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高考样卷看自选模块之古诗鉴赏备考策略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q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自选模块考试作为浙江省新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是目前学生和教师最难以捉摸、最难把握的内容,考试的选题技巧很强,学生较难把握有效答题。本文拟根据2009年浙江省高考样卷出现的问题并结合2009年浙江省考试说明,从学生的知识储备、基本概念和审题答题方面进行探讨,总结出2009年语文自选模块的备考策略。
  关键词: 自选模块 古诗鉴赏 备考策略
  
  2008年12月,浙江省考试院组织了一次新高考样卷测试,自选模块样卷语文模块第二题是要求学生“自选一首中国古代诗歌,运用缘景明情的方法”进行赏析,它主要是测试学生“理解表达、分析综合、鉴赏评价”等能力,题目的开放性前所未有。从样卷的答题情况来看主要存在以下三个问题:
  1.知识点不熟悉,概念不清晰。意象、虚实等概念知识不清,答题没有针对性,所以学生答题的内容不突出,许多学生很笼统地回答欣赏题。缘情明景概念不清或答题不到位,如选出诗歌后并不从景的内容入手,只整体分析,或不抓住景只从其他内容分析。
  2.答题结构不规范。对于欣赏题没有整体答题的思路。分析诗歌意象,突出意象,但忽略与意象相关联的情感分析。只答意象不答情感的较多。文本内容与答题联系不密切,答非所问,不注意采分点。
  3.审题不清。关于选题,第一要熟悉,第二要有景物描写。有些学生所选诗歌不是太长,(如《长恨歌》等)就是太简单(如《静夜思》等),或没有完整地写出诗歌或所选诗歌无景物描写,更严重的是所选不是诗歌,如《赤壁赋》等。
  “自选模块”考试是目前学生和教师最难以捉摸、最难把握的内容,考试的选题技巧很强,学生较难有效答题。但是我们仔细分析发现,其实自选模块试题并不神秘,总体上还属于常规性试题,只是要求理解得深刻一点,思考得周全一点。在缺少复习资料和考试经验的情况下,学生应该如何备考呢?下面以中国古诗鉴赏题目为例,谈谈2009年语文自选模块的备考策略。
  
  一、做好知识贮备,提升鉴赏水平
  
  平时可以看看相关诗歌散文欣赏的经典文章,如《唐诗鉴赏辞典》《宋词鉴赏辞典》之类中的大家文章,还可以准备相关题材的诗歌散文鉴赏文章,以备应试之用。积累与古诗文阅读鉴赏关系密切的古代诗词格律知识和古代文化常识。比如在古代诗歌体制方面,知道古体诗与近体诗的区分,懂得近体诗中律诗和绝句在句数、字数、平仄、对仗、用韵等方面有严格规定。诗歌从内容上可以分为抒情诗、叙事诗,但是叙事诗篇幅过长,不便于考核,因而考核的诗歌主要是抒情诗。抒情诗又可以分为三种:写景抒情类、托物言志类和怀古抒情类。先分清类别,然后体会景与情、物与志、古与今之间的关系,就能了解、把握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知道词的体制大致有小令和慢词的区分,词的平仄四声,知道散曲体制可分为小令和套曲,在了解作者所处时代、社会背景和个人遭遇处境的基础上,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体会作者的情感态度,把握作品的美学价值和社会意义。
  
  二、结合选修教材,熟悉基本概念
  
  样卷中的这个题目,要求“自选一首中国古代诗歌,运用缘景明情的方法”进行赏析。如果连什么是“缘景明情”都不知道,就遑论如何进行赏析了。缘景明情“就是要根据作品中意象自身的特点,组合方式,以及情景之间的关系,采取相应的欣赏方法,体会独特的意境”。这是第二单元的重点(置身诗境,缘景明情),简言之,就是根据意象体会意境。
  由此可见,掌握教材中的重点知识点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我们在备考的时候必须弄清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对IB模块要进行系统复习疏理,包括知识点、能力点、重点课文、重要作者的品性、风格、代表作等,尤其要重视单元知识与方法的整理复习。
  
  三、仔细审题,规范答题
  
  由于这类题目大多属于探究性题目,开放性较强,没有固定的标准答案,因此在鉴赏的过程中要具有强烈的自主意识,激发浓厚的鉴赏兴趣,充分展开联想和想象,对作品进行多元的开放性的解读,对作品的意蕴力求有新的发现;学习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就思想内容或艺术特色的某一方面作出富有创意和个性的评述。
  比如,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的题目。
  虞 美 人
  宋·蒋捷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选择一个角度,写一段不少于100字段鉴赏文字。
  本题的答案是开放性的,应该包括所选的角度,以及围绕这个角度对这首词的鉴赏。答案应该体现一定的层次。诗歌鉴赏说到底是鉴赏主题、个人情感与作品、诗人的投合。将自己真实而生动的体验具体化而又有一定的针对性是解答此题的难点。考生可以从诗歌的意旨、意境、技巧当中选择一个角度进行欣赏。如词中的少年、壮年、而今三个代表性时段,歌楼、客舟、僧庐三个典型地点以及听雨这个常见而又贴切的背景情节,都是我们在答题时要涉及的要点。
  再如,王维的《归嵩山作》:“清川带长薄,车马去闲闲。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迢递嵩高下,归来且闭关。”要求探究情与景的关系,写一段品味颔联与颈联所描写的意境。所考查的重点虽然是颔联和颈联,但是要注意整体把握全诗,同时注意“流水”“暮禽”“荒城”“落日”“秋山”等意象的内涵,并领会这些景与诗歌表达的“情”的关系。
  当然,研读文本是基础。不论是从什么角度出的试题,都是基于对文本的理解,不能脱离文本作探究。紧扣主题是关键。在读懂作品字面内容和理清层次结构的基础上,就要再往下分析作品文字隐含的意义、作品的艺术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在这个基础上再对作品的思想内容作出准确的评价。
  文学鉴赏是一种高雅的文学再创作活动,所以我们必须站在原作者的角度(而不是站在今人的角度)去揣摩作者的创作心理和思想情感,只有这样才能发掘出作品真实的而不是歪曲的思想情感,才能准确地把握作品的艺术形象和主题思想。虽然这类题目没有固定的答案,但并不是说可以乱答一气。在回答的时候同样要注意答题的规范性,注意采分点,条分缕析,有理有据。同时还要重视书写规范,务求清楚、端正、无错别字,提高印象分。
其他文献
摘 要: 本文分析了小组合作学习的含义,以及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产生问题的原因,提出了小组合作学习的具体措施及优化提高的对策。  关键词: 小组合作学习 含义及必要性 问题及原因 有效改进    一、合作学习的含义及实施的必要性    《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教师在教学中要“把英语教学与情感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促使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体验集体荣誉感和成就感,发展合作精神”。在《国务院关于基
摘 要: 提问是教学过程中师生相互交流的一种教学技能,是实现教学反馈的方式之一。教师提问巧妙,能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教师提问不当,学生的思维就打不开,教学就难以顺利进行下去。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就要优化课堂提问。本文作者结合教学实践,就如何优化课堂提问提出了几点看法:以趣提问,引入新课,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问题的设计要符合学生的思维特点,要有一定的思考性;分解问题,突破难点;层层设问,实现知识
音乐课程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积极引导学生参与音乐实践活动。我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结合初中音乐课教学的优势,实施探究式教学模式,为学生构建了自主学习、探究问题的平台,为开启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拓展创新实践能力架桥铺路。    一、营造自由民主氛围,鼓励学生敢于发现    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的创造性的发挥和发展需要“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两个条件。前者是指个体没有受到任何外界威胁和压力,
动画片具有童趣、生动、通俗易懂的特点,深受幼儿的喜爱,幼儿百看不厌、津津乐道。如果我们能善于运用这种声图并茂的工具,将能更好地为幼儿的发展服务。    一、动画片有利于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从形式和内容两方面来看,动画片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很容易被幼儿接受,对幼儿的创造性思维有着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幼儿的思维在早期阶段还是以自我为中心,他们对于世界的感知和认识,与成人相比,更多地采取同样化、理
学困生是当前中学学生管理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学困生的转化问题也一直是中学教学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在实际工作中,有些学校和老师在转化学困生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也积累了一些经验。但是由于导致学困生的原因比较复杂,涉及方方面面,目前仍然没有一套特别行之有效的通用方法,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以及取得的实际效果,从高中学困生的习惯养成来谈谈转化学困生的思路和见解。    一、学困生的定义和导致原因分析   
摘 要: 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为了使学生保持一种稳定、持续、适应的心理状态,并能协调自己的知情意行,较好地适应客观环境。本文通过对班主任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的分析,探讨班主任如何做学生心理健康的引导者。  关键词: 班主任 心理健康教育 多重角色 引导者    现在社会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各种各样的竞争压力也越来越突出。很多人有了这样的体会:要在这个竞争的社会里生存和发展,仅仅
旱丰—115陆稻适合洼地和平川地种植,不需要育苗移栽也不需要地膜覆盖种植,种植方法简单易行,像种玉米、谷子一样种在旱地里靠天下雨即可丰收,并且苗期能耐70多天干旱天气,
前言  为防止中国经济加速下滑,确保2009年GDP增速在8%以上,国务院陆续出台十项重要行业振兴规划。这将有利于解决这些产业目前遇到的实际问题,缓冲世界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又将对中国产业技术升级改造、结构调整等产生深远的影响。结合材料,理论分析和训练,能拓展学生思维,引导学生学会多角度分析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    一、背景材料    随着全球金融危机的日趋严峻,为抵御国际
摘 要: 本文主要研究我国民航飞行员心理选拔方面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关键词: 中国民航飞行员 心理选拔 问题 选拔系统    我国民航于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开始进行民航飞行员心理选拔的研究。总局航空医学研究室、民航飞行学院、西南管理局等部门先后开展了招收飞行学员心理选拔的研究,开发、建立了一些心理选拔方法,并运用于实际招飞,产生了一定的效果,如在1990年制定了成套
诺里尔斯克矿冶公司共青团矿80%以上的高价矿石是采用连续回采的上向水平分层胶结充填采矿法采出的。回采循环包括采场充填后分层凿岩(上 More than 80% of the high-pric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