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与文物藏品信息化浅析

来源 :人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fskldafkl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国务院自2012年10月,正式启动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这是新中国成立后,首次再全国范围内针对可移动文物开展的普查。这是是我国文化遗产领域的重大国情国力调查,是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笔者作为博物馆保管工作一员,应当以此次普查为契机,在建立起博物馆完备的文物藏品登录备案机制的同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文物的标准化、动态化、规范化管理,对于加强国有文物监管,保障国有资产安全,有效发挥文物的价值和作用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文物普查;藏品;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G2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4)09-0119-02
  一、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介绍
  国务院下达的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目的是在普查中掌握以及评估我国文物遗产资源的基本情况与实际价值,完善我国可移动文物的登录机制、保护系统,加强保护力度,实现我国文物安全保护意识,进行文物资源的再利用。普查登录的内容主要包括:名称、种类、级别、年代、材质、尺寸、质量、完残情况、保存现状、数量、来源、收藏时间、编号、单位名称等基本资料。
  此次普查时间从2012年10月到2016年12月。工作共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自2012年9月至2012年12月,期间各地各单位制定具体的普查方案,按各地区制订的普查规范以及标准,建立普查培训机构,进行普查培训,完善登录系统;第二阶段是自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实现以县域为单位,进行可移动文物的调查认定以及收集测量信息数据的整理存档;第三阶段自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整理普查活动的数据、建立普查数据库并进行总结。
  此普查范围十分广泛,共涉全国100多万家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普查的内容主要包括:1949年(含)以前,反映历史上各时代、各民族社会制度、社会生产、社会生活的代表性实物;历史上各时代重要文献资料以及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手稿和图书资料手记手稿,宣传音像制品,旗帜徽章证件;历史上各时代珍贵的艺术品、工艺美术品等;列入国家文物局《1949年后已故著名书画家作品限制出境的鉴定标准》目录的;1949 年后,由博物馆、纪念馆收藏登记的藏品;同时具有时代研究价值的化石等都在普查的范围。
  二、第一次可移动文物登录与博物馆藏品信息化
  不难看出,此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活动不但要重点摸清排查全国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可移动文物情况,并要登记录入相关的资料数据,可以说是给相关的可移动文物办法一张“身份证”。而全国各地的博物馆,由于其功能性,和占有大部分国有单位中的可移动文物的现实情况从而决定了不但大部分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的信息数据由博物馆完成,同时各博物馆几乎要100%的完成各自馆藏藏品的信息化登记工作。
  藏品档案是藏品信息的系统体现,是博物馆最重要的一项基础工作,它不仅可以帮助我们全面、深入地了解藏品,大大提高藏品的利用率,而且可以在藏品丢失侦查、追索中提供充分的依据,从而减少国家财产损失。在藏品入库前,名称、时代、质地、用途、来源、尺寸或重量、征集经过、流传经历、现状、入馆凭证都必须一一登记在册,不放弃任何相关资料。尤其在征集中要做到每件文物都要填写文物登记账目。
  传统的藏品档案管理基本脱离不开纸与笔,藏品的鉴选分类、登记造册、检索查找、提取归还,无一不是人工手写记录,其缺陷就是工作量大且效率不高。而数字化工作就是采集藏品所包含的信息,输入计算机,利用藏品管理软件建立起藏品信息数据库。藏品信息的采集主要包括两大类:
  1.文字描述类。例如:名称、种类、级别、年代、材质、尺寸、质量、完残情况、保存现状、数量、来源、收藏时间、编号、单位名称等等。
  2.影像信息类。其手段包括拍照、摄像、平面扫描、甚至将来更为精准的三维立体扫描等等。
  各博物馆在长期的对文物藏品的管理中,都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数据采集、记录方法,可以说没有任何一家博物馆的文物数据采集、记录项是完全一致的。因此为信息登录的目的,此次文物普查制订了统一的数据采集和记录标准,本次文物普查的登录平台是将各站点统一放置在连接于Internet主干的服务器主机上,各博物馆负责对藏品数据库的数据按统一标准录入和更新。各博物馆的局域网、Internet网站均是协同运作,如果未按统一标准登录会造成无法录入或上传数据的情况,这在同一各博物馆的登录标准的同时也对各博物馆的藏品数据库形成一种集中式数据库系统。
  三、藏品信息化的优势
  首先,在藏品检索查看上方便快捷,如果我们想了解某件藏品的具体情况,可按其名称、时代、质地等任意指标项或任意组合项来检索,瞬间便可完成。包括影像在内的各项指标数据一览无余,当然这是建立在藏品信息充分采集的基础之上。另外在对具有相同指标项的不同藏品进行横向比较上也是非常简便的,例如展览陈列需要一件某朝的文物,我们只要按照时代和质地组合检索就能迅速找到符合条件的所有器物,并进行比较、挑选,省去了进库房逐一比对查找的麻烦,可谓事半功倍。
  其次,藏品信息化可实现藏品信息的资源共享,使查阅者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即时查找所需资料,大大发掘了藏品信息的利用价值,使其更好地为我们服务。当然,在提供查阅时还应设置不同的查阅权限,以适应不同的用户群。
  最后,利用藏品管理软件可方便地完成藏品信息的更新、维护,相对于传统手段来说工作量小、简单易行;另外对于资料的备份工作,也具有简单快速、占用空间小和便于携带的优势,更节约了大量纸张,符合社会提倡的绿色节能环保的精神。
  四、藏品信息化建设要点
  博物馆藏品信息化管理是大势所趋,对于我们来说,在工作中还应注意以下一些问题:
  1.在藏品信息化数字化建设中,应遵照标准化、规范化的准则。制定统一的采集、处理、存储、传输、服务等标准,提高藏品信息的兼容性及共享性。
  2.加强藏品信息库服务于社会的功能。尽量避免藏品信息只在内部交流使用的局限性,应充分挖掘其自身价值,提高信息库的使用率,尝试有偿地服务于社会,这不仅是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出一份力,同时也降低了管理成本,实现了双赢的目标。
  3.加强藏品信息库的更新维护以及管理人员的培训教育工作。目前大多数博物馆藏品信息库都是重建设、轻维护,新增藏品能否及时加入信息库,而注销藏品能否及时删除,需变更的信息能否及时编辑处理,这就给管理人员提出了要求。对于管理人员来说,不仅要有积极的工作态度,更重要的是能适应新的信息化工作方式,这将直接影响着藏品信息化管理的发展,因此我们要应当以此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为契机,重视加强对管理人员的培训教育,使其跟上时代变革的步伐。
  4.注意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为确保藏品信息的保密和安全,应为不同用户提供不同的使用权限。另外在计算机软硬件方面应做好对病毒及黑客入侵的防范工作,网络管理员不仅要经常对杀毒软件及防火墙进行更新升级,而且还要时常关注计算机网络安全的最新发展动态,此外还要始终做好各项资料信息的备份工作。
  五、结语
  通过普查,建立文物登录平台,完成可移动文物的信息化工作,对各级文物行政部门及各收藏单位,可以提供查询、检索、统计、分析等服务。专业人员和博物馆工作人员能够查询和使用普查资料,提高专业水平;同时丰富公众对文化遗产的认知,加强对文物资源的科学利用。由专业部门采用现代信息手段同集中调查统计的方式,对可移动文物进行调查、认定和登记,全面掌握我国现存国有可移动文物的数量分布、保存状况、保管权属和使用管理等情况,为科学保护利用、制定保护政策和规划提供依据。文物的信息化建设并不是只建立一个数据库或者一个藏品数据平台就万事大吉了,它包含着信息资源的综合利用理念,根本上讲是一个管理项目,只不过是通过信息化的手段去实施。藏品信息化建设是一个有始无终的过程,随着文化事业在不同发展阶段所要解决的问题的不同,信息化系统的应用也需要不断地优化和深入,这样才能发挥藏品数据信息所具有的职能。做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对于完整掌握文物资源,加强国有文物监管,保障国有资产安全,以及文物的保护管理,有效发挥文物的价值和作用具有深远的意义。
其他文献
摘要:郴州市乡镇教师住房面临以下几个问题:一、供求紧张,缺口大,各县市区有差异;二、现有周转住房人均面积小、住房质量差、设施简陋、管理混乱;三、用于新建住房的资金缺口大、建设用地落实难、建设进展太慢、建设费用太高。将乡镇教师周转住房纳入保障性住房建设范围还需要: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盘活现有存量资产;增加财政投入,保障建设经费;全域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保障性住房建设;制定浮动退出机制,积极推进保障性住房
期刊
摘要:海南黎族地区基础教育在建国后有了飞速发展,但是由于各种原因,黎族地区基础教育特别是数学教育仍然相对落后,海南作为首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四个省级实验区之一,改革过程中应该在民族教育政策、更新教育观念、尤其是教师素质培训与发展方面综合考虑。科学客观地评价中学数学教师素质是黎族地区基础教育建设中探讨的重要课题之一,熵权模糊层次分析法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一个重要思路。本文基于教师素质层次分析指标体系
期刊
摘要:本文从设问、设疑,让学生参与,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营造学习氛围,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兴趣等方面阐述了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提高课堂效果。  关键词:数学课堂;教学效果;兴趣;作用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4)10-0110-01  在课堂上让学生能够很好的学习知识,吸收知识,消化知识,这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
期刊
摘要:自然电化教学的方法应用到数学电教课堂教学中,要针对不同的课堂需求选择合适的电教手段和方法来表现,达到同样掌握知识的目的。  关键词:自然电化教学;数学课堂;移植;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4)09-0111-01  电化教学法是指老师使动用电教手段,并与传统手段恰当配合传递教学信息,进行教学活动所采用的工作方法。虽然不同的学科具有不
期刊
摘要:从计划经济发展到市场经济,人力资源在企业管理过程中越来越被人们重视,而人力资源的关键就处理好企业中的各种企业管理中的人际关系,良好的企业管理中的人际关系是企业稳步发展的重点所在。对企业中管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为核心的人力资源管理,通过企业管理中的人际关系的特点及作用来建立相关的人力资源管理运用。  关键词:管理学研究;企业管理;人际关系;管理效能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期刊
摘要:以创先争优为抓手,以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为平台,不断创新党建工作体制机制、活动载体,全面加强党员干部、班组长中基层管理者思想教育,培养一支能“尽己之能,尽己之智,尽己之忠”的党员干部队伍。  关键词:职工;思想工作;企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D422.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4)09-0118-01  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检验党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唐山三友硅业
期刊
摘要: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语文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是培养学生说话、运用语言文字能力的主要途径,是提高初中学生写作的重要前提本文结合自己教学经验,就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中学生;语文;阅读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4)09-0109-02  《中学语文课程标准》对培养学生阅
期刊
摘要:国内外教育家一致认为,儿童时期是学习语言的最佳年龄。英汉双语教学对学龄前儿童在语言发展潜能开发、元语言意识发展、言语交际能力等方面都有着重要影响。  关键词:英汉双语教学;学龄前儿童;影响  中图分类号:G6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4)09-0106-01  一、引言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许多城市实施了以英、汉两种语言作为教学媒介语的双语教学。双语教
期刊
摘要:近年来,中国共产党的政党规模引起了学界和政界的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通过国际和历史的比较可见,“做大做强”是政党建设的主要任务,中国共产党93年的发展历史就是一部政党“做大做强”的历史。但是,由于过去特殊的历史特点和社会环境,中国共产党主要是在“做大”而没“做强”。当前,中国共产党已经拥有8600多万党员,不论是党员的相对数量还是绝对数量都已经比较庞大。所以,中国共产党应该积极主动地从“做大”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23.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4)09-0100-01  教学目标:  1.了解分数的产生,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单位“1”的含义,掌握分数单位。  2.通过活动,引导学生经历探究分数意义的过程,在经历分数的意义和单位“1”的探求过程中,培养学生抽象、概括、分析和推理的能力。  3.通过对分数的意义和单位“1”的探求,培养学生的钻研精神和合作意识,体验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