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中美术教育中提升学生审美素质

来源 :文学教育·中旬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anyunf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美术这门课程是九年义务教育的重要组成之一,它的存在可以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并提高审美能力。审美素质属于一种较为综合性的素质,其中包含正确的审美观念、对美的欣赏判断能力与创造能力。初中美术教师在课堂上加强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了解学生最真实的审美心理。本文根据当前初中美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并且有针对性的提出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建议,希望对学生今后的审美能力有所帮助。
  关键词:初中美术 审美素质 教育方式
  一.当前初中美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缺乏专业美术教师
  从当前的情况可以看出,部分中学在美术教学设备上的投入较少,缺乏必备的美术教学设备,严重阻碍美术课程的正常进行。与此同时,我国许多中学都缺乏专业能力强的美术教师,其中有些教师只是具备基础的理论知识,在美术实践经验中较为缺乏,一旦在课堂上遇到突发状况就束手无策,想不到好的解决方法,降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教学质量也会受到影响。
  2.受应试教育的影响
  美术这门课程并不属于中考中的考试科目,学校为了保证自己的升学率,就将美术课默认为随机课或者副课。尽管有些学校在名义上开展了美术这门课程,但却经常被语数外这样的主课霸占。家长与学生也不重视美术这一门课程,认为学生的最终考试成绩与考入理想高中才是关键,美术与升学并没有太大的关联,这一些列因素阻碍了美术课程的正常进行。
  二.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意义
  1.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伴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美术教学在素质教育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逐渐显现出来,与人们日常生活之间的关联更加密切。除去雕塑、绘画等纯粹的美术作品外,生活中也有许多事物与美术相关,例如现代建筑、服装设计、现代工业等都与美术密切相关。因此在美术教学中,将审美教育与校园文化相互融合,向外扩展美术教育空间范围,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同时提高其美术水平,促进今后的全方面发展。
  2.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审美教育会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影响学生的思维方向与个人行为,日常生活中,具有美感的事物无处不在,但这也并不是每一个人都会感受与欣赏到的。处于中学这个阶段的学生在心理与生理上发展不成熟,正从少年向青年过度,具有较强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望。通过美术课堂上的讲解,对他们系统的传授美育知识,训练美术技能,保证审美感受力与审美修养的提高。
  三.提高学生审美素质的方法
  1.引领学生发现美
  美术是随处可见的,世界上本就不缺乏美,缺乏的是发现美的眼睛。教师需要根据这个阶段学生心理与生理上的特点,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在课堂上尽可能的让学生多接触美术工具与材料,潜移默化的过程中让学生认识美、发现美。教师就是让学生发现美的引导者,让学生认识到自然美、人类艺术美等,全方位的感受美的表现规律。从视觉、听觉、触觉等多个感官影响学生,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同时运用自己的力量去创造美。
  2.深层次帮助学生形成审美心理
  美术欣赏课堂上学生都会提出自己对于艺术的看法与建议,在刚接触艺术的时候可能有些陌生,只会通过自己的眼光与看待与评价。久而久之学生的思维就会被表面所限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去欣赏不同的美术作品,让学生运用发展的眼光与看待每一幅作品,开拓学生欣赏艺术作品的眼界,不能让学生束缚在一个欣赏的空间内。学生在进行艺术欣赏时,切实感受到艺术与生活的关联,并从中受到影响。
  3.增强审美教育
  教师在课堂上应该加强审美教育开展,全方面促进并落实素质教育。在初中美术课堂上教师要克服上课的随机性,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教师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帮助学生认识并创造属于自己的作品,例如线条的搭配、色彩的搭配等给予自己的意见。但不可以对学生制定过多的规则,那样只会禁锢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创造作品是缺乏想象力与张力。
  总而言之,初中美术教育是义务教育不可缺少的内容,教师在改变以往教学方式的基础上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开展有创造性的教学活动。通过初中美术教育,学生的审美能力会有所提高,在正确的审美观念下对待所面临的事物,激发出自身的潜能。美术教学对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十分关键,教师应作出正确的引导为学生今后的健康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培养审美能力 提升审美境界——新课改下初中美术审美教学策略分析[J].蒋广云.美术教育研究.2013(22)
  [2]关于初中美术教育中学生性审美能力提升途径的探究[J].张莉丽.中国校外教育.2014(S3)
  [3]中小学美术课程改革下的高师美术课程设置探究[J].文海红.文艺生活(艺术中国).2013(12)
  (作者單位:黑龙江省五常市山河屯林业局)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围绕着自主作文这一中心论坛,以自主作文环境的创设为立足点和突破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关于自主作文的概念阐述;(二)创设自主作文环境的实践意义探索;(三)创设自主作文环境的实际途径——社会环境、文本环境、媒体环境、课堂时空环境、心理环境研究。  【关键词】自主作文自主作文环境创设意义途径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学活动应该使学生从中产生发现的惊奇、自豪、满足求知欲的愉快和创造的欢乐等
应用型本科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应然所趋,而应用型本科发展的核心是解决好“怎么培养好人才”的问题,即人才培养模式.从人才的职业素养、社会素养、人文素养及科学素养四个维
供用电稽查的职责和目的有两个:检查内部营业工作质量情况;检查电力客户用电执行情况。但总的目的一是协调供用电合同与供用电稽查的关系,二是为供电企业提高供用电质量的改
期刊
内容摘要:本文探讨了引导小学生提出数学核心问题的如下策略:创设情境,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循循善诱,激发学生提问兴趣;设计导学,巧用导学单生成核心问题;找准关联,通过迁移聚焦核心问题;激活思维,层层推进,拓展核心问题。  关键词:小学数学 核心问题 能力  当代美国著名数学家哈尔莫斯(P.R.Halmos)曾说:问题是数学的心脏。《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学生能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
对高等学校进行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是新时期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加强国家对高校教学工作宏观管理和指导,切实提高本科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沈阳城市建设学院本着“以评促建,以评促改,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原则,统一思想,全面做好科学定位,为社会输送应用型人才,确保办学质量健康稳定发展,这势必成为新建本科院校人才分类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的新课题。 一、深入考究教学人才培养方案 做为新建本科院校,要以培养应
【摘要】在中等职业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学内容的导入环节往往决定着教学质量,成功的将课程所讲的内容与思想主题导入到学生的世界也是对一名优秀教师的教学水平的考验,所以探讨中职语文教学的导入策略非常具有建设意义。  【关键词】中职语文教学导入策略  中等职业学校主要进行的是职业教育,它不像专业的学校,而是通过学生自己的学习兴趣与自身特长来选择自己要就读的专业,它更强调学生的技能而不只是为了应付应试教育,
积累材料是一项长期地细致工作,而且多在课外去做,因此,教师要注重课外阅读指导,以读促积累;立足课内,深挖资源;课外拓展,优化资源,做到资源共享.同时引导学生时时做生活的有
“刷刷——”孩子们拉上了窗帘,关上了第一排电灯,教室里顿时暗了许多。他们在位置上,静静地坐着,像在等待一场期待已久的电影。他们是在等待我和他们一起开“作文发布会”。  “作文发布会”是我为班上作文评改课取的名字。这个从四年级下期就出现的词语,已经成了班上的孩子们每次写好作文后提得最多的词语——  “姚老师,开不开作文发布会?”  “姚老师,什么时候开作文发布会?”  “姚老师,今天开作文发布会吗?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分析了现有综合性大学和农业院校中生物、农学类专业设置中分子生物学相关实验课程情况,总结了上海农学院在并入上海交通大学后的学科发展及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的实践,构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