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汉乐舞画像石的审美内涵

来源 :北方音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ran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汉画像石是对汉代人们的社会生活的一种描述,它是汉代艺术文化当中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而其中的乐舞是汉画像石当中一个经常被表现的题材。汉画像石具有一种非常独特的艺术魅力,也正是这种艺术魅力,让人们了解到了汉代人们的艺术生活,起到了一定视觉效果。汉乐舞画像石当中灵动地展现了汉代磅礴的气势、宽旷豪迈的精神形态,使现代人的艺术创作也得到了一定的灵感。
  【关键词】汉乐舞;画像石;艺术文化;审美内涵
  汉画像石是我国传统文化艺术当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材质与普通的石头都是一样的,但是经过汉代巧匠的双手,在石头上灵活地刻画了汉代的文化内容,使原本无奇的石头获得了相当大的历史价值,承载了汉代的文化风貌,也成为了重要的历史材料。而其中的乐舞画像石承载了汉代的景观之一,即乐舞文化,其中的美学内涵丰富、风格浪漫动情。
  一、汉乐舞画像石概述
  在我国的传统艺术当中,汉画像是一块瑰宝,汉代巧匠通过刀与石,将汉代的乐舞文化栩栩如生地展现出来,其中的大气、素朴以及舞蹈者的热情等,都可以通过画像石迸发出来。汉代的画像石当中,真实地展现了汉代文化的悠远雄浑,也展现了汉代乐舞文化的乐风舞韵之美。
  汉代的乐舞文化是通过南北文化的整体结合交融而形成的,而汉代的审美文化也受此影响,所以在汉代的乐舞画像石当中也具有一定的体现,其中的舞者动作都较为舒展奔放,在长袖舞当中,长袖翩翩,舞姿轻盈灵动,带有着一种浪漫风格,其中的技巧美独具一度,对观者的内心起到了很大的震撼作用,蕴含的美学内涵比较耐人寻味。
  二、汉画像石所具有的审美特点
  (一)概括性
  汉画像石在人物的造型上,对整体形象的概括性比较重视,通过概括性的刻画,使汉乐舞画像石身上含有了多样艺术美感。工匠们在刻画人物的造型时,只是简单地将人物的整体描绘出来,没有对人物进行细节刻画。因为当时汉代的工匠们已经了解,如果过度注重细节,并不会给人物带来美感,反而会因小失大。而且汉代的画像石大都是流畅的大线条,使画像石具有一种别样的艺术特色,让人有一种纯真素朴的感觉,好像小孩画画一样,虽然稚拙,但是具有一种圆润的童真。汉乐舞画像石当中蕴含着各个人物的情绪,舞蹈的气氛以及舞者的姿态,整个画面具有一种装饰的趣味性,使观者心态平和,身心得到一种愉悦感。
  (二)自由性
  在汉代的乐舞画像石当中,我们能够真切地感受到一种自由性,这种自由性来源于创作当中,可能是由于汉代的人们大都比较自由。通过汉乐舞画像石,能够感受到工匠们巧妙的画面构思,将乐舞画像石整体刻画得比较真实有力。在创作过程当中,工匠们通过大胆的想象与取舍,没有任何约束性的,将乐舞刻画在石头当中。但是虽然笔法好像很自由随意,但是却能够通过简单的几笔,就将舞者的形与神都描绘出来,整个画面让人感觉自由、奔放,透露出了一种清新自然、飘逸洒脱的艺术美感。
  (三)现实性
  在汉乐舞画像石当中,其风格具有艺术处理手法中的特性,如现实性和想象力等,都把汉乐舞画像石自身具有的艺术魅力发散出来。现实性与其中的浪漫风格是对立统一的,而乐舞画像石所具有的独特艺术魅力也正是在此体现。在乐舞画像石里的浪漫题材,大多都是展现出现实性与世俗性,题材大都选自社会当时所流行的乐舞文化,对现实的乐舞进行记录,所以画像石具有现实性是理所当然的。在汉代流行乐舞文化,是因为乐舞能够愉悦大众,但是在加入主观的意识形态之后,其不仅要愉悦大众,还要在形式上具有一定的美感,这一点在画像石当中也具有确切的体现,画像石中的整体形态和谐、舒畅,虽然其中夹杂些许稚拙,但是却因此增添了几分浑厚的凝重感。
  (四)夸张性
  在汉乐舞画像石当中,夸张性是一个比较重要的特色,因为工匠们都是根据现实社会和想象力所创作的,通过现实的乐舞表现,工匠们通过自身的想象,将人物形象带到另一个境界当中,并因此得到一定的创新,将浪漫主义完美展现,是一种艺术性的夸张手法。
  乐舞画像石当中的特色夸张性,增添了整体任务型的美观,充分地展现了人物所具有的个性,使画像石本身的艺术魅力增强。汉代的工匠们在进行乐舞画像石的创作时,以现实生活为写照,记录了当时的乐舞文化的同时,也将其进行了变形。比如说,在大多数南阳汉乐舞画像石当中,男女形象差异极大,工匠们会重点刻画女子的细腰和长袖,将细腰刻画得如同束丝一般,使其有一种我见犹怜的美,而对于画像石中男子,会将其塑造得较为滑稽可笑,这一点也是根据男子在乐舞当中所担任的角色具有很大的关系。通过这种反差,使整个画像的美感不会过于平淡,在视觉上给人很大的冲击。
  三、结语
  通过对汉乐舞画像石所具有的艺术特色进行简单分析,让我们逐渐了解汉乐舞画像石其所具有的独特魅力,也让我们赞叹汉代的工匠们所具有的惊人工艺。我们可以通过借鉴汉乐舞画像石当中的艺术特色,从中获得一定的艺术灵感,并将其应用现代的艺术创作当中去,使现代的艺术也能够独具一格,达到另一个高度。
  参考文献
  [1]胡晓瑛.汉代乐舞题材画像石的艺术特色研究[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3,(Z1).
  [2]茹存光.探析民俗特征对汉画像石乐舞艺术的影响[J].农业考古,2013,(4).
  [3]黄芬.南阳麒麟岗汉画像石墓人物画像的审美意蕴[J].浙江社会科学,2011,(3).
  [4]王福银,王冰.从汉画像石中探析“后齐”乐舞的繁盛景象[J].民族艺术研究,2011,(6).
  作者简介:高子迪,女,江苏徐州人,江苏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在读全日制研究生,研究方向:音乐教育学。
其他文献
矿山救护工作的基本情况,如何做好矿山救护工作,让中队救援出动更安全,让队员训练更有效,针对目前救护中队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分析目前的管理现状,研究探讨相应地对策。
实验是教学中最生动、最有效的直观手段,它对于全面培养学生的素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如何提高实验教学的效益,是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本文拟从心理学的角度对实验教学中
用数值模拟的方法预测污染物在大气中的扩散已经被广泛采用,但数值模拟产生的伪扩散一直是影响模拟结果精度的重要因素.为此分析了数值模拟中伪扩散产生的原因,用一阶迎风差分和
折射率交错变化的薄膜结构,可以作为一维光子晶体来分析.采用薄膜光学理论,分析了光波在该类一维光子晶体中的传播特性,探讨了光子晶体膜层的折射率、光学厚度、中心波长等对
该文以1307工作面施工情况为例,介绍了鹤煤十矿通过实践总结出的悬移支架安装技术经验。为同类型矿井的悬移支架安装提供了借鉴经验,具有较广泛的推广价值。
历代作曲大师辛勤耕耘,创作了大量优秀的钢琴音乐作品,成为世界音乐宝库中的瑰宝,是人类不可缺少的精神粮食。所谓"二度创作",即风格各异的钢琴演奏大师对这些钢琴音乐作品进
1.投影、图片的运用,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使单调的课堂教学变得生动、形象。特别是动态图片的出示和目标投影的运用,既弥补了空白的叙述,又节省了教师的板书时
从中日经贸发展对日语人才的需求来看,需求较多的是语言知识扎实,实践能力强的应用型日语人.本文以大连东软信息学院日语专业为例,具体介绍商务日语基础阶段课程、项目体系的
基于软岩地层井筒冻结对工程施工状态、冻结壁是否达到要求等信息缺乏系统研究总结,为此对软岩地层冻结信息化施工技术展开研究,对其原理、目的以及监测方案设计进行系统介绍
本文从对国内高校应用型转型的理论发展的梳理与研讨出发,论述在国内高校进行应用型转型的背景下,作为基础课程的大学英语应当如何跟上应用转型的步伐,在融合吸收CBI教学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