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培养和提高小学生科学素养的探讨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pt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生的科学素养主要是指小学生对于科学所应该了解的程度,包括提升科学的态度、掌握科学的方法以及形成科学的行为和思维方式。提高小学生的科学素养是我国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的主要标准之一,也是我国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小学生作为我国人才培养的前沿阵地,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是我国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也是提高全民科学素养的重要方面。如何培养和提高小学生的科学素养应注重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改进教学模式
  在現有的主要教学模式中,学生并不是课堂的主体,而是处于次要地位,是被动学习。这样的教学模式禁锢了学生的思维,是和素质教育、新课程改革背道而驰的,不利于课堂教学效果的提高与学生兴趣的激发,也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更不能培养和提高小学生科学素养。因此应该对现有的“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进行改进,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由被动转为主动;由要我学转变成我要学,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与学习的主人,真正掌握学习的主动权。教师也应由目前的主导者身份转变为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合作者,在教学中把课堂还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针对小学生好奇心强的特点,在教学中可以提出问题,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使学生产生探究的动力,从而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与帮助下有序开展探究活动。
  二、调动学习积极性
  小学生的心理具有鲜明的特点,如好奇、好动、兴趣广、求知欲强等,但他们的注意力不稳定、不持久,且常与兴趣密切相关,生动、具体、新颖的事物容易引起他们的兴趣和注意,而对于抽象的概念、定理等则不感兴趣。因此我们在教学中也应遵循小学生的心理特点,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但现在传统的教学手段主要由教师口述教材,不生动、具体,不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难以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应在现有的教学手段基础上增加直观、生动、新颖、有科技含量的方法来调动学习积极性。如多媒体辅助教学,既可以有文字,也可以有图像、声音、动画、视频,可以将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具体的形象,将复杂的文字表述转化为生动的动态演示,可以化无形为有形,化静态为动态,弥补了传统教学手段的不足。因此,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等形式来直观展现事物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可以帮助生活阅历较少的小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通过将文字、声音、图片、视频等融为一体,不但丰富了教学内容、增加了趣味性,还可以调动他们多种感知觉器官参与,更好地理解、记忆、思考教学内容,达到提高积极性、启发思维的效果。
  三、激起参与欲望
  科学学科的一个主要特点就是实验比较多,教师要充分发挥实验的作用,用实验激起学生参与欲望。教师实验多是一些验证性实验,一般用来导入新课,集中学生注意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生实验多是一些探索性实验或改进性实验,主要用来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运用,锻炼学生的动手与动脑能力,促进学生的自我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创造性思维,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享受动手的乐趣和成功的快乐,从而使小学生爱上科学课。学生在做实验中学习知识,锻炼技能,发展能力,培养科学的实践精神。在实验课的教学中教师还应注意对学生进行鼓励和表扬。实验课需要很强的动手能力,而现在很多小学生因家庭和社会的原因恰恰缺乏这种能力,这样在操作时难免会出现失误或错误,这时教师要及时给予引导,不要批评,防止其他学生对其进行嘲笑,导致其自信心受损,从而对实验操作产生畏惧情绪,甚至不愿动手。而对于学生的进步应给予充分的表扬和鼓励,使其获得成就感,从而激发起其参与实验操作的欲望。
  四、提升教师的科学素养
  由于多种条件的限制,目前我国很多教师尤其是偏远地区教师自身的科学素养也有欠缺,对现代科技发展了解较少,一些科学现象自己不明白,更不能向学生做出科学的解答。教师的科学素养较低,无法做到以身作则,正确教导。同时一些教师还缺乏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意识,没有深刻领会到科学素养的培养对于学生的发展有何重要性,以至于不重视关于这方面的发展与培养。因此,加强教师自身科学素养的提升才能有效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除了教师自己应注重日常的学习外,学校也应定期对相关课程的教师开展讲座和培训,了解现代科技的进展,学习科学知识,培养科学思维和操作能力。上级教育主管部门也应了解教学需求,组织教师进行相互交流,发现好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进行推广。
  在小学科学课教学中我们要以新课改理念为指导,在整体把握教材的基础上,以小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与认知规律为出发点,改革教学模式,运用多种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活动为中心的学习过程,让学生体验到自主探索的乐趣,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与技能,让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一起领略学习科学的乐趣。
  总之,小学生是一个国家潜在的人力资源,是祖国的未来,他们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是培养和提高科学素养的最佳阶段。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需要多方面人手,采取多种方法,学校、家庭、教育部门乃至全社会都应重视并参与进来,持续努力,才能取得良好效果。
其他文献
本文对陕西省畜牧业的发展概况做了描述,对国外畜牧业发展模式进行了概括,分析了当前陕西畜牧产业的发展的新特点,并对现代畜牧技术在陕西畜牧业中的普遍情况进行了总结。针对“
近年来.SOA的概念已经炒作的沸沸扬扬。但是对于SOA到底是什么.恐怕很少有人能够说得清楚。本杂志虽然也做过多篇SOA的文章.但是这篇文章还是让编辑眼前一亮.它的视角如此独特.讲
目的 观察广西部分农村地区癫痫发病情况,并通过治疗有效率和保留率评价丙戊酸钠单药治疗疗效.方法 由经过培训的全科医师采用统一调查表的方式对广西部分农村地区已明确诊断
患者女性,38岁因腰痛,臀部、大腿痛及胀感10个月,加重1个月于2007年5月14日就诊,患者10个月前无诱因出现腰、腿及臀部胀痛.以左侧为重,无明显规律,无大小便功能障碍及性功能障碍。当
要想使学生主动听课、积极动脑、学会学习,就必须在课堂上使他们有效地把耳、目、脑、口利用起来。教给他们科学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发展他们独立学、思、用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地喜欢学习,主动学习。  一、让学生多“动”  所谓多“动”,是指在课堂教学中要多给学生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让学生多种感官参与知识的探究发现,提高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小学数学教学内容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和抽象性,而小
“以天下之心思虑者,则无不知”,在信息封闭的古代,这仅仅是一个梦想。如今梦想逐渐成为现实。
在当前的教育理念中要把生活放到中心地位上,这样才可以把教育的作用体现出来。信息技术这门学科是这几年刚刚兴起的一门知识,所以要重视它与生活的连接,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往往有很多的老师忽略了这一重要层次,老师在进行授课的过程中,基本上都是按照过去的照本宣科式进行教学,不但没有提高这门学科的成绩,反而使这门学科变得更加枯燥无味,甚至使一些学生产生厌恶的心态,大大的打击的学习主动性和兴趣。所以在进行信息技术
嗜好是一把双刃剑。客观辨证地看待嗜好,坚定地给自己的不良嗜好戴上“笼头”,自觉地将嗜好升华为对崇高目标的不懈追求,理智地把握住了嗜好,也就扼住了自己命运的咽喉。
略论中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刘进喜改革开放17年来,中国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方面取得了“举世震惊的成就”:80年代年均增长9.2%,仅低于韩国的9.7%,居世界第二位;进入90年代,继1992年经济增长12.8%之
从算盘的响声到计算机的奥妙,从烽火传送信号到网络传递的加速,从竹筒文字到电脑打印……历史发展到今天,瞬息千里的技术奇迹已渗透到人们生活的线一个角度。伴随着全球科技与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