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习惯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ufega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标准已实施几年了,回首多年的教学经历,我深刻意识到良好的阅读能力在语文学习乃至人的一生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往往会看到这样一种现象:语文成绩好的同学往往不是教师“教”出来的,而是“学”出来的。而大多拥有杰出成就的人,都有着良好的阅读习惯。
  那么,怎样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呢?这是一个很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现在我就结合自身教学实践粗浅地谈几点体会,以作引玉之砖。
  一、培养阅读能力,把好识字关
  识字是语文学习的基础,更是阅读习惯养成的首要环节。如何提高学生的字词基础和水平呢?经过多年的教学经验,我深深地体会到要想提高字词水平就要养成一种习惯,那就是把工具书当作老师,勤翻工具书,用好工具书。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想提高字词水平必须培养使用工具书的习惯。我规定每个学生应配备《现代汉语词典》、《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文言文翻译书》等工具书,养成不懂就查的好习惯。学生借助工具书能把握生字的音、形、义以及文言文重点词语的含义,这样,不但提高了学生读书的准确性,还使学生养成了独立解决问题的好习惯,同时提高了学习的效率。在读书时,遇到生字新词定要查词典,还要把其整理到“字词专用本”上,教师定期检查督促。这样,时间长了,学生遇到问题就会自觉去翻词典、翻积累,真是既提高了读书的质量,又养成了“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从而也提高了学生的语言和文字水平。
  二、从阅读中积累
  广泛阅读能开阔眼界、充实思想、丰富学识。阅读要“于切要处下心力”潜心思考、深入理解,书本知识就可以逐步化为自己笔下的写作材料。文学家秦牧的作品旁征博引,知识面广,趣味性强,就得益于他丰厚的学识积累。我要求学生在阅读课和课余时间读课标推荐的课外名著,并尽可能多读一些散文或短篇小说,还向学生推荐了一些长篇小说,如《红楼梦》、《三国演义》,还要求读一些关于科技方面的刊物,像《自然与科学》、《十万个为什么》。为了进一步巩固阅读的成果,我规定学生写阅读笔记,每天做两三段文字的积累。为了进一步巩固知识,我总是拿出一定的时间给学生,让他们广泛交流所读的书籍和读书的心得体会,从而使大家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的同时,又实现了生生甚至师生之间的资源共享。
  三、以读促写,在阅读中学习写作
  阅读,绝不只为了写作,但在阅读中学习写作,确实不失为一种好方法。积累、模仿、探索、创新,铺就了作文成功之路。积累是作文成功之路的基石,因此说,作文,从积累开始,更是从阅读开始。
  1.积累素材,使作文言之有物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最无奈的是词语的匮乏,难以把文章写得生动形象。怎样解决这一问题呢?我让学生在阅读时积累好词好句,并分类整理,比如写人的、写物的、写景的等等。有了丰富的词汇,仅仅解决了作文过程中一小部分问题。要想使文章妙笔生花,还应当多摘抄妙语佳句、精彩片段,并做到熟读成诵。看书不能走马观花地翻一遍了事,于是我把那些精彩的段落要求学生反复阅读,把它们深深地记在心里。每读完一篇好文章,我都要求学生把作者的成功之处和自己的感想记在一本取名“积水潭”的读书笔记上,时间一长,这些句子就不由自主地在学生笔下流淌和升华。有位学生写道:“当我因考试失败而意志消沉时,想起了拿破仑的话:‘光荣的成功,不在于永不失败,而在于屡败屡战。’又重新点燃了我心中那簇将熄的火苗;当我学习懈怠时,岳飞的‘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又使我重新拿起了笔;当我感到自己一无是处时,李白的‘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去还复来’,又让我找回了久违的自信。”
  2.积累构思技巧,使作文言之有序
  构思创新,但须先入格。学生阅读的文章中有许多构思方面的知识值得借鉴。就局部而言,有开头的方法、结尾的方法、过渡的方法、点题的方法等;就整篇文章而言,也有值得借鉴的地方,如《故乡》通过对比反映人物命运的变化、揭示出深刻的社会主题,《背影》抓住父亲过月台的瞬间构思全文。积累这些构思方面的知识,写作中根据表现主旨的需要适当变通,就能给自己的作文搭一个好架子。这里的“变通”,实际上是在常式中求变式,是在大量积累之上的构思。
  总之,只要在阅读中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不懈地努力,就能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而提高自身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为语文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其他文献
古诗词是中华民族文化百花园中光彩夺目的奇葩,它用语凝练,结构精巧,意蕴和谐,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和人文精神的灵魂。中学古诗词学习对于传承诗词文化起着重要的作用,而古诗词赏析是打开诗词宝藏的钥匙。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就要传授学生赏析古诗的方法。  一、从标题、题材入手,体会诗歌情感  标题或是诗歌的灵魂,它暗示着诗歌的主旨和情感。如王维的《山居秋暝》,由题目可知这是一首山水诗,表达了对自然山水的喜
期刊
观察是指人对周围事物或现象进行全面、深入的察看,按照事物或现象的本来面目,研究和确定它们的性质和关系的一种心理现象。数学教学活动中的观察,就是有意识地对事物的数和形的特点进行感知活动,即对符号、字母、数字或文字所表示的数学关系式、命题、几何图形的结构特点进行的察看。  一、激发浓厚的观察兴趣  1.以用促趣。如在一元二次方程与系数的教学中提出如下观察材料:已知X1、X2是方程X2+(K+2)x-1
期刊
摘 要:在课堂教学中作文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学生来说,作文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语文成绩的好坏。为此,我们语文教师要善于在日常作文批改过程中不断改变批改方法。  关键词:作文 批改 自批 互批  在语文教学中感到最棘手的就是作文,它占据了语文天地的半壁江山,在课堂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学生来说,作文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语文成绩的好坏。毋庸置疑,作文也是最令师生头疼的大难题,对学生来说一文难求
期刊
摘 要:中医中的“望、闻、问、切”用于作文教学中恰到好处,它对于作文中出现的“无话可说”、“无处下笔”等毛病的“治疗”具有独特的“疗效”。一、作文教学中的“望”指观察和阅读。二、作文教学中的“闻”主要指听。三、作文教学中的“问”指教师精心设计的提问和学生口头作文。四、作文教学中的“切”主要指学生写作文和教师批作文。  关键词:中医 作文 观察 阅读 口头作文 教学  中医中的“望、闻、问、切”用于
期刊
摘 要:本文就如何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张扬学生的个性、丰富学生的生命内涵来促使学生作文的个性化,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从而优化作文教学展开了论述。1.利用网络资源,丰富个性化习作素材。2.利用网络资源,提供学生自由表达的空间。3.利用网络资源,建立作文发表园地。4.利用网络资源,提高修改文章的能力。  关键词:网络优势资源 张扬学生个性 优化作文教学  近年来我国大中小学课堂教学发生了巨大的变
期刊
作文教学是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能力和提高表达能力的重要方法。随着新课程的实施,学生的写作能力越来越受到重视,可是现在的初中学生作文写作的现状是:一提到作文,他们不是觉得无啥可写,就是辞不达意或写不具体;不是老调重谈,就是东拼西凑。在作文教学实践中,为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我们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了探索:  一、加大训练力度,激发作文兴趣  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在进行作文教学的尝试过程中,我们采用
期刊
摘 要:当今的课堂,大多还是教师设计好问题,学生回答、探究,学生主动提出问题的现象很少,学生的思维还是由教师牵着走。本文结合教学实践,阐述了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把课堂真正回归给学生的有效策略,解决了当前课堂普遍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问题思维 价值问题 自主提问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新的教学理念已广泛应用于课堂,它增加了学生自主学习、参与活动的机会,在一定程度上
期刊
摘 要:弥补传统语文教学中师生之间仅凭语言、概念传递信息的不足,丰富教学内容,打造“高效课堂,有效学习”的氛围。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可以为语文课创设生动、直观的学习背景,给学生以强大的视觉和听觉冲击力,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突破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关键词:多媒体 语文教学 应用  随着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电教媒体正逐步走入课堂,它的运用弥补了传统教学中师生之间仅凭语言、概念传递信息的
期刊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是使孩子们学好音乐的前提,是教育的目的之一。而音乐兴趣与音乐学习兴趣又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作为一名教师,提高学生兴趣是讲好一堂课的关键,音乐课也不例外。  那么,如何引发、培养、发展学生的音乐兴趣,让苦学变乐学,便成为每位教师都要探索的重要课题。  一、教师要激发学生的音乐兴趣。  鉴于学生的个性特长存在一定差异,教师应主动了解他们的音乐喜好,有针对性地采取不同
期刊
在科学日益发展的今天,实施素质教育已成为21世纪的战略性决策,自素质教育提出以来,素质教育的观念已深入人心。教育关系到提高国民素质、增加民族的创新力,关系到中华民族的生死存亡。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和日新月异,学生在学校获得的知识已远远不够,人们只有不断更新知识,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让学生从“学会”转不“会学”。  数学作为初中课程的一门基础性学科,自然是实施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