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制胜的利器:人才战略

来源 :中国电力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mon32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刚刚闭幕的全国人才工作会议,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向前迈进、人才发展面临重要战略机遇期的新形势下,党中央、国务院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胡锦涛总书记在会上明确指出,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必须用战略眼光看待人才工作,立足新的起点做好人才工作,形成育才、引才、聚才、用才的良好环境和政策优势,加快建设人才强国。
  人才是强国之本,特别是在科学技术为第一生产力、知识经济成主导的当今时代,对企业而言,一切竞争归根到底还是人才数量和质量的竞争,是人才成长和发挥作用机制的竞争。可以说,得人才者得天下,谁拥有了人才谁就拥有了未来。正如有世界第一CEO之称的杰克·韦尔奇所说的那样“要想企业能赢,没有比找到合适的人更要紧的事了。除非你有优秀的人来实践它,否则世界上所有高明的战略和先进的技术都将毫无意义。”比尔·盖茨同时也坦言:“如果将我们公司最好的20个人拿走,微软将变得无足轻重。”可见,企业要实现率先崛起,人才问题必然要摆到战略高度来认识,企业要有“不惜一切代价”做好人才战略的魄力,尤其是对核心人才的打造要放在企业战略的首要位置来做。
  在这里需要澄清的是,对核心人才的理解不能绝对化,要以辩证的观点来看。高层主管、技术骨干和高学历知识分子可以是核心人才,生产、销售、设计、服务等一线的员工也可以是核心人才。在笔者看来,在企业里具有“不可替代性”的员工都是核心人才。
  人才战略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但战略上需要重视,在战术上也需要重视。把人力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本还需从求才、用才、育才、激才、留才等诸环节上下功夫。首先,合理的选才用才机制十分重要,要建立“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制度,用超前的人才观和战略眼光,不拘一格、大胆使用人才,同时也要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最大限度地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潜能。其次,企业还要充分了解人才的个人需求和职业发展意愿,为其提供适合的上升道路和良好的个人发展空间,使其尽可能地施展才能和发挥潜力。再次,也要给予员工持续不断地教育培训机会,时刻让人力资本在优良的“保质期”之内。只有这样才能做到用体制吸引人,用事业凝聚人,用管理留住人。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电力线载波和低压配电技术的不断发展,用户多、分布广的低压配电网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低压电力线被认为是不久的将来“最后一公里”互联网接入的理想解决方案。本文详细阐述了低压配电网作为数据网所固有的特点、技术分类、概况、实际应用与开发现状,同时探讨了低压配电网电力线载波通信的发展,并对其所涉及的一些问题进行讨论,阐明电力线载波通信的关键技术及组网方式。  关键词:电力线载波通信;OFDM;逻
期刊
“抓班子,带队伍,推发展,促和谐”诠释了党建工作对助推企业科学发展的指导意义,指明了党建工作在企业科学发展道路上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华电集团公司党的建设工作会议召开后,华电能源牡丹江第二发电厂通过下发会议纪要、0A办公文件流转、召开会议等形式,同时通过MIs网络、广播、宣传栏等载体,积极传达贯彻会议精神。集团公司党组书记李庆奎将对党建工作的总体要求概括为:  “抓班子,带队伍,推发展,促和谐。”
期刊
所谓合同能源管理,即由专门的节能服务公司与客户签订节能服务合同,向客户提供能源效率审计、节能改造方案、设备采购、施工、运行维护等一条龙综合服务,同时提供服务所需资金,客户见到节能效益后,实施合同能源管理的公司才从设备运行节省下来的费用中回收投资,获得利润。  “如果不增加成本,企业就能够每年节省能源消耗,并从中产生可观的经济效益……”——企业家们的这一假想,将因为节能服务行业引入合同能源管理模式而
期刊
《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人才发展的指导方针是:服务发展、人才优先、以用为本、创新机制、高端引领、整体开发。这24字方针主要体现了人才发展的战略定位、战略重点和主要任务。人才如何才能做到高端引领,人才学专家王通讯教授在2010年5月28日北京人才发展高端论坛上的演讲中专门对高端人才的各个方面进行了论述,本刊根据其演讲整理成文,以飨读者。  
期刊
厚重的文化是一所学校、一个学院的精神底蕴和灵魂支柱,是一笔宝贵的历史财富。对众多哈工大学子来说,“规格严格,功夫到家”的校训是最熟悉不过的。而这句陪伴哈工大风雨兼程、勇往直前半个多世纪的校训就起源于电机楼里的电气学院,源于被称为“铁将军”的俞大光院士。  俞大光说:“有人说我是‘铁将军把关’,学生说《电工基础》是‘老虎课’,其实要求严格是应该的。”如果没有“铁将军把关”,就没有学生过硬的素质,就没
期刊
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而言,有一种精神最为宝贵,那就是高度的责任感与使命感,这是人的思想之精魂。在山东,在这个铸造奇迹的地方,在这块大风起舞志飞扬的土地上,人们都看到了,听到了,记住了,并且被深深地感动了……  风,大自然的精灵。看不见、触不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却让人感到其力量无处不在。  山东半岛,碧海蓝天。风的力量,在这里得以充分展示。在渤海湾的南岸,沿着寿光风电场,到滨海,再到昌邑风电场,
期刊
吕清森——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吉林供电公司桦甸分公司送电检修班工人,他三十年如一日奔波在“红白线”的巡护路上,保证了这条线路的安全运营,为国家避免经济损失6000多万元。吕清森的角色虽然普通,但他的非凡事迹却为之增添了不同寻常的意义,同时也折射出他执着的理想追求和高尚的精神境界。  吕清森和父亲吕明俊是电力战线上的父子兵。父亲是一位老巡线工,从建国前每月一斗高梁米的工资到1979年光荣退休,吕明俊经
期刊
中国国电集团在印证党中央“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战略决策为企业带来巨大转变的同时,不断加强和改进集团公司党的建设,为推动集团公司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坚强的思想政治基础和组织保证。  2009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和国内煤电市场双重压力,中国国电集团公司(以下简称国电集团)在以“大力发展新能源引领企业转型”的发展战略和“五个着力”的工作思路下取得了突出的经营业绩:龙源电力在香港成功上市;瀑布沟电站
期刊
6月18日,由国家电网公司总经理刘振亚主编的《智能电网技术》一书在北京发布,这是系统介绍我国智能电网建设成果的首批著作之一,也是国家电网公司第一本全面介绍国内外智能电网发展历程,详细阐述智能电网概念、关键技术及研究领域,权威总结我国在智能电网领域的技术成果与实践经验的图书。国家电网公司将通过这批文字成果,为今后的智能电网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参考和指导。  进入21世纪以来,发展低碳经济、建设生态文
期刊
2009年12月25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第五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在北京隆重召开,此次会议选举产生了中电联第五届理事会领导集体。中电联第五届理事会成立以来,中电联本部以服务为中心,通过机构改革创新工作机制,干部职工精神面貌焕然一新,重点工作稳步推进,受到了广大电力企业的大力支持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同。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电联正在扬帆远航,力争为我国电力工业的科学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机制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