面不寒杨柳风(僧志南)——触觉
  2. 自学描写“金鞭溪”的段落,作批注。
  四、简单的学习评价
  明确的学习目标,自然就会对应明确的学习评价。
  1. 播放微视频:张家界的森林。
  2. 内化运用,写写森林的树和水。
  3. 自评、同桌互评:能“一类一类地写”,得70分以上。并能运用多感官观察的,得80分以上。还能在表达上运用比喻、排比、对仗、点面结合等方法的,得90分以上。
  基于关键属性的写景文微课程,其实质就是抓住关键属性,通过微型化的指向,以及具体明确的学习支架与情境来“建构”某一种写景文的教学图式。 其设计流程大致是这样的:首先,教师研究写景文的学习目标;其次,教师将笼统的目标分解为具体明确的学习内容,从而把握学生学习的关键属性;第三,教师聚焦这些关键属性,从“关联结构”的视角进行梳理,为学生提供精当的支架和学习情境,从而达成目标。其关键在于:尝试发掘学生对将要学习的内容存在的理解差异,针对这些差异,尝试确认学习的关键属性,然后集中时间和精力聚焦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困难的关键属性,因此,从某种角度来说,是从本源处照顾了学生学习的个别差异。
  (浙江省温州市籀园小学 325200)
其他文献
峡谷里的阴谋
期刊
在笔者任教的班级里,常看见山寨版的“QQ聊天记录”,用这种方式写话,学生很感兴趣。于是笔者进行了一次有益的作文教学尝试:让学生写“聊天日记”。所谓的“聊天日记”,就是首先为每个学生准备人手一本的作文本,取名“聊天日记”,封面不署名,学生写好日记后只需在文后署上网名,交由老师和同学传阅,并针对日记内容“跟帖”,也可继续在其他本子上进行自由的长篇大论。每个同学阅读本数不限,也可在同一篇日记后多次留言。
【摘 要】“游戏体验式”写话模式将教学重心前移至写作的“上游”环节,注重激发学生的创意思维。它关注学生的年龄特征,尊重个体的差异性,关切学生的自主选择,采用游戏化的教学手段,开拓创意表达方式,利用绘本、儿歌、故事等打开创意之门,使学生在游戏情境中用富有个性的语言抒写内心独特的情感体验。  【关键词】游戏体验式;写话训练;创意;思维  “游戏体验式”写话模式是对传统写作课程转型的有益探索,改变了传统
白白是我家的一只小狗。它全身披着雪白的毛,远远望去,真像一个小绒球。两只乌黑的大眼睛被雪白的长毛给盖住了,走起路来,晃来晃去,像喝醉了酒似的。  白白十分顽皮,常把我们的鞋子甩得满天飞舞,不得已,家人把鞋都放在鞋架的最高层。一天,白白又趴在鞋架上试图去叼架上的鞋子。努力之下,一只鞋子终于掉了下来,它高兴极了,叼起鞋子,摇着尾巴,用力一甩,鞋子在半空中转了个身,眼看就要掉落下来,只见白白一个箭步,窜
【摘 要】面对写人类习作,学生常会觉得习作资源匮乏。对此,教师要根据中高段学生的年龄特点,有序拓宽习作资源,运用适当的策略,引导学生由课内转向课外,采集习作素材,激发习作兴趣。对于中段学生,教师要巧设阶梯,帮助学生迁移运用教材中的写作手法,建立和完善人物素材库;对于高段学生,教师则应推陈出新,通过各种实践活动,使学生深入体会人物形象,紧跟时代脚步,提升习作能力。  【关键词】写人类习作;习作资源
在低年级的识字教学中,教师的重要任务就是要注重引导,鼓励学生发现并掌握识字规律和方法,让他们在识字中成为发现者,体会成功的喜悦,成为识字教学的小主人。  音形义是打开识字教学的金钥匙。在一年级上册《一次比一次有进步》的识字教学中,笔者有意识地根据汉字的特点和规律进行教学,引导学生体会发现规律的成就感,鼓励学生运用规律进行创造性识字,体验创造带给自己的快乐。  一、在夯实字音中体验发现的快乐  【教
我家有个“超级侦探”,我干的“丑事”总躲不过她的眼睛。  星期天,“超级侦探”到单位加班,爸爸也正好出差了,我便丢下作业,偷偷地打开了电视机,尽情欣赏着精彩的电视节目,真是大饱眼福!  看了一会儿,估计“超级侦探”快要回来了,我便小心翼翼地关掉了电视,并把电源插头放回老地方,还照着原来的样子为电视机盖上了防尘布……把现场“伪装”完毕,“超级侦探”仍没回来,我松了一口气。  不一会儿,“超级侦探”回
【摘 要】电影作为一种新兴的文学艺术形式,可以成为小学第三学段习作教学的重要辅助手段。就运用而言,可尝试从“选材、技法、拓展”三个方面展开探索:体认“电影情节”,引导想象创造,构思更丰富的题材;赏析画面效果,借鉴表现手法,营造更独特的意境;延展“素材资源”,丰富表现形式,拓展更广阔的空间。由此,则可以发挥电影元素在激发学生习作兴趣、拓宽习作思路、提高习作水平方面的作用。  【关键词】电影元素;第三
大家好,我是一只小螃蟹。我出生在青岛,一个小男孩买了我,又把我送给了一个小女孩。我跟着小女孩到上海定居了,下面是我快乐的旅程。  一天早上,我来到了大丰市,在乘车的过程中,我住在一个小桶里,我觉得好闷呀!“这里实在太小了,我一定要逃出去!”我嘀咕着。  后来,我努力爬出水桶,逃了出来,顺着毛巾,爬到了车后面的玻璃上。外面的风景真棒!小姑娘想捉住我,可是她不敢,你要知道,我可是有一对大钳子的呢!我的
窦桂梅老师就像是语文教育界一朵“燃烧的玫瑰”,从事语文教育三十载,从提出“三个超越”到“主题教学”,再到“三个回归”,窦老师富有激情的教学情怀、开拓进取的创造精神,着实令我们折服。《窦桂梅与主题教学》《做一名有专业尊严的教师》《玫瑰与教育》等都是我们年轻一辈汲取知识营养的必读书目,窦老师的课例更是我们研究语文教学的典范。  而我作为其中的一名学习者,对窦桂梅老师充满了敬佩之情,窦老师的“主题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