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信息技术课中支架式教学模式的几种应用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理科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f_luck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建构主义理论和“最近发展区”理论为支架式教学奠定了理论基础。在高中信息技术课中,许多教师也无意识地在课堂教学中运用了支架教学,只是对信息技术课都有哪些“支架”,各自在何种情况下适合使用,以及使用的方法和技巧等没有仔细探索过,仅仅“跟着感觉走”,随意设置了一些帮助教学的支架,致使所设置的支架未能发挥最大的教学效益。下面就高中信息技术课中常用的支架作些举例说明。
  一、典例支架
  典例就是通过运用典型的例子来说明一个问题或内容,这与阶段性学习内容或整节课的教学目标一致,常常将最主要的探究步骤或学习目标包含其中。
  例如,在教学《网站的规划与设计》时,教师向学生展示“虎门销烟启思录”网站,并就此网站的规划细节与设计歩骤给学生做详细的介绍,如网站主题确定、运行环境的定位、选择网站制作工具、设计网站层次结构、交互页面的设计等。然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写出制作本小组网站的脚本文件,等各小组完成后,教师再展示“虎门销烟启思录”的初始设计脚本,让学生以此作为参考和对照,对自己小组所写的脚本进行比较分析。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典例支架的形式不一定是实体的形式,如电子文件,教师的操作过程——即完成事件的流程也可以作为典例来运用,这在中学其他科目的课堂教学中也比较常见,如理科实验课、体育课等。
  二、问题支架
  问题支架等效于我们常说的问题情境,所不同的是,问题支架模式中,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往往针对主干知识,目的是将学生的思维带到解决主干知识的轨道上来。运用问题支架的策略:一是需要教师根据课堂教学环境生成,二是需要教师在上课之前准确预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产生哪些困难,因而预设一些问题。问题支架在引导学生的思维和思考方向上具有显著的指南作用。
  问题支架的合理使用,给学生提供了思考的方向,同时也能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
  三、建议支架
  建议支架是将问题支架中的问题予以解决,并以陈述句的形式表达出来,也即问题的结果,与问题支架比较,显得更为直截了当。在一节课的小结环节常常会用到建议支架,以便将课堂或教材的知识内容进一步拓展延伸。如在总结上述问题支架的过程中,提及的数据管理技术的变迁,教师可以建议学生通过“度娘”(即百度搜索引擎)了解有关数据库技术发展过程中发生的一些重要事件。
  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也可以采用建议支架,以推进教学进程的顺利实施。如在学习“调色板”时,当学生满意自己所编的调色板程序时,教师建议输入小于零或大于255的整数,这时学生就会发现程序还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从而使教学自然过渡到另一个教学阶段。提出建议的时机一般选择在学生不能自我解决或发现问题的时候,为了促使学生自主思考,并激发他们积极思维,尽量使用问题支架,以免教师越俎代庖,而使学生处于课堂学习的从属地位。
  四、表格支架
  其实大家都熟悉表格支架,比较矩阵是教师使用较多的一种表格支架,尤其在归纳整理三件以上事物之间的相似性或差异性时,常运用表格支架。
  如在讲“共享文件夹的权限”时,可以采用表格支架策略,让学生易于区分并记忆。对一堂课进行总结或对一难点知识进行小结时,运用表格支架能够条理化地呈现信息,利于学生梳理知识脉络。
  五、概念图支架
  概念图在各科教学中被广泛使用,知识的构建是通过已有的概念对事物的观察和认识开始的。学习需要建立概念网络,并不断地向网络增添新内容。概念图适合于展示概念、要素和实例之间的关系。如高中信息技术教材每单元后的“本章扼要回顾图”能够帮助学生建立新旧知识间的联系,协助学生将新的知识与以前头脑中的知识形成一个有机的体系,并就各概念间的逻辑关系建立清晰的印象。高中信息技术课的内容有一个特点就是杂而多,新的概念很多,概念图支架能为概念教学提供许多。
  六、流程图支架
  流程图对信息技术教师来说非常熟悉,特别在程序课教学中使用的频率最高,它的使用能帮助学生很快理解算法过程与方法。流程图用在除算法课之外的其他课中的主要作用是帮助学生了解解决问题的关键步骤、前提条件和因果关系等。如在讲网站开发的流程时,可以向学生展示一张网站开发的基本过程图,这比用语言讲解更容易使学生了解网站开发的基本步骤,并深刻理解每一步骤之间的逻辑关系。
  (责任编辑易志毅)
其他文献
当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已经呈现方法多元化的倾向,其中以解释学为甚,其他如现象学、存在主义、后现代解构主义方法也在介入之中。这种局面对深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和思想
塑钢门窗的今昔 塑钢门窗,俗称“钢裹塑”。它是以聚氯乙烯树脂(PVC)为主要原料的门窗,即将聚氯乙烯树指加入所需辅料,在专用挤出机内塑化后挤出各种型材,再将型材截成所需长
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科技革命,推动着世界经济向前发展,经济的发展必然伴随着经济结构的升级,利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是提高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必由之路。为此,一要大力发展信息
所谓“研究性学习”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在教者的引导下,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主动探求所学的内容,进而寻求规律,掌握语文知识技能,培养实践与创新能力的学习方式。语文新课程理念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总目标、阶段目标中都对实践性学习活动提出了明确要求。因此,在当前的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科学地建构研究性学习模式,适时地开展研究性学习,符合学生发展的需要,在新课程教育理念的背景之下具有十分
以老庄为主要代表的道家学派描绘了一幅自然主义社会的理想蓝图,它包括人应该以“自然”为基本的生存状态,顺应自然,采取“无为”方式治国,追求小国寡民的目标模式等。自然主义社
教师在地理教学中要力争把系统的地理学科知识,用丰富多彩、引人入胜的地图和语言文字展现出来,引导学生熟悉我们生活中美妙的世界,认识绚丽多姿的自然景观,了解人类改造世界的非凡能力。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利用地图培养学生的集中思维能力、分散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从而拓展学生思维,开阔视野,放飞学生的想象力,使学生学有所用,为今后的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牢固的基础。  一、集中思维能力的培养  在地理教学中如
掌握着党和国家大大小小公共权力的公职人员,同广大的无职业无权力或有职业无权力的群众之间关系的和谐,应从干部的感情亲民、工作务实、处事公正、用权廉洁入手。
期刊
近几年,江西中考语文考试现代文阅读常涉及议论文体裁的文章,许多学生对议论文答题难于下手,几乎不知文中所言,答案答不到要点,得分少。平常教学中,学生也很困惑,很苦恼,难理解文章内容,议论文的知识要素掌握了也不能熟练地运用到解题当中去。还有,初中只在九年级才作为一种文体开始学习议论文,系统地传授议论文知识,学生接触少,不能灵活运用知识,甚至有的学生碰到议论文就绕圈子,撇开不做,久而久之,议论文阅读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