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中国(海口)国际武术交流会会闭幕

来源 :搏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ke_20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海口市人民政府、海南省文化广电出版体育厅、共青团海南省委等单位主办,海口市文化广电出版体育局、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海口市支会、海口旅游文化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和海南省武术协会承办,海南省青少年希望基金会、海口国际会展中心经营管理有限公司和海口市散打协会联合协办的2011年第三届中国(海口)国际武术交流大会于12月8日至11日在海口会展中心舉行。
  据大会组委会竞赛负责人刘庆国先生介绍,本届大会共有五十余支代表队,近千名武术好手参赛,岛内和岛外选手各占一半,并有来自美国、俄罗斯、伊朗、法国、爱尔兰、南非等国家十余名国外选手参赛。本届大会汇集武术套路、跆拳道、散打等项目。
  12月9日上午,开幕式在海口会展中心隆重开幕,海南省文化广电出版体育厅副厅长陈亚俊、中国武术协会副主席翟凤岗、海南省体育总会副主席兼秘书长叶志春、共青团海南省委副书记盖文启、国家教育部体艺卫司原副司长曲宗湖、海口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吴成贵、海南省文化广电出版体育厅群体处处长刘平久、中国武术协会产业管理委员会副主任王官耀等领导及杨振铎、马振邦、周树生、陈顺安、庞子瑞、刘怀良、杨斌、范伟东、文喜太、张永明等武术名家出席了开幕式。
  海南省文化广电出版体育厅副厅长陈亚俊致欢迎词,他对来自1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武术节代表参加本次大会表示热烈的欢迎。他说舉办这样的活动就是为了推进无国界武术文化交流,向世界展示中华武学的博大精深和悠久历史文化的魅力。海南中国最大的特区,唯一的生态省,独一无二的国际旅游岛。正因为如此,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心向海南。
  大会裁判长马俊祥代表全体裁判员宣誓,他表示将严格按照国家体育总局裁判员执裁方针,做到严肃、认真、公正、准确,确保比赛顺利进行。
  本届大会开幕式新颖独特,周树生、杨斌、谌中立、徐永庆、庞子瑞等武术名家的表演将开幕式推向了一个有一个高潮。
  会后,组委会还组织嘉宾、裁判员及部分运动员到海口火山口旅游。
其他文献
练法歌诀    起势并步锁心猿,以意导气雾弥漫。  停车问路把手招,悬崖勒马蹄咆哮。  闭门推月抬头望,拨云见日笑开颜。  摘星换斗繁星点,鸿雁双飞翻转旋。  孤雁出群空中坠,川流不息入海湾。  野马分风任驰骋,伏虎听风瞭望眼。  声东击西忽左右,青龙探爪水里钻。  九品连台为官正,怒马回头腰后转。  顺水推舟波浪翻,惊马回头奔腾去。  瓶花落砚飘在盘,高山流水瀑布涟。  童子送书递案前,樵夫担柴
期刊
五行通背门流传一句话,伸肩是通背之母,又说,肩通则一通百通,可见伸肩操法在通背拳中的重要性。拳谱云:  先人流传混元桩,阴阳奥妙柔克刚。  运用伸舒能生力,奇出巧入精奇变。  混元一体象太极,伸肩抖腕妙无穷。  伸肩操法历来被习通背拳者认为是难度大,劲力不易掌握的单操动作,但只有掌握伸肩法,才能淋漓尽致地发挥出鞭劲,悟出通背拳的精髓。  伸肩操法阴出阳入,循环运动,具有曲中求直、急似迅雷、冷似脱鱼
期刊
目前得以植根于大连地区的五行通背拳之花能够开遍北国大地,并流传海内外。除创始者外,这与威名赫赫的韩鹏尧先生所作出的杰出贡献是分不开的。韩鹏尧为大连五行通背拳的形成与传播付出了毕生的精力,其一生颇为神秘和传奇,很多奇闻轶事武林后人很少有人知晓。  韩鹏尧(1900—1974),山东,莱西县武备公社毛中大队人,身高1.78米,身材修长,眉清目秀,一副书生面孔。自童年时随父亲来到大连,在西岗区东关街菜市
期刊
肘法在散手技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屈臂为肘,肘尖而硬,好似兵器锐韧,攻击力强。肘的招法隐蔽、疾速、短而猛,变化莫测,尤其在贴身搏击中可发挥出不可估量的攻守实效性。拳谚中有:“手轻,脚重,要命肘”“宁挨十手,不挨一肘”等之说。在武林各门各派的拳法中,几乎没有无肘法的拳法。  五行通背对肘法的练与用更有讲究。拳谱中法则要求:“手从口中出,回手归肋下”“沉肩顿肘,臂长击远”“挤滚穿,肘护心”等等,强
期刊
五行通背拳总操法有108种之多,打出“探肩送背、放长击远”“贴衣发劲、击响见物”的皮鞭劲及大劈大盖的气势,是五行通背拳独特的风格特点,而皮鞭劲是五行通背总操法的整体劲力和能看到的表面(外)劲力,其练出内劲才是五行通背拳之精髓所在,同时也是检验、衡量五行通背拳功夫深浅的标志,能否更好的区分、练出皮鞭的“九柔一刚”——内劲与外劲及它的比例变化,是所有习练五行通背拳者一生的追求目标。  无论各门各派的武
期刊
掩手劈山炮的“炮”在五行通背拳术中是指:钻掌、追魂掌、狮子抖铃手的意思。劈山炮义称劈山化中拳,其特点是以冷急暗快,阴险狡诈、残暴刁狠听著名,专攻对手心窝、裆部、咽喉、面部等中线上(九条毙命穴)要害部位。简捷高效、在进攻与防守巾变化巧妙,真假虚实雄分,而且出尔反尔、极不对称,常常是“一手、二于、连三手、变六手”加之手法掩护“捋带采勾”小动作,可令对手心慌意乱、防不胜防,在散手、搏击巾效果显著,下面介
期刊
练散打格斗,不能凭自己体力好、强打硬拼,也不能盲目单纯的去练表面形体动作,更不能去追求所谓的“神功”、“绝招”或超出人体能量范围练习,伤害自己身体、损害健康。如果不了解单操发劲原理,练不出劲力,何谈技击?  “手伸如锥,屈如勾,手背似铁,腕如棉,两只胳膊胜皮鞭”形象的比喻了通背鞭劲。鞭劲是通背拳放长击远的主要击技劲法,要想打出鞭劲,就必须放长击远,只有放长击远,才能打出鞭劲,两者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期刊
鞭劲是五行通背拳的风格特点。通过腰背发劲,放长击远,使劲力达于掌指,要有三折、九扣、五护、八断之功。此功以单操单练为主,重点强调发劲。有很多的学者在初学练习通背拳时、感到1 08操法太多,无从开始,其实“千条江河归大海”,只要深钻细研,掌握一种单操发劲,就可触类旁通,但是每个动作必须打出鞭劲。如果不了解单操发劲原理,练不出贴衣发劲,何谈技击?  “手伸如锥,屈如沟,手背似铁,腕如绵,两只胳膊胜皮鞭
期刊
《奇形拳》是晚期五行通背拳单操组合的精华,被称为军事化后的产物,其风格特点是:动作敏捷迅速、残暴刁狠、身如猿猴之形、神如虎狮惊炸之威;劈掌直劈大盖,穿拍柔中带硬、中拳冷弹勇猛、手法变化莫测。整套拳路演练起来,大开密合,轻灵活速,穿崩跳跃,闪展腾挪、高潮迭起、连绵不断,充分把晚期五行通背拳实战风格——动作出手快、虚实变化快、完成消失快、瞬间整体发劲展现的淋漓尽致。整套拳路又可分为若干个单元进行散练,
期刊
一、形意拳立论以阴阳五行学说为依据    形意拳把“阴阳五行”学说作为总的纲领,诠释丹田、阴阳、三才、五行、六合之理,把它作为形意拳立论的依据引申意义,创造出了一套极具哲学内涵,而且比较系统的修炼方法和理论。  阴阳学说,是我国最古老的《周易》经典中哲学思想的主要代表,具有朴素的唯物辨证观点。《易经·系辞上传》云:“一阴一阳之谓道”。讲的是宇宙间一切事物既对立又统一的法则。万事万物的变化,都是由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