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动导向教学法与高职英语听说教学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vingod19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行动导向学习理论起源于改革教育学派的学习理论,它与认知学习有紧密的联系,都是分析认知结构与个体活动间的关系。本文以高职英语教学为例,充分应用行为导向教学法的教学理念进行教学实践,使其与高职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相结合以增强教学效果。
  关键词: 行动导向法 高职教育 英语听说教学
  1.行动导向教学法简介
  在科技快速发展和劳动组织方式不断变革的过程中,现代人除了要掌握快速变化和不断深入的专业能力外,还必须具备较强的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和创新精神。职业教育是发现、评估和促进这些能力发展的一个持续过程,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在许多方面已经变得无能为力。为了适应信息社会、知识经济对现代人的要求,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行动导向教学方法应运而生了,该方法是上世纪80年代以来在德国兴起的职业教育的一种新理念和方法,简单来说,行动导向法就是“在做中学”,其理论基础主要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这一方法在很多国家都存在,在英语区国家被称为Action Learning,在德国语区国家被称为HandelnLemen。上世纪70年代末,德国职业教育界呼吁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1964年德国教育委员会提出的双元制培养模式和1969年颁布的德国《联邦职业教育法》和1972年颁布的《企业基本法》从法律层面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土壤,而同时期的项目教学方式在企业的职工培训中的大量成功应用给了职业教育界新的启示。1997年,16个州的文化和教育部长联席会议颁布了新的职业教育“框架教学计划”(类似于我国的教学大纲)。该计划指出:职业学校要实施“行动导向”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独立地制订工作计划并独立地实施和评价该计划。目前,这种方法已经成为中国现代职业教育、培训的主流发展趋势。
  2.高职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现状分析
  目前,大部分高职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较差,缺乏基本的词汇和语法知识,发音不准确,听不懂地道的美式英语或英式英语,用英语与人交流更无从谈起。面对这种现状,可以找出以下三种原因。
  2.1“听不懂”,“说不出”。
  中学时期忙于应试,学生对英语的听说不够重视,缺少练习听说的环境,基础比较差。在进入大学学习后,大部分学生没有及时总结自己的学习方法,对于英语听力的一些技巧没能掌握,听不懂,自然说不出,学习自信心备受打击,学习也就没有了兴趣。提高英语的听说能力,对学生来说难度不小。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还发现,学生对老师播放的三分钟以内的对话可以获得一些信息;然而对于长达五分钟或更长的内容,能获取到的有效信息很少。此外,学生不愿意开口说英语的现象很严重,当课堂进行到跟读、模仿等阶段的时候,大部分同学选择做旁观者。大二的学生经过一年的训练,听力有所提高。英语专业80%的同学可以通过大学英语四级考试,20%的同学能通过六级考试。但是说的能力还是很薄弱的,对于一些发挥性的问题不知如何回答。
  2.2教学评估手段单一。
  当前的主要教学评估手段形式较为单一,无法针对学生的差异性进行评价,面向学生的评估手段目前仍然以考试为主,存在很强的应试性。教师一方面需要完成书本的教学内容,另一方面要应付考试,如果教师面对的是非英语专业的学生,班级里往往就有七八十个学生,数量太多,因此,教师不是很愿意在课堂上耐心地启发学生,而是一味地灌输备考的相关知识,由于考试中针对听说的测评不是很多,教师通常忽视了学生听说能力的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得不到锻炼。
  2.3教学因素。
  听力教材中对英语的联音,即“同化”、“缩音”、“连读”和“省音”等介绍不够详尽,学生缺乏音位能力和信息处理技巧。同时,教师对学生的学习风格不够了解,听力教学与口语教学脱节,教学效果不明显。学生听不懂英语,口语表达受到很大限制。还有一大弊端就是教师过多地依赖教材,一成不变的课堂模式及对课堂信息的预知使学生逐渐失去了对这门课程的兴趣。与此同时,由于缺乏生动有趣的教学素材,教师往往感到“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很难激发和鼓励学生积极地参与课堂听说训练。其结果常常是一小部分学生只言片语,而大多数学生则沉默不语,课堂上的僵持局面迫使教师又回到了最初听力主导的课堂模式上。究其原因,以往大学英语听说课程教学改革的失败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教师对课堂掌控的力度不够。首先,教师应该走出一个误区,即认为英语视听说课程用不着花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备课,只要教师的口语表达能力强,课堂教学效果就全靠师生的配合和临场发挥。其次,教师应该充分了解学生语言学习的感知倾向,充分利用教材出版社和网络所提供的教辅资料,充分重视课堂教学任务的时间配比,以及学生课堂学习积极性的调动,最大限度地化文本资料为学生实际的听说技能。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的职能必须从“教”和“授”转变为“引”和“导”,必须以学生是否参与,怎样参与,参与多少来决定其成功与否。
  绝大部分的学生经过三年的学习,可以做一些简单的英语交流,但是质量不高。语法有错误,发音不准,意思表达不完整。这说明,在高职的英语听说教学中,我们仍存在问题。迫切需要找到一个针对学生学习现状的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
  3.行动导向教学法与高职英语教学
  行动导向,是指由师生共同确定的行动产品来引导教学组织过程,学生通过主动和全面的学习,达到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统一。
  若分析其本质特征,从角色上看,“行动导向”强调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中心,教师的作用发生了变化,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成为一个咨询者、指导者和主持人,从教学过程的主要讲授者转变为学生的学习伙伴;从教学理念和教学内容上看,“行动导向”强调培养学生形成解决特定工作岗位实际问题的技术应用能力,以特定工作岗位的职业活动为依据,综合各科的知识和技能,根据教学目标分类要求,形成以培养职业能力为目标的教学内容;从教学方法上看,“行动导向”立足于引导学生,启发学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在教学手段上强调多种教学媒体的综合运用,让学生在形象、仿真的环境中,主动去思维和探索,评价和检查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教学组织形式来看,“行动导向”强调让学生在真实或接近真实的工作情境中进行职业活动的实践。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在老师引导下由学生共同参与,共同讨论,共同承担不同角色,在互相交流的学习过程中使问题最终获得解决。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学生学会学习的过程,也是学生获得经验的过程。老师可以将英语听说的教学内容中设计的问题提前交给学生小组,要求每一个小组的同学都参与到从信息收集、计划制订、方案选择、目标实施、信息反馈到成果评价的全部过程。这样学生对每一个具体环节都会有所了解,并从中提高能力。   在每一个英语听说单元开始前,教师可以利用好视听说教材的导入部分(Lead in),给学生布置任务,让学生利用网络等以小组(Pair work,Group work)形式完成开口说的任务。传统的课堂上,教师大多时候局限于三尺见方的讲台。“一言堂”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适应当代大学生的求知需求了。他们并不满足于只听不做,而是期待参与甚至主导课堂。因此,教师要想掌控视听说课堂,就应该缩短讲台上的时间,缩短和学生之间的距离,不断地转换于授业者、演讲者、领导者、参与者这几种角色之间,教授、激励、指导、协助学生完成既定的课堂教学任务。与此同时,教师应该注重教学手段的创新和更替,这样才能多方位地发挥学生课堂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4.行动导向教学的教学效果与应用价值
  4.1具有针对性强、效率高的特点。以“学习任务”为载体,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
  4.2可以发挥每个学生的主体作用,使每个学生成为积极参加者的同时,又毫无顾忌地大胆展现个人才华和发表各自的见解。从“以教师为中心(teacher-centered)”向“以学生为中心(student—centered)”的教学模式转换是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核心和重点。因此,教师应该重视对语言学习者个体学习感知模式差异的研究。教育学研究表明,教师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感知倾向后,能够有效地指导学生完成课内及课外的学习任务,达到教学目的,即“教师可以通过学生最突出的学习感知倾向来教授新的知识和技能,而后通过学生第二显著的学习感知倾向来指导学生巩固其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这样一来,学习者就能更容易地进行学习,而且记住和掌握的也更多。”(Kate Kinsella)(Joy M.Reid,2002)
  4.3具有跨学科的教学特点,不是以完整的学科系统施教,而是注重相关学科的互相关系,培养综合分析能力和发展思维技能。
  4.4具有团队合作的精神,在发挥参与性与建立自信心特点的同时,团队(小组)的自豪感及胜利喜悦使内聚力得以加强。
  4.5教师模仿伙伴、咨询员、朋友、主持人等角色得以充分展现,在充分发挥教师作用的同时,又对教师提出了“一体化”的新要求,既要掌握英语专业的基本知识,又要具备该专业领域的娴熟技能。
  4.6创造了一种培养组织能力的环境,学生的团队活动和教师的组织学习都突出了一种“以学为本,以学论教”的原则,使学生在学习时能关注别人的观点,复述他人的关键词,与他人共同讨论并完善及加深所学知识的相关性和完整性。
  参考文献:
  [1]姜大源,吴全全.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姜大源.行为、活动与行动辩——行动导向教学管见[J].职教通讯,2003,1.
  本论文得到江苏省高校优秀中青年教师和校长境外研修计划资助。
其他文献
摘 要: “对话教学”作为课堂教学的一种活动方式,要求教师将课堂教学的重点放在对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指导和合作上。作者在教学实践中从四个方面寻求优化数学课堂对话的策略。  关键词: 课堂对话 初中数学教学 对话平台 对话话题 时间维度  一、搭建朴实的对话平台  1.转变观念,营造对话氛围。  “境界决定眼界,思想改变课堂”,教师的教育观念直接决定着他们的教育态度和行
摘 要: 小学数学是小学学习阶段的主要科目,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学好小学数学才能为将来的理工科学习打好基础。小学教师身上肩负着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和学习兴趣的任务。本文针对小学数学教学展开讨论,分析了教师应该采取什么措施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教学 提高有效性 学习兴趣 练习形式 数学素养  小学数学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生创新意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因此,小学数学教学如能把数学教材、数学知识和学生的实际生活串联起来,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化为生动形象的生活事物或生活情境,让学生在现实生活情境中去体验数学,获得数学知识,那么就可以把枯燥的数学学习变成生动有趣的学习过程,从而较好地激发起学生学习数
在粗糙集模型中,α量化不可分辨关系是强与弱不可分辨关系的推广形式.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基于这三种不可分辨关系的粗糙集并未考虑数据中属性的测试代价.为解决这一问题,提出
兴趣是开发学生智力的催化剂,是激发学生求知欲望的强大动力。因此,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兴趣,是促使学生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的有效手段之一。那么,在数学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主动愉快地学习呢?  一、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兴趣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家华罗庚曾说:“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必须
一、2009中国绿色宝贝年度大奖  张晓菲国庆60周年首都阅兵女民兵方队领队    二、2009中国绿色宝贝  刘婧北京电视台文艺频道《每日文娱播报》节目主持人  丁甜空政文工团青年影视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07式新军装主模特  李思思中央电视台《挑战主持人》栏目主持人  劉飞儿北京大学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平面模特、第四十七届国际小姐冠军  罗丽莉中国联通广西分公司职员、广西壮族自治区青联委员、中国汉
摘 要: 本文在分析外来民工子女英语学习动机的基础上,提出了提高这部分特殊群体学习动机的方法。  关键词: 农民工子女 英语学习 动机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市吸引了大批进城务工农民,我校也大量吸收了农民工子女入学就读。笔者所任教的班级90%以上为外来农民工子女。通过实际教学,笔者发现外来民工子女与本地城镇居民子女在英语学习动机方面存在显著差异。研究外来民工子女英语学习动机,对
摘 要: 化学专业英语的词汇和句型归纳学习法非常重要,它使零散繁多的化学知识综合在一起,通过对某种相同反应类型的英文句型的组织和整理,不仅可加深化学专业知识的学习,而且能加强化学专业英语词汇的理解和句型的表达。本文归纳了专业英语教学中电解反应、水解反应、加成反应、取代反应和消除反应的常用词汇和句型,希望归纳式教学能使学生在化学知识和专业英语两方面得到提升。  关键词: 化学专业英语教学
本文以全国省级国土资源遥感综合调查成果数据集成信息系统的建设为背景,对多比例尺、多格式、多专题设置的国土资源遥感数据集成所面临的问题进行了阐述和分析,提出了一套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