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电网公司深入推进职业技能鉴定和技能人才培养

来源 :中国电力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sd11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家电网公司作为关系国家能源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以投资建设运营电网为核心业务,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的电力保障。近年来,公司充分认识到新形势下做好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重要意义,高度重视职业技能鉴定和高技能人才培养。以培训和鉴定促进人才队伍建设
  2009年,公司大力推进实训基地标准化建设,投资7.09亿元新建了637个实训室,积极推进培训资源的优化整合,遴选了一批优质的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带电作业实训基地和兼职培训师在公司系统内共享,为职业技能鉴定和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提供必要的基础保障。同时公司加大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力度,在技能人员培训、竞赛和人才评价中全面贯彻《生产技能人员职业能力培训规范》,依托年度培训计划,联合专业技术部门开展技能人员培训,积极组织参加国家、省、部(行业)级的各类竞赛。公司内部统一组织了继电保护、信息系统安全运行维护、高压电气设备状态检测和工程造价管理等四个专业的竞赛,全面提高生产一线人员技术能力和水平,并在此基础上,拓宽员工职业发展通道,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激励政策,鼓励参加职业技能鉴定,获取职业资格证书,收到了良好效果。
  2009年,通过积极开展职工技术技能培训和技能鉴定工作,共组织职工培训305万人次,其中高技能人才培训121万人次,参加职业技能鉴定108177人,获取职业资格证书77689人,鉴定通过率达到71.8%,新增高级技师1100名、技师7800名,高级技师、技师总量分别达到5478名、51615名,生产技能人员中高级技师、技师所占比例分别达到1.17%%、11.06%,高技能人才比例达66.2%,9人获得中央企业技术能手称号,28人获得国家电网公司技术能手荣誉称号,16人获得省级技术能手荣誉称号,287人获得网省公司技术能手荣誉称号,提前一年实现了“十一五”教育培训规划中的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生产一线员工的能力和素质得到全面提升,为电网安全生产和公司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强的人才支撑。
  
  未来技能鉴定工作任重道远
  
  新形势下做好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国家电网公司发展进入了以集团化为重要特征、全面推进精益化管理的新时期,电网发展进入了以特高压和智能化为重要特征、各级电网建设协调推进的新阶段,对生产一线各类技能人才数量有了更大的需求,对技能人才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职业技能鉴定在提高员工队伍素质和提升企业管理水平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因此,按照刘振亚总经理关于实施“人才强企”的战略部署,站在促进公司可持续发展、保障电网安全生产、建设“一强三优”现代公司的高度,健全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机制,加强职业技能鉴定过程的规范化管理,提高职业技能鉴定工作质量,健全和完善职业技能鉴定的激励约束机制,建立系统的人才培养计划和成长路径,就显得尤为重要。
  加大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执行力度公司各单位的人力资源部门严格贯彻落实电力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的工作部署,不折不扣地执行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的相关制度文件,加大对中电联电力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工作的支持和配合力度,保持与各级鉴定机构的顺畅沟通,按时、高质量地完成职业技能标准和鉴定题库的完善修编工作。严格按照职业技能鉴定工作要求,加强鉴定管理,拓宽鉴定覆盖面,积极参与中电联电力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举办的各种职业技能竞赛和鉴定,进一步提高公司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
  加大技能人员培训和人才培养工作力度公司各单位以职业技能鉴定为手段,带动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的开展,充分发挥公司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和带电作业实训基地的作用,加快教育培训体系建设,加大教育培训投入,特别是加快智能电网、国际化等高端紧缺人才的培养,加大全员培训工作力度,拓宽生产一线技能人员的职业发展通道,重点做好无职业技能等级人员、新进人员、多经企业回归转岗人员的培训工作。大力推广应用职业能力培训规范,开展典型经验交流,改进传统的、以理论教学为主的模式,强化技能培训,突出实际操作能力培训,提高生产一线员工的技能水平。
  提高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针对性公司各单位结合公司发展和生产需要来推行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把职业资格培训与岗位能力要求结合起来,找准职业技能鉴定同职工培训的契合点,帮助员工制定系统的个人发展行动计划,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提高岗位融合度。加强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的硬件设施建设,保证用于鉴定的设备与现场技术基本同步,使鉴定考核能够真实反映员工的技能水平,通过职业技能鉴定真正达到提升技能人员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的目的。
  提高职工技能鉴定工作质量公司各单位严格把握鉴定条件,加强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规范化管理,优化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流程,依据素质能力模型实施科学的人才评价,建立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人才选拔任用机制,完善职业技能鉴定的激励约束措施,加强鉴定员和考评员的职业首先进行教育和考评能力培训,严肃组织纪律,真正做到“公平、公正、公开”,切实保证职业技能鉴定工作质量,维护职业资格证书的权威性和科学性。
  在未来的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中,国网公司将继续积极配合中电联电力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做好电网企业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同时与各发电企业建立流畅的沟通渠道,积极努力地为他们的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把好关、服好务,促进整个电力行业技能人才队伍素质的提高,为电力工业可持续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其他文献
厚重的文化是一所学校、一个学院的精神底蕴和灵魂支柱,是一笔宝贵的历史财富。对众多哈工大学子来说,“规格严格,功夫到家”的校训是最熟悉不过的。而这句陪伴哈工大风雨兼程、勇往直前半个多世纪的校训就起源于电机楼里的电气学院,源于被称为“铁将军”的俞大光院士。  俞大光说:“有人说我是‘铁将军把关’,学生说《电工基础》是‘老虎课’,其实要求严格是应该的。”如果没有“铁将军把关”,就没有学生过硬的素质,就没
期刊
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而言,有一种精神最为宝贵,那就是高度的责任感与使命感,这是人的思想之精魂。在山东,在这个铸造奇迹的地方,在这块大风起舞志飞扬的土地上,人们都看到了,听到了,记住了,并且被深深地感动了……  风,大自然的精灵。看不见、触不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却让人感到其力量无处不在。  山东半岛,碧海蓝天。风的力量,在这里得以充分展示。在渤海湾的南岸,沿着寿光风电场,到滨海,再到昌邑风电场,
期刊
吕清森——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吉林供电公司桦甸分公司送电检修班工人,他三十年如一日奔波在“红白线”的巡护路上,保证了这条线路的安全运营,为国家避免经济损失6000多万元。吕清森的角色虽然普通,但他的非凡事迹却为之增添了不同寻常的意义,同时也折射出他执着的理想追求和高尚的精神境界。  吕清森和父亲吕明俊是电力战线上的父子兵。父亲是一位老巡线工,从建国前每月一斗高梁米的工资到1979年光荣退休,吕明俊经
期刊
中国国电集团在印证党中央“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战略决策为企业带来巨大转变的同时,不断加强和改进集团公司党的建设,为推动集团公司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坚强的思想政治基础和组织保证。  2009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和国内煤电市场双重压力,中国国电集团公司(以下简称国电集团)在以“大力发展新能源引领企业转型”的发展战略和“五个着力”的工作思路下取得了突出的经营业绩:龙源电力在香港成功上市;瀑布沟电站
期刊
6月18日,由国家电网公司总经理刘振亚主编的《智能电网技术》一书在北京发布,这是系统介绍我国智能电网建设成果的首批著作之一,也是国家电网公司第一本全面介绍国内外智能电网发展历程,详细阐述智能电网概念、关键技术及研究领域,权威总结我国在智能电网领域的技术成果与实践经验的图书。国家电网公司将通过这批文字成果,为今后的智能电网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参考和指导。  进入21世纪以来,发展低碳经济、建设生态文
期刊
2009年12月25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第五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在北京隆重召开,此次会议选举产生了中电联第五届理事会领导集体。中电联第五届理事会成立以来,中电联本部以服务为中心,通过机构改革创新工作机制,干部职工精神面貌焕然一新,重点工作稳步推进,受到了广大电力企业的大力支持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同。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电联正在扬帆远航,力争为我国电力工业的科学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机制创
期刊
刚刚闭幕的全国人才工作会议,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向前迈进、人才发展面临重要战略机遇期的新形势下,党中央、国务院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胡锦涛总书记在会上明确指出,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必须用战略眼光看待人才工作,立足新的起点做好人才工作,形成育才、引才、聚才、用才的良好环境和政策优势,加快建设人才强国。  人才是强国之本,特别是在科学技术为第一生产力、知识经济成主导的当今时代,对企业
期刊
通过强化“绩效经理人”制度,浙江省电力公司全员绩效管理理念逐步深入人心,各级管理者的管理方式和管理重点发生了转变,角色和职责重新定位,逐步由“重视管事、忽视管人”向“管人管事相结合”转变,更加关注员工的绩效提升与能力发展,进一步推动了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建设。  “5月17日,工作类型:日常运行维护;工作内容:危险点监控、保供电巡视;所得工分:64.0分”打开电脑,进入宁波电业局“一线员工绩效考核系统
期刊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立足全国水利电力建设人才需要,全面推进教学改革,注重实践教学,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出大批具有创新精神的研究应用型人才。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创建于1951年,是水利部与河南省共建、以河南省管理为主的高等学校。著名水利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首届学部委员、资深院士汪胡桢先生曾担任学校校长19年。在近60年的办学历程中,学校形成了重视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的办学传统,2005年在教
期刊
总结四年校企合作开展情况,江西机电学校主要体会是:落实好八个对接,实现学校与企业的无缝衔接,就能促进合作双方共同发展。  校企合作是大中专院校谋求自身发展、实现与市场接轨、大力提高育人质量、有针对性地为企业培养一线实用型技术人才的重要举措,其目的是让学生在校所学与企业实践有机结合,让学校和企业的设备、技术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以切实提高育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质量。  近年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