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设悬念引发兴趣创造条件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lly7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陶冶学生的情操,增长学生的知识,启迪学生的智慧。教育家叶圣陶老先生曾说过:“阅读是写作的基础” 。在读写的关系上,他强调了读的重要性。其中课外阅读是语文教学活动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形式,它对于提升学生语文素养,发展学生文学水平,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发现总有一些学生的作文有太多错别字、病句、前后文不连贯等。虽然我们作文课讲得花样百出,费尽心思,在学生作文的修改上也下了很多功夫,但是大量的事实表明,在缺少阅读的前提下,我们所做的一切就像把种子播进了沙漠,没什么意义,语文书教不出学生的语文水平,作文课更没办法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同时也有些学生的作文本上从不出现病句,因为他们在阅读中已经无形地掌握了写作的方法,建立起了良好的语感,拓宽了词汇储备范围。词汇丰富,语感好,运用得当,写出的文章自然而然值得推敲,耐人寻味。正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然而通过课外阅读提高写作能力,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关键是作为教师是否重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如何正确地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
  苏霍姆林斯基说:“30年的经验使我深信,学生的智力发展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在他的眼里,“缺乏阅读能力,将会阻碍和抑制脑的极其细微的连接性纤维的可塑性,使它们不能顺利地保证神经元之间的联系。谁不善阅读,他就不善于思考。” “凡是那些除了教科书什么也不阅读的学生,他们在课堂上掌握的知识就非常肤浅,并且把全部负担都转移到家庭作业上去。由于家庭作业负担过重,他们就没有时间阅读,这样就形成一种恶性循环。”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呢?现谈谈我的几点做法:
  一、巧用悬念,激发兴趣
  充分利用悬念,能够激起学生浓厚的兴趣。记得我在指导学生阅读《鲁滨逊漂流记》时,是这样介绍的:有个男孩,很小的时候就梦想着外出探险,但却遭到了父母的坚决反对,虽然如此,他一刻都没打算放弃。终于在他18岁以后的某一天,一个偶然的机会,他登上了朋友的船。不幸的是刚一出海,他就遇上了大风浪,巨大的海浪颠簸使他感到“难过得要命,心里又怕得要死”。这时,父母的忠告,父亲的眼泪和母亲的乞求,一起涌上心头!尽管如此,他没有退却,他选择了勇敢和坚强!他被海浪带到一个荒无人烟的荒岛上,从此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探险。那么他独自一个人在这个荒无人烟的荒岛上是如何度过长达28年颠沛流离的生活的呢?在这28年中又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他是如何征服那样恶劣的自然环境的呢?学生被一个个疑问带入到一探究竟的浓厚兴趣中,纷纷争相传阅,在享受故事情节所带来的奇妙境界中,喜欢上鲁滨逊这个人物形象,感受到课外读物的乐趣。
  二、诱发兴趣,引导阅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人们从事任何活动的动力。教师要努力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让学生产生阅读的欲望。在这里介绍一个简单的方法:课前预习时收集信息资料,激发课外阅读欲望。我在教学每篇课文前,预习时都让学生广泛涉猎与课文相关的信息资料。例如在教学《火烧赤壁》时,指导读《三国演義》,教学《海伦·凯勒》,引导学生课外阅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走出黑暗》等作品。
  三、推荐读物,让学生与好书同行
  学生在阅读中,常常不知如何取舍,面对身边各种各样的书,不知读哪一本好,也不知如何去读,甚至出现讨厌读书、喜欢上读不健康的书。遇到这样的问题,教师应该加以重视,而不是随之任之。教师不妨精心挑选学生喜闻乐见的经典儿童读物,如《绿野仙踪》《365夜故事》《草房子》,以及安徒生、格林童话等。这些经典儿童文学书籍既能纯净孩子的精神世界,敞亮孩子的心扉,又能促进他们健康地成长,让这些优美的文学作品激发他们一生的文化向往,使他们好读书,读好书。
  四、创造课外阅读的条件,使学生在“乐读”中阅读
  在这里值得一提的是,教师要为学生创造课外阅读的条件。比如:组织课外书“漂流瓶活动”,这样做可以弥补学生书源的不足。我们学校的“读书漂流瓶”活动,就是每人买一本不同内容的书,存放在班级图书角里,由学生轮流当图书管理员,全班同学随时都可以借阅。一学期以后,同学们都看了很多自己喜欢的书,看完以后,班与班再交换看,一个学期结束,学生可以看很多自己喜欢的书。再比如:开展各类活动促进阅读。如组织朗诵会、故事会等,创造条件让学生广泛地“读”,大量地“读”。让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去阅读,积累更多的知识。
  实践证明,课外阅读是课内阅读的延伸,大量的课外阅读提高了学生的文字运用能力,使学生通过阅读产生情感的共鸣。也只有让学生产生阅读的欲望,才能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在阅读、理解的过程中,逐渐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有了丰富多彩的语言积累,形成了良好的语感,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了个性,丰富了精神世界,从而提高了语文素养。
  【作者单位:沭阳县潼阳中心小学 江苏】
其他文献
我是一个特别听话的孩子,老师布置的每一项作业我都会尽力做到完美。可是,今天放学回家的时候,我的脚步却格外沉重,因为,我带回了一项我不太确定自己能完成的作业……  今天最后一节课快下课时,老师给我们每个人都发了一个像果冻杯一样大小的白色塑料盒,还有一个小勺子。难道要加餐?同学们都很兴奋。要知道,我中午就吃了半份校餐,现在肚子正“咕咕”叫呢!然而,班主任接下来说的话却让我们彻底崩溃了——教育局为了让学
一节成功的数学课,往往都会从情境创设开始。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是《课程标准》的一个重要理念。新课导入时创设情境的目的,或是再现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学生学习新知提供攀爬的支架;或是从故事和游戏中引入数学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或是借助已有的知识设置障碍,形成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好的情境一般要符合以下几个因素:(1)问题性——好的情境应与问题交融;(2)知识性——提出的问题要有
电信软件泛指电信行业应用软件,它大致可分为两大类:一、电信行业所需的、定制化的通用行业软件;二、电信运营支撑系统——通俗说就是电信运营的自动化系统。当前,与电信业固
美术活动是幼儿园孩子们大多比较喜欢的活动之一,孩子们挥动画笔大胆创作,在其中享受着乐趣。但是往往在活动中,教师注重了活动的开始,为了能给孩子们更多的美术创作时间,把活动最后、最重要的部分——评价,给忽略了。而这时候孩子作品的好坏或是美丑都没有得到一一的评价,孩子艺术水平的提高通常需要通过有效的评价才能相应地有所提高。教师评价就是教师与幼儿的互动,它关系着幼儿参与美术活动的情感、态度,推动幼儿更积极
今天是星期三。下午的朵朵讲坛时间,朱老师带我们去操场上观察蜗牛。我们小组找了半天,连一只活蜗牛的影子都没有看见,只找到了空壳。大家垂头丧气地回到教室,眼巴巴地看着其
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长大“成龙、成凤”,每个家长都会为自己的孩子选一所最好的幼儿园,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会得到老师的关注,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幼儿园里有所“收获
为更好地控制自发性脑出血患者颅内压增高、减轻脑水肿、防止再出血和减轻血肿造成的继发性损伤,笔者采用β-七叶皂甙钠联合甘露醇治疗急性自发性脑出血,取得较好效果.
学生在进行课文阅读的时候,一般老师都认为只要能够将主要内容把握清楚就行了,这种观念是不全面的,语文教学的核心任务是培养学生正确理解与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想方设法引领学生从教材文本的特点入手,紧扣学段教学目标与学生内在的认知需求,通过多种渠道、多维视角,深入感知课文内容,从而借助多维视角,历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一、解读文本,体悟文本,展开想象  学生通过解读文本,联系上
随着新课程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小学科学课程作为一门实践性、逻辑性、综合性强的基础性学科,对于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素养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将对小学科学课程学习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