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为美术课插上创作的翅膀

来源 :中国校外教育·综合(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son234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美术教学中适“度”地、合理地运用多媒体教学,能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使枯燥的知识变得生动有趣,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思维想象力,促进智力发展,提高美术教学质量。
  美术教学 多媒体 思维想象力
  今天,在社会上任何一个行业,都可见到各种各样的计算机身影。这个划时代的机器,不仅在经济领域中产生了深刻变化,使我们的生活更加快捷;而且在科学文化领域也产生了深刻变化,远程教育网络冲破了学校的围墙;多媒体教学设备改变了过去的教室,走进了课堂,辅助着教师教学。小学美术作为义务教育一门必修的艺术文化课程,明确了小学美术教育目的是通过美术教学,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与爱好;学习美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品德情操;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并对美术教师教学的评价是要重视其教学态度、教学过程与教学效果。教学中应该注意的问题中第三条写着“教师应加强示范,充分利用展示图片、美术作品及放映幻灯、影片、录象片等教学手段和现代教育技术进行直观教学。可见,多媒体教学在现在美术教学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吸引学生目光
  国家教育新改革,其中“以人为本”为主导的人文精神,学生是整个课程的核心,一切建立在学生本身的基础上,以学生为主,关注学生的兴趣、需要和态度,突出学习活动的整体性和综合性,重视学习过程与个人经历相联系,强调学生与课程各因素之间的关系。因此,教学过程中首先要抓住学生的目光!万事开头难,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堂上一开始老师就照本宣科,很难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而利用投影仪导入新课,就可以很快的把学生的目光吸引住。如在教第四册“树叶拓印画”这一课中,利用多媒体走进美丽的大自然,亲临其境的感受不同的树木,不同的叶子,在课堂中就能感受叶子的形态、颜色带给学生的美,直观的吸引学生。
  二、提高学生的兴趣
  夸美纽斯说过:“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兴趣是学习的助手,是引导学生进入知识殿堂的向导,一旦学生对某事有兴趣,心理上就会处在一种亢奋状态,学习起来便感到其乐无穷。如前例吸引学生的目光后,开始讲解。这些美好的叶子变成了风车、小松鼠、金鱼、孔雀……这时利用多媒体将树叶组合的过程表现出来,使学生由欣赏的意识转入创作的意识,有单个的形象了解到组合的图形,这种直观感觉像变魔术,立刻就会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利用投影仪,演示制作小动物的树叶组合,使学生可以直观的了解巧妙利用树叶的形状进行组合,对于这些比较抽象、枯燥的概念,老师一味地讲解,纵然秒语连珠,学生也容易分散注意力,其结果只会老师唇焦舌燥,而学生不是昏昏欲睡就是东张西望。利用投影仪辅助讲解,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增强记忆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目的。可见,现代教育媒体的教学功能在于直观形象地表达事物的发展过程,使抽象的知识转化为一定的物质形态,抽象内容变得形象具体,生动活泼便于学生的学习和掌握。
  三、发展学生的创造欲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先生的责任不在于教,而在于教学生学。”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我们老师只有传授学生授鱼的方法,他们才能在以后的生活中起到作用。创新并非高不可攀,理论研究表明,每一个智力健全的人都有创新潜力,所有的人生产和生活中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创新需求和经历。相反,过多地模仿,循规蹈矩,不习惯独立思考,喜欢从众,事事听话,过于追求表扬,过分统一要求,过分追求成功率不利于创新精神的培养。因此,我在作业这一栏是问“那么同学们你们有什么更好创意吗?”这样减少一些约束,使学生能放宽心去创造,表达自己心中所设计的画面——这时反复地利用投影仪播放各种不同的物品变成树叶画以及一些抽象的作品,开拓学生的眼界,提高创造欲。我们都知道了电化教学在美术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我们也要利用有一个“度”。一般来说,一个完整的教育过程主要由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等因素组成,这些因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辅相成,统一于教学结构中。巴班斯基指出:“教学过程最优化是指教师有目的地选择组织教学过程的最佳方案,能保证在规定时间内使教学和任务的解决达到可能范围的最大效率。”而要达到这一目的,就要通过最佳媒体的“恰当”运用来实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形式、教学速度和教学效果的整体优化。因此,多媒体纵然有千百般优点,也要有一个“度”,电教媒体的使用只是教学的辅助手段,不可喧宾夺主。应该根据教学内容和目标与多媒体性质和作用,来考虑如何利用电教媒体,选择最佳途径以达到优化课堂教学的目的。总之,适“度”地合理地运用电化美术教学,能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使枯燥的知识变得生动有趣,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思维想象力,促进智力发展,提高美术教学质量,为美术教学带来无穷的魅力。
其他文献
针对目前高校人文社科研究成果评价机制存在的诸多问题,如评价取向的偏差、评价主体的单一性、评价方法的非科学运用等,提出几点具体建议以期健全现行的评价机制,从而最大限度地促进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  人文社科研究成果评价机制高校人文社科研究成果评价作为学术评价的核心问题,对于整个学术研究和学术发展具有较强的引导和定向功能,健全人文社科研究成果评价机制,对于繁荣和发展人文社会科学,促进学术文明和学术建设具
(河北省承德县头沟学区中心校)  [关键词]数学教学 素质教育 质疑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质疑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思维,从而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和创造能力,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最强音。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是学生主动求知、掌握学习方法、形成能力的重要途径。学生敢于质疑,善于质疑,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多问几个“为什么”,才能促进学生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  一、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
(甘肃兰州兰铁四中)  [摘要]初中学生学习法律知识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为了避免因为抽象的法律条文给学生造成理解上的困难,在实际教学中,就要将抽象的法律条文融合到具体的事例当中,来帮助学生理解。  [关键词]初中学生 法律常识 案例教学  初中学生正处在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其人生观、价值观也在初步形成,能否成长为有知识、有理想、守纪律的合格公民,将是其在初中阶段思想品德塑造的首要任务。所
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是教育工作者一直探讨的重要问题。在教学中,老师应该让学生在学习中找到“六种感觉”,即能让兴趣成为学生热爱学习的最好“老师”。兴趣教育“六种感觉”老师古今中外,如何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一直都是教育工作者经常探讨的重要问题。中国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西方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曾经说过:“学习最好的刺激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达尔文在自传中也曾回忆
师爱因人而施以身作则一、师爱要因人而施  师爱可以创造积极向上的气氛,激发学生内在的潜能和创造力,促使他们良好的思想品德的形成。但是,师爱只有在被学生真切感受到的情况下,才能发挥其特有的作用。这就需要老师尊重学生的人格,以民主、平等的方式对待学生,出现问题时,不是一味地批评、指责,而是循循善诱,当他们的朋友,与之同喜同忧。教师在工作中只有把握了这点,才能立竿见影,事半功倍。  二、师爱不能偏差  
历史教学 课程标准 授课方式  一、前言  历史课教学是一个纷繁复杂的过程。通过对历史知识的讲授,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历史上发生的事件,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培养他们树立远大的理想,提高他们的道德素养,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成为拥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合格有用人才。  在历史课教学中,作为教师首先必须要掌握课程标准,熟悉教材内容,突出重难点,合理安排教学内容,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注重授课方式。根据中学生
爱因斯坦被誉史上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为人类文明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从教育层面分析,其成功的原因起码有两方面能给予我们启示及借鉴:一是得益于他无以伦比的灵感与直觉,而直
(河北玉田县郭家桥乡毓秀中学)  [关键词]课堂学习 兴趣培养 教学效率  一、幽默有趣的故事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石激起千层浪,一堂课如果有好的开头,就能先声夺人,造成学生渴望追求新知的心理状态,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启发他们的思维。幽默有趣的故事导入是思想品德课中最常见的模式之一,在很多课学习新知识之前,都会对某一故事进行分析、讨论,最后交流、归纳,引出概念。然
一、赞美要及时准确学生在学习中.会用各种方法展示自己的成就,以增强自信和让人羡慕。教师及时的恰到好处的赞扬,会让学生有一种被肯定、被发现的喜悦,这种心理上的满足会化为强
电教媒体已经越来越广泛地运用于课堂教学,它的运用适应了小学生的认知规律,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尤其是在低年级语文课堂教学中有效地运用电教手段,能够使教学取得理想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