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呼吁——绿色教育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ndybob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绿色教育,犹如生命需要洁净的环境一样,学生的发展亦需一个纯净的教育环境,一个绿色的教育环境。它远离“干扰”、“伤害”、没有“污染”,它能唤醒人的潜能,顺应人的天性,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教育当倡导“绿色”理念,教育当来一次“环境保护”!
  关键词:绿色教育;绿色管理;绿色校园;绿色教学;绿色服务
  中图分类号:G4
  什么是绿色教育?
  绿色教育是生命的教育,是以人为本、充满生机活力的教育,是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绿色教育是保证教育的方向性、健康性,是突出时代性、发展性的教育;绿色教育的重点是传承文明、教书育人,把学习的主动权、发展权还给学生,学会合作、学会探究、学会创造、全面育人的教育,真正使教育达到健康、无污染的境界。绿色教育是师生要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特殊伙伴关系;绿色教育是务实创新,把书本世界和社会实际、生活实际结合起来的教育;实施绿色教育是由“重教到重学”,特别要关注人文素养的培养,精神境界的培养。绿色教育的目标就是让学生自主学习、自我构建、自我约束、自我评价,愉快学习、快乐成长、乐中发展。
  如何实施绿色教育?
  学生生命个体健康成长呼唤着绿色教育。教育是为了提高人的生命质量和实现人的生命价值而进行的活动,教育的对象是人。但是,在教育实践中,不少教师只见“人”,而不见“生命”。即把少年儿童当做一个抽象的、静止的人来看待,忽视了对儿童个体生命的了解、关怀与呵护。“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积”。一些家長和教师,窄化了教育的内涵,为了使儿童成为所谓“人才”,特别是早熟的“人才”,突出“智(脑)”育,淡化“心”育、“体”育等,甚至以损害身心的健康发展为代价来求得“学习好”、“聪明”、“优异分数”。学校中存在着功利主义的教育,功利主义的教育不关注人的生命,不重视人格和人性的教育,不重视学生正确的荣辱观的教育,不重视培养学生辨别是非、抵制污染的能力。
  一、绿色管理——学校教育教学不受干扰、自主管理、自主发展是实施绿色教育的前提。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讲到“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其中,“不折腾”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教育的“折腾”,几乎年复一年,折腾得十分欢腾。
  让教育“不折腾”,就必须理清政府、学校的关系,清晰界定政府举办教育的权利与义务,以及学校办学者的权利和义务,推进教育的科学民主决策,真正全面落实基础教育校本管理,不能任由政府行政管理部门干预学校办学。这样的教育,方可尊重教育规律,尊重受教育者的权利,走“不折腾”之路。
  二、绿色校园---就是按照使整个校园“充满绿色、充满活力、充满生机”和留有广阔的活动空间等原则,重新设计理想中的校园。让师生参与生态绿色校园的设计,并运用绿色教育理念对校园进行管理,如垃圾的处理、能源的利用和环境的管理等,把整个校园建设成一个理想的生态绿色系统,形成完整的绿色校园。创建以“人与自然”、“人与生活”和谐发展为主题的绿色教育基地。
  三、绿色教学---现代教育教学活动中,教育伤害并不鲜见。曾几何时,我们的教育教学为“应试”所牵,被“功利”所累,不经意间走入了误区,引发了伤害。学生犯错时,教师当头棒喝的多、循循善诱的少,教育无意间损伤了学生的人格;学生成绩波动时,教师“恨铁不成钢”的多,细心排查原因的少,教育缺失了一份呵护;传授知识时,教师设置“书山”、“题海”的多,引导自主探究的少,教育无疑泯灭了学生求知的欲望;回答问题时,教师“统一标准”衡量的多,包容“异想天开”答案的少,此时教育又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
  所以,我们要综合运用教学理论、环境心理学、教育社会学和社会心理学等学科的原理与方法,来探讨每一学科的发展规律,以人、自然和社会相统一、相协调的观点去思考、应对教学中的问题,寻求人、自然和社会的和谐发展,最终建立起符合生态规律的新型教学系统。在新型教学系统中,学习方式的转变尤为重要。新课改的的学习方式是以弘扬人的主体性、以促进人的可持续发展为目的,有许多具体方式构成的、具有不同层次结构的开放系统;强调主体性参与、重视直接经验;强调“活动”,强调“实践”,强调“调查”,强调“探究”,强调“经历”。要做到学习方式的根本性变革,首先要创设自主学习氛围。重建新型师生关系,创造民主平等的师生交往和生生交往的新型关系。其次是创设最佳的学习情境,要深入研究学生年龄特征和思维规律,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因势利导,最优化地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促进学生身心发展。教师要树立“教学要适合学生,发展学生的各种潜能”的现代教学理念。根据教学内容、知识类型、学生智能结构的不同,选择适应多种教学需要的教学模式群。绿色教学还包括教会学生正确认识和处理整体利益和局部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培养学生的经济意识和经济思维;提倡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改变不适当的消费现象等等。同时要让学生从小关注全球的环境问题,关心人类的和平和幸福,关心人类生存的基础,真正做到将生态意识溶入自己的血液。绿色教学还强调提出、分析、理解、处理生态问题的能力和责任感的培养。在社区方面,鼓励学生把学习活动扩展到课堂之外,并且在家里和更广泛的社区,实现多层次综合的绿色教学目标。
  四、绿色服务---就是以人为本,从育人的发展目标出发为各层次的服务对象服务,做到服务及时、满意、高效率、高质量,确保服务对象的实际需要,促进服务对象的快速健康发展。绿色学校必须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服务,学校领导必须积极主动为教职工素质的提高、发展服务,教职工必须为学生的生命健康成长服务。学校要不断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服务档次和质量,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出合格的建设者。
其他文献
本文对教师的创造性劳动和素质教育之间的关系进行了一些理论上的探讨,并对如何培养学生的能力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
物资匮乏的年代,因为突然丰盛起来的饮食,使春节成为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年夜饭也是一年中最重要的晚饭。进入腊月,在精心置办年货后,除夕夜全家团聚,吃着丰盛的菜肴,一起守岁。  小时候最盼着过年,穿新衣、放鞭炮,最具年味儿的还得算是杂拌,对大多数小孩来说,杂拌可算个稀罕物儿,吃平时难得吃到的杂拌糖果和花生瓜子,再有就是大年三十的年夜饭。对生于60年代的人,那个年代的年夜饭有着除了象征团圆之外的实际意义
摘要:当前新课程改革的教学目标为:优化课堂教学结构,重视学生学习过程,实现教学的有效性,创设高质量教學。本文从几个方面谈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注重的几个重要问题,以更好的实现新课改教学改革目标。  关键词:情景教学;优化;导入;创设  中图分类号:G642.421  小学是学生接触知识的起步阶段,教师应该做好小学生的启蒙工作,以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带给小学生美的教学感受哦,实现小学生的健康学习心态,使
中图分类号:G642.421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儿童是用“形式、声音、色彩和感觉”来思维的。而在以往的教學中,主要是教师的“一言堂”,同学在下面抄抄画画,顶多再使用挂图、模型、录音、投影等方式以增强教学的直观性,但这远远是不够的。所以,我在教学中尽量创设让学生摸得着、看得到,甚至能够自己亲手操作的一种情境。这样才能抓住学生的心,从而抓住课堂,才算是真正做到师生互动。  一、创设课堂情境,让
中图分类号:G642.421  随着课改的深入,打造高效课堂的呼声越来越高,向40分钟要效率,已经成为广大老师关注的焦点,亦是难点,更是老师们追求的境界。  什么是效率?即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工作量。对于数学课堂来说,就是40分钟真正达成的教学目标。有专家调查发现,目前中小学课堂中的无效劳动大约占到50%,这一调查结果也许夸张,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课堂教学中的无效劳动现象的确存在。近期,笔者在参与
“我从不放过在学生面前‘露一手’的机会,让学生喜欢我,听我的。”于老师的深刻体会给我们很深的启迪。学生喜欢你,崇拜你,他也就会对你教的课感兴趣,有困难也喜欢去克服。  中图分类号:G4  小学开设英语课,开始由于好奇,有一定的积极性,但是过不了多长时间,随着词汇量的增多,又没有说练的环境,在记忆和口语上开始产生困难。教师如教得不得法,学生的兴趣便会逐渐消失,一些学生就会产生厌学情绪,慢慢地沦为学习
摘要:当今社会,成功的教育,强调的是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能够引导学生自我发展。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以及信息技术在中职教学中的使用,信息技术对学生自我发展能否起到影响,这种影响在哪些方面?所产生的作用如何?是有研究的必要的。  关键词:信息技术;中职学生;自我发展;研究  中图分类号:G71  不可否认,随着信息技术越来越多的在课堂上的使用,比较好的改变了教
【摘要】随着高中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和素质教育的推进,对学生四种能力的要求不断提高,校本课程和乡土资源在地理教学中对学生能力培养的作用日益突出。  【关键字】乡土资源;地理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1.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讲课要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学生才会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进而产生学习的主动性。地理课如果上得生动有趣,就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推动他们去探求新知识,发展新能力。大凡有经验的地理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