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学生“粗心”的成因及其对策

来源 :杂文月刊(学术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lb13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粗心”是必然的。初中学生的年龄一般是在13周岁到15周岁,在心理学上称为“少年期”或“学龄中期”。这个阶段是一个人从童年期向青年期过渡的时期,是个体心理发展史上的一个急剧变化的时期。这个时期的学生无论在生理上或心理上都开始发育,由于性激素的产生和增加,直接影响大脑的脑垂体,使得神经活动的兴奋和抑制过程不大稳定,对行为的调节作用有所降低。所以,少年在各种活动中容易分心,心理活动的选择性和指向性不稳定;虽然他的有意注意已经发展,但无意注意还在起主导作用。总之一句,初中学生正处于一个半幼稚、半成熟的状态。因此,“粗心”总会存在的。
  一份不同难度的试卷会使他们的心理反应出现两种极端倾向:一是试题过难导致紧张、焦虑,表现为心浮气躁,精神不稳定,坐立不安,不能正常发挥,答卷时“粗心”;另一类则是认为试卷过易导致骄傲、浮噪,往往是表现为不认真的看题、审题、答题时较为“粗心”不经过认真复查而抢着缴卷。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学生情绪与解决问题有密切的联系,其关系表现为如图所示:
  就学生个体而言,“粗心”是偶然的,它的出现有以下几种可能:
  1.受以往知识的干扰、形成思维定势的“粗心”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一些物理现象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和理解,但有些习惯的认识是不正确的,不科学的,学生却误以為是真理,在头脑中留下不易消除的深刻印象,直接影响对新知识的认识和理解,例如:学生经常在电台等地方听到某地的气温为多少度、汽车时速是多少码、教室中没有回声等说法,在物理中,他们也会拿来应用,而与物理学中的准确叙述相抵触。
  随着学生知识的增多和经验的累积,各种知识、尤其是相近、相似的知识之间会不自觉的产生一些干扰,从而容易混淆不清。例如,在学习了质量和重力以后,学生会对一个物体从地球移到月球后的质量不变,错误的理解为重力而变小。
  有时,由于学生认识能力的局限性,对一些事物的本质不能有深刻的认识, 容易受表面的、非本质的现象的困扰。比如,在研究平面镜成像问题中,当一个人向平面镜靠近时,他在镜中的像的大小将如何变化?学生很容易答:变小。“变小”是由视觉成像引起的,而平面镜成像是等大的;有这样一个选择题:匀速运动物体的速度与路程的关系是:A:成正比;B:成反比;C:在时间一定时成正比;D:无关。学生很容易根据数学知识分析公式选择C,而忽视匀速的概念。
  2.学生认知的偏面性、解题不注意条件造成的“粗心”
  有些学生对知识掌握得不牢固,理解不深,或者对问题考虑不周,就会出现乱套公式的毛病。例如一重10牛的物体底面积为10厘米2,把它放在面积为100厘米2的物体上,它对物体产生的最小压强是多少?有的学生答:p=F/S=10牛/100厘米2=0.1帕。这里,学生没有分析物体的受力面积究竟是哪部分。
  物理公式和定律的存在往往有它的条件,有的同学只注意结论而忘记了它们成立的条件。例如有的学生认为“汽车在匀速上坡的过程中,总的机械能是不变的”,机械能守恒的条件是:只有重力或弹力对物体做功,而此题中有外力对汽车做功,因此,机械能是不守恒的。
  还有一些学生对一些事物尽管已有一定的体验,但往往是建立在直观知觉的基础上的,甚至有时仅凭自己的想象和主观臆断,从而产生错误。例如:子弹离开枪膛后能继续向前飞行,以为它受到的力除了重力以外,还有一个推力的作用。在讨论电流时,认为导体就是金属导体,电流就是自由电子的定向移动形成的,等等。
  4.审题不清、脱离实际造成的“粗心”
  不认真审题是造成“粗心”的一个最大的原因,有些学生没有良好的审题习惯,在没弄清楚题目意图的情况下就给出答案,例,加快液体蒸发的方法有哪些?学生往往答:液体温度的高低、表面积的大小、液面上方空气流动快慢。这是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而题目要问的是加快蒸发的方法。
  许多学生反映,学习物理“一听就懂,一看就会,一做就错”,这说明学生除了必须掌握教材中的物理概念、定理、定律、定则等知识外,还必须具备一定的解题能力,即要解决好“怎样做”的问题。教给学生规范的解题方法,培养一定的解题习惯,是每个教师不容忽视的课题。一是要培养良好的审题意识,这是解好题的基础。有时学生到办公室来问问题,若反问他“疑”在何处,往往他自己也说不上来,显然他并没有认真审题,连题目的意思都不明白,不会解题当然也在情理之中。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差之毫厘,似是而非”的问题进行训练,在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方面寻求突破。二是确定物理情境,建立物理模型,运用物理规律、应用数学工具正确进行求解。在弄清题意的情况下,根据题目的意思,建立正确的物理图景或模型。
  3在教学上要做到规范化
  随着物理教学改革的日趋深入及掌握学习的要求,对初中物理学习的规范化要求越来越高。1、思维首先要做到规范化。思维是在概念、表象的基础上进行的分析、综合、判断的认知过程,是人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最原始的“工具”。物理是一门严谨的科学,我们在学习中应以问题为中心,通过多层次、多角度的立体论证,应用推理、类比、反证、联想等方法去伪存真,去误取正。如有的学生认为“物体的速度越大,惯性越大”可以这样进行论证,如果速度越大,惯性越大,那么速度越小,惯性越小,速度为0时就没有惯性了,显然,这与“任何物体都有惯性”相违背,是不对的。2、语言的规范化,物理概念、专有术语、物理量及其单位都有严格的规定和格式,在教学的过程中,不要乱用,更不可生造。否则,会造成一些认识上的错误。比如说“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就不能说“电压与电阻、电流的关系”;“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不能说成“入射角等于反射角”,等等。3、实验操作的规范化。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无论教师的演示实验还是学生的分组实验,都应规范操作,例如,酒精灯不可过火、不能用嘴吹灭等,看似细节,其实对学生都有着很深的影响。4、解题答题过程的规范化。例如“脚踢球时,为什么脚会有痛的感觉”,答:脚踢球时,脚对球施加了力,根据力的作用的相互性,球也对脚施加了力,脚就有痛的感觉。5、书写的规范化。计算题求解时,往往只重思维的分析,而对字迹、格式不注意要求。例:求长100米的火车以10m/s匀速通过一座长200米的大桥,需要多长时间?学生往往是:(100m+200m)/10m/s=30s,此解法无公式,长期以往,会出现解题混乱,这是解物理题的大忌。
  总之,我们应从多个方面增加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其解题能力、发展他们的思维品质,让那此“粗心”的同学能说“我不粗心了”。
其他文献
<正> 报告文学是在新闻和文学的邻接领域产生出来的一个文学新品种,是近代以来逐渐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文学样式。对于它的研究,在我国是远远不够的。在一些现代文学史著作中往往只是极简略的提及,或者是放在散文里面附带勾勒一下它的发展轮廓。史料不但贫乏,而且有不少不确当之处。因此,严肃、认真地考察报告文学的基本史料,澄清新文学论著中有关报告文学史料的不确之处,实属必要。
红铃虫为害棉株蕾花引起蕾、花、铃脱落,对结铃和产量有无影响进行系统的观察。经三年试验获得一致的结果,红铃虫危害棉株蕾花所引起的脱落,对棉株结铃率影响无显著差异;对棉株结
介绍了江苏沿海垦区杂交水稻母本机插制种稻田化学除草技术,包括杂草的种类及危害,除草剂使用技术等。
教学的有效性一直是国内外教育领域的教学研究重点问题,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推进对教学有效性的研究更加具有价值。纵观研究成果来看,这些研究大多倾向于宏观层面理论的构建,对教
高职学院辅导员是高职院校工作的骨干力量,是学校日常管理、思想教育及学生培养工作中的一支重要队伍,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者、管理者、协调者、服务者,其工作的实效直接影响着高职院校的各项工作以及学校学生的成长。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新时期高等教育改革的改变,新的教育形势与学生的新情况给辅导员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我校作为国家首批示范性高职院校,一直致力于学生的培养、教育、服务。因此,深入理解
1、母株选择选择品种纯正、健壮、无病虫害的植株作为繁殖生产用苗的母株,建议使用脱毒苗。脱毒苗生长旺盛,抗病虫能力强,单个大,产量高,品质优,一般比非脱毒苗增产25%左右。
Flash动画“青青草原上的体检”故事引入:智羊羊免费为羊村的朋友体检。第一位村长(体检结果:糖尿病、老花眼),第二位美羊羊(体检结果:红眼病),第三位沸羊羊(体检结果:健康),第四位懒羊羊(
为筛选适宜当地气候条件的玉米优良品种,引进了7个杂交组合,采用大区顺序排列的方法进行展示。通过田间测产验收和室内考种,筛选出四个适合当地气候条件的品种推荐农业生产应用
摘 要:新课标所说的“解决问题”教学,要求我们把数学知识融入现实的问题情境之中,让学生首先在情境中理解、发现并提出问题,然后利用有关的知识、经验,通过学生的主体努力和教师适当的指点、讲解,既解决了问题又学习了数学知识,形成了数学能力,并获得了情感体验。  关键词:小学数学 教学模式 解决问题  新课标明确把“问题解决”作为重要的课程目标,要求学生“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综合运用数
<正> 作家的世界观对创作方法起着指导与制约的作用,这是毫无疑问的。可是现实主义创作方法有没有能动作用?古典作家的世界观与现实主义创作方法之间有没有矛盾?一些同志认为承认二者之间有矛盾就是修正主义观点。我则认为在肯定世界观对创作方法起指导与制约作用的前提下,应该承认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能动作用,古典作家的世界观与现实主义创作方法之间,存在着矛盾的关系。在文艺史上确实有世界观与现实主义创作方法有矛盾关系,有很多现实主义战胜了作家思想上的偏见的生动事例。对这些事例,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作家早已进行过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