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对现行企业财务会计报告分析及对未来财务报告发展趋势的展望。
【关键词】 会计报告 发展 趋势探讨
Abstract : The paper is mainly on the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enterprise financial accounting reports and the predicted of the future development trend of the financial report.
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是企业主管部门、企业经营管理部门、投资者、社会各相关机构了解企业经营管理情况的重要依据,有利于投资者、债权人、管理者等做出正确的决策,通过企业财务报告的分析,可为公司未来价值趋势预测提供重要的依据。但是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现行的财务报告体系已不能满足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的需求。
对现行财务会计报告的分析
对企业管理者是否站在投资者、债权人等利益的角度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实施有效监控,从而规范企业经营者行为,谋求投资者利益的最大化。由于一些资产负债表外业务和表外项目不断增加,传统的财务会计报表已不能充分披露有用的会计信息了,现有财务会计报告的缺陷与不足越来越显现出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无法满足信息使用者的不同需求
随着社会经济的日益复杂,企业组织形式及其在社会和市场竞争中的地位不断发生变化,除了直接投资者、债权人外,企业内外还出现了大量不同的会计信息使用者,包括政府部门、顾客、合作伙伴、社会部门等等。传统工业经济下信息使用者注重的是财务信息,而在知识经济下不仅要获取财务信息,还要获取非财务信息。信息使用者要求拓展信息披露的内容,在信息的质量上强调信息的相关性、一致性与及时性。
(2)无法满足信息的时效性需求
信息的最大特点就在于时效性,及时有效的信息为商家带来滚滚利润,而延迟滞后的信息则可能导致商家丧失商机。现行财务报告的披露无法达到会计信息质量的及时性,披露的周期、时限过长,如企业的年度财务报告要求在年度末4个月内报出,而中期财务报告要求在中期结束后两个月内报出,这样长时间后报出的信息又有多少是有用的呢?在我国的上市公司中,资产重组、关联交易现象一般发生在年底编制报表前。依据过时的信息做决策,成功的不确定性大大增加。
(3)无法反映非货币信息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飞速发展,人力资源、无形资产、数字资产、金融衍生工具等信息显得越来越重要。另外,企业的声誉、其能源的来源及产品的销售渠道等也会对企业的财务状况产生很大的影响。但由于这些因素无法用货币形式进行描述,所以无法在财务报告中列示。但是由于现有会计报表主要是反映以货币计量的历史成本数据,在会计报表中绝大多数是有形资产的信息,而对大量无形资产的信息无法体现,从而大大削弱了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
(4)无法满足信息的可靠性需求
现有企业会计报表的局限性还表现在会计人员对会计报表信息可靠性的影响,即会计人员倾向于粉饰报表。为了合理地反映收入与费用的关系,报告企业的经营管理成果,在期末,企业要根据配比原则进行大量的高速和转账处理,虽然对财务数据的处理是以发生交易事项为基础进行会计确认和计量的,但是由于这种转账和配比处理带有主观性,加上企业的会计报告有对外是提供给企业的投资者和债权人使用的,从企业的管理层到财会人员都希望会计报表能够反映企业良好的经营成绩,会计人员带着这种心态来编制会计报表,就使得会计报表带有粉饰的色彩。
1.财务报告发展趋势展望
1.1未来财务报告的目标与报告方式
1.1.1未来财务报告目标。在知识经济时代,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与完善,企业的股东结构日趋多元化,这就要求企业不仅要考虑现有投资者的信息需求,更要将企业推向潜在的投资者,吸引潜在投资者的注意。为做到这些,企业的财务会计报告要向使用者充分披露有关企业未来发展前景,盈利预测,现金流量的信息,充分利用网络优势随时向外提供信息,同时财务信息的质量特征仍然要坚持可靠性、相关性、及时性与可比性,尤其是在可靠性与相关性的权衡中更偏向于相关性。
1.1.2未来财务报告方式。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应用与提高,企业总有一天会取消纸质(书面、报纸)财务报告的印刷与传递,而是在网上发布信息;在信息的表述方式上,不再仅限于文字与表格方式,而是更多地运用图形与音像方式恰如其分地表达信息内涵,做到图文并茂,音像俱全,使信息的表达更形象、直观、更易于被使用者接受和理解。因此,未来财务报告应是在网络上传输的,表式信息与音像化信息相结合的,更为简明易懂的一种实时报告。
1.2未来财务报告的模式
未来的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是一种以事项会计为基础的,可以向信息使用者充分披露有关企业未来发展前景,盈利预测,现金流量等财务信息的更为简明易懂的一种交互式的实时报告。
1.2.1未来的财务报告信息量大。事实上外部信息使用者总是试图索取更多的信息,源于他们不了解企业的内部经营状况,而他们作为投资者或债权人却不得不与企业发生经济关系。因此他们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只能一味要求增加信息量,随时获得自己所需的信息。
1.2.2财务报告模式通过增加全面收益报表,可以让报表使用者更清楚地得到有关一个企业财务业绩的全部信息,更好的满足信息使用者对企业财务信息特别是反映企业未来现金流量的预测信息的要求。
1.2.3财务会计报告在计价模式上将向多元计价模式发展,由历史成本计量到公允价值计量,同时考虑通货膨胀的因素;在披露信息的范围上将有很大的扩展,将多多反映非货币性的信息,像关于企业人力资源、无形资产、数字资产、金融衍生工具等方面的信息。
2.对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改革要求
2.1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相分离
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的目的是不同的,财务会计是向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要考虑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税务会计的目的则是保证国家能够公平、足额的征税,要考虑收益的实现性和确定性。鉴于现有财务报告的附注越来越长,企业在处理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的冲突时能够有制度和法律可循。
2.2充分发挥注册会计师的审计作用
为真实可靠的提供财务报告提供外在的保证。规范注册会计师“市场经济守门员”的作用。利用注册会计师事务所的集体优势来对财务报告进行审计。同时加大审计、纪检、财政等部门审计检查的力度,来共同保证财务报告的真实性。
2.3提高会计信息的准确性
会计作为一门规范性很强的学科,拓展财务报告的模式,特别是大量表外信息的披露,必须在政府出台会计准则加以规范的前提下进行,同时独立审计工作也要随之改进,拓展审计范围,增加对前瞻性信息的审计,以防企业因提供不确定性的信息而陷入诉讼危机之中,也防止企业管理当局操纵会计信息。
会计报告是一个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信息的综合反映,是单位外部利益相关单位了解要单位的主要途径,报告能否真实反映单位的实际情况决定了外部单位所做决策的准确程度,因此,要站在发展的高度上审视报告能否满足利益相关方的需要,适时调整报告,以使其发挥应有的效用。
(作者单位:哈尔滨市阿城区委党校)
【关键词】 会计报告 发展 趋势探讨
Abstract : The paper is mainly on the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enterprise financial accounting reports and the predicted of the future development trend of the financial report.
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是企业主管部门、企业经营管理部门、投资者、社会各相关机构了解企业经营管理情况的重要依据,有利于投资者、债权人、管理者等做出正确的决策,通过企业财务报告的分析,可为公司未来价值趋势预测提供重要的依据。但是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现行的财务报告体系已不能满足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的需求。
对现行财务会计报告的分析
对企业管理者是否站在投资者、债权人等利益的角度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实施有效监控,从而规范企业经营者行为,谋求投资者利益的最大化。由于一些资产负债表外业务和表外项目不断增加,传统的财务会计报表已不能充分披露有用的会计信息了,现有财务会计报告的缺陷与不足越来越显现出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无法满足信息使用者的不同需求
随着社会经济的日益复杂,企业组织形式及其在社会和市场竞争中的地位不断发生变化,除了直接投资者、债权人外,企业内外还出现了大量不同的会计信息使用者,包括政府部门、顾客、合作伙伴、社会部门等等。传统工业经济下信息使用者注重的是财务信息,而在知识经济下不仅要获取财务信息,还要获取非财务信息。信息使用者要求拓展信息披露的内容,在信息的质量上强调信息的相关性、一致性与及时性。
(2)无法满足信息的时效性需求
信息的最大特点就在于时效性,及时有效的信息为商家带来滚滚利润,而延迟滞后的信息则可能导致商家丧失商机。现行财务报告的披露无法达到会计信息质量的及时性,披露的周期、时限过长,如企业的年度财务报告要求在年度末4个月内报出,而中期财务报告要求在中期结束后两个月内报出,这样长时间后报出的信息又有多少是有用的呢?在我国的上市公司中,资产重组、关联交易现象一般发生在年底编制报表前。依据过时的信息做决策,成功的不确定性大大增加。
(3)无法反映非货币信息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飞速发展,人力资源、无形资产、数字资产、金融衍生工具等信息显得越来越重要。另外,企业的声誉、其能源的来源及产品的销售渠道等也会对企业的财务状况产生很大的影响。但由于这些因素无法用货币形式进行描述,所以无法在财务报告中列示。但是由于现有会计报表主要是反映以货币计量的历史成本数据,在会计报表中绝大多数是有形资产的信息,而对大量无形资产的信息无法体现,从而大大削弱了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
(4)无法满足信息的可靠性需求
现有企业会计报表的局限性还表现在会计人员对会计报表信息可靠性的影响,即会计人员倾向于粉饰报表。为了合理地反映收入与费用的关系,报告企业的经营管理成果,在期末,企业要根据配比原则进行大量的高速和转账处理,虽然对财务数据的处理是以发生交易事项为基础进行会计确认和计量的,但是由于这种转账和配比处理带有主观性,加上企业的会计报告有对外是提供给企业的投资者和债权人使用的,从企业的管理层到财会人员都希望会计报表能够反映企业良好的经营成绩,会计人员带着这种心态来编制会计报表,就使得会计报表带有粉饰的色彩。
1.财务报告发展趋势展望
1.1未来财务报告的目标与报告方式
1.1.1未来财务报告目标。在知识经济时代,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与完善,企业的股东结构日趋多元化,这就要求企业不仅要考虑现有投资者的信息需求,更要将企业推向潜在的投资者,吸引潜在投资者的注意。为做到这些,企业的财务会计报告要向使用者充分披露有关企业未来发展前景,盈利预测,现金流量的信息,充分利用网络优势随时向外提供信息,同时财务信息的质量特征仍然要坚持可靠性、相关性、及时性与可比性,尤其是在可靠性与相关性的权衡中更偏向于相关性。
1.1.2未来财务报告方式。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应用与提高,企业总有一天会取消纸质(书面、报纸)财务报告的印刷与传递,而是在网上发布信息;在信息的表述方式上,不再仅限于文字与表格方式,而是更多地运用图形与音像方式恰如其分地表达信息内涵,做到图文并茂,音像俱全,使信息的表达更形象、直观、更易于被使用者接受和理解。因此,未来财务报告应是在网络上传输的,表式信息与音像化信息相结合的,更为简明易懂的一种实时报告。
1.2未来财务报告的模式
未来的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是一种以事项会计为基础的,可以向信息使用者充分披露有关企业未来发展前景,盈利预测,现金流量等财务信息的更为简明易懂的一种交互式的实时报告。
1.2.1未来的财务报告信息量大。事实上外部信息使用者总是试图索取更多的信息,源于他们不了解企业的内部经营状况,而他们作为投资者或债权人却不得不与企业发生经济关系。因此他们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只能一味要求增加信息量,随时获得自己所需的信息。
1.2.2财务报告模式通过增加全面收益报表,可以让报表使用者更清楚地得到有关一个企业财务业绩的全部信息,更好的满足信息使用者对企业财务信息特别是反映企业未来现金流量的预测信息的要求。
1.2.3财务会计报告在计价模式上将向多元计价模式发展,由历史成本计量到公允价值计量,同时考虑通货膨胀的因素;在披露信息的范围上将有很大的扩展,将多多反映非货币性的信息,像关于企业人力资源、无形资产、数字资产、金融衍生工具等方面的信息。
2.对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改革要求
2.1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相分离
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的目的是不同的,财务会计是向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要考虑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税务会计的目的则是保证国家能够公平、足额的征税,要考虑收益的实现性和确定性。鉴于现有财务报告的附注越来越长,企业在处理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的冲突时能够有制度和法律可循。
2.2充分发挥注册会计师的审计作用
为真实可靠的提供财务报告提供外在的保证。规范注册会计师“市场经济守门员”的作用。利用注册会计师事务所的集体优势来对财务报告进行审计。同时加大审计、纪检、财政等部门审计检查的力度,来共同保证财务报告的真实性。
2.3提高会计信息的准确性
会计作为一门规范性很强的学科,拓展财务报告的模式,特别是大量表外信息的披露,必须在政府出台会计准则加以规范的前提下进行,同时独立审计工作也要随之改进,拓展审计范围,增加对前瞻性信息的审计,以防企业因提供不确定性的信息而陷入诉讼危机之中,也防止企业管理当局操纵会计信息。
会计报告是一个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信息的综合反映,是单位外部利益相关单位了解要单位的主要途径,报告能否真实反映单位的实际情况决定了外部单位所做决策的准确程度,因此,要站在发展的高度上审视报告能否满足利益相关方的需要,适时调整报告,以使其发挥应有的效用。
(作者单位:哈尔滨市阿城区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