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管切开患者术后气道管理中人性化护理的应用体会

来源 :中华养生保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abo35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的  探讨针对气管切开患者术后气道管理中人性化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3月在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四医院治疗的48例气管切开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2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实施人性化护理模式。然后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护理满意度以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的物质生活、躯体功能、心理功能以及社会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人性化护理在气管切开患者术后气道管理方面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气管切开患者;气道管理;人性化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011(2021)-9-0091-03
  气管切开手术是呼吸困难危重症患者最常用的抢救手段之一,但部分患者因为创伤性手术而损伤气管正常的过滤和湿化等生理功能,导致咳嗽功能降低,呼吸道防御能力大幅下降,非常容易引发吸入性肺炎等严重并发症。并发症如切口处出血、皮下气肿、呼吸困难和喘鸣等不仅给患者带来额外的痛苦,还会增加其医疗费用[1]。因此,如何增强气管切开术后气道管理成为临床研究的重点。本研究探讨气管切开患者应用人性化护理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3月在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四医院治疗的48例气管切开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24例。研究组中,男14例,女10例;年龄为37~49岁,平均(42.71±5.63)岁。对照组中,男11例,女13例;年龄为39~50岁,平均(43.92±4.50)岁。本次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患者自愿参加本次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所有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纳排标准
  纳入标准:①患者均经过临床明确诊断,可以收集到患者完整的检查和病史资料;②具有相關的临床症状和体征;③患者均意识清晰。
  排除标准:①合并患有其他影响本文研究的疾病;②精神系统或意识障碍性疾病,无法有效配合研究者;③依从性差、配合性差及拒绝参加研究者。
  1.3  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化护理。即在患者入院之后,医师对患者进行初步评估,掌握患者病情状况,维持呼吸道畅通,快速建立静脉通路,实施对症治疗与处理。
  研究组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人性化护理具体包括如下:①吸痰护理。检测患者的痰液黏稠度,对于痰液黏稠度较高的患者,可以在相应的制剂中加入20 mL的0.9%氯化钠溶液,然后对患者进行雾化吸入从而进行吸痰护理,不过注意在患者进食0.5 h内不可以吸痰。吸痰过程中,每次吸痰的频次不能超过3次,每次间隔时间不超过15 s,负压维持的范围是在80~150 mm Hg,患者吸痰完成后对其进行吸氧处理,主要为了避免患者发生低氧血症或者呼吸困难等现象。②保持呼吸道畅通。在为患者进行手术治疗3 d以内,需根据患者实际情况来适时调整其颈部系带,确保其中足够伸入一指。不可为患者使用一次性套管,要根据患者实际情况来随时做好对内管的更换,对患者进行吸痰,当痰液吸除完成之后,对患者的气管切口进行换药处理。并对气管切开且构建了人工气道的患者,需要确保患者气道湿化程度。雾化吸入的安全性比较高,对患者予以10 mL浓度大小为0.5%的爱全乐处理,3次/d。并将患者病房的湿度维持在70%以上,从而提高患者的舒适感。③情感支持加健康教育。对于气管切开患者来说,手术治疗后期对通气方式难以适应。由于患者无法说话,所以心理难免会产生一些焦虑、抑郁等情绪,护理人员此时需要细心观察患者情绪不良的原因,并为患者讲解气管切开术的重要性,以及可能产生的一些预后情况、预后情况的处理等。同时,多使用鼓励、安慰等话语,让患者接受现状并且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配合后续治疗。
  1.4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包括肺部感染、拔管后刺激性咳嗽、拔管后管道堵塞和呼吸道黏膜出血。(2)护理满意度分为满意、一般满意和不满意,总分为100分,>90分为满意,60~90分为一般满意,<60分为不满意,总满意度=(满意例数+一般满意例数)/总例数×100%。(3)采用生活质量表评定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包括社会功能、心理功能、躯体功能以及物质生活4个维度,分数为0~100分,分值越高,表明患者生活质量提升越高[2]。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比较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对照组护理总满意度为58.33%,研究组总满意度为87.50%,研究组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2.50%,低于对照组的4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护理后,研究组的物质生活、躯体功能、心理功能以及社会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气管切开手术是呼吸困难危重症患者最为常用的抢救手段之一。但部分患者損伤气管,导致呼吸道功能大幅下降,极易引发吸入性肺炎等严重并发症。因此,如何增强气管切开术后气道管理成为临床研究的重点。人性化护理是以患者为中心,从患者需求角度出发的一种护理干预措施,这种护理方式具有灵活性、创新性等特点,能够对患者生理、心理以及精神等多个层面实施有效护理,提高患者的护理舒适度。人性化护理干预相比常规护理干预而言,对于患者的人性化照顾相对更重视一些,因此在临床应用过程中,护理人员不仅仅重视技术方面的操作,而且也非常重视对患者实施整体上的护理干预[3]。对此,病房以及医院都要努力为患者提供一种良好的环境和人文氛围,让患者感受到关爱和尊重。
  人性化护理对于护理人员的要求很高,护理人员除了要具备熟练的护理经验以及护理技能之外,还要懂得如何与患者沟通、如何了解患者的心理情绪以及如何解决患者的心理困惑等[4]。故护理人员自身需要具备较好的综合素质。根据此次研究结果得知,研究组患者中总体护理满意度为87.5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58.33%;研究组患者中只有3例患者出现了术后并发症,而对照组中则有10例患者出现了术后并发症,研究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患者更低(P<0.05)。可能原因是,通过人性化护理有利于维持患者气道湿化程度在一个相对较合适的范围内,而适当的气道湿化程度有利于患者呼吸道持续流式水分需求得以满足,有助于患者气道黏膜保持在湿润的环境之下,气道纤毛运动能够尽快恢复,进而可对患者的痰液起到稀释效果,防止患者气道出现结痂[5]。这样不仅可使患者的舒适度提高,而且还能够避免出现肺部感染、呛咳等现象。此外,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物质生活、躯体功能、心理功能以及社会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改善。
  综上所述,通过对气管切开术后患者应用人性化护理模式,有利于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提高护理满意度,在临床中具有很重要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陈永强.综合气道护理管理用于气管切开术后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20,24(12):1763-1764.
  [2]兰娜,方丽韩.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气管切开术后气道管理分析[J].蛇志,2019,31(1):106-107.
  [3]季夏明.综合气道护理管理方案在气管切开术后康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21):132.
  [4]徐微,孙镝.综合气道护理管理方案在气管切开术后康复患者中的应用[J].当代临床医刊,2018,31(3):3853-3854.
  [5]李宁,马飞飞,孙洁,等.简易呼吸器结合呼吸功能训练在脑卒中气管切开患者气道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9,35(7):540-543.
其他文献
摘 要:目的 探讨急诊护理路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抢救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西安市阎良区人民医院收治的7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2018年1月~12月收治的39例患者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2019年1月~12月收治的39例患者为观察组,采用急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患者急诊分诊所用时间、急救时间、救治方案确定时间、疼痛缓解时间、住院时间和卧床时间。结果 观察组患者急诊分
摘 要:为提升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和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和信任度,提高医院服务水平与核心竞争力,平度市中医医院护理部紧跟原卫生部“36312工程”,在原有的HIS系统基础上积极引进新型信息化模块,创新信息化数据大平台,大胆创建线上风险评估单,启用无纸化线上评估及质量管控。实时评估由纸质转变为线上,条码化管理的实行,可杜绝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患者风险信息由人工通知转变为智能推送,实现智能化闭环管理
摘 要:目的 探讨孕期及产时健康教育应用于初产妇护理中的效果,为实际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20年1月昔阳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初产妇,采用随机数表法进行分组,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产科护理,研究组常规产科护理基础上加用孕期及产时健康教育干预。比较两组负性情绪评分、出血量、疼痛数字评分法(NRS)评分及自然分娩率等差异。结果 干预前,两组抑郁自评量表
摘 要:目的 探讨在重症监护室(ICU)重症脑卒中患者中实施集束化护理对误吸和压力性损伤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6月~2020年6月海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50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对研究样本分组,分别为参照组和研究组,每组25例。参照组实施常规性护理,研究组实施集束化护理方法。比较两组的误吸、压疮发生概率、生活质量评分及负面情绪评分。结果 研究组的误吸、压疮发生概率低于参照组,差
摘 要:目的 探讨品管圈活动应用于口腔肿瘤手术患者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5月~2020年5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收治的80例口腔肿瘤患者及70名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两组。研究组口腔肿瘤患者40例,护理人员35名;对照组口腔肿瘤患者40例,护理人员35名。比较两组护理人员理论与操作技能考核成绩,以及两组口腔肿瘤患者术后口腔感染的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护理人员理论知识考
摘 要:目的 探讨重症监护室(ICU)护理管理中应用护理风险管理后的价值与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8年8月~2019年8月石柱县中医院收治的92例ICU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比组和观察组,每组46例。对比组采用常规ICU护理管理,观察组采用护理风险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患者安全性和患者评价3项数据。结果 观察组生活质量均高于对比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
摘 要:目的 探讨细节护理方案对老年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患者干预效果及症状改善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19年12月济南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148例老年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患者,按照入院顺序的奇偶数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74例。试验组开展细节护理干预,对照组进行传统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心理评价量表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试验组的生活质量评分及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心律失常发作次
摘 要:目的 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联合精细化护理治疗老年前列腺增生患者的应用效果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7月~2020年7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收治的94例老年前列腺增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7例。两组患者均在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治疗上实施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精细化护理。应用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和生活质量
目的比较体肺分流-分期手术对肺动脉发育不良型法洛四联症(TOF)治疗效果。方法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共完成949例3岁以下TOF矫治手术,男546例,女403例;平均年龄13个月,平均体质量9.4 kg。一期矫治手术853例(根治手术组),体肺分流手术96例(体肺分流组)。比较两组患儿手术性别、年龄、体质量、经皮血氧饱和度(SPO2);术前临床症状;术前和术后主肺动脉直径、McGoon比
摘 要:目的 探讨导乐分娩的临床应用和有效护理干预措施。方法 选取2018年6月~2019年6月南通大学附属妇幼保健院收治的200例阴道分娩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将产妇依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观察组产妇给予导乐分娩的相关临床护理措施,对照组产妇采用传统分娩护理。对比两组产程中疼痛评分(VAS)情况、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和患者的护理满意程度。结果 观察组产妇的VAS评分在三