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的理论和实践研究

来源 :人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ultr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现代化的进程和市场经济的推进,中国社会整体转型的速度日益加快,一系列社会道德丑恶现象的出现使得传统的伦理道德受到了质疑。全面提高公民思想道德素质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条件,对于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公民思想道德;道德建设;理论和实践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4)09-0091-01
  党的十八大报告把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作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重要任务。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不懈追求的中国梦。在实现中国梦的发展进程中,加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不断提高公民思想道德素质是最基本的要求,也是实现目标能的重要条件。因此,深入研究公民思想道德建设问题既是理论发展的需要,更是实践发展的要求。
  当然,以愚昧、封闭、落后为特征的公民思想道德素质,是绝不可能实现文化强国梦的,只有以优秀特征为基础的公民思想道德,才能实现文化强国的美好理想。因此,在全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过程中,必须重视和加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以加强和改进公民思想道德建设引领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在我国,人们对道德的思考经历了一个从萌芽、形成、发展到成熟的漫长时期。这一过程,我们可以上溯到三千多年前的殷商时期。从商朝出土的甲骨文中看,已经有了“德”字。当时,“德”的意义比较广泛,似乎还没有从当时的意识形态中分离出来。西周初期的大盂鼎铭文的“德”字,已明确地包含着按照当时的规范去行事而有所得的意思。在中国最早的典籍中,“道”表示事物运动和变化的规则,“德”表示对“道”的认识、践履而后有所得。中国的训诂家依据中国文字的特点,指出音和义的内在联系,认为“训诂之旨,本于声音”,并指出汉字是“义以音生,字从音告”,因而认为从“德”的声音可以了解它的原始意义。东汉时的刘熙对“德”的解释是:“德者,得也,得事宜也”,意思是说,“得”就是一个人在处理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处理得合适,使自己和他人都有所得。许慎更明确地说:“德,外得于人,内得于己也”。这也就是说,“德”就是一个人在处理人与人的关系时,一方面能够“以善念存诸心中,使身心互得其益”,这就是“内得于己也”;另一方面,又能够“以善德施之他人,使众人各得其益”,这就是“外得于人”。这些解释说明,从词源的意义上可以看出,在中国古代,当人们自觉地意识到人和人之间道德关系的发生,必须是对人、对己双方都有所得的时候,也就是人们开始有了关于道德的思考,即对人我之间的道德关系的反思。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于德在治国安邦中的地位与作用历来予以高度重视和评价。马克思曾提出,国家教育的重要任务就是使每个社会成员“把个人的目的变成大家的目的,把粗野的本能变成道德的意向,把天然的独立性变成精神的自由。”恩格斯也提出要“创造建立在纯人类道德生活关系基础上的新世界”。马克思和恩格斯将他们的道德理论直接运用于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从而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重要内容。现如今,提高公民道德素质,是在我国社会经济步入新的发展时期所提出的重要治国方略,是深刻总结国内外治国经验的基础上作出的科学论断,要求必须从严治党、从严治政、加强行政伦理建设和公民道德建设。认真领会这一治国方略的深刻内涵,对于我们更加自觉地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特别是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大力提高全民族的道德素质,具有极其深远的历史意义。
  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期,在依法治国的同时强化加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是一个关系到我国命运和前途的重要举措。加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思想道德体系,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和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要在实践中不断研究新情况,总结新经验。
  加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必须从严治党。我们党是马克思主义的政党,要做到永远不脱离群众,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自觉地坚持不懈地从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作风上、道德上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加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还必须从严治政。政府一定要廉洁、勤政、务实、高效,并把廉政放在第一位。
  加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还要大力加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公民思想道德建设是实施加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的最广泛的社会道德基础。在实施加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的过程中,应当坚持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建设,引导广大公民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加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应当在全社会认真提倡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思想道德。同时,要把先进性要求同广泛性要求结合起来,鼓励一切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思想道德,一切有利于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进步的思想道德,一切有利于追求真善美、抵制假恶丑、弘扬正气的思想道德,一切有利于履行公民权利与义务、用诚实劳动争取美好生活的思想道德。
  要把道德建设同提高国民素质结合起来。道德实践的主体是广大人民群众,要实现加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最终还是要提高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要使道德规范通过各种渠道深入人心,由外在的规范转化为内在的良心,使社会舆论与道德良心相互呼应,相互映照。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之一,是要大力培养社会主义“四有”新人,“四有”中重要的一条,就是“有道德”。要以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路线为指导,坚持继承优良传统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注意区分层次,分类指导,因人制宜,因材施教。通过宣传教育,使社会主义新型思想道德观念深入人心,成为人们的内在觉悟和自觉行动,成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精神动力。
  参考文献:
  [1]罗国杰,《伦理学》,人民出版社,第44页。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第118--650页。
  [3]庄锡昌等,多维视野中的文化理论,浙江人民出版社,第99页。
  作者简介:杨燕红(1978-),女,汉族,江西科技学院,讲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伦理道德研究。
其他文献
摘要:从计划经济发展到市场经济,人力资源在企业管理过程中越来越被人们重视,而人力资源的关键就处理好企业中的各种企业管理中的人际关系,良好的企业管理中的人际关系是企业稳步发展的重点所在。对企业中管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为核心的人力资源管理,通过企业管理中的人际关系的特点及作用来建立相关的人力资源管理运用。  关键词:管理学研究;企业管理;人际关系;管理效能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期刊
摘要:以创先争优为抓手,以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为平台,不断创新党建工作体制机制、活动载体,全面加强党员干部、班组长中基层管理者思想教育,培养一支能“尽己之能,尽己之智,尽己之忠”的党员干部队伍。  关键词:职工;思想工作;企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D422.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4)09-0118-01  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检验党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唐山三友硅业
期刊
摘要: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语文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是培养学生说话、运用语言文字能力的主要途径,是提高初中学生写作的重要前提本文结合自己教学经验,就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中学生;语文;阅读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4)09-0109-02  《中学语文课程标准》对培养学生阅
期刊
摘要:国内外教育家一致认为,儿童时期是学习语言的最佳年龄。英汉双语教学对学龄前儿童在语言发展潜能开发、元语言意识发展、言语交际能力等方面都有着重要影响。  关键词:英汉双语教学;学龄前儿童;影响  中图分类号:G6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4)09-0106-01  一、引言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许多城市实施了以英、汉两种语言作为教学媒介语的双语教学。双语教
期刊
摘要:近年来,中国共产党的政党规模引起了学界和政界的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通过国际和历史的比较可见,“做大做强”是政党建设的主要任务,中国共产党93年的发展历史就是一部政党“做大做强”的历史。但是,由于过去特殊的历史特点和社会环境,中国共产党主要是在“做大”而没“做强”。当前,中国共产党已经拥有8600多万党员,不论是党员的相对数量还是绝对数量都已经比较庞大。所以,中国共产党应该积极主动地从“做大”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23.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4)09-0100-01  教学目标:  1.了解分数的产生,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单位“1”的含义,掌握分数单位。  2.通过活动,引导学生经历探究分数意义的过程,在经历分数的意义和单位“1”的探求过程中,培养学生抽象、概括、分析和推理的能力。  3.通过对分数的意义和单位“1”的探求,培养学生的钻研精神和合作意识,体验数
期刊
摘要:国务院自2012年10月,正式启动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这是新中国成立后,首次再全国范围内针对可移动文物开展的普查。这是是我国文化遗产领域的重大国情国力调查,是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笔者作为博物馆保管工作一员,应当以此次普查为契机,在建立起博物馆完备的文物藏品登录备案机制的同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文物的标准化、动态化、规范化管理,对于加强国有文物监管,保障国有资产安全,有效发挥文物
期刊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对职业教育工作的指示中明确提出,要树立正确人才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营造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环境,努力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揭示了经济社会发展转型期职业教育面临的重大历史使命,提出了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主要任务和发展方向,明确了职业教育在人才强国战
期刊
摘要: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教师教学过程中要解决的共同问题。本文分析了造成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原因,提出教师在平常教学过程中应该引导学生多动脑、动手、动口,要有足够的爱心和耐心,因材施教,多鼓励、赏识、信任学生,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关键词:学习积极性;鼓励;帮助;激发;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G62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4)10-01
期刊
摘要:高校教师职业生涯规划是高校和教师的共同发展目标,同时也是基于人力资源管理下的重要探索课题。合理规划高校教师的职业生涯,可以让教师与高校之间的发展与规划更加符合教育需求。从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角度来看,有效的规划方法就是加强对高校教师职业生涯的管理和引导。所以,本文就从高校教师职业生涯规划存在的影响因素和解决策略两方面入手展开分析,继而总结可靠观点。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高校教师;职业生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