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课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几点思考

来源 :中外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ror1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一种适合信息技术课的方法,它是一种符合新课改理念下培养学习者合作学习与终身学习能力的方法。现就信息技术课中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开展教学活动谈几点看法。
  
  一、“任务”选择的针对性和适用性
  
  “任务”的确定直接影响了教学的效果,设计任务时,应遵循科学性、教育性、层次性、趣味性等原则,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设计教学“任务”。这是信息技术教学获得成功的前提条件。
  
  二、任务实施过程中的互动性,突出主体性
  
  现代教学论认为,多向交流能最大限度地发挥相互作用的潜能,因而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多向互动,形成了一个信息交流的立体网络,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这对于充分开发与利用教学系统中的人力资源,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教学效果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实际教学中要实现教学过程的多边互动性,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要以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精神为根本,要认识到教学过程是教师的引导作用与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结合的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参与学习的过程。认识起源于动作,思维是内化的动作。活动是连接主客体的桥梁,是认知发展的最直接的源泉。教师在教学中要将有意义的接受性学习和教师指导下学生主动探索性学习结合起来,创设启发诱导的环境,提供材料、工具和线索,引导学生观察、操作、思考,通过学生自己的活动去探索、发现。
  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不能对学生放任自流,要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在学生训练过程中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方法和学习习惯。
  
  三、适时归纳汇总
  
  任务驱动的教学思想,是将新知识分解到一些任务之中,有时忽略了知识的系统性、逻辑性和完整性,知识在学生头脑中还是零散的,在一节课、一个单元之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并建立起与已学的旧知识间的联系,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理解,完成真正意义上的知识建构。
  
  四、不应只看到任务的完成,不看是否驱动了知识的学习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一种问题解决式、发现式学习的方法,让学生在求解问题的过程中去探索知识、发现知识。如果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注重知识的学习、掌握,这一次的任务完成了,下一次同样的任务可能完成不了,因为他没有将任务的完成变为一种在一定理论指导下的自觉行为。任务驱动中,我们既要看任务的完成情况,更要注意通过完成任务是否驱动了知识的学习。
  学生作为认识和发展的主体,要主动地学习,对所学的知识要真正理解和善于运用,应重视任务驱动教学法实施的原则和策略,不断发现并解决问题。只有这样,课堂才会更加生动而有效,课堂才能真正成为每一位学生向往的地方。当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教学艺术和教学策略,如何上好信息技术课,观点各异,只有自己不断地尝试和反思改进,才能逐渐形成与自己相适应的教学风格。
  【组稿编辑:李新海】
  (作者单位:835800新疆新源县第二中学)
其他文献
高中化学必修2第四章第二节《资源综合利用环境保护》,这一节的教学内容与高考关系不大,内容也比较枯燥无味。但工业生产需要大量的原料,消耗大量的能源,在得到所需要产品的同时也产生了大量废气、废水和废渣,如果处理不当就会污染环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酸雨和赤潮等全球性和区域性环境问题,正在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保护自然环境已成为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如果课堂上教师大讲能源短缺、环境污染、
期刊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新课改的逐步推进,英语教学中更加重视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实用能力。教师能有效、巧妙的提问有利于开发学生大脑的潜能,从而提高教学效率,达到有效课堂的教学目标。部分教师认为提问太多难以完成教学任务及驾驭课堂纪律,提问少则疏忽师生之间沟通,不能反馈学生对所教知识的掌握情况;提问过难导致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会感到不适应而失去兴趣,提问过于简单则失去提问的价值,致使学生对回答问题不屑
期刊
如果对中小学生做一项调查:“所学课程中最喜欢哪一门课程?”笔者敢肯定地说:计算机课被学生所喜爱的程度一定会位居榜首。因为在计算机课上学生不仅可以掌握电脑的基本知识、电脑的操作技术,还可以接触到平时家长和老师视若“洪水猛兽”的游戏。信息技术课上学生玩游戏的现象比较严重,引起了许多信息技术教师的关注。那么,如何解决信息技术课上学生玩游戏的问题呢?现结合自己平时的教学实践,就学生在信息技术课上玩游戏的对
期刊
解答综合题无章法,但有规律可循。那么,如何解综合题呢?笔者把综合题解题归结为三个:  一、有图识图  问题解决离不开直觉,直觉不是靠“机遇”,直觉的获得虽然有偶然性,但决不是无缘无故的凭空想象,而是以扎实的知识为基础。若没有深厚的功底,是不会迸发出思维的火花的。因此,对数学基本问题和基本方法的牢固掌握和应用是很重要的。如:数学中的定义、定理、公式、法则等是否牢固掌握。在解数学题时,主体在明了题意并
期刊
近年来,学生学英语的兴趣不断高涨,多数学生已不满足于仅仅能看懂、听懂英语,他们迫切希望能流利地讲英语。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虽有学习英语的愿望,却越来越羞于在课堂等公开场合讲英语,他们把注意力放在做书面练习上,以应付相关考试。  英语的终极教学目标是侧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但这并不等于说,我们可以在教学中不必继续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听、说、读、写四种能力是一个统一体,
期刊
作为一名历史教师,应该有丰富的历史知识好丰富的历史教学经验,所以我查阅了大量的学习资料,将自己十多年历史教学和实践的经验总结如下:    一、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能力    在历史教学中,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能力,才能提高历史课的教学质量。   1.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和概括能力  历史学科内容复杂,学生要掌握古今中外的历史知识,就必须识记大量的知识点。在课堂教学中,
期刊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已相当普遍,图文并茂、声像并举、能动会变、形象直观的画面不仅给学生带来愉悦的心情,使学生有了学习数学的兴致,同时在拓展学生的思维,促使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等方面显示出明显的优势。下面,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创设情境,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
期刊
笔者曾接手一个五年级班,该班学生的作业清楚,字写得工整,唯一不足的是大多数学生的执笔姿势都不正确。发现这种现象,笔者感到很奇怪,便与几位语文教师进行了探讨。  笔者问这几位老师:“你们对班里许多学生的执笔姿势怎么看?”他们回答笔者:“我们要求学生能写出好字,凡字写得轻飘飘、歪歪斜斜的,一律重写,这点是很严格的。对于学生的写字姿势也是很严格的。”  笔者相信这几位语文教师是重视学生的写字姿势的,也相
期刊
音乐教师应按照新的课程理念,充分调动学生的耳、眼、手等感官,用懂音乐的耳朵来聆听世界万物之声;用聪慧的眼睛来捕捉人类,大自然乃至宇宙的美的瞬间;用稚嫩的双手描绘出心中的音乐蓝图,从而引导出学生丰富的灵感。音乐欣赏是人类诉诸于听觉的感性活动,它能唤醒人的音乐感觉。那么,音乐教育者如何上好音乐欣赏课呢?笔者认为要从课内外多方面启迪学生感受音乐、产生情感共鸣并引导学生探究音乐作品内涵。    一、课外延
期刊
【摘要】听力教学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日常生活实际交流的桥梁,作为语言听、说、读、写四项基本技能之一,它的地位和作用是不言而喻的。为了加强学生对听力教学的理解和提高听力教学的质量,本文针对学习者的语音知识,词汇量,语法知识和文化背景知识分析了影响英语听力理解的基本因素,并进一步探讨解决听力障碍的方法和常见的听力教学策略。  【关键词】听力理解 辨音 词汇 语法 文化背景 意象思维    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