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寨本能”下的艺术追求

来源 :博览群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llme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你喜欢“星星”吗?连国家领导人都提及关于韩剧为什么吸引中国电视剧观众问题,显然需要整体考察荧屏世界的大势走向。尽管电视剧行业受到观影者日趋高龄和开机率下降,以及日渐明显的网络媒体的影响,收看人众发生变化,但电视剧行业依然红火。
  2014年来自境外的《纸牌屋》《来自星星的你》等电视剧爆红,并被媒体热议,人们将其中的政治性隐喻或者形象表现作为生活现实的对照,乃至于引发对峙性意见,对“都教授”的爱戴产生的连锁反应,延续到中国当下颇为红火的电视栏目《最强大脑》高价邀请演员前来参加,而韩国教授甚至要为无意中评价中国受众的言论所带来的抗议而道歉。显然,电视剧依然是中国人收看的重要娱乐对象,居高不下的创作数量一直保证着电视剧成为电视台播出的主要收视支撑。
  而2013年被主管机构认为“电视剧创作生产总体态势平稳,生产供大于求的局面得到了初步扭转”,全年全国共计生产完成并获得《国产电视剧发行许可证》的剧目共计441部15770集。较上一年度下降2000集,是中国电视剧的生产在经历了13年的增长后出现首次降低。就是这样依然是巨大数字,近一半作品无缘播出,但无论如何电视剧依然是主要的文化娱乐消费对象。你看,2013年电视剧制作数量较2012年少了65部,少了近2000集。但每部电视剧的平均长度超过了35集,这一数字创下了历史新高,相比2008年,每部电视剧则多出了7集。
  观察近年电视剧行业,显要的现象不少,包括越来越明显的一窝蜂扎堆模仿导致潮流演变的波澜起伏,比如年代剧的走红一时,“抗日神剧”的庞大数量,家庭剧作一波接一波的婆婆戏、兄弟戏、媳妇戏等,而破案谍战剧的一时兴盛,与古装题材的翻拍热浪,都突显了电视剧要获取大众眼球的急切心理和无所适从的山寨本能。也许电视剧作为大众艺术需要追逐时潮而不能“落伍”大众口味,但在整体上,中国电视剧依然需要思考自身的文化影响力。
  近年电视剧中古装剧是一直比较受欢迎的类别。年轻人所投身的古装越来越具有明星投合取向和娱乐无限制的吸引力。在近年古装剧中,随着《楚汉传奇》《大秦帝国》等大型史诗剧作的放映,历史剧的气魄的确成为电视剧中独有的呈现形态。在《大秦帝国》之《纵横》,富大龙所塑造的秦惠文王的处置历史事件的奇妙,突破外交困局、险局的方法有所突破,历史正剧的魅力依然获得欢迎。在中国输出国外的剧作中,古装剧是最受欢迎的对象。一则报道说:日本主流电视台播出了大量中国电视剧,其中既有张纪中拍摄的《射雕英雄传》《天龙八部》《神雕侠侣》等武侠剧,也有《三国演义》《水浒传》《康熙王朝》《雍正王朝》《大秦帝国》等历史剧。在韩国,《还珠格格》《母仪天下》《楚留香》等古装剧吸引了大量韩国人的眼球。
  古装受到青睐是因为其不受更多拘束的创作可能。但比起当年《康熙王朝》等历史大戏的观赏来,如今年轻人看历史剧更关注其中的娱乐形态和青春偶像。而古装戏的高峰播放是每年的暑期,电视台为了抓住这一特殊收视群体,除了集中白天重复播出《西游记》《新白娘子传奇》《还珠格格》等经典古装剧集,《花木兰传奇》《兰陵王》《赵氏孤儿》等都吸引了不少孩子。古装剧中不少被吐槽“雷人狗血”,但收视率仍然很好。古装戏中的“宫斗戏”颇为兴旺,延续到2014年刚上映的《宫锁连城》已经是“宫”的第三部戏,可见兴旺。而其中清朝宫斗剧《甄嬛传》最为凸显,其几十次播出,无论在内地还是港台都有高收视的效果。不能否认,其制作和表演的细致,与对于宫廷争斗的微妙表现加上情感纠结的聚集化,都对于青年观众具有召唤力。
  和“历史”相关联还有“抗日神剧”一度爆发成为一个现象,而受到人们的谴责后,主管机构给予严厉的限制才受到阻遏。但关涉的也有精心制作的剧作,其中《打狗棍》是一部出色而好看的传奇剧。不同于那些不着调的抗日剧,创作者注重艺术表现和人物关系,也尊重历史的大节,造就了大气磅礴的历史故事,获得人们的欢迎。
  近年农村题材电视剧相比于都市家庭剧的兴旺,显得有些落落寡欢,而兼及乡村和都市表现成为一个普遍的模式。诸如《我的父亲母亲》被认为是“知识男 农村女”的组合,陈小艺的乡村女性在和辛柏青的组合,现实的农村未受污染的精神情感世界打动不少人。而更早一点的农村题材剧作《小麦进城》,也是注重小麦从山地小民到大都市居民的身份变化,来展示人的精神演变过程。
  中国电视剧需要扎根于农村地域与生活情态共鸣的创作,而这显然要提及《乡村爱情》。作为中国内地几乎是唯一一部农村题材的长篇系列剧,8年来不断延续创作,始终维持着较好的高收视,是中国农村题材电视剧的代表作品。尽管《乡村爱情》在贴近乡野和注重东北味道上可能显得“土气”,并且活跃着二人转的气息,容易引发批评,但在赵本山和一众主演的精心演绎下,电视剧所造就的“象牙山村”也俨然成了农村的代表,而演员群体在乡村形象上的集体多样性构成老百姓心目中的 “乡村代言人”。不过,乡村故事的相对失落,农民形象的动人性的确是一个问题。由于农村发生巨大变化,单纯性的农村故事已经难以像以往那样表现,牵扯都市不仅是受众需要,也是农村现实的一种折射,但如何深入表现农村生活和现代性的矛盾依然是摆在面前的问题。
  当代电视剧最为占优数量的是现实题材创作,2013年全年全国共计生产完成电视剧中现实题材剧目共计242部8143集,占总比例的54.88%。其中家庭情感和伦理表现的剧作,是现实剧都市情感剧最为多见的形态。在现实题材家庭剧作中,一个潮流赶着另一个潮流的醒目现象比较扎眼:关涉“婆妈剧”“兄弟剧”“妯娌剧”等等联翩出现,被戏称为“来来去去播放的总是各式各样的婆婆、媳妇、女婿和丈母娘”穿梭,犹如古装剧作中“宫斗”“皇后妃子”扎堆,在现代剧中形成“《媳妇的美好时代》红了,于是,《媳妇的美好宣言》《小夫妻时代》《婆婆来了》《丈母娘来了》都来了”。2014年广电总局影视剧申报立项一览表中,1月份的电视剧项目申报出现“星星”或者“外星人”等字眼的电视剧剧目,居然就占到了十分之一,显然都是垂涎于韩剧热火的收视。   也许通俗剧观赏难免为了获取观众而赶潮流,但个性创造的精致其实才是王道。在都市剧中,2013年最有人气的剧作应当是《咱们结婚吧》。该剧开启了电视剧纯粹青春或者婆媳爹妈剧之中间层面的“剩男剩女”的婚恋情感纠葛领域,故事现实真切性强,触及当下许多家庭大龄婚恋青年的烦恼,相当的接地气。鲜活的情节和生动的人物,牵扯家庭诸多关注的故事,使得剧作成为全年收视率最高的电视剧。
  情感剧必然触及青春成长、家庭矛盾和伦理纠葛。就当代青春故事而言,老人所护佑的生活有时被看成只是枷锁,生活中日渐突显出老一代人和子辈的关系。《北京青年》就触及父辈们的好心似乎成了青年的重负:比如对于婚姻的不断催促和包办的压力、自以为合适的对象强制要求儿辈不断见面的压力、要抱孙子的愿望大到成为孩子们没有乐趣的压力等等,甚至促发了孩子们开始逃离压力的行动。剧作中几位兄弟包括女性都呈现出对父辈们无微不至关爱的背叛,揭示出两代人的矛盾冲突。新一代试图离家出走,自我承担以获得自由幸福。他们的心理和情感上卸下“爱的重负”而出走的理由,值得深思。
  伦理故事在电视家庭剧中多有表现,而近来似乎更为多样扩展呈现。比如《大丈夫》中顾晓珺和大叔辈的老师欧阳剑的婚姻,从观众看来就遭遇许多的不习惯,也由此可见这一微微涉及常态伦常的婚恋,对现实社会人们的心理冲击。30岁的杂志社总监顾晓珺执意要嫁给比自己大近20岁的大学教授欧阳剑时,父亲顾大海知晓后暴跳如雷。这个已退休的厨子,不能忍受女婿和自己的年纪,百般阻碍千般打击,闹出无穷的滑稽故事。而接着顾晓珺的姐姐顾晓岩因为丈夫出轨而决然离婚,却又和比自己小不少的青年产生情感纠葛,演化出悲喜交集的情节故事。电视剧所涉及的上述人际情感纠葛值得思考。
  《老有所依》是少见的整体关涉老年人题材的创作,将老人晚年生活表现得栩栩如生。作品细致地挖掘老人的家庭纠葛,江开国、方琼、亚芝和江援朝四个家庭围绕老人的生活,展开各异的复杂困惑与矛盾周折。江开国本身已经进入老年,白内障的老年病困扰袭来;而其父亲的垂垂老矣的依赖和不时痴呆的麻烦,导致一系列事故;兄弟江援朝一家上下为了推脱养老和为了获得老人拆迁房款的两极态度,造就新的家庭纠葛;江开国父子所拖累的女儿江木兰事业、住宿地乃至于夫妻矛盾也接踵到来;而江开国与老来伴亚芝的相互亲近却引发她儿子余淼田咪家庭的一系列伤及长辈生活的矛盾。展开老人生活面貌的帷幕,必然触及老人可能遇到的瘫痪、病患、保姆、家乡依恋与子女异地居留、抚养与孝道、退休金、房产、说话对象与老来伴侣等难题,而家庭子女赡养老人与职业看护选择,分工轮换家居看护与推挡,对于家庭养老与社会养老院的认知和社会保障之类的连带问题都接续产生。《老有所依》几乎是一个全面性展示老年问题所触及的社会问题,剧中主人公江木兰夫妻现代年轻人的伦理情感观念格外值得推崇。这一对小夫妻之间的相互照顾理解和兼顾两个家庭忧患,尤其是木兰这一独特现代女子的精神品质,具有正义人生和美好回报的魅力。
  (作者为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
其他文献
国家典籍博物馆集中展陈空间位于国家图书馆总馆南区,建筑面积 11549 平方米,拥有展厅 10 个,是依托国家图书馆宏富馆藏,以展示中国典籍、弘扬中华文化为主旨的国家级博物馆,不仅是国内首家典籍博物馆,也是世界同类博物馆中面积 较大、藏品较丰富、代表性展品较多的博物馆。  国家典籍博物馆是图书阅览的一种新形式,是以收藏、保护、宣教、研究为主要职能的新的学术平台和文化交流平台,其的建立可以使博物馆与
中古时代时局动荡,许多文人死于非命,历仕北齐、北周、隋三个王朝的著名诗人薛道衡(540-609)就是其中一位——他在70岁时被隋炀帝杨广(569-618)杀掉。  《隋书·薛道衡传》载,隋炀帝上台后,薛老由检校襄州总管调任播州刺史,不久即上书请求退休,炀帝不同意,召他进京,准备另行安排为秘书监;而薛老到京以后,特别呈上《高祖文皇帝颂》,把今上的父皇隋文帝杨坚(541-604)大大歌颂了一番,不料炀
近日,笔者在研读“历史学理论与方法”的相关资料时,常为一个问题所困惑。相当多的论著在谈到“史料学即史学”这个论断时,往往认为,“在历史上确曾有人以崇尚史实即是历史学的说教,来反对理论对史学的指导地位。我国清朝乾隆、嘉庆年间(1736-1820年)盛行的‘乾嘉学派’对历史就专一主张训诂考据史料,不事义理分析;后来又有人提倡‘史料即史学’的历史研究宗旨。但是,他们都忽视了前边我们所说的一个事实,即史料
党的十八大将“尊重党员主体地位,保障党员民主权利”正式写入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章程》总纲中,“党员主体地位”得到了党内最高法规的确定。“党员主体地位”的概念从初步提出,即2006年6月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5周年暨总结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提出“党员是党的肌体的细胞和党的活动的主体”,到2012年正式写入党章仅用了6年时间。总体来看,无论是从理论层面,还是从实践层面,“党员主体地位”是个
《博览群书》杂志2016年第八期推出了王一先生的大作《我为何判定刘姥姥是西王母——〈红楼梦〉中隐藏最深的秘密》一文,文章观点清晰、推理严谨,随着作者预设的结论,做到了层层推进的论证,作为一篇解读《红楼梦》的文章,初看之下,觉其立意之新,想象之敏,推理之密,实在叫人读得兴趣盎然,迭口称赞。  此文发出后,各界反响强烈。《博览群书》微信公众号推出的相关文字甚至引发褒贬两派的“大战”两派观点中,亦不乏真
读朋友之书,如与朋友遥相对饮。虽无互动,却能深度神交。这是因为天然亲切而无隔膜,容易迅即沉浸其中。埋首细读,如品良醇:掩卷沉思,像浅酌小抿;会心而笑,似浮一大白。清人金圣叹有33则“不亦快哉”,其中一则是:十年别友忽至,二话不说问内人有无酒,答曰可供三日;先圣孔子说,人生有三乐,其中一乐是,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读友朋之书,快乐也!  引起我此番快乐的,是手头一本友人的书——《文津观澜》。  封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是一句诗,也是一幅画。绿草茸茸的古原,一只体态玲珑的梅花鹿,以其少女的优雅咀啮着青嫩的苹草。她时而抬头张望,时而回头寻觅、呼唤,发出呦呦的鸣叫。如果我把这幅画,作为我这篇文章的兴起,引起我读老友邓荫柯先生一部新作的总体感受,我觉得也很有趣。  荫柯这部著作全称《中华诗词名篇解读》,是一部功力深厚具有解释学意义的文学编著。编著者以独特的视角,与大量的此类选本沟通协调,创造了一
Ⅰ美国当代作家多克特罗(E. L. Doctorow,1931.1.31-2015.7.21)是一位反传统、解构和颠覆既定思维模式、主张变革的后现代主义小说家,他以对后工业时期资本主义新发展的洞察,以作家的良心和对受剥削、受压迫劳动群众的深刻同情,在小说创作中批评资本主义制度,宣传社会主义思想,追求社会公正,主张重构现实和历史。多克特罗是在20世纪60年代初期美国小说开始转向变速时,开始他的小说创
中国古人本来很富于幽默感,在谈话和文章当中轻松有意思的玩笑层出不穷。但是每到专制严酷、社会紧张的时候,这样的传统就因为转入地下而显得中断了。至于正统的官僚和文人学士,则往往不苟言笑,一本正经,头脑僵硬,面肌固定。尽管外人看他们也颇幽默,但是决非其本意——现在讲幽默传统的时候,只好姑且将他们束之高阁,以待另案处理。  从孔夫子的“前言戏之耳”(《论语·阳货》)到司马迁《史记·滑稽列传》,再到清朝嘉、
具有深厚的古典文化修养,这是鲁迅一生颇为自信与自诩的事情。对这一点,不仅鲁迅的友人颇为赞赏,即使鲁迅的论敌也不能不承认。数十年来,鲁迅研究界的专家们也在这一课题研究上做足了功夫,发表了许多有卓见的成果。甚至可以说,由于在这一课题研究中集聚了一批通贯古今的大学者如任访秋、王瑶等等,这一课题的研究成果在鲁迅研究的学术史上一直是十分引人注目的。最近出版的杨义先生的《鲁迅文化血脉还原》(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