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打造高效语文课堂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love5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如何在有限的时间打造最高效的课堂,语文教学需要老师的旁征博引,需要激发灵感的情境和学生自由火花的碰撞,最终产生思想的爆炸。
  【关键词】高效 语文教学 情感交流
  
  素质教育实施以来,“高效课堂”的口号被喊得愈益响亮,从事一线教学的教师们也纷纷加入了这一改革的大军。但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避免东施效颦,要努力提升自我,真正最大程度地发挥课堂教学的功能和作用,向课堂45分钟要效率,在课堂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最完美地实现教育教学的三维目标整合,以求得课堂教学的最大效益。
  一、打造高效语文课堂,需要教师具备深厚的内功,以情动人
  首先,高效语文课堂离不开教师深厚的功底
  “语文课堂是向着未知的方向不断挺进的历程”“语文课堂是一个不完美的人领着一群美丽的孩子追求完美的过程”,所有这些关于语文课的定义,都对语文老师的素质提出了很高要求。“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要有一桶水”,这里的“一桶水”,包含了教师的教育思想、教育文化、教育艺术、教育智慧等诸多方面。要一次次智慧解决、处理学生的疑惑,要巧妙引导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要从容面对学生的“发难”,要将课堂上意外演变成一朵朵美丽的小浪花,而不至于出现“冷场”甚至是尴尬收尾的局面,都需要我们努力修炼内功。为了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我每年都会读几本名家书籍,比如魏书生的《语文教学法》,比如《给年轻教师的100条建议》《名师课堂实录》等等。除此之外,我还会读文史,丰富自己的文化积淀;读教育专著,学习接受先进的教育理念,感悟名师的教育智慧,多反思自我,从失误中觉醒,从成功中总结经验……
  其次,高效语文课堂应是充满“情”的课堂
  俄国伟大作家列夫·托尔斯泰曾十分肯定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兴趣”。因此,好的语文课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催开学生智慧的火花,并让他们眼界大开、视野开阔,提高语文素养。如果我们的学生对语文产生发乎内心的好感,为它喜悦,为它忧伤,语文学习就会成为他一生的自觉行为。在学习贾平凹《我不是个好儿子》时,我先运用多媒体课件给学生展示了几幅关于“母爱”的图片,有动物界的,有植物界的,也有人类的,让学生回忆生活中自己的母亲有没有对自己做过诸如此类的“庇护”;接下来,我又展示了几幅关于“乌鸦反哺”的图片,让学生思考自己有没有对母亲做过“反哺”之类的事或曾经有过“反哺”的想法。展示完后,让学生交流,有的学生泪流满面,回忆母亲为他做的点点滴滴,那种发自内心的感激之情让人感动;有的学生谈自己的自私,自己对母爱的漠视,那种深刻的剖析让人动容。最后,我让学生再读《我不是个好儿子》,找出母亲为儿子做的几件事,体会其中蕴含的感情,学生理解得很透彻,课堂效率非常高,而且这节课之后的一段时间里,学生的学习劲头猛增,热情高涨。
  高效的语文课堂不仅是知识建筑的空间,更是学生生命活动的场所:它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训练营,是展现学生智慧火花和潜在能力的舞台,也是在听说读写中形成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的一个情感磁场。高效的课堂,就应让对话在语文课堂中自然展开,让人文情感在语文课堂中到处涌动,珍视学生独特的体验,注重正确的价值取向的引导。让学生受到情感的熏陶、感染,用高尚的情感引领学生的心灵向美好的方向发展。所以,学生学得有兴趣,学得轻松,学得深入,学得自主的课堂才是高效的语文课堂。
  二、打造高效语文课堂,教师需潜心研读文本,精心设计教学环节
  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许多教师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制作课件等教学辅助手段上,而文本被抛在了一边,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其实语文教材中的文章,文质兼美,意蕴深远,作为语文老师,首当应以一个学习者的身份,和字面上的文本及文本后面的作者认真对话,静心凝神地加以研读。教师只有做到吃透文本,方可引导学生正确解读文本,让学生在教师正确的引导下,主观能动地“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祖国的语言文字,才能备好和上好一节课。
  首先,深入解读文本
  《语文课程标准》中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师应该根据提出的年段目标、单元目标、课文特点,综合课文的教学内容并注意把握学生特点、课文的特点确定教学重难点,明确“教什么”。接下来就是静下心来,用心去解读文本,和文本对话,和作者对话,形成自己内心的“情感磁场”。在此我提倡的是“素读”:看看文章中是否有自己的生命体验,能否得到自己的认可或唤起自己的共鸣;或者看看是否有不懂的地方,自己的问题有时也就是学生疑惑的地方,也是解读文本的切入点;最后,解读文本的切口要小,开掘要深,对文本做到了然于胸。我在教读《项链》一文时,认真读了十几遍课文,仔细揣摩人物的心理,对作品的主题仍然不能确定,所以,我就想,一篇小说的主题并不是单一的,为什么不让学生放开思维想像呢?由此,我抛开了对小说的单一的解读,而是放手给学生,让他们合作交流,这样,学生深入把握了文本,也成功续写了结尾,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同时在处理教材时,我们可以引导学生“于无疑处生疑”。
  其次,精心设计教学环节
  教学环节的设计体现了教师的教学艺术。在确定了“教什么”和教学重难点后,围绕目标,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是非常重要的,包括课题的导入,情境的创设,怎样突破重难点,用什么方式让学生能够自主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包括怎样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怎样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怎样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怎样落实课堂训练,如何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拓展等。在此过程中,要遵循“删繁就简、返璞归真”的原则,让自己简单教,学生快乐学。比如《装在套子里的人》一课中提到别里科夫被柯瓦连科从楼上推下来安然无恙,却在一个月后“突然”死去!教师可以设置问题:别里科夫因何而死?或者是“谁”“杀死”了别里科夫?这样的问题学生有兴趣,也有利于引导学生从写作方法和主旨表达的层面做深入有效的思考。在学习《赤壁赋》时,我根据本文的教学目标设计了如下教学环节:先让学生搜集有关苏轼的资料,了解他和王安石的关系及被贬谪的真正原因;然后让学生熟读文本,自行解决文言知识,明确作者感情的变化;最后由我指导学生诵读,进一步把握作者的感情,学生学得很轻松,很快乐。
  三、打造高效语文课堂,需要教师把课堂真正交给学生
  叶澜教授说:“没有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育就可能蜕变为‘驯兽式’的活动。”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把课堂交给学生。这就要求我们备课时充分了解学情,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过程和教学内容,同时考虑学生的适应程度,上课时关注学生的互动情况,适时引导和点拨,让学生通过合作探究自行解决问题,这样,学生在课堂上就会真正成为主人,就会喜欢语文,乐于学习语文,也就在无形中提升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例如,我教授《雷雨》一课,是这样安排的:让课代表把全班同学分为四组,分别选出导演、主角、配角,给他们三天的时间熟悉剧本,并适当指导话剧表演技巧,要求其他同学阅读教材,熟悉故事情节,了解人物性格,争当有欣赏水平的观众。在同学们的积极排练下,课上,表演者倾情演绎,学生观众们认真观看。评论时,大家发言很积极,评点的语言很精彩。可以说,学生的亲身表演融入了他们的深刻体会,这比教师再精彩的讲解效果都要好得多。课下,我通过跟学生谈话聊天,了解到学生非常喜欢这样的模式,因为90后的一代是极富个性的一代,是充满表现欲的一代,老师给他们提供了这样的机会,他们就会倍加珍惜,这样,学生学习热情自然高涨。
  高效的语文课应体现语文的价值,要注重学生的语言实践,要让学生在语文课中有语言的积累和运用,准确地把握语文课程人文性与工具性相统一的性质,这才是教出语文味来的关键。同时,一堂好课的基本要求是“常态性”。高效的语文课堂应是原生态的课堂,“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提质量”才是语文课堂改革的方向。找到了语文教学的价值所在,语文教学也就有了方向。
  作者单位:山东省胶州市第一中学。
其他文献
以多媒体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为课堂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新课程改革也大力提倡要充分运用多媒体,促进教学结构的整体优化,一时间掀起了一股学习信息技术,运用多媒体的热潮。但许多教师片面夸大了多媒体的作用,尤其是看到一些成功的教学案例与优质课中运用多媒体,便片面地认为只要运用了多媒体就是成功的教学,没有多媒体不会上课等错误的认识。对此我们要有一个全面而客观的认识,多媒体是一把双刃剑,用得好会为课堂教学增色
小学生作文入门很重要,也很关键。从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入手,对学生的入门写作有帮助。因此,如何引导学生作文,让每一位学生都喜欢作文,课堂教学的引导起着重要作用。读写结
古诗词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也是培养学生古诗词兴趣的最好时期。但古诗词内容上和现实生活相隔甚远,语言也大相径庭,如何让小学生既能学的懂又学的愉悦呢?本文探
新课程标准倡导在数学教学过程中以形成性评价为主,注意培养和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并明确指出要关注学生的情感,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并把学生的“情感态度”作为课程中一个目标来设置。这就要求我们在每一个教学环节中都要树立以学生的发展为主的意识,保护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但是,长期以来,数学作业的批阅方式都很简单,对的就打“√”,错的就打“×”。这些批改方法简单生硬,极易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
中小型水库是我国防洪工程体系和水利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2007年的统计资料表明,全国共有中小型水库8万余座,其中41.99%的水库没有任何引警通信手段,大多装备陈旧落后,性
【摘要】初高中阅读教学衔接选择什么内容来上、怎么上,无疑是个难题。晨读课、作家路遥创作《平凡的世界》的心理历程、解读《红楼梦》和“我读红楼”汇报交流课等几类课程的设置,有助于让学生顺利过渡到高中并推进高中阶段的自我阅读。  【关键词】初高中衔接阅读教学自我阅读    阅读,是老生常谈而又常谈常新的一个话题。教学的双方都知道其重要,但落实起来却往往不是半途而废不了了之就是支离破碎狼狈不堪。常常先是无
摘要:本文主要对如何提高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的效率进行了探讨。首先分析了提高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意义,接着从做好课前准备、打造生活化课堂、创设教学情境以及设疑四个方面对如何提高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展开了详细的探讨。  关键词:生物教学 有效性 课前准备生活化 教学情境  新课程标准对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课堂要以学生为中心,要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以及探究能力为基础,全面提高
【摘 要】高考作文时因种种原因,许多考生一看到作文题,心情就紧张,在行文时一时思路堵塞或思维混乱。针对这种情况,本文从“稳定情绪,理清思路”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有针对性的指导。  【关键词】高考作文 理清思路 列好提纲 借鉴范文 文本扣题    高考作文因受时间和答题速度等因素的限制,很容易造成考生心情的焦躁,正是这种精神上的压力,许多考生一看到作文题,未动笔先紧张,不知所措,或在行文时一时想不起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